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愿,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想一想这个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不合理、不能兑现,就不要答应。
而一旦许了愿,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也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原因。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说到做到,符合孩子的预期,否则就容易失去效力。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快去把你自己弄乱的房间收拾干净,不然就不让你吃晚饭。”而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整理房间,父母却照样让他吃饭,只是嘟囔一句:“下次要是再不听话就真不给你饭吃。”如果父母总是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做错事的后果没有那么严重,而容易变得无所忌惮。
心理知识:
人类的聪明之一,是通过现在的事情,去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便未雨绸缪。这种预期是基于过去总结的经验,而且它决定着未来的行为:如果实际与预期相符,人们会加强原有行为的倾向;反之,则会改变原先惯有的行为。
心理学家廷克波1928年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把它们喜欢吃的香蕉放入两个带盖子的容器中的一个,然后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让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
结果,猴子总是能选择有香蕉的那个容器,取出自己喜欢吃的香蕉。
第二次,实验者在猴子面前放入香蕉,又在挡板后把香蕉取出,换成猴子不爱吃的莴苣叶子,再让猴子选择。猴子从容器中取出莴苣叶子后,显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拒绝吃莴苣叶子,并四处搜寻香蕉。在寻找失败后,它沮丧地向实验者高声尖叫,大发脾气。
这一实验启发我们,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在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就可能降低原来的操作水平。这就是“预期效应”。比如实验中的猴子,之所以在发现莴苣叶子后表示不满,是因为它本来预期会发现香蕉。
在生活中,预期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别人的赏和罚,如果不能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会因为没有达到对方的心理预期,而降低对今后约定的信任。
53.“做完作业才能去玩"——普雷马克原理
对于孩子不想做的事,父母可以规定:做完这件事,才能做一件他喜欢的事。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完成自己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
家教启示:
许多年轻父母大概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在电车上或百货商店等公共场所,连哭带闹地提出一些要求。父母本来不想满足他们,但是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会吸引周围人的目光,而父母又不愿在众目睽睽下呵斥、管教孩子。结果往往不得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对于孩子来说,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就变得“聪明”起来了。
他们发现在这种场合,自己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于是,他们会故伎重演,甚至变本加厉。
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肯定是不足取的,那么该怎么办呢?
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来改变孩子:父母可以先答应孩子的要求,但同时提出附加条件,要求孩子先完成一个他不喜欢的事情,然后才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例如,当孩子要吃零食时,父母可以跟他说:“吃可以,但在车上不行,下车以后才给你吃。”
采取满足孩子要求的同时,提出附加条件的办法,可以使孩子通过遵守这个条件,学会克制、忍耐,慢慢领会到父母说不行是有道理的,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岩岩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但仍有许多“孩子气”的小毛病,比如: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练小提琴不能持之以恒,作息时间不恰当等。这些问题让他的父母很苦恼。
后来妈妈发现岩岩有一些自己的爱好,比如喜欢玩游戏、上网、踢球、看动画片、喝饮料。于是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列出了下面的清单,贴到岩岩的墙上,作为对他行为的规定:
首先完成:早睡早起。然后可以:周末去游乐场。
首先完成:吃蔬菜。然后可以:喝饮料。
首先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然后可以:玩游戏。
首先完成:打扫自己的房间。然后可以:出去踢球。
首先完成:洗自己的袜子。然后可以:看动画片。
首先完成:练习20分钟的小提琴。然后可以:出去玩。
首先完成: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然后可以:买电脑。
首先完成: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然后可以:上网。
当然,在旁边还有一张时间表。
岩岩的表现是:第一周完成得比原来好一些,但也有完不成的情况;第二周比第一周要更好……到了期末考试时,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使岩岩发生变化的正是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孩子讲条件,利用他所喜欢的事情,来强化他不喜欢但是应该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心理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普雷马克提出:可以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率活动的发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可以用比较喜欢的活动,来强化不太喜欢的活动。这一原理叫做“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源于1959年普雷马克的一个实验。他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玩弹球游戏机或吃糖果。当然一些孩子选择了前者,一些孩子选择了后者。有趣的是,对于更喜欢吃糖果的孩子,如果把吃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他们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而相对更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如果把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则可以提高他们吃糖果的数量。
54.对好强的孩子用激将法——激将效应
对于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当他暂时遇到挫折。父母可以使用激将法。把他的潜能激发出来。从而战胜困难。
家教启示:
有经验的父母懂得,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一个孩子每次吃完饭都不爱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就对她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吗?我看白雪公主比你干净。”这可能会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和羞耻心,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又如,英英的拼音学得不好,对妈妈说:“妈妈,我担心我会考零分,我不想上学了,我怕考试。”然后晚上一直逃避读《拼读表》。妈妈费尽口舌劝说,可是空洞的道理没起到很大作用。妈妈忽然想到她是个争强好胜的孩子,就对她说:“你那么害怕读拼音,拼音字母都在偷偷地笑话你呢。它们一定在哈哈大笑:‘英英读不出来,也写不出来,我们胜利啦!’你怎么能输给它们呢?一定要战胜它们啊。”
妈妈的鼓励给了英英信心,后来英英的拼音很快就赶上去了。
激将效应一般适用于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如果孩子一向有上进的精神,由于暂时的挫折而降低自信,父母就可以利用他们不服输的精神,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
比如,飞飞上幼儿园后,老师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的孩子都表现得很好,飞飞却常受老师批评。于是爸爸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以前每天早晨都是妈妈给飞飞穿衣、洗脸。这一天,妈妈做好早饭,却故意拿起抹布擦窗户。看报纸的爸爸便冲飞飞喊:“飞飞,7点多了快起来,要迟到了。”飞飞说:“晚了能怪我?妈妈不给我穿衣服。”爸爸说:“你多大了,还叫妈妈穿?快!自己穿。”妈妈立即抢过话头说:“不行,他哪会穿衣服啊,搞完卫生我给他穿。”
可是飞飞马上利落地把衣服套到身上,一会儿就跑到妈妈面前把小嘴一撅:“哼!还说我不会穿!”妈妈和爸爸会心地笑了。
妈妈把洗脸水倒好,对飞飞说:“妈妈打扫完阳台就给你洗脸好吗?”爸爸又说:“都是幼儿园的学生了,让他自己洗。”妈妈却故意大声争辩:“不行,他自己洗,非把衣服弄湿了不可!”说完妈妈有意拿着扫把去了阳台。等做完事回来,却看见飞飞已经把小脸洗得干干净净,还朝妈妈说:“谁说我洗脸能把衣服弄湿?!”妈妈便故作生气地去检查,看看飞飞的衣服弄湿了没有。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飞飞逐渐养成了自己穿衣洗脸的好习惯。
激将法有时很有效,但是也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如果你跟孩子说,你就比不上隔壁的谁谁谁,本来想激发孩子,却反而可能打击了孩子。
心理知识:
如果读过《三国演义》,我们一定记得书中诸葛亮对孙权使用激将法的故事。曹操大军即将进攻东吴和刘备。诸葛亮会见孙权,劝他投降。孙权反问诸葛亮:“你们刘皇叔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说:
“刘皇叔是皇室正统,即使战死,也不能投降曹操狗贼啊!”一句话大大刺激了孙权的自尊心,发誓要与曹操决一死战。
在心理学上,通过反向刺激促使被刺激者做正向行为的心理效应,叫做“激将效应”。
比如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去商店看高档服装,商家故意说:
“这件衣服太贵,您恐怕承受不了。”这个人可能很生气:“你凭什么瞧不起我?我有的是钱!”于是价也不讲就买下了衣服。
激将效应往往在儿童和胆汁质的人、争强好胜性格的人身上,作用比较明显。激将法用得好,可以促使一个人取得学习和事业的进步。
55.孩子跟你对着干怎么办——逆反心理
孩子出于独立的需要,容易对父母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对此,父母可以采用巧妙的方法予以化解。
家教启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往往发现他们不听话了,甚至经常与父母“对着干”,你要东,他非朝西,你要西,他非要朝东,就是“逆反心理”很强。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呢?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这时候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父母还把他们当小孩看,无微不至地“关怀”,哕哕唆唆地“叮咛”,就会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反抗心理,萌生对立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就更强。
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能强行压制,以免矛盾激化。父母应该以冷静、民主的态度,用巧妙的方法进行化解。
1.实践体验法。
夏天的一次晚饭后,东东和爸爸一起到街上散步。东东见到街上卖的西瓜很大,兴奋地叫爸爸买。爸爸说:“天气这么热,回家还有两站路,抱个大西瓜太累人了,还是别买了。”东东弯眉撇嘴,后来怨气连天地说:“我最喜欢吃西瓜,你们不买;你们最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认真学。”爸爸想,硬压孩子也没用,不如让他体验一下。于是爸爸对他说:“买瓜可以,但是你要负责拿回家。”东东同意了,抱了瓜就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累得满身大汗,走不动了,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最后东东深有体会地说:“吃这个瓜太不划算了!”终于理解了爸爸是对的。
2.顺水推舟法。
一个星期天,一家人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杰杰叫妈妈和他一起去野外玩,妈妈说去不了。他玩耍心切,不满意地说:“我叫你做什么你都不做,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妈妈就顺着他的话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服你自己洗,你用的文具你自己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还没说完,孩子就嬉皮笑脸地说:“妈妈,我要你管,我听你的,下次再到野外去。”
3.分析说明法。
十来岁的孩子身体开始发育,由于对性知识好奇,可能会对成人书刊产生兴趣。父母如果看见了孩子在看这些书刊,一定要克制发脾气的冲动,应本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坐下来讨论一下。首先应该表示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对性好奇是正常的。我看见了,你想把它们藏起来。我猜你一定知道看这些书不太合适。”你可以告诉孩子,裸体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一些著名的油画中有裸体的人物,人体本身是美的。你对它们感兴趣我可以理解。但某些书刊登这些裸体照是另有目的的。它们把人们之间的相爱变成了纯粹的性行为,一点爱的成分都没有了,这就是丑陋的。”“我希望你下次看见这样的杂志,能想起我说的话。现在我要扔掉这本书。我不想在我们家看到这种书。”l对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时也可以反其道而用之,促使孩子对好的东西产生兴趣。
比如宋朝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小时候很顽皮,不爱读书,老苏劝说多次也没有效果。后来他心生一计,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角落里看书。而孩子们一跑过来,他就马上把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很奇怪,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仔细研究,结果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后来他们由于学识渊博,和父亲一起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这种方法显然要比现实中许多父母“牛不饮水强按头”的方式要好得多。
又如,飞飞上了幼儿园大班,无论是画画还是写作业,总要妈妈或是爸爸陪着,结果逐渐产生了依赖性,只要没人陪,他就不写。
为了让飞飞改掉这个坏毛病,写作业前妈妈故意说:“不许自己写,写得不认真,老师还会责怪我。你先等着,我忙完了事再来陪你。”
可是妈妈一离开,飞飞马上就把作业拿出来自己写,等妈妈再回到他身边,作业已经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