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9240400000031

第31章 君子务本(1)

一、企业管理的中庸之道

《论语·雍也第六》子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中庸”是不但是一种德行,更是一种方法。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待人处世中正平和的一种方法,对于管理者来说,所谓中庸并不是指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相反,是一种实施管理过程最精准的方法。“中庸”的方法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管理中的诸多问题的处理,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欠缺。

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中”是适中、合适的意思。但这个“中”不是不讲原则地和稀泥,“中”恰恰是管理行为与实际情况的一种相符合,无过也无不及。以“中庸”的态度待人,则是以平等相待。过于谦虚显得有些献媚,过于矜持有显得傲慢。以“中庸”的态度在利益面前,多取就贪婪,少取欠缺气魄。就连穿衣也离不开“中庸之道”,衣服要穿得不多也不少,而且要讲究场合才能适中。所以,宋代大词家辛弃疾有句云:“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庸”,是平常之意。一种方法应该被大多数人可以接受,才能被执行,才有实用价值,过于惊世骇俗,那样只会让大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再好的管理方法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话。

最早运用中庸之道的成功案例是在孔子之前的商代。商汤有一个伊尹的大臣,辅佐汤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在我国历史上维系约六百年之久的新的奴隶制国家一一商朝。伊尹原来不过是汤身边的厨师,汤妻陪嫁的奴隶。他之所以被汤看中而委以重任,是因为他对中庸之道有着高超的见解和运用。他看到汤成天为与夏桀争夺天下的大事而忙碌着,每天心烦气躁,以致一日三餐都食不甘味。伊尹虽然只是个做饭的奴隶,但他不甘心于成天与锅灶打交道,也十分渴望为汤分担国家大事。于是,他故意把一顿饭的菜做得特别咸,汤也顾不上品尝,只是吃得直皱眉头。下一顿饭的菜,伊尹又故意不放盐,汤吃得实在不对味,而责备伊尹。接着,他又把每顿饭的菜做得咸淡适中,美味可口,让汤吃得十分满意。伊尹的计策奏效了。果然,在吃过咸淡适宜饭后,汤对伊尹说:“看来你做菜的本事确实不凡,但为什么一会儿其咸无比,而一会儿其淡无味呢?”伊尹已是成竹在胸,不等汤把话说完,就借题发挥说:“大王,这并不值得夸奖的,菜不宜太咸,也不能太淡,只要把佐料调配得当,吃起来自然适口有味。这和你治理国家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掌握好分寸关节,才能把事情办好。”这席话正好说中了汤的心事。汤由此认识到伊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便立即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提升他做了大臣。

中庸之道就是管理中的辩证法,就是不片面地看问题,不去片面地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时考虑到事物的两面,中庸之道正是这种辩证法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管理者常常就处在这样两难的选择之中,而“中庸之道”,完全可以指导我们做出比较合理的选择,那就是两害之中取其轻,两利之中取其重。鱼和熊掌都是好东西,都难以割合,熊掌的价值大于鱼。管理者的选择就是舍鱼而取熊掌。

假设在一个大雨之夜,你独自驾摩托车由城郊往城里赶。路上同时遇到了三个人。一个是你长时间没有见面的知心好友;一个是陌生的正患急症需抢救的老大娘;一个是你心中一直爱慕着的女友。这时的前提是,车子除了你之外只允许再乘坐一人,而抛弃任何人都会给你造成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后果,你会带上谁呢?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友谊和爱情,把援助之手伸向那个陌生而脆弱的生命。可有个人却说:“我会让我的知心好友驾我的车送老大娘去医院,而我留下来和女友一起想别的办法。”真可谓啃了熊掌又吃鱼,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中庸之道”运用于管理中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凡事要适度。

反对走极端,主张任何事都要有“度”。第二,统一把握好矛盾双方,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从事物对立的两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即所谓的“执两用中”,不至于出现偏颇。第三,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要能衡量事物的情势而作相应的变通,真正掌握中庸的要领是灵活多变。

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这个人做事太过分,子夏做事总有不足和欠缺。”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孔子又说:“大舜皇帝在管理百姓方面,从不走极端,总是合乎实际情况,既不过分,也没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所以,用中庸之道教化百姓,这就是舜成为管理高手的原因,成为圣贤的原因。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都违反了中庸之道,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二、适时是管理到位的重要条件

《论语·公冶长第互》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犹豫再三。孔子听到了这个行为不以为然,孔子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过多的计较,只会让很多的机会丧失。”凡事三思是不错的,但是,“三思而后行”不应该成为做事犹豫不决的借口。为什么孔子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因为:“文子生平太计较利害得失,对于符合道理的事情,就要果断地去做。算计太精明了,显得过于世故太深,过于谨慎;犹豫不决最大的弊端就是,只考虑了一己之私而已。”孔子认为,凡事需要决策和处理,要以是否合乎“仁”的标准,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胆决断,而不应该畏首畏尾,算计个人的小利。犹豫不决会丧失良机。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之所以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因为他狐疑不决,算计个人得失,造成大好战机丧失。当司马懿明白以后却为时已晚。作为诸葛亮来说,凭借着对刘备的耿耿忠心,置生死于度外的无私精神以及对于司马懿自私的性格的充分了解,使本崃注定要当俘虏的命运获得了转机。

时机失去了就很难再碰到,所谓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里有一个关于空城计的笑话:在古代,有个“三国迷”,一天傍晚,他打算去看望恩师,可是正巧老婆孩子回了娘家,三国迷想,家里没人看门咋办呢?失盗不是要吃大亏吗?他转念一想,来了主意:“放着孔明的空城之计为何不用?”于是,他敞开大门,把灯笼高挑在大门口,屋里也是灯火通明,然后把袖子一甩,就出去。

回来之后,把家里的东西一清点,线没少一条,针也没短一根;他赞不绝口地说:“孔明真神人也!”从此,他对诸葛孔明更加佩服,敬若神明。每隔不久,就来一次空城计。可是,终于有一回,他回来一看,不禁放声大哭,家里的贵重的东西全被小偷偷了。他气得逢人就骂诸葛亮。一天,他的老师来看他,他正在那里大骂诸葛亮,老师问他为什么,三国迷把家里被盗的事原原本本一说,老师捧腹大笑道:“孔明哪里是大蠢货,大蠢货正是你自己啊!你再翻翻《三国演义》,孔明的空城计用过两次么?时机一旦过去了就很难再来。”作战是要讲究时机的,管理也要适时。一名好的指战员在战场上要不断地审时度势。势指形势,时是时机,战争的胜负往往可能在一刹那间决定。一旦错失战机,等待的可能就是失败的苦果。我们有时做一件事没做好,失败了,不是因为做这件事的方法有错误,而是时机没有掌握好。管理企业也是这样。掌握好时机,适时管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时机需要创造,有的时机需要迅速把握,有的时机则需要等待和耐心。《战国策·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认为:敌人来攻,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正盛,不能出战;等到再而衰,三而竭之时,敌-人士气衰弱了,便是出战的好机会,可一战而胜。在生活中,有时候为了等待一个机会的到来,也需要花上一些时间等待,时机不成熟时而盲动,是很危险的。管理者要善于利用时机,时间紧迫要爷取时机,时机未到要等待机会,有机会要利用机会,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这便是管理者对待时机应采取的态度。

在员工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话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说效果是不一样的。管理者苦口婆心的劝告,不及员工自己去碰一次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到员工自己吃到苦头之后,你再去劝告,他便会听进去了,他知道你讲的是有道理的,并且是对他很重要的东西。因此,管理者要等待这样的机会出现,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便不要放过。表扬员工也好,批评员工也好,都要把握一个最佳时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管理者对员工的教育相当于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因就是员工的思想认识。外因要想起到作用,就必须抓住内因出现变化的机会。当员工的思想一直处在闭合的状态,处在一种故步自封的状态,对外界的建议批评,便不会有什么响应,甚至是抵触。

这时的教育工作就很难开展,管理者既吃力又没有效果。与此相反,在员工的思想处于开启状态时,外部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时机。

管理者有哪些教育员工的时机需要把握的呢?首先,当员工换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是好的教育的时机。员工进入一个新的部门工作的时候,面对的是陌生的管理者,陌生的同事,陌生的环境。

这个时候,一些小小的外部力量可能会对员工产生极大的改变。

其次,当我们准备完成一次全新的工作计划时,也是教育员工的好时机。此时的员工总是踌躇满志的,因为新的工作往往预示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管理者在这个时候进行有关技术或理念的教育,员工特别容易接受。新工作、新计划给人以重新开始的感觉,这个时候人们都愿意听到别人的忠告。

当企业内部发生突发事件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时机。比如说班组里发生不团结的现象,或者发生了生产事故时,管理者此时因势利导,进行仁爱思想与安全生产观念的教育,使员工对平时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深刻地反省,这样的教育就会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实效。这种机会虽然不可预见,但是能及时地抓住,甚至可以把一些坏事变成好事。那就是通过一次不团结的行为达到团队空前的团结,或者,通过一次生产事故使全体员工都能做到更加细致的管理。

员工个人犯错误、受到挫折或取得成功之时,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人们犯错时,通常喜欢撒谎,因为他们怕说出实情会受到惩罚。犯了错的员工,其心理活动是复杂而剧烈的,表现出心事重重的样子,有经验的管理者一眼就能看出来。受到挫折或取得成功时的员工,同样也是面临着心理上的巨大波动。

这时,管理者所产生的教育给员工的印象将会是十分深刻的。管理者对受到挫折的员工进行鼓励,帮助他分析失败原因,对员工的指导作用也要比平时显著得多。

管理者在管理企业和员工时,都应该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只要符合他们的利益就应该果断地去做,而不应该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只有这样,才是秉公管理的管理者,而且,行动果断,才能把握住许多实施管理的好机会。

三、企业管理不能舍本逐末

《论语·学而第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抓根本问题,抓住了根本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次,一位领导同志对笔者感叹道:“我真是太忙了,每天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一年到头很少过节假日。”原来,他对单位的工作,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如果某件事、某个环节没有过问到,总是放不下心。

这位领导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确实难能可贵。但从领导方法和实际工作的效果来看,事必躬亲,陷于具体事务,不但本人精力跟不上,也很难把每项工作做好。领导既要善于谋划全局,又要善于调动和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事必躬亲,则难说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而且领导事必躬亲,容易使下属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国志》评论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身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确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术,其鞠躬尽瘁的精神也可钦可佩,但正是因为“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的工作方法,使他积劳成疾,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