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9346900000048

第48章 向你挑战(3)

假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当初对于身体不曾加以注意与补救,他的一生,恐怕是要成为一个可怜的失败者的。他曾经说:“我从小就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后来决意恢复我的健康,我立志要变得强健无病,并竭尽全力来做到这点。”

健康的维护,有赖于身体中各部分的均衡运转,而“成功”的取得,又有赖于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均衡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以求得到身体上的平衡,而身体上的平衡达到以后,则精神上的平衡也就容易达到了。人们得疾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不均衡。例如,对于某一部分细胞不需要过度的刺激与活动;而有一部分细胞,则嫌刺激、活动太少。均衡的发展才是正道。

身心不断地活动,是祛病健身的最好方法。要维持健康,必要的活动绝对是前提。人体中的各部分机体如不经常活动,绝不可能保持健康。有一位著名的英国医师曾说,人要想长寿,就必须在除了睡眠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内使脑部不断活动。每个人必须于职业之外找一种正当嗜好。职业给他以生活资本,嗜好则给他以生活乐趣,可以使他在愉快、高兴的心情下,活动其精神。“行动”的意义等于“生命”,而“静止”则等于“死亡”。

生命在于运动

人们早已发现,身体健康受损引起的各种生命障碍,皆因人体对外部环境不适应所致。为了保证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必须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生命在于运动”。

这是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提出的名言,它深刻寓意了运动对身体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后来,医学和生理学关于“适者生存”的理论明确地说明: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还取决于整个身体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怎样才能获得这种“适应能力”呢?经人们长期探索,终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获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是长期锻炼的结果,不同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除受制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外,与体育锻炼也息息相关。

古人提倡“十二时中,行立坐卧,不离这个——道”,即在24小时内,时刻要以锻炼为道,才能杜绝病源。

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肯尼思·库柏博士指出,只要参加运动就一定会受益。对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如此。据统计,1968年美国有24%的成人开始运动,在此后的15年里,美国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37%,高血压死亡率下降60%,人的平均寿命从70岁增至75岁。可见,运动是健康的“添加剂”、“健脑剂”。

你的身体是否健康,取决于你是否经常进行运动。

身心健康的纲领

洛克菲勒很注意保持身心健康,他尽量争取长寿。以下是洛克菲勒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实行的纲领:

(1)每周的星期天去教堂参加礼拜,并将自己所学到的记下来,以供每天应用。

(2)每天争取睡足8小时,午后小睡片刻。这样适当的休息可以保证体力的充沛,并且可以避免对身体有害的疲劳。

(3)保持干净和整洁,使整个身心清爽,坚持每天洗一次盆浴或淋浴。

(4)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移居到环境宜人、气候湿润的城市或农村生活,那里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5)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对于健康和长寿有益无害。最好将室外与室内运动结合起来,每天到户外从事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打高尔夫球,呼吸新鲜空气,并定期享受室内的运动,比如读书或其他有益的活动。

(6)节制饮食,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不要吃太热或太冷的食物,以避免不小心烫伤或冻坏胃壁。总之,诸事要和缓、含蓄。

(7)要自觉、有意识地汲取心理和精神的维生素。在每次进餐时,都说些文雅的语言,并且可以适当同家人、秘书、客人一起读些有关励志方面的书。

(8)要雇用一位称职的、合格的家庭医生。

(9)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给需要的人共享。

洛克菲勒通过向慈善机构捐款,把幸福和健康带给许多人的同时,也赢得了声誉,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得到了幸福和健康。洛克菲勒将其生命和金钱都视为做好事的工具,他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健康与幸福。

非线性思维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群游客到一个类人猿遗址参观,他们向遗址博物馆年轻漂亮的女解说员询问该类人猿的年龄。

她回答:“迄今已高达60万零1岁。”

游客很诧异:“你怎么知道得如此准确?”

她得意地说:“因为我去年刚到这里工作时,博物馆馆长对我说,类人猿的年龄是60万岁。”

这个笑话嘲讽了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模式,也就是思考问题时直来直去,不懂得动脑子。事实上,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复杂的,简单的线性思维会让人忽视假象背后的真实。

线性思维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上。媒体往往根据线性思维的惯性,依据当时的事实表象进行简单化新闻的片面报道,或强调夸大某个数字,或突出多种变化中的一个,从而误导读者。

而某些新闻评论家在对未来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也总是喜欢把媒体上有关这一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新闻信息相加在一块,然后分析评估,从中找出事物变化的趋势,并作出自己的预测。这种根据新闻事件的累加作出的线性预测,疏忽了不同发展趋势、变化的相互作用,忽视了某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因此,这种预测常常会“见木不见林”。比如,没有一家美国媒体会预见到“9·11事件”;

挑战你的思维方式

再如,在财经报道中,经济的运行常常是非线性的发展,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预测,就让很多媒体以及专家学者大跌眼镜。

但是,经济学家和记者们却常常在报纸和电视上试图精确预测经济的未来发展,比如,谈话节目、股市分析节目、财经报道栏目等等。媒体作这种精确的预测,是想满足观众的期望,可是事件最终的变化往往否定了评论家们的展望和预测。因此,当我们评论刚刚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的新闻报道时,不妨用混沌理论或复杂性的思维模式。我们要对全球媒体关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重大问题的报道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从而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把非线性思维,即多方考虑、复杂理性的思维运用到新闻评论中,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事件发展的复杂性,同时有助于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

利用你的逆向思维

成功的契机,往往在于思维的逆向。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小时候机智过人。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小朋友们一时便都慌乱了起来,有的大喊:“来人啊,救命啊!”有的拼命想把落水的小伙伴拉出来,无奈水缸太深,只是白费力气。这时,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他拿起一块石头,将水缸砸破,水流走了,那位小朋友也得救了。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掉下水缸后,大多数孩子是按常规思维救人的,即使人离开水;而司马光采取的则是逆向思维,即使水离开人。结果顺利救出落水的小伙伴。

正是凭着“逆向思维”,司马光才得以化险境为安全,其事迹也成为千古流传的教育精品。

显然,逆向思维的明显特点就是不按常规办事,不循规蹈矩,显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拥有逆向思维的人,当他们的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他们马上会改换新的方向,借助于他们思维的结果分析统摄,巧妙组合,从而找出新的突破口。而那个“新的方向”往往正是常规思维的“死角”。因为常规思维往往表现出一种定势,墨守成规,按常规办事,往往只有一个思维角度,一个常规方向。

这显然是两种旗帜鲜明的对立,然而,逆向思维往往只有当它被诉诸语言文字时,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通常是,离开语言文字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时,便又很快被忘了。现实生活就像一台庞大的消化机器,逆向思维一放进去,就容易被消融得一干二净。对于逆向思维,常规思维似乎有着极强的同化作用。常规思维有着那么强大的力量,作为一种“定势”、一种“常规”,其本身就证实了它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它绝非只是个体的问题,而往往与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那些常规定势,往往正是世代传统的沉淀,而这也正是其具有强大力量的根源。正因为这强大的社会历史后盾,它的地位坚固得难以轻易动摇。

当我们仔细探寻那些世代相传的纽带时,便发觉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传送工具。所以,我们这些经过教育与社会磨炼的大人才会不时惊奇于孩子的睿智,并由此便以为自己又发现了一个天才。而事实上,又有多少孩子成人后能继续以其神奇的智慧而著称于世?正如司马光这一被公认为思维奇特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保守派,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其反差之大,着实让人惊奇。所谓的逆向思维,在孩子步向成熟时,却反而神不知鬼不觉地萎缩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作为一个社会,它无法不拥有一系列的规范,而这便是“常规”的社会基础,便是所谓的“框框”。而我们的“逆向思维”便是要在这严密的框框中寻找立足之地。无疑,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若不是刻意追求,我们难脱“常规”之手掌心。因此,具有“逆向思维”的人往往就会在社会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逆向思维就像天边绚烂的彩虹,无论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升起的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向往。

而在当今社会,逆向思维早已成为各界人士推崇的对象,尤其是在当今最热门的工商业界,它更是备受关注。经济学家和管理学者口中的所谓利润来源、创新,实际上便是对逆向思维的一种诉求。创新要求人们把握住别人所忽略的机会,它不同于发明。通俗一点说,它只是对一些现存的东西加以利用,而这些现存东西的价值通常是无法为常规思维所察觉的。所以,人们对企业家的首要要求便是能创新。因为,创新就是利润,而对企业家本身而言创新就是成功。

所以,逆向思维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工商界,都有其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启发并运用自己的逆向思维,无疑是一个迈向成功的法宝。

换一种思维,换一片天地

有时,只要你肯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就会发现摆在你眼前的困难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值一提。

A公司和B公司都是生产皮鞋的,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两个公司都往世界各地派了很多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地搜集人们对鞋的各种需求信息,并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反馈回公司。

有一天,A公司听说在赤道附近有一个岛,岛上住着许多居民。A公司想在那里开拓市场,于是派销售人员到岛上了解情况。很快,B公司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唯恐A公司独占市场,赶紧也把销售人员派到了岛上。

两位销售人员几乎同时登上海岛,他们发现海岛相当封闭,岛上的人与大陆没有来往,他们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他们还发现岛上的人衣着简朴,几乎全是赤脚,只有那些在礁石上采拾海蛎子的人为了避免礁石硌脚,才在脚上绑上海草。

两位销售人员一到海岛,立即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们注视着陌生的客人,议论纷纷。最让岛上人感到惊奇的就是客人脚上穿的鞋子。岛上人不知道鞋为何物,便把它叫作脚套。他们感到纳闷:把一个“脚套”套在脚上,不难受吗?

A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里的人没有穿鞋的习惯,怎么可能建立鞋的市场?向不穿鞋的人销售鞋,不等于向盲人销售画册、向聋子销售收音机吗?他二话没说,立即乘船离开海岛,返回了公司。他在写给公司的报告上说:“那里没有人穿鞋,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鞋的市场。”

与A的态度相反,B看到这种状况时却心花怒放,他觉得这里是极好的市场,因为没有人穿鞋,所以鞋的销售潜力一定很大。他留在岛上,与岛上人交上了朋友。

B在岛上住了很多天,他挨家挨户做宣传,告诉岛上人穿鞋的好处,并亲自示范,努力改变岛上人赤脚的习惯。同时,他还把带去的样品送给了部分居民。这些居民穿上鞋后感到松软舒适,走在路上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扎脚了。这些首次穿上鞋的人也向同伴们宣传穿鞋的好处。

这位有心的销售人员还了解到,岛上居民由于长年不穿鞋的缘故,与普通人的脚型有一些区别。他还了解了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然后向公司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公司根据这些报告,制作了一大批适合岛上人穿的皮鞋,这些皮鞋很快便销售一空。不久,公司又制作了第二批、第三批……B公司终于在岛上建立了皮鞋市场,狠狠赚了一笔。

同样面对赤脚的岛民,A公司的销售员认为没有市场,B认为大有市场,两种不同的观点表明了两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简单地看问题,的确会得出第一种结论。而后一位销售人员却能够及时换一种思维角度,从而从“不穿鞋”的现实中看到潜在市场,并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

因此,面对同一个市场,只要能换一种思维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前景,就能把不利的因素转换成有利的条件。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以前曾住过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