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英国把商品贸易作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内容,企图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的市场,鸦片走私成为掠取巨额利润的主要手段。“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而沙皇俄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它疯狂推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领土扩张政策,继续对中国边疆加紧领土蚕食,在西北地区吞并了巴尔喀什湖以西以北的哈萨克草原后,沿额尔齐斯河而上,向斋桑湖一带抢劫,掠夺中国的财物。与此同时,沙俄还把魔爪伸进巴尔喀什湖以东,在中国领土爱古斯、勒布什地区建造房屋;在东北边疆又加紧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窥探与掠夺,建立军事侵略据点。这时,清朝政府日益腐败,中国处于外国侵略者的四面包围之中。
当时,我国的一批进步思想家,在外国侵略者咄咄逼人的形势下,开始研究外国,也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国防问题。龚自珍主张移民实边,建设边疆,提出《西域置省议》。松筠《新疆识略》,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张穆《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朔方备乘》以及无名氏《卫藏通志》等,都是在深入研究边疆历史地理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边疆建设意见,他们为保卫祖国边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做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
1840年(道光二十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的战争。“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接踵而来的外国资本主义闯入闭关自守的中国,迫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反映在民族问题上,是资本主义的民族国家打败了封建的中国。在新的形势面前,中国原有统一国家政权管辖下国内各民族自行发展的道路已经不为时代所允许了。为了抵抗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宰割,国内各民族要进一步联合团结成一个整体,患难与共、共同抗击外国侵略者。从清代初年以来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商品市场的扩大,各族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也为中原与边疆各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者,各族人民同生死、共命运的民族感情进一步加深了。
1851年(咸丰元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一次中国各族农民的革命战争。从金田起义开始到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镇压最后一支起义力量为止,历时二十年。这次运动最初从东南沿海开始,就是以汉族为主体、联合许多少数民族成员参加的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太平军胜利进军时,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沙俄利用英法等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狼狈为奸,强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掠夺中国东北、西北的大片领土和各族人民,激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于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纷纷响应,参加到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洪流中来。这是中华民族存亡关键时刻奋起的保卫战,是各族人民在外国侵略、割占、瓜分政策面前保卫祖国和民族独立的自卫战,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觉性的新觉醒。各族人民不分东西南北,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在反对共同的敌人的斗争中,进一步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这就为中华民族形成一个民族整体迈出了新的一步。
辛亥革命的先驱者邹容曾经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人人为国民”的口号。孙中山1905年建立同盟会时,就在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奋斗目标。同年他在《民报发刊词》中加以发展,形成“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他在解释民族主义时指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为帝国主义效劳的清朝政府,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如果把“驱除鞑虏”理解为“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是大错。”要把满族人民和满洲贵族所组成的清朝腐朽政府严加区别。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在就职宣言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这就是当时所要建立的“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民族。
孙中山所倡立的“五族共和”理论,尽管在它的体系上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各族人民的平等、共和,但是,这个口号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国内民族问题上的伟大创举,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各民族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需要形成一个整体的产物。从此,几千年来传统的国内各民族之间华夷之分的陈旧观念,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批评,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上应处于平等地位的舆论,赢得了广泛的重视。从国体上说,中国是一个由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建立的国家,各族人民应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对内是统一的,对外是一致的。
但是,有私有制存在,有阶级存在,有各民族发展道路上的差别存在,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所建立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因而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这个光荣任务必然地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由中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完成。
四、结语
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工作的任务,在于遵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占有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活动的资料基础上,分析研究,找出符合中国历史特点的民族关系发展规律,肯定有利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促进民族友好团结的积极因素,批判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对立的消极因素,为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新发展,为巩固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研究工作必须抓住本质的主流的东西。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经过几千年来通过各族人民的频繁交往,相互关系日益亲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这个主流也就是中国民族关系史发展的本质。
这个本质所体现的中国民族发展的规律,概括地说,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条:
1.地理环境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葱岭以东,阿尔泰山、外兴安岭以南,直至东南海岛,是一个天然的经济、文化区。四周的天然屏障影响着古代民族同外界的联系,而对内部的经济文化发展却起着保护作用。在这个范围内纵横的河流、平坦的道路,为各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各地区丰富的矿藏、特产,因地而异的农、牧业产品,为各族之间进行交换,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考古资料证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已经有东西南北物产相互交流的证据;史书记载昆仑之玉很早就传入中原各地,传说中穆王西巡的大队人马亲自到过西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中国各民族人民勤劳生息,互通有无,就可以满足自己生活的基本需要,使自己不断发展起来。
2.在这个地理范围中心——黄河、长江中游地区,很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经济中心,把周围地区联系起来
黄河、长江中游的平原地带,是古代的天然沃壤。自炎、黄二帝所代表的部落联盟占据这个地区以后,开始形成了最早的中原经济、文化根据地。以后不论哪个民族占有这个地区都是在原来经济、文化发展堆积层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并作出自己的贡献。它不像西方国家在每一次自然灾害或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后,破坏原有的基础,建立新的据点。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形成自己的文化根据地以后,一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一层一层持续发展,比较稳定,有自己传统的民族特点。中国中原文化在周秦以前称华夏文化,代表这个文化的民族是华夏族,秦汉以后称汉文化,代表这个文化的民族是汉族。实际上,华夏族和汉族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各民族融合的产物,这个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由于中原汉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产物,所以中原文化和四邻各族文化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即有了“共性”的文化。这个文化,因为凝结了中华各族人民的智慧,所以它又成了联系各族人民感情的纽带,把各族人民联系起来。一个民族要成为全国的统治者,首先就要掌握这个文化,才能维持其统治;一个人要为中国文化作出新贡献,也要掌握汉文化。这样,汉化的人就越来越多,汉文化的传布越来越广。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不仅是它的人数多,分布广,而且它所代表的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保卫和发展这个文化,汉族有义不容辞的领先责任,他们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这个使命。中华民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看汉族人民能不能团结各民族人民并肩前进。
3.在这个地区范围内,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
从夏朝开始在中原建立国家机构以后,它所统治的范围就包括直接管辖的民族、部落和间接管辖的部族、部落。所谓间接统治的关系,主要通过会盟、朝贡等形式把周围各族联系起来。随着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国家统治的范围也就越广阔,至秦汉实现第一次大统一,基本疆域就包括了葱岭以东,阿尔泰山、外兴安岭以南至南海之滨这个天然区域,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有战争征服,也有和平统一,但在发动战争之前都曾进行过长期的和平交往,战争也是为扩大交往开辟道路。战争的破坏性带来许多消极因素,这是应该批判的,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共同推动了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过程,是根据各族人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逐渐实现的。中原和接受汉文化较早的地方,很早实行了统一的行政区划,按规定征收赋税;而属国、羁縻州、藩属国是“因其故俗”,在统一的政府管辖下,各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一般不承担赋税,但有保卫边疆的义务。这样,从秦汉以来,中国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又能使各民族按照自己的特点独立发展其经济文化。这是国内各民族相互尊重的表现。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分裂政权并存的局面,这时在形式上是不统一的,但从实质上说仍然是统一的,因为各个政权的典章制度大都是承袭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民族关系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强大。中国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就是中国的历史。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
4.近代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整体,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17世纪开始,西方侵略者开始侵略中国边疆;19世纪以来,这种侵略活动日趋猖獗,最后发展到瓜分中国的疯狂程度。但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内聚力越来越强,他们都以英勇的斗争回击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蚕食,扞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这是几千年来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这是长期形成的,在外国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半殖民地中国的中华各民族团结起来,奋起反抗外国侵略者在斗争中结成了不可分离的骨肉感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成为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同义语了。
(原载《民族研究通讯》1983年增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