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类学教程
9030200000009

第9章 人类的进化与人种(2)

大约在300万年前,地球上开始进入不平常的地质时期,寒冷期和炎热期交替发生。在欧洲和亚洲,两极冰圈向南移动,以前为亚热带气候区的山区、低地都被覆盖。在世界热带地区,南方古猿属及其他人科成员经历了恶劣气候变迁的考验,向前发展了。智人化石材料只可以追溯到20万年以前,因而在直立人和智人之间存在10万年的缺环。智人于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被发现,曾引起科学界的一场争论。因为人种的出现比以前想象的要早得多。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新人种的大脑几乎与现代人一样完善。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几乎可以说,凡是有直立人遗址的地方,都有早期智人出现。按现有材料以西欧为多。中国的马坝、丁村等地也发现了早期智人。

8.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简称“尼人”)

发掘材料证明尼人是真正的智人,而不是现代人的畸形或变形的种。尼人分为典型尼人和普通尼人。典型尼人个体较大,居于欧洲;普通尼人个体较小,具有较现代人的结构和面部特征,居于中东。这种划分并不全面,因为一些“典型”尼人可见于中东,而“普通”尼人在欧洲也有,显然尼人存在着几种地方类型,具有一些个别的变异,也可能是不同群体之间基因交换的结果。

1931年在印尼爪哇梭罗河附近发现一批有趣的化石。这些梭罗人化石具有直立人、尼人和现代人的共同特征。可以相信梭罗人是东南亚相当于尼人时代的代表,其独特的特征反映了它与较早人群遗传的延续性。在南非发现的罗德西亚人也显示出尼人与现代人特征的联系。

尼人脑容量很大,平均达1400毫升,典型尼人头骨大、宽而平,拱低,后头部位作球状,前额倾斜而不突起,面部浮出,没有下巴颏,眉嵴显露,眼窠、鼻孔都比现代人大。

但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尼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东化石材料显示出尼人与现代人之间的过渡形态,而欧洲的化石材料则有1万年左右的缺环。我们不知道这种过渡是怎样发生的,虽然有些人类学家持“尼人灭绝说”,可是有证据说明尼人是直接发展为现代人的。尼人与现代人最大的区别是尼人的面部要大得多,为了与大的面部保持平衡,头骨的面部结构也厚重些。在1万年间,这些特征逐渐消失,但考古学证实了文化的连续性,欧洲并没有被一支移民群体所取代。

9.现代人

晚期智人,或称新人,即我们今天这样的人。历史很短,5万年,4万年,3.5万年,各说不一。早期智人如何过渡到现代人的?一是进化说,认为尼人进化为现代人,在进化过程中具有由旧到新的形态的过渡;另一是混种说,据说南斯拉夫克拉皮纳地区(1899-1905年发现有二十个以上个体)和捷克的库尔纳地区(1965年发现一块上颌)都有混种后代的证据。还有一种综合说,认为既有进化又有混合,进化有快有慢,但都在进化,混合的必然结果是没有纯种。

现代人化石及文化遗址遍布世界各地,到晚更新世结束,地球上各大洲,除南极洲外,全都有人居住了,而现代的人种则是现代人分布各地后,经过长期过程形成的。

人类的进化是否停止了呢?700万年来,我们的这一支谱系从小小的猿猴发展成统治整个星球的物种,人类的大脑所能做到的事情至少在这个星球上是前所未有的。但人的大脑为什么不继续进化,形成更强大的人脑呢?人类的大脑至少在16万年里没再怎么变大。医学发现,巨大的人脑会对人体产生大量要求,特别是孕妇。女性的产道必须足够宽才能分娩大头婴儿,但女性的盆骨不能无限变宽,否则她们将无法直立行走。这种局限可能使人类的大脑无法再变大。台湾着名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呼吁,人类学者应该关心人类的未来。他忧心忡忡地指出,人类特化、异化现象的扩大,会影响人类的进化,甚至导致人类灭亡自己。[2]人类之所以对人类进化着迷,一个原因,这涉及人类来自哪里,要去向何方。科学家也说不准人类的去向,甚至有可能已经到达进化的死胡同,了解正确答案的惟一方式或许就是等待。

三、人类进化过程中文化性与生物性的互动作用

以上追溯了从类人猿发展为人的进化过程。人与现存灵长目同祖,研究那个时代的环境,推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解剖学特征,以及灵长类基本的文化适应,就能够理解人是怎样的和为什么会发展的。灵长类在进化过程中,体质适应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应付环境的惟一方式。人们常常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文化,而且也因为文化,类人猿才变成人类。事实是这么简单吗?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并没有泾渭分明、截然分断的界线。一个有机体不会没头没尾地突然出现,也不可能有全新的组织模式。进化变迁是连绵不绝的,它反映在族内统计频率的变迁,而不是骤然发生的模式。个体突变的特征是直接的,突变可能促成较大变迁模式,但也是逐渐发生的。因此说没有文化的猩猩生出了有文化的人,或者在数代内发生了转变,在生物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人类确实有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但究竟新在哪里,已经很难说出来。我们知道黑猩猩也会使用工具以后,过去那种“只有人会使用工具,会学习”的想法已经站不住脚。人类组织和控制经验的新模式,有的学者认为是建立在语言能力之上的,并凭借语言来完成,这只有靠脑力的大幅度增进才得以实现。人类凭借象征符号创造出他们自己的要素。因此也没有理由假说人类现有的就是这种进化的终极形式。这种整合的过程是渐进的,可能是先经过“原文化”和“原语言”的阶段。

生物因素在塑造人类社会行为上到底有多重要?人类婴儿被文化经验的塑造到底有多大的弹性?还有人类的文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到底分歧到什么程度?

吴汝康先生把人类的起源分为两段,即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前者包括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阶段,后者从直立人一直到现代人,在进化过程中,第一阶段是生物因素起决定因素,后一阶段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因素。

对灵长目社会行为的看法,说明了我们相信人类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受生物特性的塑造。新的研究显示出遗传、学习和思维等生物性机制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人类婴儿绝不像过去所认为的非常具有弹性,而能够顺从变化多端的文化塑造。人类学习到的和可学习到的事物,包括语言本身,可能都受到遗传模式的引导。

不同文化的变异可能是内容上的,而非形式和结构的变异。如果是这样,那么形式和结构的共同性质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人类生物性的限制。

文化的确是非常多变的,人类婴儿也确实非常具有弹性。通过学习,一个婴儿可以成为部落之民、乡村农民和城市居民。饥、渴、性等生物性驱力,都永无止境地受到文化习尚的再塑造和重整。文化环境影响相当大,不只在一个人生长、成熟的过程中如此,甚至在孕育成形时就已开始的遗传设计的转化也是一样。文化依据遗传素质塑造我们,在认识文化能以各种方式弥补大自然所遗留的空隙之后,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出这些空隙的形状可能比过去所想的更不具弹性。

争论文化性与生物性孰轻孰重似乎已不再重要,因为人类之所以能适应环境而得以进化就在于生物性与文化性互动的结合作用。

四、人种

1.人种的划分

人的身材高矮、肤色黑白、眼眶深浅等等特征,所造成的是各地居民躯体的差异,从而使得人可群分。这样根据身体特征划分出的人群,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种或种族(race)。

对人种的认识古已有之。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庙宇的壁画中,就有对不同体质类型的人们的描绘。古希腊罗马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邻近地区民族种族的记录。我国古代奇书《山海经》中也有对不同国度中不同人群的描写。但对人类种族的科学分类,却还是较为晚近的事情。最早提出人种科学分类的是瑞典的林耐(C.VanLinne),他所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是肤色,这也是至今人们在日常语言中仍然使用的标准。按照这个尺度,林耐在1735年将地球上的人分成四大人种,即美洲的红种人、欧洲的白种人、亚洲的黄种人、非洲的黑种人。在林耐之后,德国的布鲁门巴赫(J.F.Blumenbach)于肤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发形、面形、鼻形等指标,于1775年公布了他的五分法,将全世界的人分成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美洲人种及马来人种。再往后,分类法越来越多,指标也越来越复杂,有的较细致的分类,可将人种分成数百种之多。

不过,在今天通行的分类中,一般将地球上的人分作三大或四大人种,在这几个大类之下,再分若干亚种。按照三分法,则人种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按照四分法,则在黑种人中,再分出一个棕种人。这黑、白、黄、棕之名,是通俗的说法。

(1)黄种人

黄种人的学名是蒙古利亚人种(Mongoloid),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北美洲的北部及南美洲的北部,因而又叫亚美人种。既然叫黄种人,皮肤当然是黄的。其体毛及胡须较弱,头发为黑色,粗而直。身材中等偏低。鼻梁低,眉脊不显,面部扁平,颧骨凸出。眼色黑或深褐,眼有内眦褶,嘴唇厚度中等。

(2)白种人

白种人的学名是欧罗巴人种(Europooid),又叫欧亚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北亚和大洋洲等地。肤色较浅,体毛及胡须发达,头发为浅色,常呈波形。身材较高大。鼻梁高,眼眶深,此即中国古籍上所说之“高鼻深目”。眼色较浅,嘴唇厚度偏薄。

(3)黑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