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9190500000014

第14章 《论语》——儒家管理体系之开端(1)

20世纪80年代,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论语》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以仁为主体的修己安人之道和知人善任的用人思想对现代管理有重要价值。

西方人第一本必读的书是《圣经》,中国人第一本必读的书是《论语》。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孔子,对国人影响最大的著作是《论语》。《论语》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思想领域,主要阐扬孔子仁义道德之说,倡导爱人与义利之辨,坚持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渊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士家,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曾任鲁中都宰,升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录,是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由孔子及其后学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依次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其内容涉及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观念及处世原则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主要有鲁国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国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即今本《论语》。

《论语》作为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有重大影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其大致内容包括:

首先,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其二,做人要有“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方面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在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

其次,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广义概念的君子,重在强调一种人格追求。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用忠诚来完成,否则就谈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在孔子看来,君子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季氏》中提出:“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对君子的要求。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第三,关于学习的思想。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学习要踏踏实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同时还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他提出要用“文、行、忠、信”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灵活运用知识。

第四,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论语》概括了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具有重大进步。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学的内容十分广泛,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在晚年对“易”、“春秋”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孔子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对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第五,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治国的基本方法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总之,《论语》多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是当代人的精神楷模。

《论语》对中国文化特征的形成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是中国哲学的巅峰之作,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管理哲学和方法是其精髓。历来《论语》中的管理学都是被用来治天下的,但其中的管理哲学对普遍事物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启发性,因此它也可以被运用到企业管理方面,从而找到一条中国式企业管理的理想途径。

《论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孔子所创立的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不仅长期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还远播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其中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思想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至今已经在现代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建立学习型组织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论语·学而》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重视学,重视学习实践。这些思想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这样才可以有作为,快乐地生活。对于现代企业,“学习型组织”成为应对变革挑战的有效管理工具,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得到重视,个体价值与自我实现才成为可能。

孔子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提出了许多学习方面的至理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丰富而系统。他提倡的“学习”是针对所有人而言的,无论是组织管理者、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有一种学习的意识。组织领导者要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努力学习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而领导者本身也要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善于学习,勇于变革。

世界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变革已经是不可避免,现代商业经营的根本制胜之道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把握现代商业发展的方向。而组织的学习能力成为公司运营成败的关键。一项调查表明,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500强的大企业已有1/3销声匿迹了;我国每一秒钟就有10家公司破产。这一事实不可简单地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来解释,根本原因通常在于不善于学习和变革,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建立学习型组织。因此,只有建立学习型组织,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行动更迅速,才能提高企业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