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民韩金科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法门寺博物馆
大唐咸通十四年到十五年(873-874),李唐王朝最后一次迎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时,在法门寺地宫完成了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此为我国晚唐密教式微后佛教文化和大唐文化的最高结聚。在地宫中室,唐中宗应天神龙皇帝李显供奉、贤首国师法藏敬造的汉白玉灵帐后,供养一捧真菩萨,此菩萨交汇的曼荼罗,为佛教世界迄今所仅有,现就初步研究情况就教于方家。
一、捧真身菩萨曼荼罗概述
地宫中室的鎏金珍珠装捧真身菩萨,是唐懿宗李漼于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十一月十四日其39岁生日为供养佛舍利而敬造的。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在迎送佛舍利时,此尊捧真身菩萨捧着佛之金骨真身一并请入地宫,永为供养。
捧真身菩萨发现时位于地宫中汉白玉灵帐后(见图1),菩萨髙髻,头戴花鬉宝冠,上身袒,臂饰宝钏,双手捧着放置蜜刻发愿文的鎏金银匾荷叶盘,下着羊肠大裙,双腿左屈右跪于莲台上,通身装饰珍珠璎珞,花鬉冠边缘串饰珍珠,冠中顶供化佛。荷叶盘上发愿文匾呈长方形,有匾栏,长11.2,宽8.4厘米,栏上贴饰16朵宝相花,衬以蔓草,内饰联珠纹一周。匾上錾文一行65字广奉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伏愿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咸通十二年辛卯岁十-月十四日皇帝延庆日记”,匾两侧以销钉套环与护板相连,边缘饰一周类似杵纹的吉祥草叶,内外缘各饰联珠一周,护板中镂空成三钴金刚杵,四周衬以缠枝蔓草。莲座呈钵形,顶面八曲,边缘联珠,顶面与底面均錾有梵文,腹壁由上至下饰四层仰莲瓣,每层八瓣,上两层莲瓣各有一尊像,两侧衬以缠枝蔓草。鼓形束腰,顶面与莲台焊接,底部和覆莲座套接,腹壁一周分别錾刻持剑、执弓箭、托塔、拄剑的四大天王,余白处錾三钴金刚杵。覆莲座呈双层覆钵形,外层上部饰一周八瓣覆莲,每瓣内各錾一梵文;中部一周錾八大明王,均有背光;座下有立沿,饰联珠纹与莲瓣纹一周。内层中心錾十字三钴金刚杵,两侧各有一行龙,并衬以流云纹。菩萨高21厘米,莲座高17.5厘米,通高38.5厘米,重1926克。
捧真身菩萨为吉祥天女类的造形。吉祥天,音译作室利摩诃提毗,亦名摩诃室利,又称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宝藏天女、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本为古印度神话中之神,系那罗延天之妃、爱欲神之母。后与帝释、摩醯首罗、毗湿奴等诸神一并为佛教所承摄,成为佛教之护法天神及施福德之女神。早期印度佛教传说此天系毗沙门天之妃,其父为德叉迦,母为鬼子母神。此天之异名众多,据《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释尊在极乐世界说十二名号,此经呼吉祥天,亦以菩萨称之,可见捧真身菩萨虽是模似吉祥天女造像,也可称为菩萨。于《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举出一百〇八种名称。考其形像,诸经轨说法不一,一般多作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施无畏印,《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特别赞叹此尊之功德,金光明最胜王经会与吉祥悔过会均以此尊为主尊。以此天为本尊而忏悔罪过之修法,称为吉祥天女法,修此法所用之曼荼罗称为吉祥天曼荼罗。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第十说此尊身相为端正红白色,二臂,身着种种璎珞、环钏、耳铛、天衣、宝冠,左手持如意珠,f手结施无畏印,坐于莲台。左有帝释天散花供养如天女之像,背后各有一七宝山,天像之上有五色云,云上有六牙白象,象鼻卷着玛瑙瓶,瓶中装有各种宝物,宝物倾灌人功德天顶上之冠。天神背后有十叶宝盖,盖上供养着诸天伎乐散花。像底下右边有咒师,着鲜白衣,手持香炉,胡座供养,坐于白素镉上。捧真身菩萨即依吉祥天经轨法义而造像。在唐代,《金光明最胜王经》巳广为流传,吉祥天之信仰亦较普遍。《金光明经》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为朝野所重视。《金光明经》与《法华经》、《仁王护国经》历来为镇护国家三部大经之一。因而捧真身菩萨的造像取法于大吉祥天女的造型,其莲台束腰錾刻四大天王,不但契合“发愿文”中的祈祷词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镇护国家思想,而且与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的曼荼罗法义相应。因此此尊之表法,一是供养,二是护国,三是忏罪消灾,四是增福延寿。佛菩萨像作为供养品,这还是第一次在地宫中发现,这也是唐密曼荼罗特别是在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中最突出的特点。
或曰:此捧真身菩萨乃唐懿宗李漼皇帝自身的象征。因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曾记载唐髙宗李治“令造朕等身阿育王像”。以此先例推论以李漼为蓝本而造捧真身菩萨像,此说固有一定的道理,有排除造像者可能考虑到此一因素,但缺乏充足的事实根据。
捧真身菩萨的莲台座为一金胎两部融合的大曼荼罗,莲座呈钵形,钵乃本师释迦牟尼佛之三昧耶形。密教两部大法曼荼罗融合于显教本师之佛三昧耶钵形之内,不但具有金胎不二之密义,而且显示显密圆融之深旨。可见造此尊曼之阿阇黎,乃深明苏悉地法要之大阿阇黎也。而在唐代传承苏悉地法门者,只有善无畏一惠果一系,由此可以例证,青龙寺惠果的唐密在皇室内道场一法门寺地宫供养舍利的内道场已有充分的发挥。
二、金刚界五方五佛、大日如来三身陀罗尼、四波罗蜜、内四供、外四供、四摄之曼荼罗、十六大菩萨生、四大天王密教诸尊互有大、三、法、羯四种曼荼罗。以五大之色画十界有情之当相,为大曼荼罗。画诸尊表示本誓标帜之物,名三昧耶曼荼罗。书写全显诸尊内证三摩地功德之梵字,即种子,名法曼荼罗。羯摩为事业义,通涉以上三种曼荼罗。以上三曼动作起来,即羯摩曼荼罗。种子曼荼罗即法曼荼罗。
莲座底面刻金刚界五佛种子曼荼罗(见图2),依次为:不空成就如来(北)、宝生佛(南)、阿问佛(东)、阿弥陀佛(西)、大日如来(中)。
参照日本京都高山寺藏本《两界种子曼荼罗》及《阿叉罗帖》卷第五《两界种子曼荼罗》以及日本东密、台密诸多有传承的金刚界种子曼荼罗图像,其大都是一样的。所不同者,主要是方向、方位的规定法则有所不同,日本东密台密曼荼罗的图像,金刚界曼荼罗以主尊之下为东,胎藏界曼荼罗以主尊之上为东,而此唐密五佛种子曼荼罗则以主尊之左为东,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定方位的传统,也恰好显示唐密中国化之特点。
莲座顶面,沿圆周錾有大日如来三身梵文咒轮(见图3),莲座坛壁由上至下为四层仰莲瓣,上两层莲瓣内各有一尊相(见图4),此即金刚界根本成身会四波罗蜜、内外四供、四摄之曼荼罗。上第一层莲瓣之八尊为四波罗蜜菩萨及内四供养菩萨,上第二层莲瓣之八尊为外四供养菩萨及四摄菩萨。按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中三十七尊,包括:
(1)五佛:即大日如来、阿问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莲台顶面的五佛种子曼荼罗即表五佛。
(2)四波罗蜜菩萨,乃大日如来之四亲近,由大日如来所生,表四佛之定德,即金刚波罗蜜菩萨、宝波罗蜜菩萨、法波罗蜜菩萨、羯摩波罗蜜菩萨。此四波罗蜜菩萨分别为阿问、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等四佛之能生养育之母。
(3)十六大菩萨,即:
阿问如来之四亲近:金刚萨埵、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金刚喜菩萨。
宝生如来之四亲近: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
阿弥陀如来之四亲近: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语菩萨。
不空成就如来之四亲近.金刚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
(4)八供养菩萨,有内外之分:
内四供养菩萨:金刚嬉菩萨、金刚鬉菩萨、金刚歌菩萨、金刚舞菩萨。
外四供养菩萨:金刚香菩萨、金刚华菩萨、金刚灯菩萨、金刚涂菩萨。
内四供养乃大日如来为供养四佛而流出者,外四供养乃四佛为供养大日如来而流出者。
(5)四摄菩萨,乃从大日如来心中流出,将一切众生引入曼荼罗,表授给果地之法的化他之德,即:金刚钩菩萨、金刚索菩萨、金刚锁菩萨、金刚铃菩萨。
有关三十七尊之出生,经说不一,兹不繁举。但依《秘藏记》所载,内四供养乃四佛为供养大日如来所流出者,外四供养乃大日如来为供养四佛所流出。又十六大菩萨主慧德,故称慧门十六尊;四波罗蜜、八供、四摄等十六尊主定德,故称定门十六尊。据此因将上两层图名为金刚界定门十六尊曼荼罗。
莲座上部第三层第四层莲瓣也都是每层八瓣(见图5),一瓣一尊,因容积太小,仅以线条示意,并未刻出图像,显而易见,这十六尊就是四佛的四亲近,共十六大菩萨,表示慧德,称为慧门十六尊。因此将仰莲瓣下两层图名为金刚界慧门十六尊曼荼罗。
权田雷斧《曼荼罗通解》曾提纲挈领解释成身会之法义,其解曰:
“中央之一大圆轮,即大金刚轮,表我人之质多心,识大也。中之五月轮,表毗庐遮那五智。金刚界曼荼罗,以质多心为总体,故大金刚轮为总。中之五月轮为别。五月轮者,解脱三界五趣之苦,成就五智圆明月轮之义也。四波罗蜜菩萨者,四佛能生之母也。故置中台。十六大生之位次,以中尊之前、右、左、后为次第。十地者,大日经宗菩萨之次位,十六大菩萨者,金刚顶宗菩萨之阶位也。十地十六生者,开合之异耳,得相摄焉也。”
嬉、、歌、舞之内四供,四方之如来为供养大日尊而现者也。东方阿问如来现嬉菩萨以供养大日。阿问佛为坚固菩提心体,初发菩提心者,谁不适悦欢喜乎?故以适悦欢喜之形为供养。南方宝生如来现鬉菩萨供养大日,鬉者,花鬉宝鬉也。宝生如来为福德门之尊。故以之为供养。西方阿弥陀现歌菩萨供养大日。弥陀主智慧门,说法谈义,故以歌为供养。其所持物为纵箜篌。不空佛者。羯摩部尊,司事业之德。故以舞供养。其印为横指于左右手而旋转之状。内四供住金刚轮内,故云内。画云者,表供养云海之义也。四佛各以自己之三昧供养大日。故大日亦供养四佛,而现香、花、灯、涂之外四供。供养阿问香者,东方为初发心而受得三昧戒之方。故以戒香为供养。南方宝生如来为福德聚门,即修门之尊。故以万行之花为供养,胎藏曰开敷华王。西方阿弥陀为智慧门,即菩提门之尊,故以智慧之灯明供养。北方释迦,是以曰四摄,出于四门而利益人生之意也。即以钩召众生界于菩提道场,以索引入,以锁坚固,使不复流转于生界,故欢喜,欢喜即铃也。十六大生有定慧之二:四方之四亲近,云慧门之十六大生,为男形,四波罗蜜、八供养、四摄,云定门之十六大生,为女形。今以四方十六大菩萨,约展转顺相缘义释,则菩提心坚固体,云金刚萨埵。已发菩提心,则自行化他自在,故云王菩萨。王为自在义也。得自在故博爱众生而化益,云爱菩萨。博爱众生得所爱故,自他共悦,菩萨以所愿满足而喜悦,众生以得解脱之乐而喜悦也,此为喜菩萨。菩提心发矣,为菩提而修万行,因万行而生诸功德,故万行如如意宝珠,大悲万行之宝云宝菩萨。珠光遍照,破贫穷暗,云光菩萨。安珠高幢,雨世间出世间宝,博济众生,云幢菩萨。万善万宝,与众生使满足,故众生悦而笑,菩萨亦笑,云笑菩萨。是大欢喜之相也。乘其悦也。开万有诸法本性清净之真理。使通达自心成佛之理者,为法菩萨。法也者,本性清静之法也,即观音也。已通达——切法本清净之真理,故示以烦恼系缚之不可不断。故次以振智慧利剑断众生系缚之利菩萨,觉自心实相,因菩萨为说法因,即弥勒菩萨也。为众生说法,教化而使涅盘,此云语菩萨,即为秘密语矣。如斯自证化他之事业满足云业。自证化他事业满足,而着大悲大慈甲胄,保护众生界,云护菩萨。瞰食佛地之一障尽,使根本无明怖畏云牙菩萨。牙者,金刚智牙也。经前十五菩萨之地位,集发心、修行、菩提、涅盘,无尽之万德于一身。而执持勿失云拳菩萨。第十六生成正觉之位也。
中院四方之四大神,东南角火天,西南角水天,西北角风天,东北角地天也。依于种子而知之,表地水火风之四大神。持一大圆轮之相也。大圆轮之圆坛,空大也。月丽于空故,《大日经》说圆坛为空大故。是则五大法性之塔也。五大即五智轮。亦含识大而为六大。亦此大圆轮即为识大,色心元来不二故。第二重出贤劫千佛。举现在之千佛,摄过去之千佛,未来之千佛也。又有画十六尊不画千佛者,如三昧耶会等,即以十六尊摄千佛,要亦开合之不同耳。第三重外金刚部,二十天间光炎之中画三钴,一传云表二十天妃,然此义须四角之羯摩镇坛亦取妃义,不然,妃数不足。故谓四隅之羯摩镇坛,亦名忿怒三钴,表四大明王。四方之三钴十六,表十六大护之三摩耶形。此说为可。十六大护者,法护夜叉、阿吒薄俱夜叉等,出《诸尊要钞》第十五。其形像出《密钞问答》第十。又四大明王,如降三世会,东北方不动,东南方金刚夜叉,西南方军荼利,西北方大威德。又外金刚部之二十天,摄一切诸天。天有五类,依《秘藏记》,上界天(色无色天),虚空天(欲界夜摩天以上)、地居天(四天王怯利)、游空天(日月星宿)、地下天(阿修罗炎魔等)是。地下天虽在地下,以其有一份光明与自在者,而称云天。
八叶莲瓣乃胎藏曼荼罗中央之三昧耶形,而刻奉金刚界中央诸尊于八叶莲瓣上,说明金胎不二,也证明此尊捧真身菩萨之造像为金胎合曼之造像。
无论显教密教,都以四天王为护法天王,为外护金刚。四天王在东密胎曼中,居于外金刚部院,实为最外院c:此最外院,乃以八方天等护持密教之诸天而成立之曼荼罗,画于最外之四方。八方天之组织,就四天王来说,北方为毗沙门天,南方为增长天,西方为广目天,东方为持国天。在金曼中,成身会经文未说及外金刚部,所以西藏桑耶寺壁画就未画外金刚部诸天。但弘法大师请去的金曼,则均画有外金刚部,论者谓本于降三世品之所说而加画的。因此,画于根本成身会金刚界最外之诸天,称为金刚部。四天王在此外金刚部二十天分为五类天中,居于地居天,且独以毗沙门天来表示。在捧真身菩萨唐密曼荼罗中,即在仰莲座与覆莲座套接中间的腹壁上,环壁一周分别錾刻执剑、持弓箭、托塔、柱剑的四大天王像。此四大天王,上承仰莲座金刚界曼荼罗中央作为外护,亦即金刚界曼荼罗的外金刚部,下盖覆莲座胎藏界曼荼罗中央作为外护,亦即胎藏界曼荼罗之最外院。
关于四天王曼荼罗,地宫有鎏金四天王银函,还有多种四天王造像,另有专章论述,此处仅将腹壁四天王像展不略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