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了头,学生们自然也不例外,一时间,长安的佛家弟子们色欲盛行,肉欲成风。谁都知道,自释迦牟尼于竹林精舍创立佛教僧团开始,色戒被当作一条重要的戒律用来约束出家僧人的行为,现在,长安城里的出家人口诵弥陀,怀拥妇人,这在外界所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鸠摩罗什知道,是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
这一天,鸠摩罗什把他的三千弟子全都召集到逍遥园中,只见鸠摩罗什的案桌前放着两只磁琬,一只锋利的匕首。鸠摩罗什说,听说最近长安城里刮起了僧人纳色之风,有人说这是为了效仿老师鸠摩罗什,似乎讲得颇有道理。但是,我现在要说,我鸠摩罗什的行为,是一般的凡夫所能效仿得了的吗?
鸠摩罗什说着,端起面前的两只磁碗,那碗中所盛不是食物,而是尖锐的银针。鸠摩罗什说着,以匕首为筷,将那银针一把一把地挑入口中,像是吞食什么珍肴美味。鸠摩罗什吃完了一碗银针,用袖子抹了一把嘴,接着又端起另一只磁碗示于场下说,我已食一碗,另有一碗,谁来食呀?
当下三千弟子面面相觑,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鸠摩罗什说,非非常之人,难为非常之举。莲花生于污泥.污泥却不改莲花之洁,我劝大家,但采莲花,勿纳污泥。从此以后,长安城里的僧人再也没有人效仿老师鸠摩罗什纳女采色了。
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后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走完了他七十一岁的人生道路,于长安逍遥园内溘然长逝。逝前鸠摩罗什说,我所译经卷字字玑珠,句句真言,我寂后,愿留金刚不坏之舌以作证明。果然,荼毗后的鸠靡罗什肉身全毁,火烬之处,惟留一舌,以手击之,当当之声类似金属。
§§§第六节一枝白莲出尘来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七月,这里也是这样香烟燎绕,也是这样佛号绵绵,池中的莲花也是这样放出阵阵迷人的清香,慧远法师与他的道友刘遗民、雷次宗等十八位当时名贤发愿创立白莲社,于无量寿佛前建斋立誓,专心念佛,共期死后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世界的日子。
誓词是刘遗民写的,这位有着名士风范的文豪在誓词中写道:
夫缘化之理既明,则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推,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悠济者也…刘遗民是写骈文的大家,他的文风继承了汉魏六朝以来词章工整、词面华丽的特点,然其意蕴深远,音韵幽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更是一篇佛教莲宗的发刊宏论。誓毕,白莲社的倡导者慧远发话说,当今社会,满目疮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惟有西方净土,清净安逸,其一草一木,无不令人向往。于是,当下十八人对着阿弥陀佛像共同发誓,口中念佛,心中观想,期望久而日深,必能往生西方净土世界。
这时的慧远已是一位六十八岁的老人。
后来加入白莲社的人又陆续增加到一百二十余人。中国佛教之净土宗自始开宗,而其开创者慧远成为净土宗的开宗人,庐山东林寺也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发源地。从兹以往,净土宗成为生活在苦难世界中的人们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慧远后来又进一步倡导以罪福报应导俗和以禅观念怫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后世净土宗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慧远第一次认识佛教,是在他二十一岁那一年。以此之前,他随着舅舅令狐氏从他的家乡山西楼烦(今宁武附近)游学来到洛阳。在此期间,他得知著名隐士范宣子正在江西南昌的一座深山里过着隐居的生活,这种不问世俗的生活使他十分向往,于是,他计划南下,与范宣子一同隐居。中原战乱,交通不畅,慧远不得不暂时滞留在太行恒山。
而此时道安法师正在那里宣讲《般若经》,于是慧远便决定暂时留在这里,聆听道安的讲授。谁知一堂课听完,他被道安法师渊博的学识和《般若经》的博大精深以及深邃的意境深深地打动,慧远顿时感到,过去所学的儒道与佛法相比,实在如同秕糠一般。于是,他拜倒在道安的膝下,成为道安的一名出家弟子。由于他的天然颖悟,很快得到老师的赏识,道安逢人便夸他的这位弟子,说将来能让佛教流布于全中国者,非慧远莫属矣。
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苻坚部将攻入襄阳,道安被苻坚所拘,于是,不得不将弘佛的重任寄托在追随自己二十五年之久的慧远身上。慧远决定前往罗浮山一带弘法。途经浔阳(今九江),偶见庐山雄姿,顿时生爱,再加上友人的盛留,于是便滞留于庐山脚下的西林寺,并开始倡导以观想之法念佛。
慧远的名声很快在浔阳传开,一批批当今名士前来西林寺拜访慧远,其中不乏达官贵人,此时的西林寺已不能容纳这越来越多的来访者。不久,江州刺史桓伊特意在西林寺东为慧远建了一座新的寺院,名东林寺。慧远有了自己弘法的道场,从此他足不出山门达三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除继续倡导观想念佛外,并开创译经道场。他亲自译经、写经和讲经,还专门延请一些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译经师前来东林寺来共同探讨佛经中的学术问题。
由于佛教开始在中国境内大范围推广,敬佛附佛之风盛行,僧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攀升,这就必然引起关于沙门是否可以凌驾于王者之上的一场大争论。慧远认为,沙门并非朝中之人,沙门穿着也非朝中之服,因此可以不必致敬王者。
慧远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每有来访者,必热情相接,客人走时,必热情相送。不过,每次送客,脚步必止于山门前的虎溪一侧。
据说有一次来访的客人是江东名将谢玄之孙、在当时名噪一时的青年诗人谢灵运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三人就儒释道的一些问题展开争论,不觉已至黄昏。谢、陶二人起身告辞,慧远起步送行。走到山门口,三人仍在激烈争论,不觉过了虎溪。忽然一只猛虎从山门后窜出,一声咆哮,谢、陶二人猛然一惊。慧远笑说,二位莫惊,这是我的门头,因见我今天送客过了虎溪,故此咆哮。三人不禁同时大笑。于是,这一幕也为后人留下了“虎溪三笑”的典故。今东林寺内有“三笑堂”,内供慧远法相,两边联日:虎溪聚三人,三人三笑话;莲池开一叶,一叶一如来。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岁末,慧远念佛入定,直到十七天后方才出定。人问他定中境界,慧远说,定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并亲见到阿弥陀佛。人便知道,慧远离世之日已不远了。果然,半年之后,慧远往生西方净土,享世寿八十二岁。
§§§第七节皇帝僧人梁武帝
梁武帝的兴佛,是从他的一篇舍道归佛的诏文开始的。
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四月初八,是又一个释迦牟尼的圣诞口。东方晨曦未露,武帝萧衍早早地就从床上爬了起来。他打开早就拟好的一份诏文认真地阅读了一遍,觉得已是天衣无缝,再无修改的必要,于是,他来到佛堂,点燃一支清香,接着就在佛像前跪了下来,开始宣读那份他自己拟定的舍道归佛的诏文。
诏文的大意是说,弟子梁国皇帝兰陵人萧衍,以前沉迷于老子,致使一个国家染此邪法。
我今愿发菩提之心,弃道从佛,从今以后,宁在佛法中沦为恶道,也不再依附老子得生天堂。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武帝萧衍开始正式舍弃他信奉了三十多年的道教,从此改信佛教。可以说,这份诏文既是他个人附佛的誓言,也是他作为梁朝皇帝向全国公开发布的一道以佛治国的宣言。
说起梁武帝附佛的决心,还得从三位僧人说起。这三位僧人就是在当时名噪梁国的法云、云光和宝志。据说梁武帝第一次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请三位法师讲《法华经》时,天空突然降下缤纷的鲜花。于是,梁武帝开始相信,这三位僧人都是证得果位的高僧。有一天夜里,梁武帝独自在宫中焚香默颂,遥请三位高僧明天进宫应供素席。到了第二天,只有宝志独自前来,梁武帝因而知道,三人中惟有宝志得到天眼通。从此他对宝志更加敬仰、更加推崇。
天监十三年,宝志圆寂。临寂前,武帝问他,国有难否?宝志以手指指喉和颈,有人据此认为,这是暗示日后爆发的侯景之乱。可惜武帝没有对宝志的暗示以足够的重视,以致弄得个国破身亡的悲惨结局。
宝志寂后,梁武帝为他重金买地,并亲自驾车送宝志入塔。这时天空出现一团云彩,形象极似宝志,僧俗人等连声欢呼。从此,梁武帝对佛教敬仰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宝志寂后,梁武帝又认识了另一位僧人智藏。智藏是一位刚直而不拘小节的法师,常常对武帝的国事直陈现实,梁武帝对他惟惟是听。有一次,智藏竟然坐到皇帝的龙椅宝座上。左右吓坏了,大声喝止,让他下来,智藏却说,我前生就是定光佛,这样的位置坐又何妨?有人将此事禀报武帝,武帝只是笑了笑,让人不要过问。
智藏是如此,其他僧人当然也就在宫中为所欲为,甚至侵扰嫔妃的事什也时有发生。武帝觉得这些现象是到了该严加管制的时候了,他于是向智藏提出,自己想亲自担任僧正,来管理僧人的事务,约束僧人的戒行。
那一天他诏见所有宫内的僧人,却惟独不见智藏的到来。梁武帝知道,他想做僧正的想法并不被智藏所认同,梁武帝只好作罢。
继天监三年梁武帝拟舍道归佛文诏不久,梁武帝又拟断酒肉文。文中写道,弟子萧衍,从今以后,决心断除酒肉,假若再饮洒食荤,杀害生灵,愿受一切鬼神制裁,将堕阿鼻地狱。
梁朝以前,僧人虽有素食的习惯,但并不严格要求。因为释迦牟尼的时代是一个托钵行乞的时代,托钵行乞是没有什么选择的,更不要说素食了。只是到了粱武帝以后,僧团内才开始有严格素食的规定。以至今日汉传寺庙的僧人有了“独身、僧装、素食”的三项规定。
拟断酒肉文后,梁武帝不仅不再饮酒食肉,也不再听宫乐,甚至连女色也索性禁了,从此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他效法当年苦行林中的释迦牟尼,日中一食,过午不再。而所吃的东西不过是一些豆羹和和着蔬菜的米饭而已。他穿着布衣木棉,盖着布被,脚下则是一双用苇叶编的草履。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两年。
除了必不可少的国事,他整天的工作就是著作佛教论疏。有时候,过了四更他才入睡,而不等天亮,即起床写作。冬天一双手冻得开裂了,渗出丝丝鲜血也不肯停下笔来。到他八十六岁死去,一生中著述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经义注讲疏共二百卷,此外还有大量的序、诏、颂、铭等约一百二十余卷,真可谓著作等身。
建寺立像是一切奉佛者的主档项目,粱武帝在建康除建有放光明寺、大爱敬寺和智度寺外,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又斥巨资在宫城北掖门外建同泰寺。这座寺庙有大殿六所,小殿及堂十余所,寺内建有九层佛塔,东西般若台各三层,供有十方金铜像和十方银像。仿照释迦牟尼的竹林精舍和祗树给孤独园,寺内辟有大片园林,林内建有禅窟、禅房等,禅窟禅房分布柏树、山石和流水之间,从而营造一种禅乐的氛围。
建寺、立像、斋僧、供佛,梁武帝觉得还不过瘾,皇帝干脆也不当了。同泰寺落成的这一年,梁武帝舍身入寺,做了一名皇帝和尚。这一着让群臣着了慌,一国之君,岂能为僧。无奈之中,群臣以一万亿钱将这位皇帝菩萨赎回宫中。
大同元年(公元546年),武帝到同泰寺讲般若经,并举行无遮大会。无遮大会结束后,武帝仍没有回宫的意思,太子和群臣不得不又拿出一万亿钱将他赎回宫中。然而,梁武帝的奉佛行为并没有感动神灵,就在他回到宫中的当天晚上,同泰寺九层佛塔被一把大火化为灰烬,引起建康僧俗一片哗然,但武帝认为“道高魔盛,行善障生”,接着他又在同泰寺建了一座十二层佛塔。
二次舍身的又一年,梁武帝完成了他的第三次舍身。不用说,这次同泰寺又得到了一万亿钱的赎金。
梁武帝在奉佛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酿成严重的国内危机。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终于爆发了侯景之乱。叛军很快攻进了建康,侯景自称丞相。幽禁于台城的梁武帝忧愤成疾,连死前想要一口蜜吃竞不能得到。当时,这位八十六岁的老人举着干枯的老手,已不能说话,只是发出一声声的“嗬嗬”的噫语,谁也不再理他。
§§§第八节法显西行求法记
太阳差不多已收尽了它最后的光线,寺院前的那片田里的稻子也差不多收割完了。望着那些堆集在大田里金灿灿的稻谷,沙弥们抹着脸上的汗水,一个个露出轻松的面容。忽然,从对面的山坳里冲来十几个汉子,那些人一个个用锅灰抹着脸,大叫着,向稻田冲来。又是谁叫了一声,不好,强盗来了,快跑呀!
这些日来,不时有饥民抢人稻谷的传闻,说是如若遇到反抗.他们就会拔刀相向,甚至不惜取人性命。说时迟,那时快,眼看着那些人已经冲进了稻田,小沙弥们在刹那间全都逃得无影无踪了,惟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仍站在那里,像是不明白眼前所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