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的故事
9262600000027

第27章 水墨丹青处处禅(1)

§§§第一节芭蕉林中书狂草

——独步天下的怀素书法

南方的六月,正是盛夏的季节。午后的阳光把长沙零陵的这一片浓绿的山坡照得明晃晃的,让人有一种微醺的感觉。

大片大片的芭蕉林,正是僧人怀素休憩的场所。他脱下鞋子,以作枕头,高翘着的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不一会儿就沉醉梦乡。

这沉沉的睡眠并不一定是因为酒。其实对于一日九醉的怀素来说,在这座他自己命名的“绿蕉庵”里,他几乎整天都处在一种醉酒后的状态,而熟悉他的人也都知道,他那些独步天下的草书正是一次次酒醉后的结晶。三碗酒后,借助于那洒力的作用,他便拿起那一支秃笔,不管是地上墙上,甚或是自己的衣服上一通狂书,那种心情的舒旷,那种性情的张扬,真是酣畅淋漓啊。于是,一幅幅被世人赞不绝口的狂草书法便也诞生了。

小庵身处深山,一向少有香客问津,庵里的香火当然也就可想而知,再加上怀素一日九醉.庵里的日子更是捉襟见肘。日子拮据些倒也无妨,惟有纸张的缺乏,是常常困扰于他的一大难题。偶尔会有一些求书的人送给他一些纸,但这点纸根本够不上怀素每日的狂草滥书。于是,怀素便用林中的芭蕉叶当作宣纸,进行他独步天下的书法。

说起怀素以芭蕉叶为纸的故事,还从几年前的一次游历说起。

那一次他云游到北方,在一个半山亭歇息时,忽然看到亭柱上的对联:

知过客为谁来者请坐

问山程几许到此平分

联下题款为:

退翁高二痴撰并书

怀素很喜欢这几句朴实的诗句.但他更喜欢那功深力到,雅而不俗的书法。于是,他向路人询问高二痴是谁。路人告诉他说,山野老翁,无名无姓,只因整日写字作画,成痴狂情状,故人称高二痴。怀素一听之下,便要前去寻访。经路人指引,怀素果然在一处山坳找到了一个乡间老翁。

老翁以清茶一杯招待怀素,二人论起书法,竞彻夜长谈,直达天光。天明后,怀素惊奇地发现,高二痴的书屋里到处都是用柿叶写成的书法。在他的住屋四周,也到处可见株株柿树。怀素欲知究竟,高二痴说,说来不怕上人见笑,只因本人酷爱写字,却困于无钱买纸,只得在四周种下如许柿树,叶之为纸,书之不尽啊。

受此启发,想想长沙附近的山头上遍布芭蕉,那肥厚的叶子不比北方的柿叶更能当纸而用吗?回到长沙后,怀素在庵堂的周围栽种下数以万棵芭蕉。等到芭蕉叶成熟了,他便将那些芭蕉叶一片一片摘下来,晾干压实。纸不愁了,怀素写起字来就更加张狂,更加豪放,除了必不可少的应酬,他整日就沉浸在书法的欢乐之中。在他看来,世上什么都可以没有,惟独两样不可或缺,那就是酒和书法。他也就在酒和书法的作用下,度过他一日复一日的佛门生涯。

不知什么时候,天边滚过来几声闷雷,接着便是闪电划过长空,刚才还阳光耀眼的长空突然就密布着大块的云朵。怀索从微醺中醒来,透过芭蕉叶的缝隙,但见那天边的乌云飞快地飘逝,一阵接着一阵。那变幻的云朵像乌龙,像猛兽,像滔滔巨浪,真正是让人目不暇接。接着,豆大的雨点砸下来,砸在头顶上的那一片芭蕉叶上,四野便是一片无边的潮汛,像铺天而来的惊涛骇浪,又像是席卷而至的千军万马。怀素翻身而起,此刻,他只觉胸中有着一股急待泄发的激情。于是,他赤着脚冒雨冲进庵里,对着那暴风骤雨。对着那四野的涛声,挥动毛笔,奋笔疾书。

暴雨过后,阳光明丽,窗外的芭蕉林青翠欲滴,然而此时怀素已无暇欣赏那雨后的景致,在又一碗清酒的作用下,他已倒在那一堆狂草书法上,醉得不省人事了。

也就是在那一阵暴雨过后,怀素的书法别有一番境界,书界公认,怀素是继前人张旭之后的又一座新的狂草高峰。从此,“颠张狂素”便成了后人对两位狂草大家的一句绝称。一时名人如李白、戴叔伦、僧人贯休以及韩翊等纷纷作诗,赞美怀素的狂草书祛。大诗人李白在一首《草书歌行》的诗中这样写道: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圣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免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辞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飘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直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

§§§第二节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有那么几年,由游本昌饰演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济公》几乎风靡全国,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那诙谐幽默的电视插曲。一时间,有关济公活佛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济公活佛。

人心里都有一杆称,电视剧的热播,电视剧插曲的流行,一方面源于艺术家的成功表现,另一方面更是对那位救人困厄、喜谑谈笑、压富济贫、息人争讼,却又破衣落拓、半疯半颠、形迹无定的济公活佛的喜爱。生活中需要诙谐,更需要公道和主持公道的人。对于千百年生活在不平和困厄中的普通百姓来说,济公活佛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期盼,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某种补充。

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济公活佛这一艺术形象也是如此。人们之所以能创造出济公活佛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是因为历史上的确曾有一个叫道济的僧人。

道济生活的年代约在南宋时期(约公元1129年至公元1202年),字湖隐,号方圆叟,人称济颠、济公。

其俗家姓李,浙江天台人。十八岁在临安(今杭州市)灵隐寺出家为僧,剃度师为堂远上人。虽然进入了佛门,但道济却是一个不守戒律的僧人,他吃肉喝酒,四处飘泊,破衣烂衫,一把破扇随身而带。可别小看了那把破扇,热了可以扇凉,冷了可以挡风,有时候,甚至能当作护身的武器,与前来寻衅的人有一把好搏。

虽然这样不守戒律,但他的老师堂远上人却始终偏袒于他。寺僧们每有责难,甚至时时有将道济迁单出寺的企图,堂远上人总是说,非凡之举出自非凡之人,你们都不及道济。平府的寺僧们当然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因为他们除了看到道济喝酒吃肉、一身酸臭,甚至当着香客的面扮鬼脸,翻筋斗,实在看不出道济究竟还有什么非凡之举。老师护他一时,却不可护他一世,堂远上人圆寂了,再也没有人偏袒道济了,寺里的僧人们一哄而上,就将道济的那一把破行头扔出了灵隐寺外,道济当然也就被他的师兄弟们扫地出门。

这时候的道济真正成了一个云游天下的僧人了。不久,他来到杭州南屏山净慈寺,净慈寺的老僧德辉不以形貌取人,他也像灵隐寺的堂远上人一样说,非非凡之人,难有非凡之举。德辉给他一碗饭吃的理由,让他在寺里做了一名书记僧。谁也没有看出,一个破衣烂衫的“马溜子”僧(对流浪憎的称呼),不仅能写得一手工整而秀丽的蝇头小楷,还能写出一首首禅韵悠远的诗词。有一次,有几个秀才听说道济能作诗文,特意携了一坛好酒,将道济请到一座洒楼饮酒。道济有心拒绝这些酸溜溜的文人,但却又禁不住那好酒的诱惑,果然应约而至。坐在那小酒楼上,但见窗外桃花点点,行行白鹭游于水中,好一派春天的美景。那儿个文人说,而对如此春景,我们何不就以窗外的春景各作一首诗来,以添酒兴。文人们以防道济有模仿之嫌,就请道济首先来做。道济当即提笔写道:

出岸桃花红锦英,央堤杨柳绿丛轻。

遥看白鹭窥鱼处,总破平湖一点清。

几位文人实在看不出这一身邋遢的和尚竟能做出这样色彩明丽,笔触细腻却又充满禅意的好诗来,儿个以诗文自赏的文人谁也不敢再拿出自己的诗来。

那天的道济当然是一番好醉,几个文人却又不肯饶他,趁着他醉成一团烂泥,又拾掇他说,都说你醉中有好诗,我们倒要看看,此时的你还会有什么好诗出来。

道济半睁醉眼,提起笔来又在纸上写道:

何须林景胜潇湘,只顾西湖化为酒。

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如果说这一次酒中作诗让道济名扬四海,而道济的另一次行为,更让人意识到,堂远上人说得没错,这个疯疯颠颠的和尚的确是一个非凡之人。

一场无名天火,净慈寺几座殿堂顷刻间被化为灰烬。道济自告奋勇地要求出门化缘,说建寺所需的原木由他包了。他来到钱塘江上游的一处山林,施主是个小气的人,但也不好拒绝僧人的化缘,施主问他,师父共要多少原木?道济说,袈裟遮处,任由我伐。施主说,袈裟遮处能有几何?

就任你伐吧。道济脱下袈裟抛向空中,只见那一领袈裟随风升空,一下子遮住当顶处的太阳,一整座山头尽在阴处。施主知道这是一位圣僧,只得同意任由他伐。又见他未带一个伐工,便又问他,你一个和尚,能伐得多少木头?道济说,无须你急,明天你且上山来看。

第二天那位施主来到山上,但见满山的原木都被道济伐尽。再看那钱塘江上,一棵棵原木随水而流,满江尽是道济伐下的木头。

几天后道济回到净慈寺,寺僧们问他.你夸下海口,现在怎么不见一根木头?道济将他们带到寺中的那口水井旁,见那井里一棵原木浮在井口。寺僧们用铁钩钩出那根原木,又一根木头浮出井口。大家直忙了一天一夜,净慈寺的院子里山头一样堆满了建寺所需的所有原木。

道济井中取木的事谁也不知是传说还是真实。总之,南屏山净慈寺的那口水井至今仍在。但凡知道这段传说的游客,来到净慈寺都会特意去寻这口神奇的水井,都要伸头看看,那井里是否还会有一根木头浮在井口。

像一切功深力到的高僧一样,六十岁那一年,道济预知时至,无疾而终。临终前作下一偈曰: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破西壁。

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第三节新安画派僧弘仁

傍晚时分,画僧弘仁带着他的一群弟子终于来到黄山文殊院。

弘仁已记不起这是第几次登上黄山了。只是过去每次到黄山他都是独往独来,而这一次却是带着他的一大群弟子,其中包括他的侄儿江注。弟子们刚刚为他庆祝了五十岁生日,知道他就要再上黄山,说什么也要跟着一起来。他破例答应了。

小时候一个算命先生说他活不过五十三岁,如果这样,他只有三年好画了。这几十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地来到黄山,一幅又一幅以黄山为背景的画被人们争抢着到市上卖,随着他的这批画的价格被哄抬得越来越高,他也被人们当成黄山画派的中坚和领袖人物。赞誉之声不断.而对于他来说,他来黄山惟一的理由就是,黄山是凝结着他大半生情感的魂兮所在。正是黄山的清凉脱俗,才使得他在这个苦难人生中寻到了知音。面对着黄山绪峰,面对着黄山那飘逸不定的云海,他似乎也就找到了与之倾心交谈的红颜知己。

记得第一次来黄山时,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站在文殊院山门前的那块台阶上,父亲用手指着左边的山峰说,你看,那就是天都峰,历来上黄山的人都说.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天都峰是黄山最高峰呢。可是,此刻的天都峰被一层浓雾遮盖着,什么也看不见。父亲又指着右边的那座山峰说,那是莲花峰。这时,一团雾气袅袅蒸腾,不一会儿,雾气移出,露出那些参差不齐的山峰。父亲又说,你看.那山峰是不是就像一枝出水的莲花啊?弘仁怎么看那莲花峰都只像一手并拢的指头。但是他没有说,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和大人争舌头的孩子,就像现在一样,他从来不和他的那些画友们争三论四,却也永远都不会苟同于其他人的看法,他只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第二天,他和父亲一同去爬天都峰,过鲫鱼背时,他是一路小跑着过去的。回来的时候,雾岚去尽,看着鲫鱼背两侧的万丈深渊,顿时为方才的唐突捏一把冷汗。那一次父亲回去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紧接着,是明王朝的覆灭。不久,他就做了和尚。

有一次他的画友梅清问他,对散了和尚一事,现在是不是有些后悔?

他不好回答梅清。其实做和尚和不做和尚都那么回事,也只有梅清这样问他。梅清被后来的人称作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弘仁认识他时,梅清在画界就很有些名气。不过在弘仁看来,梅清的画文人气太重,梅清所缺乏的,恰恰是弘仁的那种空灵和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