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清·金缨
李皇后(?—954年),即昭圣皇后,又名李三娘。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
李皇后,生年不详,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五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隐帝刘承祐之生母。
李皇后虽深居后宫,但颇知政事。刘知远称帝,隐帝当政及后周代汉的关键时刻,她都显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远见与才能。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乘辽兵南下灭晋,中原军民奋起反抗的有利时机,在太原起兵称帝。为鼓舞士气,他欲下令犒军,苦于府库不足,便要向百姓搜刮。李皇后闻知后,向刘知远劝谏道:晋高祖当年起兵称帝,后来国家兴盛,虽则出乎天意,但也是百姓同心协力的结果。不给百姓好处,反而要夺取他们的财物,这根本不是新天子救民之理。凡后宫所有,今日都请拿出。虽然数目不大,士兵们却不会有怨言了。刘知远一听言之有理,就面带笑容,向皇后称命拜谢。李皇后此举,虽在收买人心,但客观上阻止了一次对百姓的搜刮。李皇后舍财谏夫,一时传为佳话,“中外闻者,无不感悦”。
刘知远称帝一年后,即患病死去。其子刘承祐即位,是为后汉隐帝。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隐帝年幼无知,北有契丹威胁,内有将相倾轧,后汉政权危如累卵,李皇太后对此比较清醒。当隐帝欲诛杀倨傲跋扈的杨邠等人时,李皇太后再三劝他不可轻率从事,隐帝不听,设计诛死杨邠。郭威起兵,杀向东京时,汉隐帝要亲自带兵出城。李皇太后极力劝阻,认为郭威起兵有因,如果朝廷按兵不动,诏谕郭威,郭威必陈明理由,这样就很可能保持君臣关系。年少气盛的汉隐帝不听劝阻,结果为乱兵所杀。
郭威入城,表面上请皇太后临朝听政,议立新主,但实际上大权独握,不久就上演了一场黄袍加身的闹剧。他称辽兵南犯,率军北上,行至澶州,被哗变将士拥为皇帝,转回汴京。郭威兵临城下,李皇太后审时度势,下诰袢禅让,获得身名两全。郭威即位后,迁李氏于太平宫,上尊号昭圣皇太后。
故事感悟
李皇后虽然身居后宫,但对于国家政事的从容拿捏还是做得恰到好处。减轻百姓身上的疾苦,简化生活中的琐事,将烦琐的政事一切化简,做起来便会更加得心应手。
史海撷英
刘知远智救石敬瑭
在后唐末年,李从珂起兵和后唐愍帝李从厚争夺帝位时,石敬瑭也领兵赶赴首都,在路上碰到出逃的李从厚。石敬瑭和李从厚到屋内密谈,刘知远为防万一,就暗地里派勇士石敢前去保护。石敢在袖子里藏了一把铁锤,站在石敬瑭的背后。最后李从厚的随从嫌石敬瑭没有忠心保护李从厚的意思,就抽剑向石敬瑭刺来,石敢掩护着石敬瑭躲进旁边的一个屋子里,用巨木将门挡住。等刘知远闻讯领人闯进去时,石敢已经战死,刘知远于是将李从厚的所有随从全部杀死,石敬瑭没让杀李从厚,派人将他先囚禁起来。后来,李从厚被李从珂派人杀死。在民间的墙上经常见到“泰山石敢当”的字样,是避邪用的,故事的本源就是上述事实。
这次,刘知远凭借他过人的机智又救了石敬瑭一命,石敬瑭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就重用他,让他担任了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兵马总管。刘知远治军非常严格,对于将士一视同仁,所以他的部队军纪很严,战斗力也很强。在石敬瑭和后唐开战后,刘知远就率领仅五千兵将太原城守得滴水不漏,挡住了张敬达五万军队的攻击。
在石敬瑭为保住自己地盘请求契丹增援的时候,刘知远和桑维瀚两个人全力支持石敬瑭。但在许诺的条件上,刘知远不同意石敬瑭既进贡称臣又称子的做法,觉得没有必要许诺这么屈辱的条件。但石敬瑭一心想做皇帝,担心条件低了契丹不肯出兵,刘知远见无法劝解,只好沉默。在这一点上,他比石敬瑭还算有些自尊心。
耶律德光支援石敬瑭打退后唐的进攻后,对石敬瑭推荐刘知远:“这个大将很勇猛,以后不要随意舍弃。”石敬瑭对于这个救过他性命的心腹之将也是非常满意的,在打下后唐首都后,就让刘知远担任了禁军的总管,将兵权托付给了他。
文苑拾萃
百年歌(节选)
陆 机
一十时,颜如蕣华晔有晖。
体如飘风行如飞,娈彼孺子相追随。
终朝出游薄暮归,六情逸豫心无违。
清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