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9211000000028

第28章 论衡(1)

王充(东汉27年—约97年)

王充是儒家学者中的特出之士,他信奉儒学,但又不囿于一般的“俗儒”之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较少见的人物。他的学说,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贤哲传记》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通过对当时流行于世的谶纬迷信、天人感应等神学思想的全面批判,进一步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以元气自然论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王充的著作非常多,但大部分都已经失散,只有他的代表作《论衡》还保存完整。《论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全书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是我国古代唯物论的宝贵遗产,迥异于当时一般的知识和思想水平。东汉是迷信思想盛行的朝代,当时以预兆吉凶为主要内容的谶纬之学甚至被当做是正式的官方学术。王充针对这种情况,在《论衡》中以“疾虚妄”为宗旨,坚持传统儒家思想,对当时的各种迷信观念进行了严厉的批驳。他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当时可算是惊世骇俗,很多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极有意义。

当时一些权贵人物说王充不是书香门第出身,没有投靠门师,不配著书立说,以至于他的学说一旦问世,便被视为异端,甚至遭到禁锢。王充冲破种种阻力,坚持著述。《论衡》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充也因为《论衡》一书而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王充一生勤于治学,著述很多,今天能够知道的就有《论衡》、《讥俗节义》、《政务》和《养性》等多种,但只有《论衡》保留至今。

关于《论衡》,王充自述称:“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也就是说,他作《论衡》的目的,就是要批驳那些流行于世间的伪诈、荒谬、不诚实的著作。所谓“伪书俗文”,主要是指当时盛行的神学化了的儒学,特别是所谓谶纬之学。“谶纬”本是一种用来解释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书,起源于西汉末年,但在后来发展出很多预言吉凶之类的迷信内容。东汉第一个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就是靠谶纬起家的,据说当时有一条谶言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期之际火为主”,预言了刘秀将会推翻王莽新朝,光复汉室。由于这个原因,自刘秀起,东汉的皇帝们大多笃信谶纬,甚至将81种纬书列为官方学术典籍,供人学习。这些纬书当中大多充斥了各种各样奇异荒诞的迷信内容,而它们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是严重。

王充作《论衡》,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破除这些迷信。《论衡》当中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譬如《书虚篇》、《儒增篇》评判了很多奇异怪诞不合乎常识的历史记载;《物势篇》批判了“天故生人”、“故生万物”的神学目的论;《奇怪篇》批判圣人出生的各种怪异说法;《变虚》、《异虚》、《雷虚》等篇批判了“天人感应”说;《道虚》、《龙虚》篇批判了长生不老之说;《寒温》、《变动》、《明雩》、《顺鼓》、《感类》等篇批判了灾异缘起人事的谬说;《遭虎》、《商虫》篇否定了虫虎之害因政而起的妄言;《订鬼》、《论死》、《死伪》、《纪妖》等篇批判了人死为鬼说等。

在《论衡》中,王充往往以严密的逻辑、辩证的分析、详尽的事例,对各种世俗的迷信观念加以批判。以对“人死为鬼”说的批评为例,王充很风趣地写道,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精辟地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至于说有人声称见到了鬼,其实是人的恐惧心理造成的。所见的“鬼”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人们对鬼神的祭祀,有的是为了报答先人的功德,借以勉励后人。有的是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不得不乞灵于鬼神相助,以获丰收。但是,所有被祭祀的对象都是无知的,实际上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祸福。

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道理,但要知道,在当时,王充作这些文章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在一个举世皆崇信谶纬、迷信盛行的时代里,发出这样的怀疑很触忌讳,在王充之前,就曾有朝廷的高官因为对皇帝直言对于谶纬的怀疑而被贬斥。从现在的角度看,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衡》当中有很多内容并未能彻底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但是,在汉王朝那种妖妄荒诞学说甚嚣尘上的氛围中,正需要有一种尖锐的新思想来冲击一下那些陈腐的东西,而《论衡》正是这样的力量。

王充的文章风格,也是平易流畅,毫无修饰。他评价文章的出发点,是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所以强调文章要有劝善惩恶的实用性,要有真实可信的内容,语言要同口语一致而明白易晓,否定夸张、虚构、想象,反对模拟。因此,王充严厉地批判了古代典籍当中一些带有奇幻、夸饰色彩的内容,对于汉代流行的讲究铺陈藻彩的赋体文学也多有抨击。

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瑰宝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王充的著作。《论衡》一共85篇,其中《招致篇》已经失传,实际上只保存了84篇。《论衡》中不但有中国古代最光辉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对当时科学成就的论述,涉及的物理学分支有力学、热学、声学、电磁学等。

外国科学史学者总认为中国古代只有静力学而没有动力学,这是不正确的。在春秋时期墨家的力学论述里面已经有了对运动的论述,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已经初步具有动力学的萌芽。

王充在《效力篇》中对力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载重的车在斜面上必须有强力在前面拉或在后面推,它才能向上运动;一旦失去了这种力的作用,运动就会发生变化。在斜面上,没有牛拉人推,即没有外力支持,车本身就会向下运动。王充明确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王充还从实际观察中认识到,人和物体的内力不能使人和物体本身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他指出“力重不能自称,须人乃举”,“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

王充在《状留篇》中对运动快慢进行了论述,他写道:“湍濑之流,沙石转而大石不移。何者?大石重而沙石轻也。”这段话是要说明,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重量小的物体运动起来容易;重量大的物体运动起来困难。这与牛顿的惯性定律不谋而合。当然王充的论述还只停留在经验状态,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但可以看出他的分析是很深刻的。

在热学方面,王充在《寒温篇》中写道:“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意思是说,热的传导是“气”的作用,近火则温是因为距离短,气的作用大;而当距离增大时,气的作用就减少了,热的传导作用也就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