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是隋经营“西域”的能臣,曾在张掖主持胡汉“交易”,访其山川道路,又曾涉足北中二道交叉点伊吾,故所记是可信的。裴氏所云通西域的南北中三道是丝路西段,唐代丝路西段乃仍隋之旧分南北中三道,不过唐帝国统一了高昌、焉耆、于阒、疏勒以及天山北部地区疆域直至西陲碎叶。北道从敦煌或瓜州出玉门关至伊吾,经蒲类海、庭州、沙钵、冯洛、俱六、轮台、张堡、乌宰、黑水、东林、西林、弓月城、碎叶域,西至中亚、地中海。由于北道常受西突厥侵扰,且北道苦寒,冬季大雪封路,行旅困难风险较大。南道从敦煌出阳关或玉门关至于阗,度葱岭西南至印度,西至中亚、地中海。可是从魏晋开始,高山水源和塔里木河水量减少,罗布泊缩小,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移,繁盛一时的楼兰城衰落荒废,自然条件恶劣,且有吐蕃侵扰,较之北道行旅更加困难。中道自敦煌或瓜州出玉门关经伊吾沿伊西路到西州,走银山道至焉耆出铁门关抵达龟兹,经疏勒,度葱岭南向印度、西达中亚、地中海。另还有一条由敦煌出故玉门关,涉“大沙海”到柳中、高昌的大海道,是中道的支线,因横渡瀚海,戈壁无水草,不利商旅,故一般无人通行。唐代前期中道由安西都护府管辖,高昌和龟兹是中道的枢纽重镇,丝路繁荣,盛极一时,岑参有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又云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驿站和边烽相连,说明是唐通西域的一级驿道,也是安西都护府保卫丝路的主要干道,自然条件较优越,道路宽敞,宜于车马通行,城镇戍守捉,烽驿相连治安条件好。因此,表1第25、26件马转帐所记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和幕僚岑参等常走中道往返北庭、西州、安西间。
依唐制,凡行人度关津“皆有公文”,除公务人员外,一般行客(包括胡汉商贾)“各请过所而度”。过所制度与唐关津制度互为表理,是唐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所以在西北边疆丝绸之路上的行客必持过所通行,而安西都护府是西域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负责勘给丝绸路上东西往来行旅过所。吐鲁番出土的唐代过所文书给予了说明,表1第19件《唐开元二十年(732)瓜州都督府给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过所》,本件(前缺),内称安西已来”,石染典由安西(龟兹)走丝路西路中道到瓜州“市易事了,今欲却往安西已来,路由铁门关,镇戍守捉不练行由,请改给者。依勘来文同此,已判给,幸依勘过。”所云:“依勘来文同此”,系指石染典呈上了安西都护府签发的过所,瓜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审查“来文”符合“过所式”,勘给石染典“改给过所”。“来文”应粘连在前,故本件(前缺)当是安西都护府给石染典首签过所。表1第20件《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亦称路由玉门关、金城、大震、乌兰、潼、蒲津等关。谨连来文如前,请给过所者。”这是福州都督府长史唐循忠媵薛十五娘由安西(龟兹)走丝路中道到西州,向西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呈上“来文”(安西都护府过所),请给赴福州的过所,故俱列必经的玉门、金城、大震、潼等诸关名。又表1第21件《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明确记载:“安西镇满放归兵盂怀福贯坊州”,“安西放归,先都给过所发遣讫”,“怀福安西都(护府)给过所是实”;驮主徐忠雇王奉仙驱驮送:“兵赐至安西输纳”,“王奉仙并驴一头,去年八月二十九日,安西大都护府给放还京已来过所有实。”这皆是安西都护府勘给行客过所的实证。以上所征引文书揭示:其一,文书所记玉门关、铁门关乃丝路西段中道东西端的重要关隘,玉门关是河西人西域的门户,铁门关锁焉耆至龟兹的咽喉,岑参惊叹铁门之险,诗云: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岸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因之《唐六典》将“安西铁门”关系在“中关一十三”之列。由是安西都护府统帅都督府州、关、镇、戍、守捉、烽铺勘验过所,“规侯奸谲”,以辨行人良奸,保卫丝路安全。其二,安西都护管辖的丝路西段中道是唐通西域的主要干道,向西度葱岭直达地中海,向南达印度,向东入玉门关经河西到首都长安,再东出潼关直达扬州、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东西万余里畅通无阻。一千二百年前,封常清、岑参、薛十五娘、石染典等人正是来往于这条东西大动脉之上的历史见证人。其三,龟兹与西州高昌是丝路中道上的中心城市,西州又是中道与北道连结的枢纽。在中道暂时不通时比如咸亨元年吐蕃陷四镇,占领南疆,安西都护府东迁西州,南中二道不能通行,《唐西州髙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向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说明在吐蕃占领四镇期间,京师人李绍谨从长安经河西出玉门关走丝路西段中道到西州,再沿白水涧道至北道轮台,经弓月城抵碎叶,西至地中海的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牲畜运输丝绸是畅通的。张籍所云:“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正是文书所记,徐忠、王奉仙、曹禄山兄及李绍谨等人长途贩运丝绸的写照,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张籍所言非虚也!
综上所述,安西大都护府自太宗贞观十四年(640)设置,到德宗贞元六年(790)唐朝势力退出西域止,经营西域一百五十年,统帅西域军民抗击西突厥和吐蕃的侵扰,保卫西疆,维持西域社会安定,促进胡汉各民族的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无阻,皆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王国维(1877-1927)把近代西方思辩的方法,同乾嘉传统考据方法结合起来,与罗振玉共同研究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创立了“二重证据法”,他二人合作的《流沙坠简考释》以及王利用敦煌文书研究唐初“职官”、“瀚海军、“均田制”等诸篇论文和罗《补唐书张义潮传》、《瓜州曹氏年表》等堪称运用此法的典范。
载日本《明治大学7夕7史论集》二1998.3佘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156页,第二段:“647(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派兵平焉耆、龟兹。“唐朝将安西都护府由西州迁移到龟兹,”(注“近来学者根据新出土的墓志和吐鲁番文书中所钤之“安西都护府之印”,认为贞观末年至永徽初年,安西都护府仍设在西州(具体史料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第294-295页,第6册,第66-84页;《文物》1984年第5期,柳洪亮《唐天山县南平乡令狐氏墓志考释》,并没有像历史文献记载的那样迁移到了龟兹,此姑从旧说)。
《吐鲁番出土文书》等六册第212-213页、图录本第叁册第ill页65TAM42号墓《唐令狐鼠鼻等差科簿》(?)(一)段6行二人昆丘道征给复。”考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芯何力为昆丘道总管,征龟兹事在贞观二十-(647)至二十二年(648)。
拙文《唐付宋赞等物帐跋》,载《西北史地》1986年第2期。
《吐鲁番出土文书》简本第十册第165-188页、图录本第四册第498-512页:73丁八4506:43215《唐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某馆申十三载三至十二月侵食当馆马料帐历》。
拙文《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唐代烽堠制度之一》,载《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1983年3月。
《全唐诗)卷386张籍《凉州词》
《旧唐书》卷40《地理志》。杜佑《通典》卷174《州郡》四安西都护府”简称“安西府”。
《新唐书》卷43《地理志》。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54-55页。拙文《唐(西州图经)残卷道路考》,载《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1990年2月。
《全唐诗》卷199岑参《优钵罗花歌》并序。
《全唐诗》卷200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C宿铁关西馆》。
《全唐诗》卷199岑参《银山碛西馆》。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厥及考证》。王永兴《唐代前期安西都护府及四镇研究》,载《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吴宗国《唐髙宗和武则天时期安西镇的废置问题),载《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19页,第120-121页。
前掲吴宗国文。
柳洪亮《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新缓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55-362页《安西都护府初期的几任都护K资治通鉴》卷198、199太宗贞观二十二至二十三年。两唐书(龟兹传》载太宗平龟兹战事略同。
0日唐书》卷198《龟兹传》。
0日唐书)卷4《髙宗纪》。
资治通鉴)卷199高宗永徽二年(651)正月条。《新唐书》卷3《髙宗纪》:二年正月,“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
《SK唐六典)卷30大都护府条。
资治通鉴)卷200。《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备榔四显庆三年正月条。两唐书《龟兹传)、《高宗纪》有简略记载。《册府元龟》卷964外臣部封册记载髙宗遗苏定方平定贺鲁史事。《新唐书龟兹传》所载略同。
参考前揭拙文(唐付宋费等物帐跋)附表。前揭王永兴先生文,对唐代前期安西都护府及四镇进行了详考,辨析史料,论证精审,然“自贞观二十三年初至永徽二年十一月约三年间,安西都护为二人,即柴哲威、匹娄武彻”,即匹娄武彻为第四任安西都护,因证据不足,王先生以(?)表示,故不取也。
柳洪亮《西州之印鉴的发现及相关问题),载《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
(旧唐书)卷187《忠义附叔文传):“历任西、伊二州剌吏,善绥边镇。”贞现末,“历洪、广二州都督。”(新唐书》卷191(忠义敬君弘附叔方传》叔方历伊州剌史……徙洪、广二州都督。”新书不载叔方任西州刺史事,必有所据,姑不取旧书。
《文馆词林)卷664贞观年中巡抚高昌诏。0日唐书》卷190《文苑传):“知之,同州冯翊人也。父师望,尚高祖女庐陵公主,拜驸马都尉。”
王永兴先生前掲文。
资治通鉴)卷199高宗永徽二年正月、七月条。《旧唐书》卷194(西突厥附贺鲁传》、《新唐书)卷215《西突厥附贺鲁传)所载略同。
《资治通鉴)卷201高宗咸亨元年四月条。《旧唐书)卷216《吐番传》。《唐会要》卷73。
资治通鉴)卷202高宗调露元年七月条。
黄惠贤《从西州髙昌县征镇名籍看垂拱年间西域政局之变化》,载《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黄文所云“改治碎叶”,并非新发现,实际沿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唐《陇右道西部图》,但黄未作注。
唐长孺师《唐西州差兵文书跋》,载(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88-94页,图录本第叁册第346-350页。拙文《唐垂拱元年(685)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考释),载(唐长孺教授八十大寿纪念论文集》。
陈守忠《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之唐代三件文书的研究》,载《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第112页注。又《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余曾撰《从唐代过所文书所见通“西域”的中道》,载(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迸行了考释。
王永兴先生前掲文论证安西都护“性质和职能”甚详,余不赘言。《唐六典》卷30都护条,《通典)卷32职官14都216
护门,(旧唐书》卷44《职官志》都护条。
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凉州条广东北至上都取秦州路二千里”。西州条东南至上都五千三十里。”故凉、西二州相距三千三十里。
《唐大诏令集》卷130蕃夷讨伐。(册府元龟》卷985外臣部征讨引诏书。
(日唐书》卷198《西戎髙昌传》。
钞《贞观政要》卷九安边贞观十四年条。
《旧唐书》卷94《崔献传》、《唐会要)卷86关市二年条。拙文《唐代过所与胡汉商人贸易》,载《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节录《唐垂拱元年(685)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考察了唐朝对民族贸易管理。
参前掲拙文《从唐代过所文书所见通“西域”的中道》。
痧《陏书》卷67《裴矩传》。
全唐诗》卷198岑参一《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髙开府》、《题铁门关楼》。
唐律疏议》卷8(卫禁律》“诸私度关津”条。拙文《唐代的公验与过所》,载《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1期、《汉唐过所与中日过所比较》,载《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对唐代过所有详考。
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司门郎中、员外郎条。
附记:
2000年1月17日,敦煌研究院杨富学先生打电话通报着名敦煌学家孙修身研究员不幸病逝!惊闻噩耗万分悲痛,当即致电樊锦诗院长,对孙先生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孙先生是我敦煌学界的朋友,他待人热情豪爽,学识渊博,着作宏丰,今遽归仙山,令人痛惜!
谨以此文敬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