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类学教程
9030200000011

第11章 人类的生存策略(1)

当人猿相揖作别后,人类的生存策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变迁和发展。

许多人类学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生存策略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阐述,向我们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存方式,及人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智慧。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生活及未来。

一、环境与经济文化类型

1.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环境可以认为是我们所能触及的一切事物,周围地方的境况,或者说是周围地方的情况和条件,可以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但总的说来,人类的环境还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呢?人类又是如何影响环境的呢?不同的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

(1)环境决定论

所谓环境决定论就是在考察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时,着重于自然制约方面,即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环境决定论主要是由一些地理学家发展出来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也是人类学家拉策尔(F.Ratzel)。他认为人类为生物的一种,其活动、发展、分布与别的生物一样受自然法则的严格限制,也就是说,自然的环境条件对人类生存演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是一种较为偏执的论调,它突出了地理环境的地位,却降低了或者说忽视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但环境决定论的出现又自有其意义,一方面,它引起地理学者在纯自然的研究之外关注人类、社会、文化等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它激起了一场人类与环境问题的争论,这些争论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被看作是对“环境决定论”的延续。

(2)环境可能论

与环境决定论不同,可能论注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强调人类社会的主体性及历史性,认为环境条件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只有可能的或限制的作用,而非决定因素。

环境可能论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作法国地理学之父的维达尔(P.V.delaBlaehe),他的主要着作是在逝世后由其女婿整理出版的《人文地理学原理》。他把地理学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力量上,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各种因素(社会的、历史的、心理的)的复合体,地理环境只是这多种因素中的一种。因此,同样的环境可以伴以不同的生存策略,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的关系。

(3)生态论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随着世界人口和财富的激增,地球的许多自然系统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生物界出现“赤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于是生态论应运而生。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个人和团体纷纷呼吁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联合国也召开了多次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方案》提醒人们:“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进入90年代后,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运动向纵深发展,更多的国家和组织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全球性的一致行动得到加强。1991年10月21日在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首都同时公布了名为《保护地球——持续生存的战略》的文件,该文件为建立人类可持续生存的社会提出了“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最大限度减少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使每个人都能够关心他们自己的环境”、“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尊重和关心生活社区”等九条基本原则。生态论日趋得到广泛的认同。

(4)适应说

所谓适应(adaptation),指的是机体造成环境变化和环境造成机体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适应是一种机体和文化的变迁过程,这种过程有助于人类机体、文化等方面的生存和延续。适应概念还可引申出文化适应一词,用来说明某一文化的元素对另外一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所产生的调适作用。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适应是以它们的身体特征来达成的,但用文化生态学的眼光来看,人类的适应却是主要靠文化的方式来达成的。文化生态学在研究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某些方面关系时,除了包括环境形态本身,还包括人类对环境开发的文化安排,如技术水平、经济组织等。

2.文化区的划分

美国历史人类学派的博厄斯将文化结构层次分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类型(或文化区、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culturetrait)是指一种文化中可以划分的最小单位,其概念类似于文化元素。一般说来,它是具体的、物质的,但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比如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特质。

文化丛(culturecomplex)是一组功能上整合的文化特质,它构成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持续存在的单位,是文化特质相互结合而成为一种功能上的整体,构成较大的功能单位。

文化区(culturearea)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它与地理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可能重合,但绝不相等。文化区概念也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区域内的文化有其稳定性和继承性,是历史形成的。与文化区相近的一个概念是文化类型(culturetype),指用以确认某一特定文化在本质上相似的全体特征。

文化模式(culturepattern)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代表其特色的目的,而这种目的不一定为其他社会所共有,所以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1]。

3.经济文化类型

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类学民族学界提出了“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2]

所谓经济文化类型,即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并处在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但是,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不同族群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就会形成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如热带森林地区狩猎者和采集者经济文化类型、草原和半沙漠地带的狩猎者和采集者经济文化类型、热带森林地区的锄耕农业经济文化类型,等等。

二、人类生存的方式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进食。但是人类不像其他动物,仅仅是满足于采集或猎捕到的食物,人类还要保证食物来源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于是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在不同的地域或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生存方式。

1.小规模的觅食生存方式

自从人类在30万年前出现并逐渐遍布全球之后,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人类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捕野生动物维生。至于积极运用资源、农业和饲养家畜之类的生存方式,要到约1万年前才开始形成。至今,靠觅食维生的社会数目已逐渐减少,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为数很少的几个觅食社会。他们主要以两个基本形态存在:

(1)徒步觅食生存方式

大部分的觅食者均属于徒步觅食者(pedestrianhuntersandgatherers),也就是只运用双脚来猎捕野生动物和采集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现今与近代的徒步觅食者包括大部分的澳洲觅食者,非洲中南部的BaMbuti族和San族,加拿大北部的Cree族和类似群体,以及东南亚的Punan族和一些偏远部落。

(2)水中觅食生存方式

水中觅食(aquatichuntingandgathering)的人主要是流浪在海上的族群。如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巴召人,人们惯称为“海上吉卜赛人”。因为巴召人与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住所,到处流浪,只不过巴召人是流浪在海上而已。

此外,在世界的河流之中,还生活着许多“船上人家”,在中国被称为“蛋民”。他们在河流中靠捕鱼为生。但由于世界环境的变化,不少蛋民开始“上岸”,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2.小规模农业生存方式

比起觅食,这种靠种植农作物维生的方式可养活更高密度的人口,而且可以使人们过着更安定的生活。

在小规模社会里,以农业维生的人主要依赖人类或动物的劳力并运用简单的工具。这种生产方式有时可称为农艺(horticulture),泛指各种园地栽种。到今天,农艺性的生产对那些处于现代世界经济边缘的人们而言,仍旧是一项重要的维生活动。

小规模社会农民所经常运用的一项农艺方法是刀耕火种,也叫轮耕(shiftingcultivation)。这种栽种方式早在数千年前就被人类广泛采用,至今,刀耕火种仍持续维持着数百万人的牛计,这主要是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区域。

3.畜牧生存方式

在一些降雨量少而且不稳定的区域,农业的生产并不合适,放牧动物,或称畜牧(pastoralism)就是另一个很好的生存方式。畜牧在亚、欧、非等洲的许多地方都一直存在着,但在美洲则直到欧洲人人侵之后才引进这种生存方式。在某些畜牧社会,只有牧者跟着放牧动物迁徙,其他的家族成员则住在固定的村落中栽种各项农作物;部分畜牧社会则是所有人均随着畜群迁移。

(1)季节迁徙生存方式

这种生存方式,只有牧者随着畜群移动。季节迁徙(transhumance)包含了村庄附近有限的作物栽种及移动性的动物放牧。这样的生活方式主要分布在某些地中海社会、美洲西南与欧洲人接触后的Navajo社会、非洲南部干燥地区的一些人群以及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麓丘陵区的人群。

(2)游牧生存方式

在农艺及季节迁徙均不合适的区域,人们以跟随畜群的游牧活动来建立另一种属于自己的维生方式。游牧(Pastoralnomadism)是一种经济上的适应,它的生存方式主要是仰赖动物的放牧维生,但却居无定所。

迁徙是游牧的一项核心特征。由于季节变换加上天气的不可预测,游牧者必须带领其畜群四处移动,寻求各处草地之最佳利用。在中东,许多游牧社会在广大多变的土地上会遵循一条传统路线行进,这路线又称为“部落路线”(tribalroad)。行进的模式基本上是从一处低地(通常相当靠近他们定居的村落)逐渐迁移至高且远的山区草地。

4.大规模社会的生存方式

大规模的社会较多以密集式的农业维生。密集人口的产生是在公元前八千至六千年间,当农业生产在某些地区受到强调后,随着村庄式农业社群的建立而出现的。这当中只有少数人口密集中心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它们包括近东、远东和美洲大陆等地所谓文明的摇篮。在这些地点,原本自治的村庄彼此融合成了更大的政治单位,城市逐渐成长,以及超越村庄层次的商业贸易也担负起更多重大责任。

15世纪初期,欧洲人的探险、势力扩张和殖民政策建立了一个更为整合的世界体系,也进一步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人们彼此间的接触达到史无前例的频繁程度。务农和耕种技术遍布广泛的区域,而商业交易和都市化也快速成长。

在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系指从缓慢的手工生产方式演进至机械式的工厂和农业生产的过程,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促进大规模社会的形成,其影响力最后也延伸至全世界。

(1)农民及其农耕形态的生存方式

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甚至欧洲的某些地方,大规模社会中数亿的耕作者可以归类为农民(peasants)。家庭农庄是农民的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虽然他们偶尔会花钱雇用劳工,但大部分的劳力来源仍是家庭中的成员。而且他们的农耕只运用一些相当简单的技术,并且不太依赖机械化工具。农庄供给整个家庭的食物需求,同时也经由贩卖纳税和一些其他的方式将剩余的食物重新分配给非农民。

(2)农场经营式生存方式

有一种大规模农业企业的形式,PhilipCurtain(1990)称之为农作综合体(plantationcomplex)的农场或农庄,是一种大规模且商业化的农业生产系统,能将产品供应至不同社会中的远方市场。这个农作综合体的另一项特征是它的人力无法自给自足,必须向外招募一些劳工(借助武力的使用或合约的签订)。这些劳工必须接受训练,但不需要太特别的技术。在北美和南美,这些劳工最初由非洲输入的奴隶担任。而到19-20世纪,美洲的劳工不是找当地的人们就是改由印度和中国等国输入。

(3)大规模机械化农场生存方式

大规模的农业并非都需要大量劳工,大规模机械化谷物农场就是个例子。它已是非热带地区农业的主要形态,而且近来也散布至热带区域。在这种农场形式中,通常只专心种植一两种谷物,而且收成的产物大多数输出至更远的市场。然而,这些谷物农场和前面所提的一般大农场(plantations)不同的是,它们属于资本密集而非劳力密集。换句话说,须依赖资本投资来购入肥料及机器设备,因此只需较少量的劳工。

(4)牧场生存方式

大规模社会中的另一种生存方式是经营牧场(ranching)。所谓的牧场是指在一个大型农地中畜养与放牧牛、马或羊。大部分牧场所在的土地并不适于农业活动,而且供养能力(cal"lyingcapacity)很差。然而,随着农业技术日益革新,使得在相当荒芜的地区也能建立农场,所以情况也开始改变。某些贫瘠地区已是农、牧混合发展,有的甚至完全被农业取代。

牧场的经营是高度分工的。大部分的牧场通常只畜养单一种类的动物,像牛或马。在大型企业所属的牧场中,工作通常需要大量的劳工与高度的专业化。

20世纪是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转型期,无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在偏远的游牧、狩猎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社会分工精细,全球环境的变化,许多生存方式被淘汰,新的生存方式不断涌现,许多人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三、聚落与风水

聚落是人类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选择和构建,而风水正是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1.人类学家眼中的聚落

聚落也称居民点,但不是纯地理意义上的词语。一般来说,聚落研究的内容包括聚落的形成、发展、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及聚落的形态、组成要素、内部结构、分类、分布、各种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对聚落的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