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小SIM卡,绿色大文章
1.SIM旧卡再利用
这是基于远程写卡系统的一种特殊应用,即在营业厅前台建立操作终端,服务器在对客户端的身份合法性鉴权通过后,客户端调用卡片格式化组件清空已经不用的SIM卡中ICCID、IMSI、KI等个人化关键数据,将已使用的SIM卡重新格式化为不含动态数据的空卡,再通过远程写卡写入新的个人化数据并重新入网使用。
基于远程写卡系统的SIM卡再利用技术能够有效减少SIM卡的发行量,将用户手中的废旧卡片重新利用,实现SIM卡的节能减排。据测算,每减少28万张卡,即可节约1.2吨PVC+ABS,可减少1万千瓦时电力消耗。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从2006年开始对SIM卡再利用技术进行试点,获得了良好效果。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形成技术规范,于2008年开始全面推广SIM卡再利用技术,各省都建立了SIM卡再利用系统,SIM卡再利用数量超过200万张。
2.SIM卡小卡化
在实现SIM卡旧卡再利用的基础上,中国移动进一步研究SIM卡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出了SIM卡小卡化设想。即通过改造SIM卡生产工艺和流程,在一张卡基上集成两张小卡。SIM卡卡体上仅印刷必要的图案和标志,并在SIM卡生成流水线末端增加专用冲切和包装设备,在工厂内直接冲切为小卡,包装后以小卡供货,卡体在厂家直接回收。这样,不但实现了SIM卡原料的节约,而且彻底杜绝了SIM卡卡体污染,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且设备改造简单、实现周期短。
一张小小的卡片,对于中国移动而言降低成本是有限的,然而,中国移动却要不遗余力地做这项工作,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创新举措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环境示范作用。按照目前中国移动每年SIM采购量5亿张来计算,若采用SIM卡小卡化技术,相当于每年减少塑料袋使用量2.5亿个,减少白色污染2500吨,为国家节约原油7500吨,节约煤耗1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6吨(相当于6250辆轿车一年的排放量),减少造纸108.75吨(相当于节约2175万张A4用纸,相当于少砍伐20年树龄的树木2167棵),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效果十分明显。
3.SIM卡新型卡基
SIM卡卡基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技术,包括纯ABS卡基和纸质卡基等,最大程度减少SIM卡对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相关技术的企业标准。
新型卡基相关技术要求必将推动SIM卡产业链朝着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体现中国移动的企业社会责任。
二、电子渠道——多样化的绿色服务渠道
电子渠道是指公司与客户非面对面、通过信息化方式提供服务和销售产品的自有渠道,是中国移动整体渠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体渠道互为补充、相互结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营销渠道体系。电子渠道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在扩大并改善服务营销的市场效果前提下提升中国移动社会责任,提升节能减排自身价值和达到成本集约的多重目的,此外也将有助于加强渠道管控力,整合中国移动营销资源,有效降低实体渠道现实压力。
目前,成型的电子渠道包括自助服务终端、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10086服务热线等。这些渠道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了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电子渠道服务体系。
中国移动开展的电子渠道营销模式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为实现交费电子化,公司开辟了与银行合作的POS机交费,建行ATM机自助交费、网上银行交费、空中营业厅业务、利用短信合作模式实现智能交费,利用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网上交费、彩信账单等多种电子化方式交费,目前每月电子化交费业务量高达10多亿元,分流了80%的实体自有渠道的交费业务量,使营业厅资源得到了合理使用。
电子化渠道的推广不仅使客户获取话费信息、办理基础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还综合利用了各类资源,减少了前台打印账单、详单的数量,节省了打印纸张的成本,延长了打印设备的寿命,对于公司节约开支、节能减排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绿色营销模式——人性化的绿色服务模式
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国移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实现客户界面信息平台和渠道管理的统一营销渠道电子化、打造绿色营销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推广。
中国移动渠道电子化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为传统渠道的补充,以短信为主,业务范围单一,功能有限,使用者有限;第二阶段以满足用户获取信息为主,同时分流传统渠道的服务压力,如网上营业厅、手机WAP;第三阶段兼顾服务与营销功能,方便用户远程办理业务,如手机小额支付等。目前中国移动渠道电子化正处于第三阶段,并将最终发展成为以个人为主的金融、消费、生活的交付中心,与各领域业务全面融合,转型成为社会IT中心之一。
中国移动电子化自助服务包括网上营业厅、电话营业厅、自助服务终端和掌上营业厅四种形式,整体具有方便、快捷,运营成本低,客户满意度高,能源投入少的特点。电子化自助服务的广泛应用,对中国移动而言,缓解了营业厅人工台席服务的压力,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对客户而言,这种不用排队的自主服务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和交通费用,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对社会而言,由于大量客户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并减少了对公共交通等资源的使用,遏制了社会车辆能耗及废气排放量的迅猛增长势头,一定程度上为实现低碳经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统计数据,电子化服务方式承担着某市90%的业务办理量。2007年1月初某公司自有渠道接待客户数170万,四大电子化服务以及营业厅前台的业务办理总量为200万笔,其中42万笔在营业厅前台办理;2008年5月底自有区渠道接待客户数变为220万,电子化自助服务方式业务办理总量达到310万笔,其中仅31万笔在自有营业厅前台办理,即仅9.8%的业务通过自有营业厅前台办理,90%的业务通过电子化服务方式办理。该市公司自有渠道营业90%以上的缴费额转移到了营业厅内的自助终端上,与此同时,自有营业厅前台受理的可自助业务办理占比持续下降,从2007年1月的61%下降到了2008年5月的8%。自有营业厅前台人工受理业务的价值大幅度提升,由大量基础业务受理转变为了手机销售、新业务销售,营业厅效能整体得到了提升。顾客自助服务不仅解决了客户的排队问题,并且节约了由于客户增长而潜在增加的营业厅和台席的需求量。
业务办理的电子化为中国移动实现了大量人员和纸张成本的节约。据统计,单台自助终端就可以实现相当于3.2名营业员的业务办理量,而单台自助终端单月的成本却只相当于单人成本的1/3。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各类电子化渠道业务办理总笔数达3900万笔,实现节约用纸670吨,为企业节约了各类成本共计1250万。
电子化自助服务在为客户提供方便、实现企业效益和客户效益双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资源的节省和对环境的保护。目前,我国每生产1吨纸耗费20棵大树、100立方米水,这就意味着,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顾客自助服务为我们生存的地球保护了1.3万棵大树,节省了6.7万吨水。
2.客户无意识的减排
电子渠道的大力推广,在客户中逐渐形成了绿色的消费习惯。客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电脑、电话随时随地办理业务,减少了对公共交通资源的占用。由于人们活动的差异化和不稳定性,我们无法估测出由于顾客使用电子渠道服务后到底可以节约多少千米的行程,从而节约多少的油耗。但低碳经济只是刚刚起步,在大部分的服务渠道电子化后,中国移动相信由于公共交通的减少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是巨大的。
自助服务渠道不仅容易掌控,而且也很方便,人们不用请别人帮忙键入资料及读取档案记录,随时上网,就可以办理各种事务。互联网是中国移动重要的营销渠道,这条渠道比实体渠道模式运作起来成本要低得多,中国移动正在将更多的工作转移到顾客的电脑中,通过这种简单的、可操作性强的电子渠道形式,慢慢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后,人们会在缴纳电费、水费等其他业务的时候同样追求这种电子化的自主服务方式,促使各个行业将客户自助服务及早地纳入企业的规划管理体系中,这样也从侧面促进各个行业在客户服务方面向低碳经济发展。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日复一日的渗透,我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每一个人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的同时,也都在有意无意中为低碳经济做出了努力。
四、电信九大领域实现低碳经济
物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泛在化。任何物体,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互联网的方式互联,纳入人类管理的范畴。物联网的泛在化性质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通过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环保、智能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应用,人类未来将能够借助物联网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助力低碳经济的发展。
1.智能交通——实现低碳出行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比较典型的应用是流量监测、ETC系统、车辆监控、停车位和车联网等。
交通流量监控,通过埋藏在城市主干道路口的成千上万个检测线圈,可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道路占有率等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ETC系统,据测算,使用ETC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时,单车油耗和尾气排放可以降低约50%,同时道口通行能力提升4~6倍;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适时了解目的地车位情况,选择出行方式和地点,从而大大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中国电信已在东莞市有了相应的应用;车联网,就是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联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车辆和交通的智能管理,具体包括车辆信息的获取、分发和加工,车辆获得外部综合信息等三方面的应用。
2.智能物流系统——流通环节的节能控制
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
中国电信开发的“物流e通”服务平台,就是借助无线视频监控、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位置服务、视频监控、综合办公等功能,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智能楼宇——建筑节能新手段
通过物联网智能网关将通信与传感控制网融合起来,可以把楼宇类能耗、自来水、废气排放、污水排放等各类数据汇聚起来,传输到综合应用平台上作分析和统计,进行节能减排的分析判断,从而提出优化能耗的建议和控制,使得楼宇的能耗能够显著降低,最多的情况下能降低20%。
4.智能电网——提高电能效率
中国电信运营商开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应用,主要体现在居民远程抄表、大用户负控、台区监控等。居民小区抄表是指通过抄表集中器和采集器,将若干小区电表集中在一处,统一上报给主站系统平台,监测小区居民电能表数据。大用户负控是指使用智能电表,通过远程传输,实时监测专变的工作状态和用电量。台区监控则是电力局通过智能仪表和远程传输手段,远程实时监测台变的工作状态的系统平台,通常监测台变负荷、油温、电压、电流、是否偷漏电等数据监测。
5.智能农业——降低农业生产能耗
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温室大棚管理、农机具管理、粮食仓储、水利灌溉和农产品溯源等方面。其中温室大棚管理成为当前最大亮点。
作为农业高产的重要手段,大棚种植、大棚养殖以其前所未有的趋势在全国得以蓬勃发展。在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农民需要通过采用综合环境控制策略,实时了解农产品的生长状态,创造和季节无关的农作物生长适宜环境,从而实现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6.智能环保——提高监管效率
“感知环境,智能环保”是物联网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效果。
智能环保是通过布设在水体、陆地、空气中的传感设施及太空中的卫星对水体水源、大气、噪声、污染源、放射源、废弃物等重点环保监测对象的状态、参数、位置等进行多元化监测感知,并结合3G、宽带和软件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传输、存储和数据挖掘,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