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真:严肃认真
9424600000018

第18章 为人认真,为事业求真(8)

为学认真的唐弢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毛泽东

唐弢(1913—1992年),浙江镇海县人,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弢一生写了大量的散文、杂文、时评,并以《晦庵书话》的形式记录了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出版活动。唐弢是鲁迅研究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和海内外公认的权威学者,曾参加过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还编辑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辑录、考订了鲁迅佚文。他的一系列关于鲁迅创作的著述,在鲁迅研究史上享有很高声誉。唐弢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史料、史论方面有重要贡献,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是学习现代文学的重要著作,被列为高等院校文科通用教材。

唐弢的家族世代务农,父母也都不识字。父亲曾因没有文化而吃过亏,因此便决心将几间破屋典押出去,为儿子交学费。随后,唐弢便进了上海华童公学,寄住在舅舅家中,开始上学。

在唐弢上初一时,他很喜欢温庭筠、李商隐的近体诗。近体诗讲平仄和对仗,他很想有一部既标音韵又释字义的辞书。所以当父亲从农村来看他时,他就要求父亲给他买一部《辞源》。

当时,一部《辞源》的要价是四块银元,比两担稻谷还要贵。父亲用颤巍巍的手摸出四块银元,忍痛买下了这部书。唐弢深悔自己无能,不禁热泪涌出。此后,唐弢学习更加刻苦,半年来写了近百首七言律诗和绝句。而且,他还自学了庾子山、陶渊明、曹操、曹植等人的诗,尤其喜欢背诵《古诗十九首》,有了疑问就查阅《辞源》。过了一年后,他又作诗达百首。

由于生活所迫,唐弢只读完初二就辍学了,而后考入邮局当了拣信生。唐弢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都用于买书,业余时间也用来读书,并且试着写文章,还把学写诗的经验推广到钻研其他学问上。唐弢深知自己知识底子薄,于是狠下工夫。别人花两天干的事,他就花三天;别人不需要查阅资料就懂了,他就多查参考书;请教别人,从不怕辛苦。经过十年的勤奋自学,唐弢终于成为杂文能手。而且由于文笔犀利,竟然使反动派误以为他的文章是鲁迅化名写的。

有人向唐弢请教自学成功之道,他回答说:“我觉得,不承认上大学的重要性是不对的;反过来,只承认上大学能够解决一切,那也是非常偏颇的见解。在长期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因循是自修的大敌。但是,急于求成又往往导致失败。对待学问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相信时间终会将人带上成熟的道路。”

这番话道出了唐弢的成功经验,也概括了他刻苦勤学的艰苦历程。

◎故事感悟

自学成才就是靠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取得成功或掌握才能。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就需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唐弢治学认真、勤勉学习,在时间的积淀下终未被埋没,成为一代杂文名家,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史海撷英

唐弢纪念鲁迅先生

唐弢对鲁迅先生十分敬仰。1936年10月鲁迅逝世时,唐弢“至哀无文”,在挽联中写下了继承鲁迅遗志的信念:“此责端赖后死肩!”

1937年10月,为了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唐弢写了散文诗《献》。这篇写于炮火声中的作品,洋溢着高亢激昂的战斗情绪。

1938年9月,唐弢又写了《少年队伙的鲁迅先生》,介绍了鲁迅精神的一个侧面。

1945年10月,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唐弢在《第一次会见鲁迅先生》的散文中,以生动的细节为鲁迅留下了一幅真实的画像。那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老人”,“他慈祥,然而果断;说话有分量,却无时不引人发笑”。通过对一次宴聚及饭前闲谈的记述,唐弢不但勾勒了鲁迅清晰的面影,而且在座的林语堂、郁达夫等人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了。这篇散文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描述才能。

◎文苑拾萃

杂 文

杂文即杂体文章。而狭义上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艺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及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杂文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与抒情化,通常具有比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因而也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等多重功能。

鲁迅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也把杂文推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此外,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夏衍、巴金、邓拓、林放、韩寒等人,也是我国不同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家。

严格来说,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的两种特性。通常来说,杂文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地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而且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也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惜时如金的李大钊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幼年时期,父母双双去世,祖父李如珍从李大钊三岁起便教他认字。五岁时,李大钊便已开始陆续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了。

李大钊聪明勤奋,最喜欢念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有时候还会站在比自己高得多的大人堆里,看那些贴在墙上的告示之类的东西。

有一次,村里贴出了一张“安民告示”。大人里大多是文盲,在告示旁干瞪眼,不知写的是什么。这时,五岁的李大钊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当着众人,一字一句地全念了出来。从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李大钊七岁正式入学,他是个勤学苦练、惜时如金的孩子。有一天,爷爷有事外出,把他一个人留在书房里读书。当时,外面春光明媚,一群麻雀在房外树枝间嬉戏,吱吱叫个不住,可李大钊只是聚精会神地读书写字,根本不受外界的一丝干扰,好像外面根本不曾有什么事情发生似的。

快到中午时,爷爷还没回来,李大钊做功课也觉得有些疲劳,便去姑姑房间里帮她干一点儿小活计。没过多大工夫,姑姑便要大钊到院子里去玩玩。大钊笑着说:“我帮姑姑干活,就是休息脑子的,跟到院子里去玩不一样吗?”

爷爷回家后,听姑姑说了这件事,很高兴,说:“大钊这孩子有志气,将来终会出人头地,干一番大事业。”

李大钊聪颖早慧,连先生们也另眼相看于他。自从七岁起,李大钊相继跟好几位先生读书学习。由于他学得快,特别善于思索,有的先生过一段时间便再也教不了他,只好要他祖父另请先生。

到13岁时,李大钊开始跟黄玉堂老先生读书。那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招致列强步步入侵。不久后,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慈禧太后带着皇室成员逃往西安了,而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义和团和红灯照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抵抗。帝国主义的魔爪也伸到了大钊家乡附近,中国人民遭受侵略者的烧杀掠夺,苦难深重。

有一次,李大钊听先生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不等先生讲完,便大声喊:“我要学洪秀全,推翻清朝皇帝!”一时间,吓得黄先生忙去捂学生的嘴,生怕张扬出去惹来杀身之祸。

老先生深知李大钊有志于救国,便在暗中鼓励他好好学习。后来,李大钊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政府办的北洋法政学校,走出了山乡,寻找救国之路。几经探索后,他终于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开创和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历史进程。

◎故事感悟

人的志向、理想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李大钊自小就怀有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然而仅有志向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使自己的志向得以实现。李大钊十分明白这一点,在平日里惜时如金地刻苦学习,最终取得了卓越的学识。

◎史海撷英

李大钊的巨大贡献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他以敏锐独特的眼光,深刻地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而且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的觉悟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李大钊同志热情地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李大钊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介绍,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文苑拾萃

《民报》

《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同盟会所创立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

《民报》的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所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于1905年6月创刊。然而第二期因载《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等文,尚未发行便遭到日本政府的没收,杂志也被查封。

同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孙中山亲自为《民报》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然而,由于《民报》的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

陈寅恪治学严谨

◎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章琦

陈寅恪(1890—1969年),祖籍江西修水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从小酷爱史学,而且他勤学不辍,记忆力惊人,在20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经史古籍,“十三经”、“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等无所不读。这些著作大多文笔艰深,内容生僻,但陈寅恪几乎可以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而且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最有研究。

此外,陈寅恪还以自己非凡的毅力攻读了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语言,学会了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世界语等七八种语言,又学通了梵文、巴利文、满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希腊文、马扎尔文等多种文字,对其中的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都有着精深的研究。

陈寅恪把这些研究成果都写成论著,贡献于世,主要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专著和《金明馆丛稿》论文数十篇。

陈寅恪还担任过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任过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1946年,清华大学在北平复校,五十多岁的陈寅恪再次被请去从教。此时,他的眼病更加厉害,以至后来完全失明了。一个用眼睛在知识海洋遨游惯了的人,一个著述甚丰的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眼前突然漆黑一片,从一个光明的世界坠进黑暗王国,能经受得起吗?

但是,陈寅恪仍坚持给研究生上课,五六个研究生每天来到他的家里。他不用教科书,不用教案,不用讲稿,能准确地说出某书、某卷、某页写的什么话。大家为他非凡的记忆、坚实的基础和超人的思维能力赞叹,为他的精神肃然起敬。

后来,陈寅恪又跌断了左腿。一位七旬老人,既盲又跛,然而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学习和工作。

◎故事感悟

陈寅恪在治学的生涯中严肃认真,以德敬业、以勤敬业、以才敬业的非凡精神催人泪下,催人律己,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