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类学教程
9030200000044

第44章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

人类学是为“人类”而有,而非“人类”因人类学而存在。文化人类学所提倡的全景的、比较的和相对的观点,以及实地的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方法,使人类学家面对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时都会有独到的见解。文化人类学以人为本,从整体观出发,强调在社会文化研究中必须坚持研究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诸系统的相互作用,并把这些系统置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因此,对于人类学者来说,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观察现代社会、解读现代社会,以解决新世纪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引导人们适应现代生活,成为这个时代的要求。

一、乡村与都市

1.乡村社会

人类学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主要从对乡民的社会组织、亲属制度、经济、宗教信仰、人观等层面探讨。何谓乡民?大多数学者都同意乡民生活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农业的生存方式,强调自给自足,但又依赖更广大的社会产品与市场。乡民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之中。城市是那个更广大世界的中心,而乡民所在的地方则是城市的边缘地区。

(1)乡村社会的特征

人类学家把乡村社会视作原始社会与都市社会的中间类型。乡村社会构成特征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特点:一是人口密度稀疏,社会结构简单;二是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三是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但是,这三条能否全面反映我国乡村社会的特征,还有待深入研究。

乡村社会跨越的时间很长,分布的范围也非常广,同时,随着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运动,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也从缓慢变得急剧起来,所有这些都影响乡村社会、农民文化的特征概括。因此有人主张,把前工业社会时期的乡村社会称为“传统的”,而工业革命以后的乡村社会称为“现代的”(并不是以时间来划分,而是视受现代化影响的程度而定)。

(2)乡民的经济

乡民过着一种两面的经济生活。第一,他们主要是粮食生产者。乡民及其家人主要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谋生。技术与资源的限制迫使他们必须终年辛劳以求温饱,同时又要担忧作物歉收与统治阶层的需求。第二,他们以农业的剩余或手工业产品支持农村以外的经济体系。通过市场和其他交易网络,农家的产品支撑着外在的统治阶层以及为统治阶层提供各种劳务人员。但乡民对外部经济体系的参与受到很大限制;除了由于生产工具有限外,更因为社区的社会组织与压力限制着乡民个人的经济决策。

(3)乡村社会组织与社会秩序

许多人类学家都指出,乡村社会组织模式都还保留着从部落社会演化而来的痕迹,这就是强烈的家族意识与亲属关系。如墨西哥和中国虽然天各一方,但以父系继嗣为特征的单系继嗣群体在乡村社会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乡村社会是文明发展的结果。无论是社会组织、人际关系或社会经济都表现出两面性,即一方面保持原始社会的特质,同时又受文明和现代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表现为亲属关系仍很重要,另一方面却表现为认同商业精神和对金钱的追求;生活的目的虽然内含着强烈的感情,却又受到形式的与非个人的控制。因此,农民生活介于道德秩序与技术秩序之间,或者说农民在处理技术秩序时含道德秩序的成分在内。这种道德秩序与技术秩序的重叠现象,可以在很多社会行为中发现。

(4)乡民的世界观

乡民的道德体系与价值体系,对世界和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的观点,清楚地显示出乡民生活中病态的一面。乡民被关在一个不利于自己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注定乡民要一辈子在都市的统治阶层下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的地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受到压制,自我概念也被破坏无遗。除了货币与货币能买到的物品外,骄傲与成就也变成了稀有的“财货”。

因此,乡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心态上呈现出保守和自我封闭、猜疑外来人并维护传统;他们似乎始终徘徊在都市社会的边缘,形成缺乏进取的内向心理、行为模式。但是,当我们从更广阔的时空来看他们的这些世界观的时候,或许我们会问:乡民们的这种保守内向性是不是他们在面对统治者种种压力之下,经历了漫长斗争与调适之后形成的,而不是其自身传统保守的产物?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现代化中的乡民社会

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过程中,社会必然从封闭转向开放,农民的性格,或者说农民的素质也会随之变化。英格尔斯(AlexInkeles)首先提出现代化个人的特征,即能接受创新;对未来事务有自己的看法;能了解不同意见,而做客观判断;能事先规划;能主动学习和支配环境;能尊重别人;相信科学的作用;相信报酬与付出的贡献成正比;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能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等。

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化迈进有一个过程,有人把这一过程分为传统、前现代化、半现代化、现代化几个阶段。乡村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乡民必须放弃传统的方式去迎合某些现代化,或者去适应异地的薪资工人的生活吗?乡民传统生活方式的顽固性可不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在技术和资金上对其进行支持或补充呢?这都是对“不死的小农经济”的再思考。但总的说来,现代社会中的乡民社会会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特性,农业性格的改变只是一个方面。在乡村中,经济结构的变迁,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上,由于大众传媒工具的影响(尤其是电视的兴起),使得原先存在的高文化与低文化的差距缩小,而形成大众文化;在宗教上,一方面是地方特色的消失,另一方面是表现为形式化。总之,乡村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时代。

2.都市社会

都市是城市与城镇的总称。都市人类学(UrbanAnthropology)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二战后开始受到注意,60-70年代迅速地发展起来,并成为人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

都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术语也称人口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等,一般指农业人口(个体或群体)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大英百科全书》认为:城市化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增多;二是各个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充。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的一些人类学家意识到人类的另一聚落——都市的重要性,首先开始了对非洲城市的研究。他们认为,非洲都市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的商业、工业甚至行政活动的影响促成的。他们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1)分析社会结构关系,从社团、俱乐部、丧葬互助会等人手;(2)分类研究,由住在都市的人对其他人进行分类研究,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行业之间的关系;(3)分析人际关系,从人际网络关系着手探讨其疏密大小之别。小型网络往往包括朋友、领导关系,大型网络则指城镇间的相互联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种研究扩展到了都市以外,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都市与国家的关系、都市制度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关系等问题都纳入了他们的研究范围。

从20世纪70年代起,都市人类学迅速发展。首先,它克服了以前那种不视都市为主题而仅仅视之为背景的缺陷,发展了都市的比较研究。同时,其研究对象的所在国已不限于非发达国家,也转入了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论断。

与都市化相关的问题是人类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都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们是在都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与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有关系。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许多新兴城市。新兴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

(1)移民的适应问题

在农村,一般都是面对面的社会,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周围的人都彼此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制约非常强烈,一个人的行为稍有偏差,必须面对很大的社会压力。在流入城市的时候,他们能否很快适应城市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亲属关系、社区网络,是否还会在都市里发挥联结作用呢?长久的都市生活会不会使他们彼此孤离、不讲私情等?这样的倾向似乎是存在的。它解释了都市移民中的一些行为“失范”(anomie)现象。对于城市移民,没有传统礼教规定你得做什么,怎么做,而且,移民群中相互也不认识,因此,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在没能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甚至是拉帮结派地犯罪。

(2)都市化的伴生物

随着大量的年轻移民拥入城市,乡村里留下大量“弱势群体”,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造成农村人口的老年化和妇女化。有人称此为“6038现象”,即田间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以武汉市M镇为例,该镇25岁到50岁的中青年男劳力14860人,长年在外从事工、商、建、运的有3614人,占25%,季节性在外的达8200人,占56%。因此,这些年来,35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劳力会农活、精于农业技术的日少一日。

乡村的社会组织也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解体。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收入、社会地位等是由传统地位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个人的技术、努力来决定,而现代化、工业化要的是效率。因此,能力低、身体差、技术少的人,同时也失去传统对他的保护。不仅如此,这也会导致传统社会的解体,传统人际关系受到破坏。如传统的舞龙、舞狮组织等都可能无法维持下去。过去人与人合作的关系,也会因现代化而为人与人的竞争关系所替代,个人主义出现并膨胀,这些都会使原先合作的社会组织难以维持,迫使它改变面貌。

(3)都市社会的新课题

人类学在对城市的研究中发挥了人类学特有的传统,拓展出大量的新课题。例如在对城市中贫穷和犯罪的研究中,人类学学者从文化的深层来探寻其发生的根源。刘易斯认为,贫穷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某些地方已形成了一种实在的亚文化。要解决贫穷并不难,但要消除这种亚文化则难得多。在都市人类学研究过程中,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整体研究法和泛文化比较法都被灵活应用其中。我国都市人类学研究起步较晚,但步伐不小。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都市人类学会,所涉及的主要课题有:①都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②与都市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家庭、婚姻、心理疾病、老年、生育等;③都市中各民族集团、地方群体的相互关系;④都市化过程,人口迁移以及都市化政策理论、规划、建设等问题;⑤都市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的问题等。

二、妇女与儿童

1.女性人类学研究的兴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给学术界与学术机构带来了新的课题。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成千上万的妇女加入了全国性的妇女组织,为自己争取经济上、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要求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要求在雇佣、提升、工资、离婚以及家务劳动方面都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力。这一运动在许多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其中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妇女就业率有了大幅度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女性为对象的研究以及女性所做的研究正流行于许多学科,人类学也不例外。

女性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下述六个方面:(1)妇女的体质特征。除了按人类体质调查的常规对妇女进行固定项目的形态观察和体质测量以外,着重研究妇女的特殊生理现象,如青春期、怀孕期、产褥期、更年期的不同生理特征,以及如何增强妇女体质、改善妇女健康条件的各项措施;(2)妇女的心理特征。包括妇女在不同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的心理状态;(3)妇女在人类繁衍中的作用,联系到研究婚姻和家庭状况;(4)妇女的智力开发;(5)妇女的婚姻状况;(6)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2.人类学视野中的妇女社会地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开始反思以往带有浓厚性别偏见的民族志,并转向把女性作为主体和本体的研究,主要的成果集中在妇女地位问题。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类学家认为其主要的因素可能包括下面这几个方面:

(1)妇女对社会物质财富的贡献

一些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类学家认为,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财产权、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以及男人对她们的态度等等,都与她们的生产劳动所能提供的衣、食、住及其他生活所需物品的多少相关。这种假说在采猎社会和简单种植社会里得到普遍的验证。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如18、19世纪的美国黑奴,对社会物质财富的贡献是那么大,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很低。

(2)妇女对关键资源的控制

这种假说认为,光是作出足够的贡献不足以保证妇女的社会地位,更重要是要控制资源,如土地、工具等,并对劳动成果的分配有发言权。只有这样,妇女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现代社会妇女大多有自己的正式工作,对自己挣来的钱当然有控制权,所以她们的地位也比过去大大提高了。

(3)世系与婚后居住类型

一些学者发现,在母系的和随妻居的社会,妇女在许多方面拥有较多的自由与平等。当然,即使在这样的社会也不是“妇女统治”,总的来说还是男人掌握社会和家庭中的统治权。所不同的是,在母系和随妻居社会,男人们主要统治其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们;在父系和随夫居社会,男人们统治自己的妻子、儿子、儿子的孩子和未婚的女儿。所以,在父系和随夫居社会里,女性出嫁后,各方面都受到男方和男方家庭的控制,其自由与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4)武力竞争程度

以上几种说法大抵是从静止的角度来考察影响妇女地位的因素。还有一些人类学家试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认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随着生产的密集化、社会的复杂化,人们相互之间对土地、资源等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战争也变得十分频繁。男人们垄断了武器,自然成为社会的统治者。竞争越激烈,妇女地位越下降。所以妇女们的悲剧,乃是和平的势力被迫受制于战争的势力的象征。

随着全球范围内交流的全面深入,第三世界妇女与发展的研究开始在中国受到重视。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中国现实的妇女地位、状况,从政治、教育、保健、就业、法律、人权等不同领域展开了研究。特别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更带来中国妇女研究的高峰。围绕世界妇女大会主题和次主题,特别是农村妇女发展、女童教育、妇女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一时成为研究的热点。

3.儿童教养与人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