李金梅陈炜李重申
甘肃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甘肃工业大学
在中国体育形成和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角抵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赛”事竞技活动。角抵勃发于秦,而盛于汉,其渊源又可上溯到商周时代民间的兽角文化,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兽角是勇敢、力量的象征,在礼仪、民俗、艺术、体育各个领域,都不乏有的形象。角抵传承至唐宋明清一直活跃于国家的盛典和民间的赛会之中,发展至近代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但是,目前的体育史着作中,角抵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敦煌所遗存的史料仍是空缺。因此,对角抵进行全面的考证,可以推求出角抵演变的轨迹和它所迁移的情况。
一、兽角与角抵
有角的动物给人以威武之感,它那坚硬、刚挺的角就是主要的武器,是其战斗力之所在,西部地区游牧部落对此有着深刻的印象。渐渐地,兽角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勇敢、力量的象征。
上古时期的人民崇尚勇武精神的表现是把头发梳理成兽角的形状,据《礼记内则》记载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指的是把头发梳理后扎成一个犄角,以示保护头部的护卫者。
兽角也是古代人们冠冕的样式,汉代执法者戴的帽子叫法冠,又称柱后、惠文,或称柱儿惠文。这种帽子的形状像獬豸角,所以又称为獬豸冠。此冠起源于楚国,从先秦一直延用到汉代。
兽角还被运用于《周易》中,用它表示阳刚。它还形象地反映在古代艺术中,带角的怪兽是人类的对头,古人对这些怪兽怀有畏惧之情的同时,又用它们来为自己壮胆。文献记载这些怪兽都有抵抗强暴的功能,并且能够为人所利用。古人把兽角还安放在英雄人物头上,蚩尤就是这样一位带角的英雄。蚩尤是古代的战神,他“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后来的角抵戏就是摹仿蚩尤的形象而产生的。据文献载今冀州有东,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载牛角而相抵。汉造就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角抵戏起源于民间,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秦代和汉代又被朝廷列为官戏。
角抵戏的名目变化较多,内涵也有更改,应做一番梳理,使人们明了其演变之迹。
角抵一词最早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也称角力、拍张、争交、摔跤等。从广义上讲角抵是中国早期体育的总称。从狭义上讲,角抵是古人以两人对抗,运用劲力和技巧进行较量的一种摔跤或相扑表演活动。《汉书刑法志》记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乐戏,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到了汉代,手搏已发展为专门的军事技能训练。《庄子人世间》载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是对手搏理论的概括。出现了拘击、击背、侧击、疾击、过击等,似是摔与打的结合,而角抵的“相僻”、“卧轮”、“摔胡”等手法技术与手搏技术有密切的联系。总之,角抵在两汉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当时的演出场所多在平乐观,观众不光是皇室贵胄及域外之客,还有京师一带的民众。《汉书武帝记》: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
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
以上可证角抵之盛及角抵的全民参与的特点。当然,除民众之外,不少帝王如西汉宣帝、成帝、东汉明帝、顺帝等,都十分喜爱角抵之类竞赛活动。中间虽经元帝、哀帝等罢遣,然散而复聚,声势不减,一直传衍到魏晋南北朝。隋唐的角抵更为兴盛,《隋书炀帝记》有“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异艺毕集,经月而罢”的记载。《隋书柳或传》载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二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这均反映隋时期角抵表演和竞赛不仅规模大,而且经费开支也不小。唐代的相扑也称角抵,比赛分春秋两季举行,每年元月十日和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角力之期。《吴兴杂录》记载广唐七月中元节,俗好角力相扑。”唐代帝王也多好角抵。《角力记》载唐宝历中,敬宗御三殿,观角抵戏,一更三点方罢。穆宗即位初年,幸神策军,观角力戏,日宴方罢。”以后的文宗、僖宗等皇帝都喜欢看角抵。为此,宫中还设有专为皇帝娱乐表演服务的“角抵之徒”。宫中“御用”摔跤队叫“相扑朋”。唐代角抵还是军队训练和娱乐项目之一。左右神策军(禁卫军)中多善角抵,皇帝每赴神策军必观看角抵。相扑在民间盛行是在宋代,当时已出现了专门的组织,如“角抵社”、“相扑社”等,成员基本是职业摔跤手。宫廷中的相扑手称为“内等子”,由军队中选拨,属于左右军的编制。民间表演则是“瓦市相扑手”,一般都是江湖卖艺之人,通常在集市庙会上表演。吴自牧《梦梁录角抵》中明确称角抵为“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还载述,南宋在临安(现杭州)护国寺,每年举办一二次大规模的比赛(打擂台),由官府组织,届时各地选手云集于此,各显其能。“膂力高强,天下无对手,方可夺其赏。头赏有旗帐、银杯、彩缎、绵祆、马匹等。”《武林旧事》记录当时相扑(即角抵、争交)名手有王侥大、张关索、撞倒山、王急快等四十余人。后来在小说《水浒全传》中所描述的浪子燕青智扑擎天柱的相扑比赛,大致形象地再现了露天争交的情景。“打擂”性质的比赛竞争性强,而瓦子里所进行的是日常进行的表演性质的相扑。除了一般相扑表演及女子相扑外,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表演。相扑时的服装,沿袭汉唐以来的旧制,比赛双方上身完全赤裸,下身光脚赤足,仅在腰跨束有布兜裆。至于女子相扑的服装,可能与男子差不多,因此当时的文人很看不惯。北宋时,司马光还特别写过《论上元会妇人相扑状》,要求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妇人相扑。由于这种表演符合广大市民的兴趣,因此在南宋仍然流行于瓦舍之中。辽、金、元代的角抵也极普遍。辽时册立皇后,必“呈百戏、角抵、戏马以为乐”。金国时期,朝中把优秀的角力选为侍卫。元代把角抵列为蒙族“男儿三艺”之一,当时不仅男子擅长角力,而且女子亦擅角力。元代的史书中记载角抵的确是比较多。明、清时期角抵已基本上是具有相当技艺、专门训练军士人才和民间摔跤手的一项竞技运动,并形成了“中国式摔跤”的独特风格、绝妙的技巧、规则要求和理论专着。据明史记载:明武宗时,曾令江彬等“率兵入习营阵,校骑射,或时为角抵之戏”可见角抵是训练士兵的重要内容之一。清代称角抵为摔跤。清代各代王室均喜爱摔跤,军中还专设“善扑营”的编制,被编人善扑营的“扑户”共分三等,按技术水平每月发赏。每遇朝廷宴乐,扑户都要承差献技。一般由扑户参加的表演称之为“官跤”,而民间的摔跤称“私跤”。
从古代角抵、相扑,到后来的摔跤,历经数千年,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角抵由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儒家独尊文化的影响,崇奉恭俭正直,动作有礼,尊卑有等,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等,致使角抵始终没有形成一种以“竞技”为核心思想的体育观,更没有把竞争纳入社会机制,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平等、公平、公正的竞争。角抵也只是一种表演性极强的娱乐活动或是被用作训练士兵体能的军事目的,从而,角抵始终没有能走向现代竞技体育。中国式的摔跤虽早已具备了现代体育的特征,但是一直未能走向世界体坛,这也是一种民族的遗憾。而西方的摔跤却早早就步人了世界体坛,并形成了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古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