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婚姻关系,也推行于单于所在的中心地区。《匈奴传》记:“赵信者,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以前将军与右将军并军,介独遇单于兵,故尽没。单于既得翕侯,以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与谋汉。信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毋近塞,单于从之。”赵信降汉得侯据《武帝功臣表》在元光四年(前131年),马邑之战后不久。复降匈奴在元朔六年(前123年)。八九年时间中,他对汉朝的政治军事等内情自然掌握不少,因而既为伊犁斜单于所得,就被重用,封为自次王,并以单于姊为妻,使其为匈奴政权效劳。赵信与单于结亲后,的确为单于出谋划策,对付汉军。可见这种婚姻关系为匈奴政权的存在起了一定作用。
单于和他们的亲属同被征服、奴役下的部落首领之女子结婚,形成了更广泛的另一种婚姻关系网。这种关系网虽不同于核心集团的血亲关系,政治地位也是不平等的,但对匈奴奴隶制国家的统治起着一定的作用。单于对被统治下的部落,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是单于直接派遣官员统治该部落,如以卫律为丁令王管辖一部分丁令部落。呼揭王大概是单于派遣其子弟担任,否则后来的呼揭王自称单于就无法理解。有的是由单于的左、右王将管理,监视各部落首领领导本部,定期向王、将交纳赋役。这种形式更为广泛,休屠、浑邪、单桓、车师等都是如此,直接行使管辖监督权的是右贤王、右谷蠡王、右日逐王、右汗黎王、右温禺犊王等。还有一种统治方式,是将一些弱小部落分封给五大贵族,实行奴隶制统治。不管哪种方式,争取、利用被统治部落首领接受单于庭的统治,驱使广大人民为其服役,这个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利用和操纵各部落首领,就采取了“结婚”这种政治行为。
但是,这种婚姻关系和核心血亲集团的婚姻关系不同。结婚后,这些部落首领不能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加入核心血亲集团,就是嫁到单于家族甚至成为单于阏氏的妇女,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半奴婢性的人质,其地位根本不能和核心血亲集团的阏氏相比;所生子女地位也是低下的,不能和颛渠阏氏、大阏氏等血亲集团阏氏所生子女同等。这个问题可用乌禅幕与呼韩邪单于两家的关系来说明。
汉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继位者应是其子稽侯珊。但是,先单于的颛渠阏氏与右贤王私通,密谋立右贤王屠耆堂为握衍朐鞮单于。屠耆堂既立。尽免虚闾权渠单于子弟,而以自己子弟代之。稽侯珊不能继位,又遭受排挤,于是“亡归妻父乌禅幕”。显然此乌禅幕是稽侯珊的岳丈无疑。而乌禅幕又是狐鹿姑单于的侄女婿。稽侯珊亡归乌禅幕,乌禅幕为其上下奔走,后来联合姑夕王与左地贵人共立稽侯珊为呼韩邪单于,发左地兵四五万人西击握衍朐辊单于,逼握衍朐辊单于自杀。毫无疑问,呼韩邪所以转危为安,而且继承单于位,乌禅幕一家是有特殊功劳的。但呼韩邪单于即位后,乌禅幕并没有得到重用,其女也得到颛渠阏氏、大阏氏等称号,而另嬖呼衍王女二人为颛渠阏氏和大阏氏。在单于的继承权问题上,乌禅幕之外孙根本没有一点权利。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乌禅幕者,本乌孙、康居间小国(首领),数见侵暴,率其众数千人降匈奴”,他只是投降匈奴的西域一小部落首领。在归降初,狐鹿姑单于为了争取、利用,曾将侄女嫁给他为妻。后来稽侯珊任右方王将时,又娶其女为妻。尽管这已是两代的婚姻关系。但终究不能改变其政治地位,破坏核心集团的特权。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匈奴单于与核心集团外各氏族、部落首领联婚的原因、状况和联婚后各自的地位,也可以看出联婚后所起的作用。这种婚姻与前一种婚姻有着本质的区别,“必立宗种”是维持匈奴奴隶主统治的根本原则。虽然这种关系网比第一种婚姻关系网更加广泛,但它不能影响和损害第一种关系网所具有的特权。
四、血亲集团的分裂。匈奴国家的灭亡
血亲关系促进了匈奴族的发展和匈奴国家的建立和强大,但它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又分裂和瓦解了匈奴国家,加速了匈奴国家的崩溃和灭亡。
战国时期,挛鞮氏、呼衍氏进入阴山以南,和须卜氏、析兰氏结盟,建立起婚姻关系,匈奴族就在这个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冠戴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燕、赵、秦三国都与匈奴为邻,不仅说明匈奴此时已经建立起初步的国家,而且势力还比较强大。四大贵族在利害相关的前提下,团结起来,征服和兼并从殷周以来活动在阴山南北的许多部落、部族,实行奴隶制统治。这时,匈奴国家的主要矛盾,是新兴的匈奴奴隶主阶级同广大奴隶的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影响和阻碍前进的地步。
头曼单于时,匈奴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世袭制度。但头曼不遵守传袭制度,企图让所爱阏氏所生的少子继承,为此令太子冒顿入月氏为质,还想假月氏王之手杀害冒顿,使少子继承合法化。这一事件说明单于要想破坏已经确定的世袭制度是困难的,颇费周折。确立这种制度,正是解决内部矛盾的一条重要措施。冒顿为了继承合法的职位,从月氏中逃回,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杀死头曼及后母、弟和不服从命令的大臣,自立为单于。冒顿杀其父头曼,没有遭到核心血亲集团成员的反对,说明他的行为是合法的,而头曼的作为破坏了继承法。
冒顿即位后,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各大贵族在单于政权中的地位、诸王的权力和传袭等制度,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这种制度,摆顺各方面的关系,调整各种力量,防止内部矛盾发展扩大。按规定,单于的继承顺序,是由左贤王,次为左谷蠡王,次为右贤王,次为右谷蠡王,再次为六角王,依次递升。同时,实行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等继承制度。这样,既保证了挛鞮氏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又将挛鞮氏中家族成员晋升的次序固定下来,防止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
从冒顿单于即位(前209年)到军臣单于死(前126年)三世八十三年,都是父死子继,遵守了世袭制度,所以在此期间内部矛盾不明显,国家政局基本稳定,势力日强,是匈奴国家的大发展和极盛时期。但是,从伊稚斜单于败军臣单于太子单于,自立为单于开始,到握衍朐鞮单于九世六十八年期间,情况就不同了,其中父死子继者四人,兄弟继承者四人,季父子继承者一人;再从官职分析,明确载以左贤王继承者二人,左谷蠡王继承者二人,右贤王继承二人,左大都尉继承者一人,这就破坏了以左贤王为第一继承人的规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单于和颛渠阏氏为了私利,控制传袭权,甚至把年少不懂事的孩子立为单于。有的颛渠阏氏为了让未成人的儿子掌权,竞伪造遗诏,暗杀国人拥护的继承者。后来发展到壶衍鞮单于的渠阏氏与右贤王私通,乘单于病亡,立右贤王屠耆堂为握衍朐鞔单于的事件,结果造成了五单于争国的混乱局面。在夺权活动中,阏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阏氏的后盾是所出生的氏族,单于家族争权之争,实际上包括五大贵族争夺地位和权势之争。每次斗争都要给核心集团带来裂痕,五单于分裂,实际就是核心血亲集团的分裂。
呼韩邪单于执政后,为了加强匈奴国家的统一,防止再发生为单于继承权引起的分裂和斗争,重新明确了诸王的位次和继承顺序。对此,《汉书·匈奴传》有详细记载:
始呼韩邪嬖左伊秩訾兄呼衍王女二人。长女颛渠阏氏,生二子,长日且莫车,次日囊知牙斯。少女为大阏氏生四子,长日雕陶莫皋,次日且糜胥,皆长于且莫车,少子成、乐二人,皆小于囊知牙斯。又它阏氏子十余人。颛渠阏氏贵,且莫车爱。呼韩邪病且死,欲立且莫车,其母颛渠阏氏曰:“匈奴乱十余年,不绝如发,赖蒙汉力,故得复安。今平定未久,人民创艾战斗,且莫车年少,百姓未附。恐复危国。我与大阏氏一家共子,不如立雕陶莫皋。”大阏氏曰:“且莫车虽少,大臣共持国事,今舍贵立贱,后世必乱。”单于卒从颛渠阏氏计,立雕陶莫皋,约令传国与弟。雕陶莫皋立……以且糜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
这一继承顺序,改变了传统颛渠阏氏有优先继承权的习惯,而以大阏氏长子为第一继承人。其所以如此,第一是颛渠阏氏的一段话中说“我与大阏氏一家共子”,内部矛盾好解决,且莫车百姓未附,恐复危国,为匈奴国家安全考虑,不如立长子雕陶莫皋。第二是约定传国与弟,不得传子,把矛盾调和。
呼韩邪死后,单于的继承和诸王的晋升都是以此立约为依据,一直传到第五子咸,为乌累若辊单于。但是,咸死时距离呼韩邪逝世已经四十九年,“它阏氏”之子又不能继承,最终将要面临“子继”的问题,由谁的儿子继承必然出现争执。咸主国威信尚浅,不敢传子,在位五年死,传国予其弟舆。舆在位二十八年,于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年)死,即传位给其子乌达鞮侯,结束了七十七年兄传位于弟的立约,于是引起了挛鞮氏内部因单于位继承权问题发生的分裂。舆为了传位给子,杀死其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乌珠留单于之子比因不得继位,遂怀愤恨,密遣人向东汉政府求助。在东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匈奴南八部大人共立比为呼韩邪单于,“以其大父尝依汉得安,故欲袭其号。”从此,匈奴再次分裂,成为南北两部,各立单于,持续了一百多年之久,再没有统一起来。
两单于并立,这不仅仅是挛鞔氏氏族的分裂,实际上是五大贵族血亲集团的分裂,不论是南部或是北部,两单于仍是挛鞮氏氏族出身,与其联婚、支持两个单于政权的骨干力量,仍是四大贵族成员,挛鞮氏分为二部,其他四大贵族也各自分为二部。两个单于、两大政权,为了各自的权势、地位,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在战争中互相残害、吞并。最后,南单于在东汉政府的支持下,一次又一次击败北单于,迫使北单于西迁,直至北单于政权灭亡。南部单于虽然在战争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力量不断削弱,越来越失去人心,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结果还是以灭亡而告终。
匈奴国家核心血亲集团的这种矛盾分裂斗争,一次又一次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是匈奴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这个奴隶制国家被统治下的广大奴隶和奴隶部落,不断通过起义、逃亡等斗争的形式,利用核心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打击奴隶主政权,摆脱奴隶制统治,反过来又加剧了匈奴国家核心集团的矛盾和斗争。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匈奴国家的政权,使匈奴国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