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知:自知知人
9426200000017

第17章 博学多思能多知(1)

曹刿论战

◎永远不要夸耀无知,无知就是无力。——格言

曹刿(生卒年不详),鲁国人。春秋政治家、军事家。

鲁庄公十年(前684),齐桓公不顾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领大军讨伐鲁国。

在这之前,齐国和鲁国已经交战过几次了,鲁国都被齐国打败。现在听说齐国大军压境,鲁庄公吓得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一直隐居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愿意为抵抗齐军而出谋划策。

庄公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能够打胜吗?”

曹刿反问:“国君感到自己为百姓办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战胜敌人呢?”

庄公说:“寡人虽然尽责不够,但还是时时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独享,常常分给人们。”

曹刿说:“这就很好,但只靠施这些小恩小惠,百姓还是不会真心实意地跟随国君去作战的。”

庄公又说:“寡人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凡是重要的诉讼案件,都会亲自考察,不因为自己所爱而滥赏,不因为自己所恶而加刑,一定都按实情做出处理。”

曹刿高兴地说:“好!国君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可以与齐国一决雌雄了。”

庄公进一步问曹刿:“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

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而随机应变,决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取什么固定的战法。我愿与陛下一起率军前去作战,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谋划。”

庄公认为曹刿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同曹刿一起带领大军迎敌。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摆开了阵势。齐国的主将鲍叔牙由于一路进军顺利,便产生了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

庄公见状,也想击鼓迎战齐军。这时,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

接着,鲍叔牙又第二次下令击鼓进攻。齐军再次重振精神,向鲁军的阵地冲来。而鲁军仍然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

鲍叔牙见鲁军两次都不出动,以为鲁军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

随着鼓声,鲁军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一般冲杀过去。齐军这一次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

鲁庄公见齐军败退,便要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然后,他仔细地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的横木向齐军逃跑的方向瞭望了一阵,才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三十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了辎重无数,全胜归来。

战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何要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却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庄公又问:“那为什么齐军逃走了,你不让我军马上追赶呢?”

曹刿说:“大国之间交锋,虚虚实实,齐军虽退,也要特别提防有诈。”

庄公听罢,十分佩服,说:“你是真正的军事家啊!”立即拜曹刿为大夫。

◎故事感悟

曹刿的运筹帷幄就在于他的博学多知。在鲁庄公面前,他正确地分析了战争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谈到了战前应有的准备。在跟随庄公参战的过程中,他又根据战争的不同情况,为其出谋划策,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史海撷英

鲁庄公晚年

鲁庄公在位的第三十二年(前662),一病不起。由于他的夫人哀姜没有生下子嗣,所以也就没有“嫡嗣”。因此,鲁庄公就打算从“庶子”中选一位继承自己的王位。

鲁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然而叔牙因为接受了二哥庆父的贿赂,主张立庆父为鲁国君主;鲁庄公又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则坚持要立鲁庄公与他的妃子所生的儿子公子斑,并逼叔牙发誓拥立公子斑。

该年八月,鲁庄公病逝,斑继承了君主位。庆父不甘心失败,便与哀姜暗中谋划,想要暗杀斑。这时,恰好有一个名叫荦的“圉人”(圉,养马的地方;圉人,养马的人),既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到过鲁庄公的责罚而心怀不满,庆父便让荦乘着丧期打死了斑,另外由庆父立了哀姜的妹妹叔姜生的儿子姬开,这就是鲁闵公。

◎文苑拾萃

春秋战国门庄公

(唐)周昙

齐甲强临力有余,鲁庄为战念区区。

鱼丽三鼓微曹刿,肉食安能暇远谟。

叔孙通博学能识文

◎败莫败于不自知。——吕不韦

叔孙通(?—约前194),又名叔孙何。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曾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秦朝时期,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由于叔孙通有文学才能而被征为待诏博士。然而不久,叔孙通便带着自己的一帮弟子逃离了秦朝的国都长安,来到薛郡,投奔楚王项羽。

以后,叔孙通又投奔汉王刘邦,刘邦拜叔孙通为博士,号为“稷嗣君”。

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后,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500斤,其弟子亦都封为郎。叔孙通一出皇宫,就把500斤黄金分给了自己的弟子。

汉高祖九年(前198),叔孙通又被升为太子太傅。汉高祖十二年,叔孙通劝阻了汉高祖改封太子的想法。同一年,高祖崩,惠帝刘盈继位,封叔孙通为太常卿。随后,叔孙通为汉惠帝制定了宗庙仪法。

有一次,汉高祖刘邦的密友、将军夏侯婴乘坐马车行至长安东都门,马便鸣叫不止,不再走了,而是不停地用蹄子刨土,刨了很久。

夏侯婴感到十分奇怪,就命令士卒掘开地面。士卒掘到三尺深的地方时,挖出了一座石椁。夏侯婴一看,石椁上刻着一些字。

这些字都是古异字,夏侯婴和身边的人都不认识。于是,夏侯婴就把博学多识的叔孙通请来辨认。

叔孙通一眼就认出来了,他说:“这是蝌蚪文,翻译成今文就是:‘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滕公就是夏侯婴的封号。夏侯婴一听,很害怕地说:“天啊!难道我死后就是要葬在这里吗?”

没想到这件事后来果然应验了。夏侯婴是沛郡(今安徽省睢溪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年轻时曾为沛郡马厩驾马。后来,他跟随刘邦四处征伐,屡立战功,刘邦封他为滕公。刘邦自立为汉王后,便赐夏侯婴为列侯,号昭平侯,又为太仆。

刘邦死后,夏侯婴又以太仆历事惠帝刘盈、高后吕雉及文帝刘恒。死后,谥号为文侯。以后,人们便以“佳城”、“滕公宅”比喻墓地。例如,唐人骆宾王诗《丹阳刺史挽词三首》之一云:“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

唐人李端诗《张左丞挽歌》之一云:“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唐人沈彬的住处有一棵大树,沈彬曾指着这棵树对儿子说:“吾死可葬于此。”沈彬死后,人们在大树下挖墓穴时,发现一座古冢,其间有一古灯,台上有漆篆文写道:“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故事感悟

叔孙通博学多识,不用翻阅文案,就能立刻认出那些碑石上的“蝌蚪文”,并能说出其中含义,可见他的知识之渊博。

◎史海撷英

叔孙通制礼

刘邦在统一天下后,便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是为汉高祖。

刘邦称帝后,便下令废除秦朝的各种繁杂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是,他又感到君臣之间的礼节不够严格。叔孙通在得知刘邦的这一想法后,便自荐为刘邦制定朝堂礼仪。

叔孙通采用古代礼制,又参照了秦朝的仪法而制礼,并召儒生与其共同商议,一起制定了朝仪。

高祖七年(前200),长乐宫建成,诸侯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所订的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他也因为这一功劳而拜奉常,其弟子也都晋封为郎。

高祖九年(前198),叔孙通升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前196),高祖刘邦打算废掉太子刘盈,叔孙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邦,刘邦接纳了他的意见,没有废掉太子。

惠帝刘盈即位后,令叔孙通制定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后来尊叔孙通为汉家的儒宗。

◎文苑拾萃

叔孙通

(宋)王安石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衣已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博学多识的杜预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庾信

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生平最大功绩是灭掉东吴,统一中国。曾先后撰著《春秋长历》、《女记赞》、《盟会图》等,晚年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论证严谨,考辨精微,是历代学者推崇的学术著作。

杜预是望族之后,他的祖父杜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尚书。父亲杜恕,曾任幽州刺史。

年轻时,由于与司马懿的政见不和,杜预一直得不到重用。司马懿死后,司马炎掌权。这时,司马昭了解到杜预很有学识,便很赏识他,还把自己的妹妹高陆公主嫁给杜预,杜预因此而成了司马懿的女婿,被封为尚书郎,继承祖爵,封为乐亭侯。这也为他后来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司马昭的支持下,杜预开始参与魏国的军事。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司马昭率兵攻打蜀国,兵分三路进军。其中一路是邓艾领兵三万人,向甘松(今甘肃迭部东南)进军;二路是诸葛绪率兵三万人向武街(今甘肃成县西北)进军;三路是由钟会率领主力十万兵马,向汉中进发,直逼成都。

当时,杜预正以镇西长师跟随钟会攻取汉中,进军剑阁,并在这次战役中初露锋芒。后来由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取得了成功。

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六月,杜预又协助安西将军石鉴出兵陇西,抗击鲜卑族首领拓跋树机的进攻。当大军到达塞外后,石鉴没有察清敌军虚实,便急于交战。而杜预审时度势,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我方来自长安,长途跋涉,而且仅有步兵300人,骑兵百余,又无粮草军需,如果孤军深入,与鲜卑军交战,他们人强马壮、士气高昂,我军必遭失败。

因此,杜预提出了“五不可,四不须”的原则,反对石鉴这样盲目出兵,主张应先养精蓄锐,筹集粮草,待到来年春天再出兵。

然而杜预的这一建议却令石鉴大怒,他捏造罪名,加害杜预,并且强行出兵。结果不出杜预所料,石鉴的军队遭到了大败。

第二年正月,匈奴左贤王刘猛举兵叛晋,拥兵自立。晋朝朝中急忙商讨御敌之策,杜预认为,现在不应劳师远征,建议“立田籍,建安边,论处军国之罢。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谷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治国,外以救边者五十余条”(《晋书·杜预传》)。

司马炎认为杜预的建议很合理,于是采纳了杜预的主张,以逸待劳,加强防务,发展生产,最终制止了边患的蔓延。这一措施,也充分显示了杜预深谋远虑、料事如神的才华,因而后人称他为谋略家。

随着西晋政权的逐渐巩固,司马炎也加紧了消灭东吴的准备步伐。他首先采纳了卫将军羊祜的建议,一边分化瓦解吴军,一边屯田兴农,积极训练水军。

经过十年的努力,晋国的水军船多兵强,粮草丰裕。晋武帝咸宁二年(276),羊祜请求出兵伐吴,因泰凉(甘肃甘谷、武陵)少数民族入侵和大臣反对而作罢。后来散骑常侍张华又请出兵伐吴,因计划不周,遭到失败,张华几乎被杀。

咸宁四年(278)十二月,羊祜病故,遗言“举杜预自代”。杜预代其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继承伐吴的事业。

孙权死后,吴国国内嫡庶争立,大臣对峙,互相残杀。新君孙皓骄奢淫逸,臣民怨声载道,长江上游防务松弛。

咸宁五年(279)秋,杜预认为讨伐吴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第一次上书请求发兵,司马炎决定“待明年方欲大举”。

杜预见司马炎还没有起兵之意,便感到心神不宁,并对长江防务又进行了观察,不见东吴船只上驰,这说明东吴的上下游首尾根本不能相顾,晋军应该此时乘虚而入。于是,他又一次上书陈说利害,要求伐吴。司马炎还是没有给予重视。

两次上书无效,杜预也没有因此而灰心。不久,他又第三次上书请求出战,并指出朝臣反对伐吴,乃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根本没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如果东吴的孙皓加强防务,或由建业(南京)迁都武昌,集战船于夏口,明年再讨伐吴国就会失去最佳的时机。

当奏章送到宫中时,司马炎与张华正在下棋。张华见杜预的奏表与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便乘机向司马炎进谏说:“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终于说服了司马炎。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十一月,司马炎采取了羊祜的主张和杜预“随界分进”的战略计划,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全面向东吴发起进攻。杜预则亲率一路自襄阳南下江陵(今湖北江陵),随后南下,直取交、广二州。

自从出任镇南大将军开始,杜预就十分注意加强防务,并于咸宁四年(278)十一月,出其不意地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

当时,西陵是由吴国的大将张政镇守,但是布防混乱,疏于戒备。杜预在攻打过程中,没费多大的力气就生擒了大量吴兵。张政害怕暴虐的孙皓不能饶了自己,便没敢禀报真情。

杜预得知后,便给孙皓写了一封书信,详细地陈述了吴兵惨败的状况,并表示愿意生还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