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9184900000019

第19章 妙用传统权变术——管理者应对变局的智慧(3)

管理哲学永恒的亮点在于:把面前的每一事件均视为一种机会。我国古代《兵经一百》里说:“目前为机,转瞬为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危机”两字,着力在“机”字,能够转“危”为“机”,力挽狂澜,扭转局面,方显沧海本色,才是真英雄的气度;在动态中在不平衡中取得平衡,在逆境中变劣势为优势,才是真本事。所以我们说战略思维很重要的体现在于面对突发多变的内外因素变化,如何进行决策。

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海尔在印尼和马来西亚都建有企业,都不景气。海尔经过分析发现,东南亚国家的家电消费是持币待购,是因为发生了金融危机才不消费,并不是说家里不需要。于是,海尔便不失时机地在这些国家做了许多的广告,而且都在非常好的广告位置,广告的价钱还没有金融危机前的三分之一。金融危机过去之后,需求量一下子就上来了。在管理哲学中,就叫做管理机缘论。危机时刻体现方向感、责任感和管理哲学思维,真正有能耐是在对待危机的态度和将风险化为机会。

《孙子兵法》也有云:“(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某种意义上,这句话足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危机事件时所须遵循的“总诀”——无论是率领士卒打赢战役,还是引领企业安渡难关,首先都应营造出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对企业来说,能否营造出“不可战胜”的条件,这取决于自身;而竞争对手之所以可胜,大抵也在于其为我方提供了可乘之机。然而,“不可胜”并非意味着不会遭遇危机。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只有坚持诚信、洞察规则、严守藩篱,才能使企业在八方风雨来袭之时岿然屹立。

另外,兵法提醒我们说,危机处理法则为“兵贵胜,不贵久”——企业应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如各方言论的搜集、基本立场的确认、“官方”声明的拟定等,相关资源亦应协调到位。2004年4月22日,安徽阜阳《颖州晚报》刊发文章,指三鹿奶粉为不合格产品。当时阜阳伪劣奶粉事件正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就在《颖州晚报》错误地把三鹿奶粉列入“不合格产品”的当天,三鹿集团副总经理便率工作组抵达安徽阜阳,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交涉——双方很快就“政府出面向三鹿道歉”一事达成了共识。次日上午,阜阳市政府与三鹿集团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前者发布声明、诚恳致歉;后者则通报事实、澄清真相——迅疾的反应让三鹿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从根源上“扼杀”了危机,还令后续的“正名”行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总之,兵法告诉我们,随着现代商品社会的迅猛发展,企业处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之中,市场中所存在的危机也是无处不在的。企业要想灵活地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产品、服务、公关等一系列的环节都力求完善,稍有不慎,就会身陷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机之中。但是,每一次危机却又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面临随时可能爆发的种种危机,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对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管理等行为进行一系列系统的管理。

企业只有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找出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加强严格管理,危机方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转机。海尔一怒砸冰箱,结果砸出了销售收入超过800亿元的骄人业绩来。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危机的存在,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危机,处理危机,才能真正使企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之中。

四十二、为什么大多数管理者重视《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一本兵家谋略书,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已不可考。“三十六计”之说最早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其中有“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说法。现在大家所见的三十六计,来自于明清时代,注有“秘本兵法”字样,是一部收录兵家权谋的通俗读物。

全书权谋共分为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汁、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每套又分六计:胜战计分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分为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分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分为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分为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分为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共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择取的权谋都有一定的出处:“围魏救赵”出自战国中期齐魏桂陵之战,是由孙膑提出的攻其必救、歼其必退的典型战法;“暗度陈仓”是汉高祖为夺关中而采取的以正面佯动,以掩护进攻路线的作战方针;“假道伐虢”出自春秋中期晋吞并虢、虞两国的做法,是强者对付弱者,一举两得的做法;“远交近攻”是秦统一六国时,根据范雎的主张而制定的结交远邦、攻取进邻的外交方略;“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同“以近待远”、“以饱待饥”合为掌握战斗主动性的三种有效手段;“反间计”出自《孙子·用间》,与“乡间”、“内间”、“死间”、“生间”合为常用的五种间谍活动方式;“李代桃僵”取自《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引申为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利益的应变手段;“擒贼擒王”语出杜甫《前出塞》第六首:“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以抓住要害处来取胜……

关于总括三十六种权谋的缘由,《三十六计·总说》中这样写道:“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这段话充满了辩证法。它告诉人们,三十六计之数,只是表示权谋的多样化而已,并不是简单归纳三十六种机变巧谋,而是探讨了其中阴阳变化的道理。客观事物世界中就蕴涵着权谋,权谋要依据实际情境。如果认识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就可以掌握和运用权谋,如果不依据实际情况,完全由自己凭空创造实施权谋,那就任何权谋都不会成功。

所以,从哲学层面上讲,《三十六计》是道家哲学的管理思想。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三十六计》“首次实行道家与兵文化‘联姻’,拓展出‘兵道合一’的新视域,从而使其真正变成管理策谋操作技巧的成功典范”。

(《管理心智——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503页)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所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我国自古兵家如林,将帅荟萃,兵书浩瀚,素以兵法之国著称,其中凝聚兵家将帅之宝贵思想的兵书,据专家粗略统计,从先秦至晚清就约有3380部,共23503卷。中国兵书卷帙之浩繁,实为世界所罕见。而在这些洋洋千言的兵书中,《三十六计》无疑是其中最具简洁扼要、最具有实践精神的兵书。《三十六计》对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启迪意义,因此,一直为管理者所喜爱。东洋精密工业公司前总经理、董事长大桥武夫先生曾说:“这种(兵法)经营方式比美国企业经营更合理,更有效。”瑞士汉学家胜雅律更是如此评价《三十六计》说道:“(此书是)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充满着‘知识可乐’,我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但深感其味无穷。”

古书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三十六计》包纳了丰富的管理谋略思想。

目标定位准确。第18计,“擒贼擒王”,“擒贼”是大目标,但其中“擒王”是其最核心目标,它的实现将会为整个大目标带来决定性的胜利。所以,原书解语这样说“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意思是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敌人的首领,就可以瓦解他的整体力量。好比龙出大海到陆地上作战,面临绝境一样。

事实也确是如此,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中的最核心目标其实就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它关系到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三十六计》中的第2计“围魏救赵”,第19计“釜底抽薪”等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标管理中定位核心目标的问题。

战略决策及时。很多时候,机遇稍纵即逝,所以对时机的把握常常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三十六计》极重视对时机的把握,比如第12计“顺手牵羊”。原书解语这样说道:“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意思是敌方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必须利用;我方无论多么微小的利益也必须争取。变敌方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利益。这个计谋就是在强调对时机的把握,使对方的漏洞成为我方的胜利,从而积小成大,使多次的量变成为最后的质变,最终的胜利。

还有第20计“浑水摸鱼”,第30计“反客为主”等,也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获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