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低碳服务
9421800000020

第20章 低碳企业,向节能激进!(1)

一、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解决环境问题、增强经济竞争力和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年均节能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6倍。

节能与经济增长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而一次能源平均增长仅4.6%,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7。这就是说国民经济翻两番多,而能源只翻了一番多,做到了经济发展中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20年中单位产值能耗大幅度下降,我国下降64%,同期内经合组织国家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20%,全世界平均下降19%。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终端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由1980年的34.4%提高到2000年的49.2%,提高了14.8个百分点,能源效率由1980年的25.4%,提高到2000年的33.4%,也提高了8个百分点。

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单位产值能耗方面。如按汇率计算,2000年中国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为1274吨标准煤,为日本的9.7倍,为美国的3.5倍,为世界平均的3.4倍(世界平均为377吨标准煤);但如果按购买为平价(PPP)计算,中国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为276吨标准煤,仅比日本高20%(日本为230吨标准煤),仅为美国的78%(美国为357吨标准煤),比发达国家(OECD)平均值低8%。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我国节能潜力巨大,但是节能的难度也比以往20年要大。

我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走一条跨越式节能的道路,建设节能型社会。这是因为:其一,中国未来的能源增长需求巨大。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时期。目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1以上,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显现。由于我国人口多,2003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仅1.24吨标准煤,人均增加一点,总量就会增加很多;如果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产生的问题是难以预料的。其二,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能源消费从以煤炭为主向以油气为主的转变。20多年来,在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油气消费比重也快速增加。1993年,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油气等优质能源消费需求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油气资源并不丰富,要保证未来的石油供应,只能增加进口量,这将进一步加大对外依存度。

鉴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国情,亟须提高能效。我国不能也不应该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只能走一条比发达国能源效率高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经济手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耗能已经占我国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一半以上。因此,节能关系到每一个人,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把节能工作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和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

节能与经济模式的选择

1.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是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相对封闭式和非线性式经济模式,通过对经济运行的输入端、运行过程和输出端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控制,最终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循环经济目标。循环经济的内涵是:

(1)在经济源头,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控制污染原料进入生产、消费循环。当原料进入生产之前,企业通过对不同产品的功能重新组合、制造工艺重新设计,实现不同产品功能整合化、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来减少商品消费量和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量,预先实现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排放量。

(2)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用途和实施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实现产品的耐用性、多用性和替换性;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反复多次使用和多种用途使用产品,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原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3)通过对工业废料、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垃圾资源化等,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4)自然资源通过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之后,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最终废物进入环境之前,进行无害化或零污染处理,从而实现生态物质系统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后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给环境带来污染。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2)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

(3)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地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如采用符合国际贸易中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扫清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障碍;研究建立我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包括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及建立相应的国际互认制度等。

二、节能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以新的节能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预防污染的产生,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从此进入依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新阶段,预示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清洁生产的由来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空前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另一方面,人类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过度地消耗资源,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工业国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治理。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末端治理环境战略的弊端日益显现:治理代价高,企业缺乏治理污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治理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无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减少污染的产生,并逐步形成了废物最小量化、源头削减、无废和少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新的污染防治战略。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在总结工业污染防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制订了推行清洁生产的行动计划。199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定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会议号召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持久性。大会呼吁各国调整生产和消费结构,广泛应用环境无害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正式写入《21世纪议程》,并成为通过预防来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专用术语。从此,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行。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涵

1998年在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上,清洁生产的定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将综合性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对生产过程来说,清洁生产是指通过节约能源和资源,淘汰有害原料,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对产品来说,清洁生产是指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即从原材料开采到寿命终结的处置的整个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对服务来说,清洁生产是指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服务的设计和提供服务的活动中。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这两个定义虽然表述不同,但内涵却是一致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借鉴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表述更加具体、更加明确,便于理解。

从清洁生产的定义可以看出,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改进设计:在工艺和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生产的产品不危害人体健康,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能够回收的产品要易于回收。

②选择能源:使用清洁的能源,并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③节能降耗: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④综合利用:包括废渣综合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废物回收利用。

⑤改善管理:包括原料管理、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现场环境管理等。

实施清洁生产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原则:

①减量化原则,即资源消耗最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最小。

②资源化原则,即将三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③再利用原则,即对生产和流通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再利用。

④无害化原则,尽最大可能减少有害原料的使用以及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清洁生产体现了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