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捕鸟网开三面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商汤(?—前1588),子姓,名履,庙号太祖,是商太祖。商汤是商朝的创建者(约公元前1617-前1588年在位),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之一,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商朝君主。今人多称其为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啺(音“唐”,为甲骨文的“唐”字)、大乙、太乙,又称高祖乙。
夏朝末年,国王夏桀荒淫残暴,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恣意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又连年征战,并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致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都希望夏桀早一天死去。
谁能带领人民来推翻夏桀的统治呢?商汤勇敢地担起了这个重任。
商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一支古老的民族,汤是商族始祖的第十四代孙。汤亲眼目睹了夏桀日益失去民心,而商族的势力又一天天地强大。于是,他便决心从北方南下推翻夏王朝,救人民于水火。
商汤是一位仁慈善良、爱惜百姓的首领。他深知要推翻夏桀的政权不能单靠武力,首先要争取民心,使天下的百姓都乐意归附,天下的有才能者都能辅佐他。
一天,汤到郊外出游,看见一个人从四面架起网,然后便向天祷告说:“愿来自天下四方的飞鸟,都落入我的网中!”
这时,正在天空自由自在飞行的小鸟们,不知不觉进入了捕鸟人的网中。小鸟们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去,不时发出“啾,啾”的哀婉啼叫声。
汤看到这种情景,心里很有感触,便上前对捕鸟的人说:“喂!你这样捕鸟会把天下的飞鸟都捕尽的。”
汤命令手下的人撤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网,然后向上天祷告说:“想从左面飞去的鸟,就从左面飞走吧!想从右面飞去的鸟,就从右面飞走吧!那些乱飞的鸟,只好进入我的网中了。”
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很快便在夏桀统治下的各国传开了,人们都说:“汤的德行太高尚,连对禽兽都有一副仁慈的心肠,更何况对于百姓呢!”
从此,各诸侯国的人都企盼商汤能够早日成为自己的君王。
不久,商汤开始准备征讨夏桀,他先将矛头指向葛国。葛国是汤的邻国,国君的行为很不检点,甚至不祭祀祖先。汤知道后派人责问葛国国君:“你为什么不祭祀祖先?”
葛国国君葛伯回答说:“没有祭祀用的牛羊啊。”
汤便派人送去牛羊,可葛伯却把牛羊宰杀吃肉,还是不祭祀先祖。
汤又派人问道:“你为什么还不祭祀?”
葛伯说:“没有祭祀用的粟米。”
汤又派民众前往葛国为葛伯种田,还向老人和小孩赠送食物。
这时,葛伯率人乘机抢夺酒食粟米,谁不给就把谁杀掉。
于是,商汤出兵讨伐葛伯,这事在当时影响很大,各诸侯国的人都说:“商汤讨伐葛伯,不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富有天下,而是为了给百姓报仇。”
商汤讨伐葛伯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拥护,这为他推翻夏桀的正义战争开创了十分有利的形势。商汤从起兵伐葛到最终推翻夏桀王朝,先后共进行了11次征战。
当商汤率兵从东面征伐夏桀的时候,夏桀西面属国的人民就有怨言;从南面征伐夏桀的时候,北面的人民也有怨言。他们都说:“汤为什么不先来讨伐我国的昏君,却把我们排在后面?”
各诸侯国人民盼望商汤的到来,就像久旱盼甘霖。
商汤的军队纪律严明,凡是商汤讨伐夏桀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赶集的人照旧进入市场、锄草的农夫依然在田间耕作,丝毫不受惊扰。商汤讨伐暴君、慰问百姓,犹如旱季降雨,天下百姓无比喜悦。
◎故事感悟
商汤捕鸟网开三面的故事,体现出他对当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非常同情。他向葛国的老人和小孩赠送酒肉粟米,因为无辜的儿童被杀害而讨伐葛国,这使他最终赢得了民心。因此,他的军队所向无敌,终于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商王朝。
◎史海撷英
鸣条之战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在战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尚书·序》记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誓师后商汤选良车七十乘,“必死之士”六千人,联合各方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
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的军队在鸣条展开决战。决战中商汤的军队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后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省定陶县东一带)。
商汤乘胜攻灭了三朡,夏桀率少数残部逃往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病死。
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三千名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的地位,夏朝正式宣告灭亡。
◎文苑拾萃
九 夷
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
《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文翁兴学开教化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文翁(公元前156—前101),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吏,庐江郡舒县(今属安徽舒城)人。汉景帝末年文翁担任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后世人为了缅怀文翁,特设立专祠每年进行祭祀。
这是发生在汉朝时期的故事。
这一天,天刚刚亮,蜀郡地区(今成都)的人民便如潮水般涌到郡府门前的一座新房子前,怀着惊奇的心情来观看本郡的一大奇观。
不一会儿,蜀郡郡守文翁走了出来,人们蜂拥而上。郡守大声向人们宣布:“这所新房子就是咱们蜀郡第一所学校。”
学校!什么叫学校啊?蜀郡的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新的官府机构呢!
原来,蜀郡这个地方在汉朝时还没有开化,一直处于蒙昧状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他们根本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有什么用。
文翁刚任蜀郡太守,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有一次,两个人打架,打得头破血流。文翁在处理这件事情时问他们:“人和人之间要讲求仁义,互相谦让一些,你们为什么要打架呢?”
可是那两个人都不解地问:“什么叫仁义?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又有一次,有父子俩吵架,一直闹到文翁那里。文翁训斥那位年轻人说:“做儿子的要讲求孝悌,难道你不懂吗?”
“什么叫孝悌呀?”年轻人迷惑不解。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文翁觉得很有必要教育开化这个地区的人民。
于是,他召集随从商量这件事。他说:“我看这里的人们还没有开化,应该教育训导他们。”
“我们也知道这一问题,可是历任郡守都不管,我们何必操心呢?”
文翁叹息说:“这只能是为官者的失误。如果一直不教育他们,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开化呢?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我有义务这样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开化这些人呢?”随从们问道。
“我想在这儿开办一所学校。”
“可是到哪里找老师呢?”
“我们先选一批聪明好学的人到皇都学习,学成后回来,就可以教育百姓了。”
随从们听了文翁的主意,都非常赞成。于是,众随从都争先恐后地遵照文翁的吩咐行动起来。
文翁首先挑选了一批聪明好学的年轻人到皇都学习,培养他们成为学校的教师。
接着,文翁又下令在郡守府门前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房子,当做校舍。
等到那些到皇都学习的年轻人学成归来后,文翁召集全郡的百姓到郡守府门前,宣布学校成立。
文翁在全郡的青少年中选了一批人成为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官府给他们很多好处,免除了他们的徭役,供给他们吃住。这些人学成后,都担任了蜀郡的官员,又负责教育训导百姓。
渐渐的,全蜀郡的人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学校,以及读书的众多好处,于是都争着上学,接受教育。
后来,文翁又在全郡建了好多学校,使全郡的青少年都能读书学习。
没过几年,蜀郡的社会风气迅速好转起来,人们生活富裕、文明礼貌、相互谦让、孝敬父母,和当时文明教化较好的齐鲁等地一样出名。
◎故事感悟
文翁以仁为政,训导教化人民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至今巴蜀地区的人们仍崇尚文明礼貌,社会风气文明良好,不能不说是文翁的功劳。
文翁从改变人民对事物的认识出发,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的意识,这也是济困解难的一种方式吧!
◎史海撷英
文翁石室
文翁石室最早创建于公元前143年至前141年间,是由当时的蜀郡太守文翁所创建的,也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开办的学校。
文翁石室创立不久,便因为学风卓著、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一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亲自下令在全国兴办学校,以效仿文翁的善举。
不幸的是,到了东汉安帝时期,一场火灾将石室连同成都城一起烧毁,直到194年才由蜀守的高氏重新修复。同一年,汉廷便发生了著名的“州夺郡学”事件,石室也被辟为益州州学。
后蜀时期,石室内开始刊刻石经,北宋时期则继续补刻,一直到宣和年间才在石室内将十三经全部刻完。
明末清初,张献忠占据蜀都,将石室毁为瓦砾。1661年,在文翁石室旧址上又重新建立府学。
清康熙年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石室的基础上建立了锦江书院,直到1902年四川总督岑春煊将其改为成都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此处又改称成都联合中学。
1940年2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1952年9月,学校再次更名为成都第四中学。
◎文苑拾萃
循 吏
“循吏”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乃至《清史稿》中都这样称谓,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
除了正史中有“循吏”、“良吏”的概念外,元杂剧中又有了“清官”以及民间有“青天大老爷”的称谓。
一般认为,循吏的政绩主要表现在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教育、理讼等三个方面。
按照儒家的“先富后教”政治模式,这三者中以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最为重要;教育、理讼其实都是为前者服务。
中国历来重视农业,从循吏的重农行为中,可见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
宏观上看,循吏重农行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家重农政策实施的中介过程;二是循吏从其自身建功立业的愿望出发,采取了以道德政治为特点的治理措施,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从以上这两方面的意义讲,都体现了儒家文化“和”的精神。
范式送他人灵柩还乡
◎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白虎通义》
范式(生卒年不详),字巨卿,东汉时期山阳金乡人,一名氾。范式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有一年,范式与同窗好友张劭返乡临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妻子和孩子。”二人还约定了见面的日期。
张劭回家以后,对母亲和妻子说了范式与自己的约定。张劭的母亲以为,既然范式真像儿子说的那样守信用,对范式与儿子的约定是应该相信的。
张劭的妻子在一边听着他们母子的谈话,不相信有这样的人,以为丈夫和人家的约定不过是戏言罢了,不可当真的。她的理由似乎也充分,因为范式家与张劭家远隔千里,是说来就能来的么?
青青黄黄两次,日子平淡且安稳,张劭的母亲和妻子早都把这件事情忘到了脑后,可张劭却对这件事情念念不忘。
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重新向母亲提起,并请母亲帮助他准备好酒菜。范式的母亲问儿子:“你们已经分别两年了,相隔千里,你真的相信他会来吗?”
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
母亲听了儿子的话,便准备好了酒菜,以备待客。
范式如约而至,果然到张劭家来了。这样,不光张劭的母亲,连张劭的妻子都打心眼儿里佩服范式是个真正讲信用的人。
范式在京师洛阳的太学中学习时,有个叫陈平子的长沙人是他的同学,但他们却没见过面。
陈平子听了范式守信的故事,很仰慕范式的为人,很想与他交往,但还没来得及见面,陈平子便得了重病。
陈平子眼看要死了,他的妻子不知所措,自己还带着孩子,又远离家乡,如何料理后事呢?
陈平子安慰妻子说:“你不要着急,我听说我的同学范式是个道德高尚、讲信义的人。我死后,一切后事可以托付给他。现在他不在京师,你只要把我的尸体暂时埋在他家门前即可。”
说罢,陈平子撕了一块白绢,写信给范式。
不久,陈平子便死了。范式外出回来,看见陈平子的遗书和自己门前的坟头,既为陈平子的死而悲伤,又因为他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