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一生要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922500000064

第64章 创新能力—可持续成功的关键(3)

18世纪化学界流行“燃素学”。这种认为物体能燃烧是由于物体内含有燃素的错误学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许多科学家都去积极寻找燃素,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怀疑。瑞典化学家舍勒也是热衷于寻找燃素的人,他从硝酸盐、碳酸盐的实验中,得到了一种气体,实际上就是氧气。但他却以为自己找到了燃素,命名为“火气”,并解释为火与热是火气与燃素结合的产物。舍勒如果不受燃素说的影响,当时就得到了氧气的发现权。英国人普利斯特在实验中也得到了氧气,可是也因为笃信燃素说,而把氧气说成“脱燃素的空气”,遭到了和舍勒同样的命运。

后来,普利斯特把加热氧化汞取得“脱燃素的空气”的实验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却未从众,他不受燃素说的束缚,大胆地提出怀疑,经过分析,终于取得了氧气的发现权,使化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要善于思考、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些经验与这一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就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创新而向历史发出了挑战,或许人们已经把他们的容貌淡忘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你应把创新作为自己思考的特质之一,努力地成就自己的事业。

学习最有效的创新思维法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是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向外散发,找出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有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

发散思维要求人们的思维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甚至异想天开。通过思维的发散,寻找的结构、新的点子、新的思路、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提供一切新的东西。

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就会发现一些共通的道理,这就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福特汽车是美国最重要的汽车品牌之一,在全球的销售量名列前茅。在创立之时,创办人亨利·福特一直思考着,要如何大量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并提高在市场的竞争力。

有一天晚上,亨利·福特对小孩说完三头小猪如何对抗野狼的故事后,他突然有个想法,他可以去猪肉加工厂看看,或许有一些新的发现。他参观了几家猪肉加工厂后,发现里面的作业采用天花板滑车运送肉品的分工方式,每个工人都有固定的工作,自己的部分做完后,将肉品推到下一个关卡继续处理,肉品加工生产效率非常高。

亨利·福特立刻想到,肉品的作业方式也可以运用在汽车制造上。他随后和研发小组设计出一套作业流程,采用输送带的方式运送汽车零件,每个作业员只要负责装配其中的某一部分,不用像过去负责每部车的全部流程。亨利·福特所采用的分工作业,的确达到了他原先的要求,使得福特汽车成功地提高了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变成往后不同车厂的作业标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不相关的事物上,找到灵感的启发,这就是一种异中求同的归纳能力。当我们能在看来似乎毫无关联的对象中,找出更多的相同道理,也就代表着我们能发掘更多的创意题材。因为这些相通之处,往往是其他人没有发现的,这也正是我们的成功机会。

猪肉和汽车,看似不具有相关性,但是猪肉加工厂的作业流程,却给了汽车工厂一个很好的工作模板。所以我们也可以常常将这种异中求同的技巧,运用在生活上。在我们的工作中,除了多观察同业的做法,异业也是值得观察和学习的对象。一位歌手,可以从一位老师身上,看到他在讲台上如何表现,这对自己的舞台表演一定会产生帮助。一位清洁队员和一位大企业的董事长,有什么相通的地方?或许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很节省,或者他们的体力都很好。再仔细观察下去,原来董事长之前便是清洁队员,这无疑就是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典范。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除了常问“这到底有什么关系”外,还可以尝试运用发散思维去看待事物,去联系事物,也可以试着找到“有什么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质疑思维法

要解决任何一件事情,首先就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解决不了问题,而是发现不了问题。

“质疑”是什么?是人类头脑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当然需要一个行为的主体。从“质疑”这种行为的存在,便能够推断出“正在质疑的我”这种主体的存在;而“质疑”就是思考、思索。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有句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做学问要有一点质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哥白尼之所以在西方科学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创立地动学说,就是从质疑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开始的。王志刚先生在《质疑与学问》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治学要有质疑精神这一论断。因质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因辨别而创新。没有质疑精神就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谈不上创新能力。人们不会相信一个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会有创新能力。

可是要质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哥白尼就是一个敢于质疑的天才,以严肃的态度去思考当时天文学的问题。套用他自己的话,他总觉得当时盛行的“天体运行”理论不太对劲。他写道:“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天文学传统中的困惑。造物主这个最有系统的绝佳‘艺术家’,为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但我对于哲学家至今仍无法找出世界的运转方式感到无奈。”

这其中让他特别不能释怀的,就是推算地球本身不动而被其他星球环绕的复杂几何,其实有多处矛盾。他凭直觉认为,传统用来解释“地心论”世界观的蹩脚数学推算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他开始推敲地球也会动的可能性,即使这个想法乍听之下非常荒谬,也违反了教会的教条。

哥白尼热切地希望能为这大胆的新观点找到支持的论点。他博览群书,希望能“重读他手上的所有哲学家作品,从中找出任何曾经质疑过天体的运行并不同于数学理论派观点的看法,以供援引”。哥白尼的研究终于获得成功。他从少数几位哲学家的作品中,找到地球会动的论点,但这些前辈并没有对地球的运行提出正确的解释。哥白尼了解,徒有如此具有革命性的理论却没有证据,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着手进行支持这理论的论证,他利用当时手边可得的最佳技术,以最新发展出来的透视法,将观察星球运行的结果,制成当时叹为观止的观测图表。经过28年的漫长研究,他的质疑终于成立了。

古人云:“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鼓励自己和他人大胆提出疑问,敢于否定以前的权威性的观点,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人们的创新思维将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是以悖逆常规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框框,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运用逆向思维在处理某些有缺陷或问题的对象时,往往具有很好的创新性。

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在担任扶沟知县时,曾经很巧妙地治理过不法分子。

扶沟县有条蔡河,沿岸有些不法分子专门干抢劫船上人钱物的勾当,每年必然有十几只船被烧毁,以显示他们的威风,

程颢担任扶沟知县不久,就抓到其中的一个,让他交代出他的同伙,然后一共逮捕了数十人。

但是,程颢在对其进行严厉训斥的同时,鉴于其愿意改过自新,便不再追究他们过去的罪刑,而是让他们分开居住,以拉船为生,并且监督那些在河上作恶的人,假如有其他人作恶,就追究他们的责任。从此后,在程颢任职期间,扶沟县境内再也没有发生过烧船的事。

这实际上是一种“改恶为善”的逆向应用方式,在经营或者技术发明的时候,同样可以运用逆向思维。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证实存在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十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随后,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

法拉第十年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

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法拉第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次重大胜利。

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重要的思考能力。拥有逆向思维能力,对于人们提高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