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首创中国佛教宗派的智者大师
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初冬的一个下午,颍川(河南许昌)的一户陈姓人家热闹非凡,原来,这户人家在一年前产下一名男童后,又降生了他们的第二个男婴。据说这男婴降生之时,产妇的房内神光洞明,这洞明的神光甚至映射到邻居的家里,于是一村的人都知道陈家降生了一个非凡的男婴,前来贺喜的人也就络绎不绝。
大家都争着抱看这名男婴,一个个说着吉利的话儿。忽然,一个瘸脚道人闯进了屋门,说也要见见这个男婴。这要求没有什么过分,于是,有人就去了屋里,将那个刚刚降生的男婴又抱了出来,谁知那个瘸脚道人张口就说,善哉善哉,恭喜你家有了一个出家人,这孩子将来必是一个佛门大德。
一般的人家,谁也不愿自己的儿子去做什么和尚,听了这瘸脚道人的话,男婴的父母都隐忍着心中的不快,只是不好表露出来。待客去室空,男婴的父亲陈起祖抱过孩子在灯下仔细观看,想看看儿子究竟有什么异相,看着看着,陈起祖不觉惊叫起来,呵,我的儿子生有重瞳。
孩子的母亲也凑过来看,果不如此,这孩子果然重瞳在目。重瞳者,非凡人之相也。想当年楚国霸王项羽即为重瞳之人,但项羽虽曾叱咤一时,到底最后还是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惨命运。于是夫妇俩内心复杂,面对眼前这重瞳的儿子,真是说不出是喜是忧。陈起祖曾在梁元帝萧绎身边做过散骑常侍这样的小官,因而他深知官场的险恶。陈起祖并不指望孩子将来出官为相,只希望他将来能延续香火,让一个家业红红火火地发展下去也就罢了。
世有动荡,家有不幸,这孩子长到十六岁时,父遭厄运,母又身亡。
小小少年感叹人生的无常,一心就想出家为僧,无奈兄长千方百计加以阻拦。兄长说,现父母均不在人世,你我双为孤儿,你若再去出家,岂不等于又割我一块肉吗?但是,在一个矢志出家的青年胸中,亲情不过是过限烟云,而无常的痛苦却是永久的阵痛。最后。他还是投到湘州果愿寺法渚的门下,成为一名年轻的沙弥,取法名智颉。在师父的指导下,智颉开始潜心研读《法华经》,并以此作为终身研读的主要经典。
佛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门,但它又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功夫。在长期研读的过程中,智颉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犬师,没有脚踏实地的修炼是万万不行的。
不久,他闻听到在当时名满天下的义学火师慧思正在大苏山为人讲经,便决定投奔慧思而去。
慧思的弟子众多,这些弟子大多是很有造诣的佛门精英。然而当慧思在一见智颧的当下,就立即觉得,眼前的年轻人将来必是佛门大器。慧思突然说:“呵,上次我们曾在灵山会上同闻佛陀的教法,不想今日又在此相见,真是佛缘不浅啊。”
慧思的弟子们都听得奠明其妙,智颧也觉得慧思的话显得突然,但他很快意会到慧思的寓意,于是很快接过话头说:“是啊,怪不得觉得面熟,记得那次在灵山会上,佛陀还曾为你摸顶,说你将来必是东土佛门的将才。”满座的人都知道这位新来的和尚不是一般的人物,都将他看作是一位异人。
追随在慧思的身后,智颉的学业有了很大的长进,没过几年,已成为慧思之外佛门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忽然一天,慧思把智颉叫到面前,郑重交待他说,我之住世将不久矣,你与陈国有缘,你可先去陈国弘法。
依照师父的嘱咐,智颉带着三十多位弟子来到陈都金陵,在瓦官寺开讲禅学。在此期间,上至皇室成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拜倒在智叛讲授的《法华经》下,若痴若醉。智颉的名望也在短短时间内家喻户晓,一时间,金陵出现人人出言必赞智颉,个个言词必论法华的浓郁氛围。俗话说,树大招风,出名必遭人妒,终于有一天,一个叫慧荣的名僧来到瓦官寺,声称要与智颉一论高下。于是,一场唇枪舌剑在所难免,辩论的结果当然是以智颉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但智颉也从此事中意识到,陈都金陵是非太多,绝非久留之地。一天夜里,智颉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中境界,据说正是会稽(浙江)天台山。于是,他结束了瓦官寺八年的讲学生涯,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到梦中的天台,在天台北峰创寺院,植松柏,引泉水,一时间天台佛法大盛。在这山水清幽的环境里,智颉一面继续他的弘法生涯,一边开始修习禅观。被后人传颂的所谓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经玄义》二十卷、《法华经文句》二十卷、《摩诃止观》二十卷即在此完成。这些著作除一部分为他自己亲撰,大部分为弟子根据他的讲授整理成篇。据此,中国佛教中第一个宗派“法华宗”开始形成。因法华宗是在天台山完成了它的全部理论,人们又称其为“天台宗”。
一天,智颉临海眺望,见有渔人围网捕鱼,便心生怜悯,力劝渔人改渔为耕,并以重金买下这一片海岸,以阻止渔人作业。第二年,智颉在天台山的一座大殿即将落成时,无数黄雀围在他的四周叽叽喳喳,有的甚至就落在智颉的头上肩上,智颉向人说,但凡善心,必有后报,你看,那些获救的鱼儿幻化为雀,是前来向我报恩的啊。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智颉接到晋王杨广的一封书信,杨广力邀他前往扬州主持千僧大会。当时,智颉已看到隋朝的天下必为杨广所继承,他分析了释迦牟尼以来的佛教历史,尤其是从前辈的实践中得出教训,佛教的兴盛,离不开现实政治的推助,更需用强大的经济为援。智颊随即下山前往。在扬州,智颉为杨广授菩萨戒并赐法名“总持”,杨广也回赠他为“智者”。从此,人们便称智颤为“智者大师”。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智者大师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虽只有微病,却不再进药,这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智颉端坐于佛像前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吉祥西归。
§§§第二节净土宗的先遣者县鸾
经过半个多月的旅途颠簸,昙鸾终于到达江南茅山。刚下过一阵雨,此刻,茅山被笼罩在一片浓浓的雨雾之中。
他向一个打柴人询问进入茅山的路,那打柴人看了看他说,山中本无路,你走过了,便是你的路。昙鸾觉得这个打柴人很有意思,便指着面前的儿条荆棘小路说,你不是沿着这其中的一条走过来的吗?怎说山中本无路呢?打柴人又看了看他说,先生采药还是炼丹?昙鸾回答说,既非采药,也非炼丹,我此来是要寻找一个高人,他姓陶,名弘景,是一位大道仙人,想你对此人也有所耳闻。打柴人笑了笑说,就是嘛,我看先生既非采药,也非炼丹,所以才向你说出那一番话,于有路而走路者,那就是些平庸之辈了,而于无路中去寻路,这才是非寻常之人,先生说我于此路中走出,先生看我不过一砍柴人罢了,而先生一看便知非寻常之人,而先生要寻找的人,也是非寻常者,所以我要对先生说,你只管向那云深不知处,定可寻找到你要寻找的人。
砍柴人说着,便唱着小曲,背着一捆干柴,快快乐乐地下山去了。昙鸾望着他的背影,觉得到底是茅山,藏龙卧虎之地,连一个砍柴的农人说出的话来也这样字字珠玑,句句真理。
这时,便有一缕阳光钻出了云层,远处,茅山的山顶在一缕白雾中似隐若现,昙鸾便沿着砍柴人走出的小路,向那云雾缥缈之处一步步走去。
其实,昙鸾对山并不陌生。还是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他从别人处借得一本闲书,书中说到五台山的文殊菩萨,顿时使他生起无限的向往。于是,他瞒着家人,独自爬上了五台山。那是他第一次领略山的神韵,也是他第一次与佛教结缘。昙鸾也正是在这次五台山之行中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宏愿,在五台山剃度出家,做了一名出家的僧人。
此后,昙鸾跟随师父走过了很多的大山,见闻了很多大善知识,他也因此而阅读了大量佛典,如龙树菩萨的三论:《中论》、《大智度论》和《十二门论》等。大约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大集经》。此经为后汉时期西竺僧人支娄迦谶先译三十卷,后又由鸠摩罗什译出同名经三十卷。此经内容说大乘法义,内容广泛,而以中观实相为其宗旨。经中讲说了许多大乘的修行法门,而均以般若性空的思想加以贯穿,一方面演说禅法,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很多密教色彩,因而一般人很难理解。昙鸾于是决定对这部经典进行注解。然而他的工作还未进行,突然一场暴病,使得他差一点断送了性命。病好之后,他便常常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笔来,他知道,他现在的定力或是功力都使他无法把这件宏伟的工程进行下去。
有人劝他说,须先治好疾病,一个多病之躯,什么事也是干不成的。于是,他决定寻找名医。
他在秦川大地漫无边际地走着,他不知道他要去哪里,他也不知道他要寻找的名医究竟是在何处。那一天,他忽然走到汾州秦陵。那是当年秦始皇的墓葬之地。走进秦陵,似乎他也就走进了那个飞扬跋扈的时代,走进了一个强悍专制的时代。站在那高高的秦陵东门,昙鸾遥望着南天,这时,有股强烈的光线从云层中钻了出来,照在这浩浩的秦川大地。奇迹发生了,就在那时,他感到神清气爽,感到生命的无比浩缈。他的气喘病也说好就好了。
昙鸾决定重新返回住地,重新开始他注解《大集经》的工作。忽然,一个念头在他的胸中升起:
生命是如此匆匆,人生是如此短促,而他所要做的事情却刚刚开始。那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曾使出无数的解数,希望求得长生不老的仙方,然而却始终未能得成。世上一定有长生不老之方,只是秦始皇因残暴而遭天下人所恨,没有人肯真正为他寻觅罢了。
很早以前,昙鸾就曾听说过道士陶弘景的事情,人们都说,陶弘景已经三百多岁了,但至今依然鹤发童颜。一个突发的念头让昙鸾激动不已,何不前去拜访道士陶弘景,向他学习长生不老之方术,而后再来从事佛经的注释工作岂不更好?昙鸾就是这样不辞辛劳地来到江南茅山寻找道士陶弘景的。
他在茅山的深处攀爬了一天又一天,饿了,摘几颗野果,渴了,掬一捧甘泉。终于在一个山洞前见到了正在打坐的陶弘景。果然正如人们所传说的,陶弘景鹤发童颜,声如洪钟,就像是一个弱冠少年。陶弘景对昙鸾也早有耳闻,二人一见如故。道童奉上一杯刚刚烹制的新茶,揭开杯盖,一股清香先自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陶弘景说,早就知道法师要来,所以小道我几天前就已经“整拂藤榻,具陈花木,端襟敛思,贮聆警惕”。昙鸾说明了来意,陶弘景立即取出十卷《仙经》交与昙鸾,嘱他好好阅读。陶弘景说,一切三昧,尽在经中。
在茅山住了半月,昙鸾手不释卷,将那本《仙经》日夜阅读。半月之后,昙鸾归心似箭,此刻,他迫切希望也能像陶弘景一样,在一座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认真修炼不死之术。陶弘景也不留他,昙鸾辞别陶弘景出了茅山。
途经洛阳,昙鸾寄住白马寺中,恰好遇到北印度三藏法师菩提留支在此开讲《涅槃经》。听完菩提留支一堂讲授,昙鸾觉得大有受用,于是登门求见。昙鸾开门见山地问道,西方佛法中是否有让人长生不老之术?菩提留支说:“岁月有时,草木荣枯,人命即在呼吸之间,一切众生都逃脱不掉生死的轮回,惟有佛法能了人生死。”菩提留支送给他《涅槃经》一部,嘱他好好阅读。菩提留支说,佛法乃人生大法,惟有一声佛号,才能让人了脱生死。
半个月后,昙鸾一把火烧掉了陶弘景送给他的那本《仙经》。此后,昙鸾于魏都时时为人开讲《大般涅槃经》,所到之处,教人念佛。他自己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从不离口,终于达到神清气远的境地,一时名闻魏都。东魏静帝因感佩于他的念佛法门,遂称他为“神鸾”,并敕住汾州石壁山大岩寺。
昙鸾晚年著作《往生论注》竭力提倡净土法门。在这部著作中,昙鸾阐述了处在“五浊恶世”的无佛时代的人们了脱生死的根本方法,他认为,此时的人们因无他力可依,且又秉性愚顽,惟有一心念佛,凭借阿弥陀佛弘誓愿力往生净土,才是通往解脱之门的易行道。
昙鸾的念佛法门简单易行,因此信众如云。他也被人们称为净土宗的先遣者。
§§§第三节兰论宗的开创人吉藏
梁献帝泰始元年(公元559年),建业兴皇寺的讲经堂里聚集了不少听经的人,大家都在专注地听法朗法师在宣讲Ⅸ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听法的人几乎全都是剃着光头的僧人,惟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也煞有介事地坐在那里。一般说来,六七岁正是一个孩子最好动最调皮的年龄,但这个孩子不但像大人们一样坐在那里一听就是几个时辰,而且似乎还听得津津有味,两只小眼睛听得炯炯有神。
当下有人好奇了,说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也坐在这里听经呢?知情的人就说,那孩子是前两年出家的道琼法师的儿子。道琼原姓安,原是安息国人氏,因祖上避乱而移居汉地。因他经常到寺里听智药三藏讲经,受此影响,终于剃度出家。却又不放心儿子,于是就常常把儿子带在身边,也好让儿子一同接受佛法的熏染。
智药老法师对这个孩子自然也十分喜爱,有一天,他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你愿不愿意像你父亲一样出家呢?小孩就点了点头,说早就想出家了。听的人就都笑了起来,说你早想出家,早是什么时候呀?就这样,这孩子就拜在法朗的门下做了一名小沙弥,取法名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