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9030900000014

第14章 关怀人本的潘光旦(4)

他的其他的优生学主张还包括提倡母乳喂养、反对代乳和代育、反对儿童公育、提倡家庭教育、提倡男女教育适当分化、认为择偶标准以“家世清白”最重要、赞同折中之家庭制、主张容忍一夫多妻制、反对贞节之习尚、反对胎教而重胎养等等。潘先生的看法和我们现在的一些婚姻政策与优生主张是有许多不同甚至相悖之处的,对此客观的介绍和历史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对人口以“社会身份高低、社会价值高低”来进行区分,当年就有周建人等与之辩驳,以为是一种“阶级歧视”,现在看来周先生的批评还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提倡早婚、反对迟婚,他的论点也是基于当时一些学者的生育统计研究基础上,虽与现在的研究结果不同,但谁是谁非,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潘先生的主张在当时就被许多人视为保守,但他的态度从来都是科学的,总以统计数据说话,而不用“往往”、“不一定”、“据我所见”之类词汇。他对人口的看法是质量重于数量,其积极性就在人口膨胀的当代也是不能忽视的。潘先生的这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通于一处的重要范式。潘先生所做的,既是一种社会学、谱牒学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遗传学的研究,是以历史文献中的人类心理行为特征等记载为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遗传规律的探讨。潘光旦说“要维持望族,总得靠自觉的努力。此种努力包含环境与遗传的控制。自然不足恃,可做的惟有自觉的努力,在近代生活之下,家庭制度自身根本已有动摇之势,此种自觉的努力便得更进—步,才能收效。在人事万干变化的今天,一人所全神贯注的,不是个人一己的成功,而是社会全盘的乐利。家庭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制度,要幸免于分崩离析,事势亡几乎不可能。家庭既成问题,……根本还在这制度上的望族。”

潘先生在上海、北平、昆明等地多所大学任教的时候,优生学都是他所担任的主要课程之一,另外还有遗传学、进化论、人才学、家庭问题等其它相关的课程。他任教的系科大多在社会学系,虽然他的学生中未见到从事优生学研究的专业人士,但受他的影响,从进化或民族优生的角度来从事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人却很多。即如著名的谭其骧先生,当年研究中国移民史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际指导者都是潘先生。课程之外,他经常应邀进行多种临时性的学术讲演,其足迹几乎可以说是踏遍全国各地,优生学及相关话题自然是最主要的讲演内容。他提倡“新母教”,其优生与家庭主张常与女权主义者意见不同。潘先生在1924年就建立了中国的优生学会,看来主要是他一个人操办起来的,据说参加者还有一些文化学者、社会学家,其活动情况和参加人员尚未找到具体的历史记载。

结语

潘光旦是一位学者,但不是仅仅拘守书斋或居于象牙塔里的读书人,而是处处牵挂着和人生休戚相关的实际问题。他的作品的内容相当广博,涉及人才、性别、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哲学、历史、教育、政论等各领域。他对优生学情有独钟,但又远远超过了它的范畴。重温潘光旦的理念,也许会使我们寻回潘先生刻苦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蕴涵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精髓。在生物学、优生学方面造诣深厚,并在人类学研究方面另辟蹊径,为探索中华民族的强盛繁荣之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总之,人类学视野中的性别问题是一个宏大而深刻的主题,它关系着人类世界最重要也最敏感的关系和秩序。在“第二性”与“超越第二性”的一片喧嚣中,我看清了女性的社会处境和生存现状。但是真正指向理想中的“二元中心论”的建设性研究,也许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潘光旦文集[C].第1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潘光旦文集[C].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潘光旦文集[C].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孙培青,李国均.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1~46.

[6]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李崇高.优生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吴刚.伦玉兰主编.中国优生科学[C].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8~9.

[8]张慰丰.优生学发展述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3.57.

[9]李醒民.皮尔逊的优生学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通讯[J].2001.3.59.

[10]全慰天.潘光旦传略.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

[11]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六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九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胡寿文.潘光旦与新人文史观[C].潘乃谷,潘乃穆.潘光旦选集(第一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5]费孝通.推己及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16]梁实秋.梁实秋笔下的潘光旦[A].潘乃穆.中和位育一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梅贻宝.清华与我人[A].潘乃穆.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附录:

潘光旦人类学研究学术年谱

一、潘光旦人类学研究经历年表

1.1913年~1922年入清华学校学习至1922年毕业。1920年与闻一多、刘聪强、孔繁祁、闻一传、吴泽霖等人组织社团。1921年6月,参加清华学生响应的北京八校教职工索薪同情罢考。1922年7月作《冯小青考》,作为“中国历史研究法”课程作业上交,开辟了中国女性人类学的研究。

2.1922年9月,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默思学院插班学习生物学。1923年夏,在纽约长岛冷泉港优生学纪念馆参加优生工作人员暑期训练班学习,获学士学位。l924~l925年夏,又在此馆做人类学、优生学研究;1924年7月,从达特默思学院毕业。夏,进入纽约州长岛冷泉港优生学纪录馆研究人类学与优生学一年。参加清华留美同学组织的国家主义团体“大江会”。8月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22号(11月24日)发表《中国之优生问题》一文。1925年9月,入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生物学。1926年担任本年《留美学生季报》代理总编辑,同年夏获该院硕士学位,并曾在马萨诸塞州林洞镇的海滨生物研究所学习单细胞生物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8月回国。

3.1926年~1933年1926年回国后任上海吴双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并兼任教务长一年。1927年5月1日担任《时事新报“学灯》编辑,在《学灯》列出启事,为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后将答案进行分析发表。同年8月至l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暨南大学、东吴大学法科、复旦大学、沪江大学教课或兼课。与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饶孟侃、叶公超、胡适等人合办“新月书店”;1928年3月与闻一多等人创办《新月》月刊,从此文坛上有“新月派”之称。1930年9月任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并教课至1931年,开设家谱学(GENealogy)等课程。任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1931年5月,开始主编《优生》月刊。1932年4月至1933年主编《华年》周刊。

4.1934年~1936年1934年9月1日应聘回母校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至1952年10月),讲授社会思想史、家庭问题、优生学等课程。1934年2月,发表论文《中国人文思想的骨干》:出版译著两种:霭理士《性的教育》、《性的道德》。1936年2月清华大学教务长。

5.1936年2月~1946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至1946年7月。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进行学校守护工作。9月14日,离开北平南下,9月28日,至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4月起,任西南联大教授至1946年7月,并于1938年、1945~1946年两度兼任教务长。4月起,兼清华大学图书部主任。1939年8月起,兼任清华大学秘书长至1941年7月。1939年11月,开始译霭理士《性心理学》,至1941年11月完成。1941年秋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任第一、第三届委员,第一、第二届中央常委。1944年,《性心理学》由云南经济委员会印刷厂出版,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44年11月任云南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社长,并为编辑人之一。1945年7月兼西南联大教务长至1946年7月。在西南联大及复原后清华期间.除讲授优生学、家庭问题等课程外,又逐步开设西洋社会思想史、中国儒家社会思想史、人才论等新课程。

6.1946年1月与闻一多、费考通、吴晗联名发表了《四教授致马歇尔将军书》,愤怒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独裁反动本质。6月代表民盟云南支部,三次召开各界座谈会古明民盟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独裁、要求民主的坚定立场和主张。7月为李公朴遇难作诗词。7月底,从昆明至重庆、南京。8月回到苏州,为费孝通的《生育制度》一书写作代序《派与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自由之路》、译著《赫胥黎白申教育论》。10月,随清华大学复原回到清华大学,兼任图书馆馆长至1952年。

7.1947年~1957年1947年8月被推选为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出席该会成立大会。同年10月,与费孝通合著的论文《科举与社会流动》发表。1948年7月,发表《教育的更张》—文。1949年l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游行,l0月任中央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49年12月着手译恩格斯《家族、私产与国家的起源》,至1951年7月完成。1951年与清华大学教员全慰天—起考察苏南土改,写成《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1952年8月由三联书店出版。1952年2月,发表《为什么仇美仇不起来—一个自我检讨》,12月,发表恩格斯《玛尔克》译文,1953年出版单行本。11月起,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至逝世。1953年6月,《开封的中国犹太人》油印本由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印出。1954年任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11月,发表论文《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1957年4月,参加《新建设》编辑部召开的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有关问题座谈会。

8.1957年~1965年1957年7月起被打成“右派”。1958年入社会主义学院学习至l959年。1959年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l0月至l964年参加《辞海》编纂工作。前后跨5年。参加中印、中巴边境工作,提供英文资料,并做翻译,至1962年。1962年10月,发表回忆文章《回忆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开始从《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中圈点少数民族史料。12月,右派摘帽。1964年完成上级交办的翻译任务,译出《近代人报废了》、《和平:—个宗教的责任》、《此案基督徒不同意》等。1965年开始译达尔文的名著《人类的由来》,至“文革”开始前基本译成。

9.1966年~1967年1966年在“文革”中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受迫害。1967年5月病危住积水谭医院,6月10日在家中逝世,终年68岁。

二、潘光旦著述年表

(一)著作类

1.1928年《优生概论(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一辑)》,上海: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2.1930年11月《读书问题》,上海: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3.1934年4月《中国之家庭问题》,上海: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4.1937年《人文史观(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二辑)》、7月《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三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5.1944年《优生与抗战》(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七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6.1946年《自由之路》,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7.1948年《政学罪言》,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8.1949年《优生原理》,上海观察社出版

9.1953年6月 《开封的中国犹太人》,油印本由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印出

(二)文章类

1.1924年《冯小青:一件影恋的研究》,《妇女杂志》

2.1930年10月《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3.1937年《明清两代嘉兴望族》,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4.1938年《存人书屋历史人物世系表稿》,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5.1941年《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6.1951年《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三联书店出版

7.1955年《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第四辑

8.1962年《回忆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9.1983年《开封的中国犹太人》,上海:新月书店出版社

(三)译著类

1.1934年霭理士《性的教育》、《性的道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1946年霭理士《性心理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3.1946年《赫胥黎白申教育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4.1951年思格斯的《家族、私产与国家的起源》,是一部手稿,一直未能出版。

5.1952年恩格斯《玛尔克》译文,1953年出版单行本。

6.1983年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北京: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傅琳(1974~),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现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6级民族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湖北武汉,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