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9426600000017

第17章 第 三 篇清白家风(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从“清郎”到“清卿”

◎不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格言

袁聿修(511—582年),字叔德,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北魏中书令袁翻之子,后过继给其叔父袁跃。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世无争,九岁时被州里辟署为主簿,深受尚书崔休赏识。天保初,任太子庶子,代理博陵太守。东魏孝静帝武定末,任太子中舍人,官至吏部尚书。为官时廉洁奉公,被称为“清郎”、“清卿”。开皇二年(582年)卒于熊州刺史任上。

袁聿修是北魏至隋朝五代时期的官员。

北齐天统年间,袁聿修由京官出任信州刺史。在任期内为政清平,境内大治。武平初年(570年),齐后主派朝中诸御史巡视各州县,考察地方官吏。信州比邻的梁、郑、兖、豫四州,都有一些地方官吏因不法行为被弹劾,但是竟没有一个御史去信州察访。袁聿修的政绩和人品受到的信任,竟达到如此程度。

袁聿修任满还京时,信州的百姓以及和尚、道士们,都争先恐后地来送行,以至人群挤满了道路。很多人端着酒肉献给袁聿修,两眼含泪,依依不舍,争着要远送。当时正是大暑天,袁聿修担心送行的老百姓们太劳累,一次次停马挥别,但是送行的人们总是舍不得离开。于是他端起身边一位送行者的酒杯,高举过头,一饮而尽,表示领受了乡亲父老们的心意,向乡亲们辞谢,叫他们回去。

袁聿修还京后,信州的百姓很怀念他。州民郑播宗等700多人联名请求新刺史准许他们为袁聿修立一块功德碑,并收集绢布几百尺,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功德碑撰写碑文。齐后主高纬见到地方的报告后,准予立碑。不久,提升袁聿修为都官尚书,领本州中正,转兼吏部尚书。

东魏和北齐两朝,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尚书郎,大多数不免同地方官勾结索贿,而袁聿修在尚书任上整整十年,没有接受过一升酒的礼物。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是老同事,他常在尚书省中开玩笑,尊叫袁聿修为“清郎”,即清白廉洁的尚书郎。后来邢邵出任兖州刺史。

有一次,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职位出京巡察各地,考察地方官的得失。在经过兖州时,正好与老同事邢邵相遇。在办完公事告别后,邢邵派人给他送去一尺白粗绸,作为友好的信物。袁聿修立即差人将礼品退回,并给邢邵写了封信说:“我今日从您这儿路过,不同于一般的过往。古人说得好:‘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众人的议论是可畏的,应该像防止洪水伤人一样防止它。但愿老朋友能明白我的心意,不至于怪罪我。”

邢邵看完信后,欣然领会,立即写了封回信说:“那天给你赠送礼品,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轻率之举,老夫在匆忙之间没有想到这点。现在尊重您来信中的意见将礼品收回,我绝不会因此事而埋怨您以至疏远我们的关系。老弟以前是个廉洁清白的尚书郎,今日又成了廉洁清白的少卿了。”

◎故事感悟

当清廉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时,这种美德也成了一种习惯,不仅约束自己,也影响着他人。袁聿修用其实际行动教化着他人,并使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袁聿修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史海撷英

尚书郎

尚书郎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署名,始置于东汉时期。当时,东汉朝廷选拔孝廉中有才能的人进入尚书台,在皇帝的身旁帮忙处理政务。开始时,是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来又改从孝廉中选取。

尚书郎初入尚书台时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时才称“尚书郎”,三年后则称“侍郎”。

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又设有侍郎、郎中等官职,主要综理政务,通称为尚书郎。晋时,该职逐渐成为闲职,也称大臣之副。

卢怀慎贫匮自守

◎人无钢骨,安身不牢。——明·施耐庵

卢怀慎(?—716年),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迁右御史中丞,黄门侍郎。为官清廉谨慎,家里的陈设用具简陋。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为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715年)迁黄门监,与姚崇同为宰相。由于卢怀慎才能不及姚崇,遇事推诿,时人称其为“伴食宰相”。后兼任吏部尚书。以疾致仕,卒,遗言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唐玄宗哀悼感叹,赠荆州大都督,谥文成。

在封建社会,高官厚禄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做官的锦衣玉食,好像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唐玄宗时期却有一个叫卢怀慎的人,虽身居高官,却以清廉自律,贫匮自守,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卢怀慎是黄门侍郎,在朝廷中的地位十分显赫。但是,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这年,他在东部洛阳主管选举,虽离家数百里,却不像有些官员那样带着前呼后拥的仆从和华贵的衣物用具,只随身带了一条布口袋,盛放自己简单的衣物、用品。他在任上,一贯清贫节俭,从不造房置产,家中使用的器皿也都十分粗陋。然而,贫困亲友如有困难,他都给予帮助,从不吝啬。由于将有限的俸禄周济了别人,因此,妻子儿女都常常处于饥寒之中。

卢怀慎晚年做了朝廷的黄门监并兼任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升迁、调动。身居这个在某些人眼中为肥缺的高官,卢怀慎仍旧一如既往,以清廉贫匮自守。这年,他一病不起,连点补养品也买不起。然而,他仍然无怨无悔地坚守做官做人的根本。

宋璟、卢从愿到卢怀慎家中探病的时候,见他躺在一领破席上,门上连一块遮风挡雨的门帘也没有,他俩感动得鼻子直发酸。久病的卢怀慎看到自己平素比较器重的宋璟、卢从愿来到床前,忙询问朝中的大事。当二人谈到他家的困难时,卢怀慎赶忙岔开话题,又谈起国事。他撑着虚弱的身体,拉着两人的手说:“二位大人应当尽力辅佐皇上,皇上在位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近来渐渐有些懒惰,很容易被小人钻空子。二位当好自为之,不要负了朝廷重托。”

说完,卢怀慎又喊来家人,叫他们准备午饭招呼宋璟、卢从愿二人。家人倾其所有,准备了待客的饭菜,也仅仅是两碗蒸豆,一碟青菜而已。

过了不久,卢怀慎去世了。去世之后,家中竟无钱安葬。几个奴仆知道主人家中十分清贫,为了安葬这位令人尊敬的主人,便去大街上自卖自身,用换来的钱安葬了这位清贫的朝廷高官。

卢怀慎的清廉,赢得了包括皇上在内的众人的尊敬。他去世两年之后,唐明皇外出打猎走到卢家门口,见卢家老小似乎在准备什么事情,一问方知道卢家正在筹备卢怀慎去世两周年的祭奠,唐明皇心中十分缅怀这位清廉的老臣,立即中止游猎活动,以示对卢怀慎的深情缅怀。

◎故事感悟

卢怀慎身居高位却率先垂范,清廉自律,贫匮自守,以至于逝世后无钱安葬。卢怀慎一生为官,以其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官者清廉的传统美德,对后世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文苑拾萃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

(唐)卢怀慎

时和素秋节,宸豫紫机关。

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

旷望临平野,潺湲俯暝湾。

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魏征婉拒加封

◎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唐·韩愈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魏征是唐代的名相。他在任期间,积极倡导清正廉洁,而且对自己要求也十分严格。

有一次,唐太宗大宴群臣,数杯酒下肚,情绪更加激昂。他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向他提意见,帮他纠正错误的,当首推魏征,并当场加封魏征的爵位,以表彰其卓著功勋。魏征却认为:一个人的爵位高了,若不警惕,会滋长骄气;富裕而不注意,会趋于奢华。于是,马上叩首,婉言谢绝了太宗的加封。

此后,魏征又因为主持修完了朝廷的祭礼、朝拜礼、军礼、婚礼和丧礼等“五礼”,唐太宗按照往常的惯例,决定给魏征的一个儿子封爵。魏征知道后,再三推辞,唐太宗不许,魏征竟然请太宗为他的一个已故的侄子封了爵。这是因为:被封者已死,封与不封都是一个样。

后来,唐太宗要提升魏征为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按照规定,魏征因此可以领取一品官的俸禄了。对此,魏征又是力辞再三。唐太宗说:“朕好比埋在矿藏中的黄金、白银,正需要像你这样高明的工匠来锻铸,你哪能推辞呢?”

魏征虽然觉得太宗说的有理,但还是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太宗说服不了魏征,只好封他为二品。

早在青年时期,魏征就不曾置办家产。官至宰相后,他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唐太宗听说魏征“所居室屋卑陋”,多次要为他营造宅第,可每次魏征都坚决辞谢。

贞观十七年(643年)初,魏征患了重病,唐太宗派人前去看他,竟然发现魏征家中连个待客的正厅都没有。

使者深为感动,马上回来把魏征的情况报告给了唐太宗。唐太宗立即下令,将宫中准备建造小殿的材料送给魏征,并限期五天内为他建造一个客厅。接着,太宗又根据魏征的俭朴习性,赐给他一些白褥、布被、几案、手杖等日常用品。

魏征在弥留之际,太宗又带着太孚去看望他,询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魏征摇了摇头,什么也不要。但过了一会儿,他又硬撑着说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意思说是:寡妇不愁织布的纬线少,而只担心国家的衰亡。

唐太宗见魏征在这个时候依然心系国家社稷,十分感动。

◎故事感悟

魏征身为一国之相,清廉自律,时刻以国家大局、百姓安危为重,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皇帝加封,主动婉拒,表现了一个廉洁官员顾全大局、不为己利的高尚情怀。

◎史海撷英

唐太宗怒推魏征墓碑

唐太宗原本是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为妻。魏征病逝后,太宗还曾亲自赋诗一首,且为魏征树碑。

然而不久之后,唐太宗发现魏征生前每次有谏书时,都必定要留一份副本在家。太宗怀疑魏征的这一举动是为了自赏之用,盛怒之下,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同时,唐太宗还下旨解除婚约,衡山公主不再嫁往魏家。陈寅恪为此写道:“幸其事发觉于征已死之后,否则必与张亮、侯君集同受诛戮,停婚仆碑犹是薄惩也。”

后来,唐太宗讨伐高句丽失利后,想起了魏征,认为如果魏征在世的话,必定会反对他出征。如果魏征反对,太宗自然就会放弃征讨高句丽,因此太宗觉得,魏征的贡献其实比以前想象得要多。所以在回京前,太宗特别下令,重新为魏征树立墓碑。

◎文苑拾萃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廖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罕见葬礼见真“清”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格言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6岁时开始读书,学习非常刻苦。稍大一些时,晚上睡觉竟以圆木为枕,称为“警枕”,只要木枕一滚动,他就能从熟睡中醒来,接着起床苦读。由于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好学,还能举一反三,所以少年时代便名扬乡里。流传至今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说明了他当时的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