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社会角色
合格的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知识的启蒙者、言行的示范者、知心朋友、心理保健师、称职的指导者。
家教启示: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父母,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
作为父母,其职责理所当然是养育和教育子女。如果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不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许多做父母的,在成为父母后,都感到父母的职责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确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为了精通这门学问,父母需要积极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知识。比如,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收看家庭教育电视、广播节目,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包括观念、态度、知识、方法和本身思想品行修养,等等。
具体来说,父母如果扮演好了以下几方面的角色,就算得上是成功的父母了。
1.知识的启蒙者。所谓“知识”,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知识,诸如社会交往、自我保护、独立生活、承受挫折、合理消费、正当休闲、心理保健、审美等等。父母应该做这些方面知识的启蒙者。
2.言行的示范者。要当好父母、好家长,父母的自我教育十分重要,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也就是说,父母的模范和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3.知心朋友。父母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爱,还要热心支持,并尽力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要对孩子的生活悉心照料,耐心指导;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认真观察、精心分析;对孩子的教育多多关注、循循善诱。
4.心理保健师。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环境。父母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心理氛围,而且要学习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努力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要帮助孩子矫治心理异常,如果比较严重,则要求助于心理治疗专家。
5.称职的指导者。当好父母角色,还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孩子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就不能算是称职的指导者。
另外,父亲和母亲由于性别不同,在教养孩子的角色任务上有一定的差异,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早期时,母亲作为生活的照料者,往往扮演着养育、保护、抚爱孩子的角色,构成孩子的母爱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缺少母爱,将来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孩子六七岁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这时,父亲的角色往往代表这个新世界的道德规范、信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准则,成为孩子认识、适应母爱之外世界的指导者。这时的孩子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更容易受父亲影响。
同时,父母的角色分工,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也很重要。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成长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男孩容易模仿和参与男性角色的各种活动,显示“物体定向”,就是倾向于物质世界的意向;女孩偏于模仿和参与女性角色活动,显示“人物定向”,也就是倾向于情感世界的意向。这两种倾向不仅由生理特征决定,也由社会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所形成。而父母角色的分工,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心理知识:
我们知道,舞台上和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需要按照导演的指挥去进行表演。在社会心理学中,也有“角色”的概念。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是一个以社会为“舞台”,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研究与实践的比喻说法,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群体(包括家庭)中,所处的地位、身份和相应的行为表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曾经作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真实生活情境和舞台上戏剧情境之间有相似之处,每个组织中的人们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帮助人们明确地决定每个角色接受哪一种‘表演’。”
也就是说,社会角色是有一定规范性的,它使人们的表现对于他人来说,好像是一本打开的书籍,可以使他人借此了解这个人的角色动机、角色情绪及个性特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没有这些规范,人们在面对他人的时候,就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而社会机制也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人们在和别人交往时,只有扮演好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才能得到周围社会的认可,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和谐,事业顺利。
比如,作为朋友,就不能表现得像个恋人,那会引起对方的恋人吃醋;作为下属,就不能表现得像个领导,那就犯了职场中“越位”的错误;作为子女,对父母和长辈要尊重,否则就成了没大没小,不懂礼貌……
2.孩子在变,我们也要变——心理定势
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需求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父母这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积极适应孩子的新变化,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家教启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微妙、渐进的,不一定能被父母及时察觉到。尤其是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正值青春期,身心会发生巨大变化。古时候这个年龄的孩子要举行成人礼——男孩举行冠礼,女孩举行笄礼,标志着他们进入成年,可以婚嫁了。今天的社会虽没有这样的仪式,但孩子在这个阶段,身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仍需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青春期,孩子们往往形成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愿望和需要。首先,身体外形的改变、性机能的成熟、内脏机能的健全,使孩子开始产生对自己的强烈关注,意识到“我不再是小孩了”。他会产生成人感,并开始对别人的评价和批评非常敏感,也更喜欢保守自己的秘密。其次,身心的发展使孩子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不需要父母的帮助,从而产生摆脱父母保护监督的愿望。第三,外界的期待成为孩子独立的一种压力。比如,老师总告诫他们“不能依赖父母”,同学们也说“我们不是小孩了……”,父母也常提醒“你都长这么高了……”,等等,这些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成年入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
总的来说,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是初中阶段,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过渡。表现在独立意识高涨,试图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束缚,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限制,表现出不满甚至反抗,这也是很多青少年都具有的叛逆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
许多父母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及时意识到孩子身心所发生的变化,不能认识到孩子产生的新的要求和渴望。有的父母以为孩子仍是儿童,甚至在潜意识里,希望孩子永远是过去那个乖巧听话、有依赖性的小孩子。他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以为孩子不听话、不好管了,对孩子的变化感到不适应,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容易表现出焦躁、不耐烦甚至武断、粗暴的态度。
实际上,孩子迟早要长大、自立。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适应这个现实。
孩子进入初中后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父母应该理解、信任。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不应再用自己的想法强迫孩子改变兴趣。父母要用平等和民主的姿态和孩子交往,像朋友那样交流,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缓和并解除孩子的反抗情绪,使他们乐于接受家长的要求,甚至主动向父母打开心扉。
为了配合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比如,让孩子代表父母和亲朋好友交往,以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学习方面,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日记,帮他们总结学习经验,等等。但同时要注意,让孩子独立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因为孩子仍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当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仍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帮助。
心理知识:
在心理学上,所谓“心理定势”,是指用过去形成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事物,就是在认知新的事物的时候,在主观上有一定的定型。
心理定势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看到天上有乌云,就知道要下雨,因为过去已有这样的经验;学会了一种做事的方法,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仍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定势思维既有优点又有消极作用。
它的优点是: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迅速地认识类似的新事物,做事情达到自动化和比较熟练的程度,节省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而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是:在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如果还用过去的思维定型衡量新事物,就容易发生“刻舟求剑”、“故步自封”、“老眼光看人”等思维僵化的错误。
3.分数不是一切——晕环效应
父母不应把分数作为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而要用多元的标准来评价孩子。
家教启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父母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认为,孩子如果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自己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反之,如果成绩不好,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将来也一定没有什么大发展。这就是用分数代替一切衡量标准的“晕轮效应”。
这种以偏概全的“一维”评价模式是错误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潜能有很多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孩子考试分数不好,他在其他方面也不一定没有特长和能力。
杭州市有一位教师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生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而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材。
这一现象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由学习成绩高低决定。
事实上,学业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其他的诸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对一个人的成功也很重要,却很难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因此,以成绩论英雄,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好坏,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却相对滞后。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学业智力和其他能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
其成功的概率可能要更高一些。
正是基于这个道理,现在很多著名企业在选用人才时,采取了“四不唯”和“四唯”的择才标准,即: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唯品德、唯学识、唯能力、唯创新,真正实现不拘一格用人才。
松下公司就有一种特别的择才标准——“寻求70分人才”。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雇用,要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见得有用。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从学校到家庭,都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最主要标准。只要与升学搭边的学科就重要,否则即使大纲有要求,课时也难免被挤占,真正能保质保量上好德育、美育以及劳技课的学校微乎其微。
“唯分是举”的人才选拔方式,不仅剥夺了孩子正当的娱乐、休息,扼杀了孩子们宝贵的兴趣、爱好,而且将造就缺少生机与活力的畸形人才。对于孩子,需要培养的东西太多了。除了分数,创造性、社会性、幽默感、领导才能等,都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要克服“唯分是举”的“晕轮效应”,就不能只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评价孩子,而要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智力成长,实现评价的多元化。父母要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孩子的智力特点,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心理知识:
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说如果我们喜欢某个人,会连同他的屋子和栖息在屋上的乌鸦一同喜欢。这在心理学上是“晕环效应”的表现。
所谓“晕环”,是太阳周围的一圈光晕,而“晕环效应”是指:
人们在判断事物时,容易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晕环效应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比如,我们到一家商店买东西,发现有一个商品质低价高,可能会不高兴地说:“都是奸商,没一个好东西!”再比如,年轻恋人因为喜欢对方一个特点,就看对方什么都顺眼,产生“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会对认知对象的一个特点进行放大呢?这是因为人们在接触事物时,总想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看到事物的全貌,根据一个特点去推断其他的特点。
4.家庭教育不能自相矛盾——手表定理
父亲和母亲,家庭和学校之间,教育的方针不能出现矛盾,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家教启示:
在家庭教育方面,“手表定理”给父母的启示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提出两个不同的要求,因为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行为陷于混乱。
可是在当前的教育中,却存在着大量的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