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我跟营销人一起吐个槽。经常会有广告主希望我们在推广的时候,给他们做到其旗下每一个产品都能大量曝光。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产品受众相似,而无法有效击中消费痛点的问题。这一点上,2013年4月新浪河北为招商银行推广三款不同的信用卡时,采用不同渠道进行推广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
招商银行2013年4月曾同时推出三款不同的信用卡,分别是:YOUNG卡、汽车卡和微博达人卡。
这三种卡受众特征很相似,如果不进行人群细分,在同步推广的情况下,很难真正打动用户,因为受众看到相关信息后会产生心智上的混乱。所以在这种框架下,不同的卡就要有不同的合作渠道才能将真正的用户挖掘出来。基于此,新浪河北定位YOUNG卡的受众为年轻时尚的白领,去做跨界合作的渠道选择偏向了财经类和玩乐类的意见领袖。汽车卡的受众为拥有汽车的用户,跨界的渠道偏向了汽车类的意见领袖。而微博达人卡则瞄准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微博自媒体达人用户,为了与YOUNG卡用户进行一定的差别区分,选择跨界渠道的方向主要偏重于美食和旅游。虽然不同方向的跨界人群仍会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做到方向性区分的新浪河北,还是将三种信用卡在做到有效曝光的同时,不至于引起受众心智上的混乱。而结果也是非常可观的,最终总曝光量超过80万,新浪河北为招商银行搭建的专题页访问量也超过25万。最终的粉丝影响规模不小于100万人次。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又溜号儿了啊?在想接下来你要跟哪个品牌做个跨界合作呢?哈哈,别急。我们还是要把跨界合作讲清楚些。我们看到的这两个跨界合作的精彩案例中,一个是纯粹两品牌之间的合作,另一个是品牌联合段子手之间的合作。这两种都可以是跨界合作的典范。完美搭配的效果好比寿司和芥末,奶茶和珍珠,@申晨 和 @薛木子。但你是否有想过,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以及其他的新媒体平台,渠道之间是否也存在合作呢?甚至这些合作不算作跨界,有时候同行业也是可以合作得很精彩哪。我们不妨看一对很基情的合作案例。
好吧,我承认。我又给你们找到一个很内涵的方法。那个拿棍子的同学,你赶紧抡过来吧。不过,这种合作真是太好了,不是吗?转发3万以上,曝光几千万,放到传统媒体上,那是得花多少钱才能完成的任务,在微博中仅仅几次转发,四个软件都得到了有效的曝光。(此次营销合作用了非常少的成本宣告了腾讯将与搜狗的战略合作,是一次非常省钱省力的合作前期宣传。不仅做到了极为方便的告知,还在网友的猜测和互动中对四个品牌做到了极大的曝光。)
说完了挖掘客户,有同学可能会问:我们不是还有两个主题,管好员工和盯住对手吗?别急,再次套用延参法师的话,生活就是快乐地去存在。让美好相遇,有时候需要静静地等待。
对于管好员工这件事情,我想到曾经的一篇新闻报道,报道中讲道:“老板让员工周六加班,员工不爽,告知老板自己生病。老板同意不加班后,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该员工周六更新的在海边度假的信息,看后老板勃然大怒。”事情描述起来很简单,但我们也可以窥探到新媒体的无穷威力。这种事情放到微博、微信诞生前,老板是完全无法得知员工是否真的有病休息的,但微信朋友圈的应用出卖了该员工的真实动向。所以你看,这种类似的应用是否可以帮助你进行员工管理呢?哎,你们怎么都把老板的微信给拉黑了呀。
另外,作为人力资源经理的我,也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提醒企业主可以关注员工的微博,或者加员工微信为好友。这样做并不是一定看他们到底有没有生病(我始终相信诚实的雇员还是占绝对多数的),而是可以关注到员工的心态变化,从而更加人性化地进行员工心理干预,防止不必要的跳槽、抱怨等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新媒体能够提供给企业主关于员工的管理,远不止仅仅观察员工真实动向以及查看员工真实心态那么简单。有时候用作招聘渠道,运用得当,不仅效果远远大于招聘网站,还能树立企业形象,带来企业品牌良好的传播。我们来看一个非常经典的微博招聘案例。
一条招聘广告,虽然文字内容很有趣,但转发上万次的效果一定让你很想看这条微博的配图和视频到底有多精彩。
这样的招聘内容太装、太神经病了吧!但是,又太好了不是吗?当然,你也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在本书的官方微博中私信回复关键词【招聘】观看该微博所配的视频。
(感谢微奥传媒为本书提供的相关互动)
你看,在新媒体的时代,原来对于员工,从招聘到管理都有了不同的解决思路。或许你还有更多不同的创新方法,也欢迎在微博上写出你的想法,并@申晨。对于精彩的员工管理方法,我会帮你转发!免费的哦!
那么,最后我们说一说对于盯紧竞争对手这件事
首先,你需要关注你的竞争对手。有人问:“我在操作公司的企业微博,或者我已经有了关于我所在企业的V认证,不想让竞争对手发现我对他的关注,要不面子往哪儿放?”我才不会告诉你微博有个功能叫“悄悄关注”,完成关注后,你就只需要等待他们发布消息了。比如对于一家餐饮企业,竞争对手众多,关注后,就可以非常方便地知道对手又推出了什么新菜,又做了什么新的活动,甚至于请了哪个大厨。(你们觉得我老是举餐饮的例子?那是因为我自己就是开动起来的火车。一直都在狂吃、狂吃、狂吃……)这些内容经常被竞争对手第一时间发布在微博上,而且由于微博平台上品牌的公信力,其内容必然都是真实的,这对于知己知彼可是非常方便的。我有一个哥儿们是微奥传媒的CEO,有十几家餐饮机构找他们做新媒体运营,他们在策划一个事件或者规划一个活动时,就非常聪明地从竞争对手处先捕获最真实有效的信息,其创意总能比竞争对手出色,其中微博的信息贡献功不可没。当然,微奥传媒本身对餐饮机构的社会化营销经营数年,自身经验及创意也绝对是一流的。而在微信中,由于信息相对封闭,最直接的社会化收益来自你可以知道竞争对手的SCRM系统是如何布局的,借鉴、超越就要看企业投入的多少和综合创意实力了。
其次,你可以通过竞争对手微博内用户的评价得知消费者对他们最直接的认知。当然,这是需要花费一些精力的,但对于一个企业的产品规划来讲,不管是借鉴对手的优势还是去除与其相近的劣势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过以上两件事情,虽然看上去很让人激动,但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很恐怖。因为,你在盯着你的竞争对手的同时,他们也在盯着你。新媒体就是这样一个很牛的系统,大家同处一个平台,信息的公开和流动让一切都变得透明。无论你怎样想通过新媒体经营好品牌知名度及其口碑,企业始终要明白一个根本的道理——做好产品和服务。为什么说产品和服务是根本?不妨我们来说说安然公司的故事。安然公司原是千亿资产的公司,其总裁肯尼年轻时候花了100美元买了一头驴。后来驴死了,于是肯尼办了一次幸运抽奖,用驴作为奖品,卖了500张票,每张2元,赚了998元。有人问,难道没有人不满吗?肯尼回答:只有中奖的人不满,所以我把钱还给他了。后来有人推崇肯尼这种思维,但是我认为这种带有欺诈性质的思维是社会浮躁和商业道德沦丧的根源。后来财务造假让安然公司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动荡,这一切和肯尼也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企业只有将重心落在产品和服务这两个最根本的基础上,你的口碑才会良性发展,而创意和营销只是将你的好口碑更加有力地传递出去。所以,少年,新媒体可以造就一个品牌,但能让一个品牌长久生存下去并在任何新出现的媒体上都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永远都是一个企业的良心。
本章总结
由于新媒体中企业和普通用户是共存的,这给任何行业、任何产业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而对于品牌企业来讲,这种变化尤为显著。新媒体的信息流动性可以在一个营销创意布局下迅速造就一个全新的品牌,也可以在一些不经意的细节驱动中快速毁掉一个原本有无数消费者基础的多年老品牌。(味千拉面的危机公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变化,以及细节处理上的不得当酿成了后来的噩梦。)所以我们在庆幸新媒体给品牌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要对其中的重要构成:消费者、员工、竞争对手做出更优化的处理策略。但不管是粉丝互换的跨界合作,还是整合新媒体中的话语渠道为企业背书,得来针对性受众的关注,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重视永远是最重要的。而消费者或竞争对手在新媒体中的信息反馈,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帮助企业尽快优化其产品或服务。利用新媒体驱动企业的整体变革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动作的快慢在某些行业中将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命运。只要新媒体运营人员懂得如何操作,并足够用心操作,这种转型将会很快在企业中发动。
大V闲话——刘寅斌
我是刘寅斌,现在是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1996—1999年曾在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电脑报》担任记者。
2009年下半年,微博上线。我在2010年春节成为微博的用户,并喜欢上这种及时互动、快速交流的互联网应用。2010年春节后,我在我的《管理信息系统》课堂上,以微博为课外作业,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玩微博,每周根据粉丝量排出全班的排行榜,相关榜单也被我发布在微博上。记得刚开始时,全班150名学生,也就只有两三个学生用过微博。
我们当初玩微博,很快乐,也很单纯。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增加粉丝,结果在最高峰时,在新浪微博个人粉丝前100强中,我的学生们占了七八个。现在想想,如果一直跟着大势走到现在,那些高粉丝的学生们会不会不一样呢?
就在我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新浪微博的苗颖通过微博发现了我们的实验。苗颖是我进入新浪微博的引路人,而苗颖的同事李少宇随后来上海负责微博在华东的推广。我和少宇认识后,少宇开始带着我参加新浪微博的各种推广活动。我因为一直在从事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信息化咨询服务的工作,顺理成章地就开始客串起为企业微博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工作。结果,微博发展势如长虹,我自己也跟着新浪微博的成长而迅速成长。
这几年,我为数百家发行机构提供过有关社会化媒体、互联网企业营销相关的咨询和培训服务,每周都会在各地有课程巡讲。微博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很庆幸,能和微博一路走来。谢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