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悟人生全集
932100000017

第17章 感悟事业:事业是成功人生的支点(1)

没有认真的精神,就没有出色的成绩

著名作家肖复兴曾感慨地说:“现在,有些编辑部、出版社,编一些文摘或选集,挑选了你的文章,就像从无人管理的果园里摘果子,随便伸手摘下来便装进他的篮里,视为己有。事前,不跟你打招呼;事后,不寄样书和稿酬。似乎一切都那么天经地义。如此巧取豪夺,颇有‘公然抱茅入竹去’的感觉,在我已不止一次。虽有《著作权法》高高在上,想想为区区一篇文章而费周折,总觉得麻烦,便屡屡作罢。”

但肖先生也不是不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

几年前,热心的读者告肖先生,他写的一篇《可怜的马斯卡尼》被《读者》(曾用名为《读者文摘》)转载了,问他知道不知道?肖先生一无所知,并且感到奇怪。以前,《读者》曾转载过他的文章,每次事前事后均有信函相告。怎么这一次没有了呢?于是,他给《读者文摘》编辑部写了一封短信相问。当时,并不抱什么希望。

不料,没过多久,他收到《读者》编辑李一郎先生的回函:

“您好!来信收悉。我刊今年第8期转载了您的《可怜的马斯卡尼》一文。发稿前曾给《随笔》去函询问您的地址,以便出刊后给您奉寄样刊和稿酬,但至出刊也未能收到该刊的复函。为此,我们只好将您此文的转载费寄至中国版权研究会。故请您去信与该会联系,他们会负责给您将稿酬汇寄的,请放心……”

同时,李一郎先生还寄来了转载他这篇文章的《读者》。

肖先生心里忽然很感动,他感动的是李一郎的认真。对方完全可以寄一份杂志,三言两语说说,李先生却极详细地告诉了自己事情的始末以及稿酬的原委。在他的信后不仅署上他的姓名,还盖上了朱红的公章大印。

肖先生认为:“眼下,这样认真的人不多了,尤其是对外界与自己不搭界的人认真的人不多了。人们更看重的是自己,自然认真便成了奢侈和累赘……优秀的编辑永远不是仅仅拿着剪刀和糨糊就可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除了学识之外,还要有这种认真,对作者与读者的认真。”

肖复兴先生没有如李先生信中告诉他的那样,给中国版权研究会写信,因为现在稿酬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收到了李一郎先生的信,便也同时收到了自己所期待的、比稿酬更重要的:认真。

人生箴言:

对待自己的事业,尤应如此。没有认真就会导致万事马虎、糊弄,结果看起来是你糊弄了工作,但其实是工作糊弄了你。

你对它投入一份专注,它回报你一份成就

在荷兰,有一位刚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在一个小镇找到了为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从此他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他太年轻,工作也太清闲,总得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算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早已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磨出的都要高。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块玻璃片磨好,可以说用尽了毕生的心血。借助打磨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名声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不可攀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也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人生箴言:

铁杵之所以能磨成针,就在于老妇人的专注与恒心,做任何事倘若失去了这一种精神,就不能指望收获成功的喜悦。

用一颗诚挚的心做事,才有一份辉煌的事业存在

在巴黎市中心的两条大街的交叉口,有一座名为《巴尔扎克纪念碑》的塑像。这座塑像上的巴尔扎克,昂着头,披散着发,用嘲笑和蔑视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然而巴尔扎克像却没有双手,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座塑像是近代欧洲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为了创作出这件作品,理解和体会这位《人间喜剧》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巴尔扎克的内在神韵,罗丹仔细阅读了巴尔扎克的全部重要作品,认真钻研了有关巴尔扎克的评论文章和传记作品。

不仅如此,罗丹对塑像的创作态度极端认真。当时塑像的委托者限定18个月完成,并给了罗丹一万法郎定金。罗丹为了避免因时间仓促而粗制滥造,退回了一万法郎,并要求多给他一些时间。

在塑像的创作过程中,罗丹还经常征求别人的意见。

一天深夜,罗丹在他的工作室里刚刚完成巴尔扎克的雕像,独自在那里欣赏。他面前的巴尔扎克身穿一件长袍,双手在胸前叠合,表现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兴奋的罗丹迫不及待地叫醒一名学生,让他来评价自己的作品。

这位学生怀着惊喜的心情欣赏着老师的杰作,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那双手上。“妙极了,老师!”这位学生叫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听到这样的赞美,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匆匆跑出工作室,又叫来另一个学生。“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这样一双手,它们简直和活的一样。”学生用虔诚的口吻说道。罗丹的表情更加不自然了,他又叫来第三个学生。这个学生面对雕像,用同样尊敬的口气说:“老师,单凭您塑造的这双手,就可以使您名垂千古了。”此时的罗丹已经变得异常激动,他不安地在屋内走来走去,反复端详这尊雕像。突然,他抡起锤子,果断地砍掉了那双“举世无双的完美的手”。学生们对老师的举动惊呆了,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罗丹用平静的口气对他们说:“孩子们,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座雕像的整体了。”沉思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记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罗丹就是这样一位为艺术不断追求的人。

人生箴言:

不论是艺术还是其他工作,我们都需要一种以生命的全部热忱来对待它的精神。你把它当作你的事业,它也就给你所追求的一切。

不论你做什么,都要保持一颗高贵的心

他是个上了年纪的补鞋匠,铺子开在巴黎古老的玛黑区。布克夫人拿鞋子去请他修补,他先是对她说:“我没空。拿去给大街上的那个家伙吧,他会立刻替你修好。”

可是,布克夫人早就看中他的铺子了。只是看他工作台上放满了的皮块和工具,她就知道他是个巧手的工艺匠。“不成,”她回答说,“那个家伙一定会把我的鞋子弄坏。”

“那个家伙”其实是那种替人即时钉鞋跟和配钥匙的人,他们根本不大懂得修补鞋子或配钥匙。他们工作马虎,替你缝一回便鞋的带子后,你倒不如把鞋子干脆丢掉。

那鞋匠见布克夫人坚持不让,于是笑了起来。他把双手放在蓝布围裙上擦了一擦,看了看她的鞋子,然后叫她用粉笔在一只鞋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就说:“一个星期后来取。”

布克夫人将要转身离去时,他从架子上拿下一只极好的软皮靴子,很得意地说:“看到我的本领吗?连我在内,整个巴黎只有三个人能有这种手艺。”

布克夫人出了店门,走上大街,觉得好像走进了一个簇新的世界。那个老工艺匠仿佛是中古传说中的人物——他说话不拘礼节,戴着一顶形状古怪、满是灰尘的毡帽,奇特的口音不知来自何处,而最特别的,是他对自己的技艺深感自豪。

布克夫人想: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只讲求实利,只要“有利可图”,随便怎样做都可以。人们视工作为应付不断增加的消费的手段,而非发挥本身能力之道。在这样的时代里,看到一个补鞋匠对自己一件做得很好的工作感到自豪,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实在是难得遇到的快事。

人生箴言:

一个认真而又诚实的人,不论做什么,只要他尽心尽力,忠于职守,除了保持自尊之外别无他求,那么,他就是值得世人尊敬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让杰西永远也忘不了的,是她上三年级时的一次午餐时间。学校排戏时,她被选来扮演剧中的公主。接连几周,母亲都煞费苦心地跟她一道练习台词。可是,无论她在家里表达得多么自如,一站到舞台上,她头脑里的词句便全都无影无踪了。

最后,老师只好叫杰西靠边站。她解释说,她为这出戏补写了一个道白者的角色,请她调换一下角色。虽然她的话亲切婉转,但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杰西——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让给另一个女孩的时候。

那天回家吃午饭时,杰西没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然而,母亲却觉察到了她的不安,没有再提议她们练台词,而是问她是否想到院子里走走。

那是一个明媚的春日,棚架上的蔷薇藤正泛出亮丽的新绿。杰西无意中瞥见母亲在一棵蒲公英前弯下腰。“我想我得把这些杂草统统拔掉。”她说着,用力将它连根拔起。“从现在起,咱们这庭园里就只有蔷薇了。”

“可我喜欢蒲公英,”杰西抗议道,“所有的花儿都是美丽的,哪怕是蒲公英!”

母亲表情严肃地打量着她。“对呀,每一朵花儿都以自己的风姿给人愉悦,不是吗?”她若有所思地说。

杰西点点头,很高兴自己战胜了母亲。

“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母亲又补充道,“不可能人人都当公主,但那并不值得羞愧。”

杰西想母亲猜到了自己的痛苦,她一边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事,一边失声哭泣起来。

母亲听后释然一笑。

“但是,你将成为一个出色的道白者。”母亲说,并提醒杰西是如何爱朗读故事给自己听的。“道白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一样重要。”

人生箴言:

每个行业都能出人才,关键是你要做得足够好。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能做最好的自己,那么你也就会得到你应得的掌声与鲜花。

事业从点滴努力开始,成功源自一份坚持

10年后,大学同班同学聚会。

当年一个个在课堂里听讲的学子,如今却有了很大的差别: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成了博士、教授、作家,或公司老总;也有的下岗分流,给私人小老板打工;还有的赔本欠债。

有些人不服气,感叹这世道太不公平。于是,有几个人就去请教当年的班主任。

老师只是一笑,然后出了一道题:10减9等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