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9229500000004

第4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制度建设(2)

接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出现了,像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强势,还有那么多人反对给中国以正常贸易关系,如果美国经济稍微增长得慢一些,如果其他国家增长得慢一些,那么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力量,整体上可能还要加强很多。所以,未来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就是中国加入WTO抓住了时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不仅仅是中国要加入到世界的经济规则中去,要用国际规则来办事,而且是因为实际存在的问题,因为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得那么快,当然会欢迎我们加入到这个竞争中去,但是一旦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那么真正支持经济一体化的人可能就少多了。那个时候你再想加入的话,愿望就可能成为泡影了。

经济社会变迁中,弱需要保护

一个开放的国家,国家的单一的经济能力反倒要增加,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比如中国,农民比例比较高,实际上劳力没有完全用起来,相当数量的工作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人的能力。

但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开放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反倒要求政府干预来支持这些在经济发展中受到损失的弱者。因为对一个国家来讲,一方面我们有纺织,一方面我们有航天,我们既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也有高科技的行业。

但是对一个人来讲,你要受教育,我的很多朋友是在“文革”时候上的学,大部分人只上了几年学,当然后来有一些人上了大学,但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机会,这样,这些人是被牺牲了。这些人就需要政府来帮助,因为这些人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没有机会,所以才没有在人生的旅途中达到理想的境界。

在任何一个时间的横断面,可能有一些人要下岗,如果仅仅用市场的手段来完成,给他提供保护的话,那可能就不成了。因为现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些劳保制度,但其他制度都还没有健全。在这种l青况下,就更需要政府来花一些力量,一方面要保证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培训等措施到位;但另一方面,当然也不能要求报酬非常高。欧洲的一些国家,福利待遇特别好,失业的话,生活还是会很不错的;再比如英国,如果你买了房子,付了一个按揭,以后每个月付钱,结果你失业了,政府就接着帮你付。我们不想那样做,那样做的话,经济制度就没有了,因为很多人就宁愿下岗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经济社会变迁中,弱者是需要保护的,大家看一下,这张图表示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保护的花费。大家看这张图,政府花的钱占这几个国家GDP的比重,上面是英国、德国、法国,然后是美国和日本。亚洲国家在劳动保护方面反倒花的钱比较少,大多数推给家庭。当然,后发展国家一般有这个特点。这是一个基本意义上的图,下面还有一个,这是张统计方面的图,讲的是开放度,就是随着开放度的增加,政府所花费的钱也在增加,政府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就增加起来。

随着开放度的增加、贸易的增加,政府花的钱也应该会多一些。

但是有一点,对我们国家来讲,当然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国家各方面的建设需要慢慢来完善这个制度。在讲这个之前,我首先要讲一下,就是我们实际上不仅仅要保护劳工。我住在芝加哥。美国的第二大金融市场,期货贸易一般在芝加哥进行,但是芝加哥过去也是美国中部一个很大的中转性的城市,有点像中国武汉这样的城市。

过去芝加哥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美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是农业发达的国家,粮食种得很多,要运出来都得在芝加哥中转。因为有粮食当然也就有了牲畜。芝加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屠宰业也非常发达,大批的工人都是做这个工作的。

过去有个作家曾经写过,当时工人的情况非常可怜,基本没有劳动保护,屠宰场里做着做着手指就被砍了。这本书非常受读者欢迎,为什么,倒不是因为大家可怜这些工人,而是人们发现我吃的这个肉就是来自这些屠宰场,屠宰场里这么肮脏,这么不讲卫生,我吃了这个没有保障呀。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参议院众议院制度都开始实行了,是一个进步的时代,各个行业都在逐渐提出进步的政策,许多人就要求政府来管理这些屠宰场。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美国20世纪初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和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民总收入正好相仿。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政府正好顺应了人们的要求,来加强对各个行业的不同程度的管制。后来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又在社会安全、劳保等方面的政策上不断完善。20世纪初,美国农业部就开始对屠宰场、对农业等等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现在你到美国去,所有的肉上都有印子,FBA批准的。现在我们国家也开始搞这个东西了,当然不仅仅是政府在管,还有消费者协会。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国家现在和美国20世纪初在政策变化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国家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挑战。

我大体说一下,一方面就是市场化。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其他国家没有计划经济时期,一直都是搞市场的,我们要再走回到这个市场上来,也是比较痛苦的。另外一个就是全球化,就是贸易在GDP上的比重,包括WTO的情况,就是说,我们国家在还没有加入WT0时,贸易占GDP的比重已经是非常高了。大国,一般也只有15%一20%左右,中国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相当大的经济规模,但是我们的外贸占GDP已经是40%、50%了。这是相当高的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怎么来解释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货币价值相对比较小,所以显得外贸占GDP的比重非常高。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来料加工也特别多,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大,但是我们赚的钱其实很少。很多加工都是来自周边国家和香港。而且地区也是不平衡的,广州占GDP的比重是40%左右。另外一点就是人口的流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城镇化,一个国家真要发展的话,农民就很少了,就要把农民作为一个阶级,作为一个成分消灭掉,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消灭掉了,而是变成农场主了。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农民的比重,比较乐观的估计也是60%左右,将来要是能够降到10%,那时中国就发展起来了。

人口数量还是最大的挑战

经济发展就需要有人口流动,要有资源的分配。一次大战之前劳动者是很容易跨越国界的,现在偷渡的也很多,比如从福建到英国在车里被闷死了五十几个人。但总的来讲,20世纪后半叶,从亚洲和欧洲往外的移民有六万多人,现在绝对要比那个时候要少多了。现在人要移动非常难,即使在国内也是这样,像在北京,即使是博士也很困难。当然政策上是很灵活了,但必须找到工作,限制很多。实际上,要真正发展,就要人口流动,我们也不希望所有的人都到一个城市里去,那样人口就爆炸了,但要稍微有一些规模。

当然,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人口数量上的挑战。实际上,人口本身就是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来的话,人口的密度都不是很少。我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数字,这是我们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个数据,中国的人口密度是129,略高于亚洲的人口平均密度。如果看一下周边发展较快的国家,比如日本,日本的人口密度是333,是我们的两倍多,其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都要高一些,所以人口的绝对数量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人口的素质。也就是说要有教育的水平、创新的水平,如果我们国家人人都有大学水平的话,人口再多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当然污染还要再少一点。

从这个角度讲,人口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这是美国人口局关于未来人口变动趋势的一个预测。我们现在是1.2倍左右,到2l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就和印度持平了。

我们的人口增长速度实际上已经降下来了,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但是看一个国家是不是发展,很重要的是看它的人口的结构。中国的结构有个小缺口,人口比较少,那是三年饥荒留下的烙印。后面50年代和平到来之后人口增长就比较快了,一下子这个时期的人口就比较多,然后这个时期的人再生孩子,过了20年,人口就更多了。

当然,还有一个性别比的问题,性别上也是有差异的,现在的情况是男孩比女孩多一些,但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年轻人口的数量已经降下来了,所以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养老,这会有一些挑战。现在看一下2015年的人口的情况,为什么拿2015年的人口结构给大家看呢,因为2015年的大多数人现在已经出生了,2015年的人跟现在的人的基本情况应该差不多。我们根据人均寿命等指数基本上可以预算那时候的人口结构,当然那个时候就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高龄的比重逐渐增加了。那时的结构从金字塔形变成直筒形,表明我国的人口逐渐老龄化,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真正要一个国家创新的话要靠年轻人。我们常常讲,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不仅仅是国家的未来,可以想一想,如果学电脑的话,一个四十岁的和一个十岁的比,那个十岁的要学得快。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没有儿童,真正的技术创新也比较困难。所以人口的更新换代,只要教育和基本的环境能保证与逐步提高的话,技术也就提高了。

另外,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一般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慢一些。总的来讲,1980年、1985年左右的人口相当年轻,大家都在工作,不用领退休金,慢慢地,随着人口老龄化,拿退休金的人越来越多了,当然,孩子也是需要抚养的,如果这两部分人多的话,对经济是有不利影响的。所以,从长远角度看,到2015年,人口的老龄化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抵制作用。

可以和日本比较一下,日本的经济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据一些报道说,现在日本公司的雇员如果要生小孩,公司给发钱,因为El本的妇女生小孩非常少,一对夫妻很少生两个,所以它的人口就成了倒金字塔形,人口逐渐减少,老年人要存钱,要养老,但是自己养自己;但另外一方面,未来年轻人少了,养老金也少了,国家的经济也就慢下来了。所以这十年,日本的经济速度减缓下来,实际上和它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1985年的时候平均年龄还比较小,但是到了2015年会有一个很大的转折,现在日本的人口结构已经慢慢成了倒金字塔形,这对它的经济影响很大。但在金字塔形成的过程中,一般经济增长很快,所以,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一直从40年代到80年代,到1990年股价最高。现在它的股价是1989年、1990年的一半左右。

日本随着它的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也有一个很大的转变。

现在我把中国的人口结构和日本的放在一块,可以看到,到2015年,中国的结构和日本1985年的结构基本是相近的。年轻人比较多,总的来说,不用害怕经济增长的活力,但是话又说回来,人口多了,工资就降下来了。这个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新中国建立初期出生的人到了70年代左右都要开始就业了,所以就业的压力比较大。这是联合国预测的新增劳力数目,50年代我们国家新增的劳力比较少,因为这些人都是30年代出生的;60年代增加的劳动力也不是很多;到了70年代,人口就增长很多了,那是上山下乡的年代,当然当时的讲法是让大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实际上,城市里没有工作,把大家都下放到农村里了,这样的解释可能更合理一些。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国家的政策是怎样演变的。

但是到了80年代大家都回城了,当然也有下乡知青不回城的,即使都不回城的话,我们的就业压力也是很大的。60年代出生的人这个时候都要就业了。在就业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国家已经没有能力给大家提供就业机会了。怎么办?开放、改革。

农村主要是农村公社的结局,城市里主要是一些小买卖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个体私有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到了2000年,这个压力已经比80年代要小了一些了。后来这几年,下岗职工才渐渐多了起来,但是从历史角度讲,压力逐渐减小了。

我刚才讲了,年轻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一直到2015年,中国的人口还是比较年轻的,但参加就业的人到2015年就很少了。所以如果要参加工作,一定要坚持到2叭5年,那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年代,有很多的机会,上大学比较容易,就业也很容易。

这个跟历史的演变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表也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问题:上山下乡的政策——我讲的不是政治,虽然我在政治系——和人口的关系。当时的情况是就业的压力比较大,我们政府愿意让大家去农村锻炼锻炼。表面上这样讲,当然你去了就不用国家出多少钱了,你去就去了,干点活,锻炼锻炼身体。但从1970年一直到2015年左右,这段时间是大量的新生劳动力的时间,对国家能力的要求也就特别高。我刚才讲了,一个开放的国家,政府要特别注意保护弱者,但因为就业压力特别大,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就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