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伏心理学2
9345700000002

第2章 投射效应:职场人际关系最致命的误会(1)

引言:

为什么产生误会,心理学的投射效应是最强大的解释,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情绪、观念和好恶“投射”给别人。

的确如此,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一次一次地被“投射效应”所误导,用自己的想法一次次地误会别人,当然,我们也可能被别人误会,而且职场中的误会是如此常见。

以下所出现的案例,很常见但是人们却往往没有察觉,并且,最后的解析可能颠覆了你很久很久以来的固有认识,看完之后,可能令你“于我心有戚戚焉”,在大吃一惊的同时,或者拍案叫绝,或者冷汗如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怡然自得……

有句话叫“在一定的时间点上,重复旧的行为只有旧的结果”——职场人应该怎么利用自己的“投射效应”,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天地,而不是被“投射效应”所左右,误会了很多你本应理解的事情,本章陪你深入解决这一问题!

为什么,你总遇到一些“坏同事”

如果我说“误会”比“坏同事”更可怕,你会不会赞同?

实际上,因为“误会”在职场中出现的频率太多了,比我们可能遇到的“坏同事”多得多,所以,“误会”是职场人要克服的第一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偏见,很多人都存在着自我认识不足的情况。

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费解,为什么有的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是哪里出了差错;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同事非常好,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一些日常的,让人头痛的事情。

关于同事,这是一个敏感词汇,他们不是我们的家人,不是我们的爱人,甚至都不能算是我们的朋友,但是,他们却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没错,他们就是既让人爱又让人恨的同事们。

在和同事的交往过程中,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困惑,今天我们先来解答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们总会感觉自己在哪里工作都会遇到“坏同事”。

实际上,我们很容易把同事想象成“坏同事”,毕竟职场上总有这样一些人让自己感觉不太愉快,由于好坏的标准因人而异,各人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判断,如不专业、形象差、没有计划性、合作性差等,但这样的人却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坏同事”。那究竟谁才是“坏同事”,一般是指手段卑劣、品格不端的坏人。

可是有一些同事,你感觉他们不懂得尊重你,回报你,可能更多的是个人立场、思想观念和行事作风与众不同。他们的言行的确不那么让你感到舒服,但他们并不“坏”,如果认定对方是小人,自己往往就会认为自己本身没有太多可检讨的地方,更不会看到事实的真相。

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觉得自己总遭遇“坏同事”并非偶然,这缘于人们不能够了解自己,毕竟认识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人们往往机械地判断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刘云飞和楚杰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有时候经常要去别的办公室复印材料,常常不论谁出去,就帮着对方带一份材料去复印。

一天,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刘云飞拿起楚杰的材料要去复印,他心想:“这个懒同事,每次十有八九都是让我去帮他复印材料。”于是,刘云飞就开玩笑似的顺口问楚杰:“你觉得有多少次,是你帮我复印材料呢?”

楚杰抬起头,坦然地说:“十有八九都是我去帮你复印的吧。”

这让刘云飞的感觉非常糟糕,他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不知回报的搭档。

当然,究竟谁复印材料更多一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在具体的工作操作中,这件事情很难精准地量化究竟谁做得更多,重要的是,两个人同时认为自己比对方做得更多。

这种现象实际上非常普遍,在职场中,有些人很受欢迎,工作上更是如鱼得水,有些人却四面树敌,难以融入集体之中。其实,很多时候,同事之间出现的误会都会与此有关,这种“自我服务偏见”很容易让我们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别人。当然,当别人有这种心理的时候,他们也同样看不清真实的状况。

于是,由于这样的误会,就会形成同事之间的反目,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搭档的付出比搭档对自己的付出要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许,职场人应该懒于“认真”,远离斤斤计较,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要切身体会到对方言行中的合理成分。那么就可以让自己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

毕竟人的一生中90%的时间都要用于工作,每一天,职场人都朝九晚五地打拼。但是,就是在一些小事中,我们自己对别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因而犯了一些错误的职场行为,导致好人缘就在这些无谓的简单错误中悄悄地溜走了。如果能做到宽以待人,那么,职场中就没有处理不好的同事关系,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磕磕绊绊!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有的“坏同事”并没有那么可恶,你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化解与他们之间的矛盾,例如小林的同事非常懒,她的工作是验货,可是她的男同事经常趁小林不注意就开溜了,晚上六七点留小林一个女人在单位干活。

但是这个男同事大大咧咧惯了,他也不觉得小林心里会难受。于是,面对这个“木头人”,小林想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先跟这名男同事开玩笑,问他那么早回去是去相亲呢还是去干吗。果然,男同事有点不好意思了,紧接着,小林乘胜追击,对他说:“最近经理偶尔一两次会来咱们工作室,也不知道他是来检查工作呢还是考核出勤率呢?”

听完这句话,这个男同事再也没有偷溜过。

你的观点是什么?

你是否感慨,为什么工作这么多年,自己总在职场上“遇人不淑”,很多人完全不珍惜、不懂得你的付出。

也许,大家都没有错,你说呢?

读者报告

我工作已经四年了,因为工作环境的不适应,调了三次工作,还总感觉很不顺心,因为我个人的生活习惯有些“洁癖”,所以在办公室里,我总是非常积极地维护整个办公室的环境卫生。

很多时候,我都非常苦恼,我感觉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总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有的同事简直太不懂事了,尤其是男同事,总是把烟头乱扔,我时常就要给他们清理烟头,还有的时候,他们穿着蒙了厚厚一层灰的鞋子来上班,真是让我费解和反感。女同事也是如此,有的女同事,在办公室梳头发,碎发掉在干净的地板上,真让我看不过眼。

当然,我认为他们有我这样洁净的同事,是非常幸福的,他们可以因此减少很多的麻烦。

但是有一天中午,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听到俩同事的对话,让我整整一个星期都非常郁闷。

一个同事说:“在小李面前,我太不放松了。今天上午我只不过因为心烦,顺手把文件里夹的报价单撕碎扔了,但是不小心没扔到纸篓里,她立即走过去,帮我清理了,明明心情非常不好,一句话也不想说,还得客气地对她说‘谢谢’。”

另一个同事非但没有制止,反而积极响应:“可不是吗,还有一次,我就是不小心把奶茶弄洒了,你看她当时的表情,好像发生了天大的事。”

我赶紧溜出了办公室,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简直觉得她们“不知好歹”。

但是,今天看了这段内容之后,我的心不那么难受了,原来,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对别人的判断也可能存在误区。

我的同事并不需要我的帮助,而我过分地清洁卫生,有时候也会让他们感觉“累”。

也许,我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让自己做得更好一些。

用最专业的“演技”,封锁个人的情绪

职场个个是演员,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就皱眉头。

觉得太夸张,太黑暗,但是闭上眼睛,合上书,美好的桃花源就能出现了吗?

职场中的挫折、不顺心,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90%都缘于个人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拒绝接受职场规律,企图运用个人的观念与方法获得成功;另一种就是总觉得职场规律是一些“阴暗面”,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其中的奥妙,以至于总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这都是缺乏成熟的人格以及缺乏成熟的为人处世的表现。

《夜宴》中章子怡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她说:“最高境界的表演是把人脸变成面具。”

实际上,职场同样如此,不过,表演的目的,是积极的,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虚伪,抑或是厚黑。正如我们经常分析某某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很成功,是因为演员的性格特质与角色很相似、是本色演员一样,职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做本色演员。

相反,人们不知道自己总是带着情绪工作,喜怒哀乐常在脸上,反而是对工作的最大一种伤害,最专业的演技是对职业化的一种良好的促进。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道理:

有一天,谢文静心情良好地走进商场买衣服。

她来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某个品牌店面,迎面而来的却是商场服务员的一张“臭脸”。由于谢文静实在喜欢这个牌子,于是就耐着性子,请商场服务员帮忙找适合自己的尺码。这个服务员冷冰冰地找衣服,然后默默地把衣服递给谢文静。

冷漠的气氛真的让谢文静心里难受死了,不过她也很难挑剔服务的问题,于是谢文静只能发挥“主动性”,在自己的左挑右选之下,终于买到了适合自己的衣服,服务员开了票,谢文静结了账。可回来取衣服的时候,谢文静终于再也无法忍受了。

服务员给谢文静的包装袋显得有点脏,于是谢文静请服务员帮忙擦一下,虽然服务员显得有些不耐烦,但还是耐着性子拿来了纸巾。但是,她非常不认真,谢文静只能提出,把纸巾给自己,自己来擦。

没想到的是,服务员却立即把纸巾摔在了包装袋上,自己走到了一边。谢文静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态度,于是就与服务员开始评理,没想到服务员说的却是:“你要是觉得服务态度不好,干吗非要在我们这个牌子买衣服?”

听到这么不讲理、不专业的回答,谢文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她不得不对这名服务员进行了投诉,后来,商场工作人员向谢文静解释,这名服务员刚刚离了婚,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而是其心理最为脆弱和敏感的时候,可能对顾客产生了冒犯。

谢文静虽然从表面谅解了这种行为,但是她始终忘不了那张脸有多么冷漠,于是,她决定再也不在这个商场买此牌子的衣服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场服务员“坦诚”地使用了“投射效应”,把自己的情绪带到了工作中,甚至把这种情绪施加给了自己的顾客。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非常不职业的态度,当然,该服务员刚刚离婚,发点小脾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要看清发脾气的对象是谁,如果是对生活中的朋友或自己的亲人,相信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即使有怨言也仅仅是私交的矛盾,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可对待工作如此,就会造成巨大的损伤,毕竟身为店员,工作时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代表着整个品牌的形象。说轻一点,专卖店可能会永远失去这个顾客,要是严重的话,还会因此而失去更多的顾客,因为每一位顾客都是一个“宣传员”,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当然不必天天演戏,但也完全没必要把情绪表达出来。良好的职场生态环境有益于每一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理性地对待工作,才可能赢得更大的舞台。

所以,请把自己的情绪收起来,自己的喜好在职场中并不重要,不带情绪地认真做事,才是唯一对得起自己的正确行为。

你的观点是什么?

在不同的人面前,你有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面前,你是一个孩子;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有承担的成年人——那么,在你的客户、老板、同事面前,你应该怎么演好自己的“职业人”形象呢?

演好自己的每一个社会形象,是一种伟大的素质,你说呢?

读者报告

我做行政工作已经有一年了,但是领导对我的工作还是不认可。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一直卡在我的心里。那是一个老员工的问题,这名员工的确有一定的问题,他有点倚老卖老,整天叨念过去的贡献和成绩。更重要的是,他很能欺负人,但是大家又没办法。

例如,公司如果来了实习的新人,他就会问人家是哪里人,当有机会的时候,就让别人给他带家乡特产,平时做事也是如此。这终于引起了所有人反感。公司决定把他开除,但是他的合同没有到期,于是,我们就采用了恶化他工作环境的办法,让他自动离职。

他摔摔打打地办理了离职,没想到第二天就来公司闹事,不过,都被我们严厉地制止了。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快要下班的时候,他的妻子来了。她直接找到我,并把我堵在办公室里。她居然哭了,对我说她老公是怎样陪着公司一起成长的,现在公司却用这种方法对待这件事情,实在是让她感情上难以接受。

这时,我也感到了一丝悲凉,于是,我就安慰她说:“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公司这次这么做虽说有点儿不合情理……”

这时,人力资源总监正好经过,他立即走了过来,并且制止了我的谈话,很冷漠、很严肃地说:“公司的做法没有丝毫不合情理,公司调换工作岗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对员工来说是公正的要求,至于员工达不到岗位的需要,或者自己有离职的想法,自动提出离职,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听到这些话之后,老员工的妻子立即站了起来,默默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