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9239900000010

第10章 为臣之道(3)

按韩非子的观点,为了实施自己的主张,有时甚至不惜各种非常的手段。在企业中,下级要想向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也要同时考虑到领导的私利,领导也是人,在法家的眼中,自私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下级在思考自己的主张时除了要考虑整个企业的利益,也要考虑领导的利益。如果下级的建议,尽管对企业有好处,而会损害领导的利益时,这个建议几乎1OO%的不能被采纳,所以,良药还需要糖衣的包装,很多人不能被敌人的枪炮所打倒,往往被糖衣炮弹所击溃。

韩非子说:听取言论观察行动,如果不以实际功用作为它的目的,即使言论分析人微,行为坚决无比,也还是像无的放矢一样。

韩非子主张人的言行要从实际功用出发。他认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尽管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坚决无比,也不过像乱射箭一样毫无用处。

六、下级不要自以为有功

《弊非子·说难》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

韩非子说:权贵们有时计谋得当,想以此成就自己的功劳,与权贵说话的人却和他共同知道此事,这样的人性命危险。

有时候,当企业有了较大的起色之后,领导当然喜形于色,尽管企业业绩的提升与大家的努力息息相关,但人总有一些虚荣心需要满足,因此,领导也想居功,而使自己的威信与日俱增。可是,有时候,就有这样一些不识相的下级,自以为点子是他想的,实施执行是他办的,便认为自己的功劳大于领导的功劳,甚至跟领导争功,这样的下级,其地位也会变得危险。

作为下级不但不应该这样做,而且也不应该这样想,因为,下级的一切功劳都是领导重用的结果,试想如果没有领导的信任与重用,纵然你再有才华,也是枉然。

韩非子的意思更加明确,他认为:不能参与权贵们的好事,因为他们会怀疑你在抢他们的功劳而加害于你。

1978年的一天,美国著名企业家、时任著名汽车企业福特公司总裁之职的李·艾柯卡,遭遇了他职业生涯最惨重的“滑铁卢”:在他事业的巅峰时刻,他却被福特公司突然解职!而且一撸到底。

艾柯卡1946年进入福特汽车公司,作了一名普通推销员。20世己60年代初,福特公司面临危机,濒临倒闭。艾柯卡主动请缨,要求推出“野马”系列。此时执掌福特的亨利·福特二世(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孙子)虽对此全新概念车并不“感冒”,但形势逼人,只好采纳。谁知“野马”系列一经推出,便很快成为市场竞相追捧的“宠儿”,当年便创下总销售量418812辆的纪录,净赚35亿美元,书写下福特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艾柯卡仅靠“野马”的销售奇迹,便拯救了整个福特公司。于是,艾柯卡几乎同时成为《时代》、《新闻周刊》两大知名杂志的封面人物。

1970年,当艾柯卡被任命为总裁,正式成为福特这个美国第二大汽车王国的第二号人物时,老板福特二世还对艾柯卡非常倚重。

但自从艾柯卡当了总裁,在个性张扬、威风凛凛的同时开始“功高盖主”。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直到某一天风云突变,被福特解雇。

对中层管理者而言,需要健康良好的心态,对上级意图和情况的准确把握和恰当的策略方法,有利于与上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工作关系,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出色地发挥中层管理岗位的职能与作用。取上级之所长,补上级之所短,防上级之弊,用上级之利。

要赢得上级的欣赏和支持,首先就要欣赏和支持上级。凡属上级,即或是比较平庸一点儿的上级,也必有其长于自己之处,这样看问题,才不会被自己的情绪、偏见、成见、片面性左右,客观地认识上级的长处,虚心地向上级学习。无论多么霸道的上级,都不会讨厌下级对他的钦敬、赞赏、支持和学习。

要尽职尽责地做好上级分配的任务和工作。上级的进步离不开下级的支持。作为中层管理者,你的工作越是尽职尽责,对上级的支持就越实在、越有力。如果上级的业绩或政绩的“军功章”里因为你的贡献而突出,上级的进步因你的全力支持而加快,那么,方面上级会因此而感谢你的支持,为你的进步创造条件,另一面,你也会因为努力工作、业绩突出而在同僚中崭露才华,从而增加了获得被赋予更大责任的机会的可能性。

好风凭借力,中层管理者要想借上级领导之力而进步成长,除了主观努力把事情做好、做成外,还要把坚持原则性与工作方法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当获得上级的欣赏信任之时,就不能居功自傲、沾沾自喜,尤其不要与上级争功,显得比上级更正确、更聪明。谦受益,满招损。不然,你就可能招致同僚的嫉妒甚至上级领导的不满,当上级感到“功高盖主”的潜在威胁时,你的好日子差不多就快到头了。

七、运用法术内外相应

《弊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

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公心不偏党也。

《韩非子·忠孝》人臣毋称尧、舜之贤,毋誉汤、武之伐;毋言烈士之高。

尽力守法、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

所谓方正,就是表里一致,言行相符。所谓廉洁,就是舍生忘死,不贪资财。所谓正直,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一定公正,心地公道而不偏私。

在企业中,执行的问题永远是管理者关注的问题,任何好的政策和管理的措施,最后的落实是重中之重。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很多失败的企业并不是因为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而是正确的决策没有被下级很好地执行,因为执行者的能力的局限,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使好的决策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用。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研究,执行者的品行也是实施企业决策的重要的条件,一个执行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一个讲求科学精神的人,这就是韩非子所认为的,执行者必须是一个行为方正的人,就是不虚伪的人,这种人,自己有多大的本领就说多大的话,所言所行“内外相应”。既不伪装谦虚而妄自菲薄,也不夸大其词而言过其实。

梁车刚刚被任命为邺令,他的妹妹赶来看望他。由于路途遥远,妹妹赶到时已经是夜晚;城门已经关闭,她就爬墙头进来了。

按照当地法令,夜晚翻墙越屋是要砍脚的,梁车就把妹妹的脚给砍了。梁车成为严格执法,不徇私情的典范。

齐国名相管仲也是一个不因私情而抉择的人。齐桓公即位后,用鲍叔牙之计,骗鲁国人将当时逃亡在鲁国的管仲押送回齐国。一行人途经齐鲁交界处,在一个边境小官那里吃饭。边境小官大概猜到管仲回国后将被重用,于是乘机大拍管仲的马屁,把饭莱端到管仲面前,跪着侍候管仲吃饭,十分恭敬;吃完饭,边境小官悄悄问管仲:“先生回国如果不死而且有幸被重用i怎么报答我啊?”管仲说:“如果托你的吉言,我回去后真的被国君重用,那我就会选拔有贤德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奖赏有功劳的人。如此而已,还怎么报答你?”这些下级都是“内外相应”的榜样。一个忠臣,应该是一个洁的干部,现代的管理,并不至于需要一个人舍生忘死,但是,对于钱财的贪恋必须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个执行者对金钱的追求超过了某种限度,那么,他的自私心一定会无限膨胀,企业的利益自不待言,就是以身试法的事这样的人也敢干,这样的人不但不是好的执行者,简直就是企业中的害群之马,必须坚决加以剔除,他的才干越高,对企业的危害就越大。

韩非子说:做下级的,不要称颂尧、舜的贤明,不要赞扬汤、武征伐的功绩,不要宣讲刚烈之士如何高尚。只有尽力遵守法规、专心侍奉领导的人才算得上忠臣。一旦忠臣掌握了法术,实行严刑重罚,专心奉公,就可以帮助领导者建立霸王之功。

管理有了法术和赏罚,就好比行路快马,航船有利桨,只要乘上就能获得成功。伊尹辅佐商汤得以称王,管仲辅佐齐国称霸,商鞅辅佐秦国得以富强。都是因为这三位通晓霸王之术,懂得治国之道,不受世俗言论束缚。

更为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英明领导,能够直接从布衣举拔为宰相,破格提拔。这些忠臣专心侍奉领导,使领导尊贵、国土扩大。

可见有了这样的忠臣,对外没有敌国的忧患,内部也没有奸臣捣乱,天下长治久安,使领导英名千古流传。这才是所谓忠臣。

韩非子认为,好下级应该为领导做出实绩的贡献。曾经有一个人叫豫让,他作为智伯的下级,由于不能说服主子运用法术逃避祸患,也不能安定企业。直到智伯被赵襄子杀掉,豫让这才割了自己的鼻子毁了自己的容,说是要为智伯报仇。虽然豫让为了主子不惜害自己身体的虚名,但智伯已经死了,于事没有一丝一毫的益处。这就不能被认为是有用的忠臣,尽管他如何表现得像个忠勇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用处。

还有一种人,韩非也不认为他们是好的下级,他们就是伯夷、叔齐,当武王要把天下交给他们治理,他们不愿接受,最后躲到首阳山里活活饿死。韩非子认为,这种人不重罚他不会起到作用,重赏他们也没有效果,既不能用刑罚来管束他们,又不能用奖赏来激励他们。领导就没有办法使用、驾驭这样的下级,这样的人尽管很有才华,可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种人韩非子就称他们为“无益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