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它不但能锻炼人的品质,而且也是企业发达的手段和方法。勤俭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要素之一,许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在生活上往往是一个异常节省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财富的来源在哪里。许多富豪,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往往一掷千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成功后的义务。事实上,每一个成功者的财富都离不开社会的根源,时至今日,在现实社会中,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与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而人们靠着向自然的所取积累了一笔又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是以牺牲环境作为自己成功的代价。
对于大自然的慷慨,我们应该回报以感恩的心态,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活得真实自在。事实上,感恩的心态是我们感到幸福的保证,管理者在事业上应该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实干家,在生活上应该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要对大自然感恩,对员工感恩,这样才能避免人性上的弱点,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在企业管理上,才能做到开源节流,把降低成本作为企业利润的保证,而不是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损害员工,从管理上来说这就叫做成本意识。从禅的角度来说,大自然的恩赐也应该计算在企业的成本之中,只有在用度上节俭,善待大自然,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站住脚,才能在市场中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事实上,我们所创造的每一粒米都来自最初的种子,而这一粒种子,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正是大自然给予了我们这一粒种子,我们才能收获万斤粮食,这万斤粮食中,还凝聚大家的辛勤劳动,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源自这一粒种子,珍惜每一粒米,也就是对大自然的感恩,我们就有抗拒奢侈浪费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财富,赢得更大的成就。
五、 自己的心自己做主
禅宗公案:
一名虔诚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道。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道,“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禅如是说:遇到难事,有菩萨帮助自然逢凶化吉,但也不可心生懒惰,自助者天助,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管理禅悟:
参禅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自己做得自己的主。人们会问,谁还不能做自己的主?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身不由己的,有时候是迫不得已。如果一个人真能随时随地自己做主,在禅宗看来,他就是一个解脱的人。
用世俗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自由的人,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从个人的角度讲,能做得主,并不是没人来管你,不是无法无天,这种自在的境界,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孔圣人说的“随心所欲而小逾矩”,这是心的修养,也是行为上的修炼。
身不由己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遇到过的苦恼。当我们一帆风顺的时候,心情自然舒畅愉快;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就会举目茫然。平常人如此,更不用说肩负企业重担的管理者们了,他们所做的不得已的事情更多更烦恼。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当人走在自己的路上时才会感到自在。但是,管理者不但要走自己的路,而且还要指挥一个企业向前发展,有时候,这两者有时合而为一,有时却南辕北辙,给管理者带来无尽的烦恼。
禅给我们了智慧的启示,那就是相信自己,坚定信念。禅说: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意思就是说,人如果能依靠自己,把握自心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外界的环境也许我们不能选择,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却不是必然的。烦恼如同大山,信心好比愚公,从内心来解脱烦恼,这种“愚公移山”是能够办到的,关键在于要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如果一个管理者连克服自身烦恼的信心都没有,那么带领企业走向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又怎么可能呢?
信心的威力,没有任何神秘可言,坚持“我的确能够做到”的态度,无形中就能产生出与这一信念相适应的能力和旺盛的斗志。
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才能进一步设计自己应该怎样做的问题。
一个人充满了自信,那么,头脑就会非常活跃,同时也处在一种兴奋的思维当中,在这个时候,灵感是最容易光顾的。如果一个管理者被烦恼所侵占,处在消极被动的状态,就不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遇,其结局必然是失败。
信心对于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管理者肩负的责任比一般人要多而且也很重要。而信心可以激发人们无穷的精力和智慧,它就像一个人的思想的工程师。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明白,但是,人们还是无法摆脱消极的心态,这就说明我们对白心的把握能力还需要锻炼,人要控制消极的心理,而不被消极心里所控制。
禅告诉我们,当人们不能自主而做事的时候,人的心就被烦恼所占据。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者,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干着自己愿意干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能把握自己,而处在被迫的状态之下而取得的成功,恐怕也不能给人带来愉悦。从长远的角度看,那也是必将要失败的。禅告诫我们,随心所欲不是放纵自己的不好的信念,而必须是合于善的本质,要想获得自由,首先要使自己的心灵变得纯净。一个利欲熏心的人必然要做许多丧心病狂的事情。当我们的心获得了自由,我们才会获得最宽广的空间。有一位禅师说:我很富有并不是我得到的很多,原因在于我的贪欲很少。
当管理者把自己的得失看得比较淡,而把工作看得比较重的时候,他的烦恼就少了一半。当管理者把社会的责任融化于企业之中时,他就是一个为众生的菩萨,他所做的事业也变得伟大起来。管理者自身的烦恼就化于无形,除了快乐工作以外,烦恼还能侵害于他吗?
六、 专心致志散乱则迷
禅宗公案: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老人,也在钓鱼。
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未有收获。
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家从容地答:“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鱼,不知道有我;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总是只想着自己,盼鱼上钧,心又急躁,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
禅如是说: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的人。对工作和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
管理禅悟:
禅意味着智慧解脱,解脱意味着快乐。人要想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禅宗有一句话叫: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没有修过禅法的人,心是散乱的,散乱的心既不能产生智慧,也不能感到快乐。事实上,快乐的心总是比较智慧的,快乐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快乐工作的人,往往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也有较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所以,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大家快乐起来,快乐不仅是目的,也是工作必需的要素。
管理者获得较高的智慧,并没有什么秘密,关键就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智慧不断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事业发展的过程。当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时,应该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前进,而不应该左顾右盼,轻率地改弦更张。
禅告诉我们,初发心最可贵,说明人要保持自己最初的理想是多么不容易。这需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修禅离不开定力,只有拥有了定力,才能得到智慧。管理者的定力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为纷繁复杂的现象所困扰,不为利欲所引诱,不为困难所吓倒的一种坚定的品格。如同诗中所言“任你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
那么,管理者如何修炼自己的定力呢?按禅的说法,还是要从自己的心上人手,要注重实际工作中的修炼,有些品格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说得到做不到。首先,要培养临危不乱的品格,对于棘手的难题,要做到从容接受;对待不同意见,要做到虚心请教。如果一个管理者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下级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坚定力量,从而产生信任。你才能提高笑迎困难的能力,反之,如果一个管理者被畏难情绪左右,影响正常能力的发挥,要创造好的业绩就无从谈起。
第二,管理者要提高化难为易的能力。从复杂的矛盾之中,发现主要矛盾。当抓住这个矛盾的牛鼻子时,管理者就能比较轻松地驾驭一头发怒的黑牛,这要求管理者反应必须迅速,思维必须简练。事实上,能力与定力是相辅相成的,随着能力的增长,定力也会增强,随着定力的增强,智慧才能增长。
第三,管理者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在许多成功的管理者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具备的大智大勇的品格。而那些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徘徊不定,甚至企图以投机取巧来侥幸过关的人,往往会落入平庸的结局。
七、解放员工富于激情
禅宗公案:
僧璨大规模召集僧众,向他们广泛宣讲佛法。法会里有个小沙弥,才十四岁,名叫道信,前来礼拜僧璨禅师。
小沙弥问:“什么是佛心?”
禅师答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小沙弥说:“我如今没有心,”
禅师说:“你既然没有心,难道佛就有心吗?”
小沙弥又问:“但愿和尚教我解脱束缚的方法。”
禅师说:“谁束缚你了?”
小沙弥说:“没有谁束缚我。”
禅师说:“既然没有人束缚你,就是解脱,何必再求解脱呢?”道信立时大悟。
后来僧璨就把衣法传给了他,并作一偈: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禅如是说:捆绑自心的常常是我们自己,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带上层层枷锁,我们还需要解脱吗?
管理禅悟:
让人受到束缚,是违背禅的精神,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打破一切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帮助下级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给徒弟以适当的激励,如同给徒弟经常的棒喝一样,都能够对禅修者的进步大有裨益。只奖不罚,管理者的威信不能建立;只罚不奖,管理者的人性也不能表现;只有恩威并进,员工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证实自己的能力,并且在不断的证实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一家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实际上也是其员工成长的必然结果。
一个企业并不是一个限制人的地方,而是一个解放人的地方。
当人被解放的时候,不仅会比较快乐,而且智慧会很高,热情也会很高。这就要求管理者不能将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给下级,只有这样下级才能获得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些管理者,常常固执地认为,叫下级干什么下级就干什么,这样的员工才是有执行力的员工。而从员工的角度讲,并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因为无论在企业中的什么人,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智慧,如果迫于领导的压力而不得不服从,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管理者要解放下级的能力,不仅要从心态上转换,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有具体的方法,那就是在不违背制度的原则下,给予下级最大的自由。现代的人都十分关注自我发展的空间,所谓发展实质就是能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充分地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并得到人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