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贵常说:“售货员要用一团火来温暖顾客,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家后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的一点贡献。”为了顾客,他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顾客服务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遇到患肝炎病的顾客,张秉贵就介绍糖分多、对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冰糖;对消化不良的顾客,他又请顾客买柠檬糖和橘子糖。售货中,他严格做到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小孩一个样。人们用“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这些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张秉贵一生站了50年柜台,每分钟都是全力以赴。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脑这五部“机器”同时开动,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建议,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称、包包儿,打捆儿;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在柜台里,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不知累,可下班后上楼还要扶着墙。每天晚上他都要像“过电影”那样把自己比做顾客,回想一天的工作,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够,怎样去改进。
张秉贵向顾客献上的是火一般的热情,顾客对他也热情如火。张秉贵台前的顾客几乎都是他的朋友,每天都有人来看望他。当他卖货累得满头大汗时,会有顾客按住秤盘让他歇一会儿。一次张秉贵应邀去重庆作报告,介绍自己站柜台的经验,会后大家一致要求张秉贵作一次卖糖“一抓准”的示范表演。当时他已65岁高龄,而且已经不经常站柜台了,又是在这陌生的环境和场地,抓的还是与北京不同规格的糖块和种类。能不能“一抓准”,表演成功?大家都为他捏把汗。张秉贵明知有困难,但为了鼓励青年售货员练基本功,还是愉快地答应了。售货技术表演在礼堂举行,会场挤得满满的,气氛紧张而且热烈。张师傅动手抓糖,重庆方面派人协助看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每次都是一抓正准,助手高声报道:“正好!”会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最后一次是抓一两,助手没有立即报结果。原来这次不太准,助手怕丢了老模范的“面子”,想悄悄移动一下秤,张秉贵赶忙制止了他,并沉着地说:“请拿下一块糖。”助手照办了,一看秤,用激动的声音报道:“现在正好!”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张秉贵等掌声平静下来才说:“准,不是绝对的;如果绝对准,就不用秤了。”接着他又谦虚而诚恳地说:“我来表演也不是为了炫耀技巧,只是想说明熟能生巧,希望同志们苦练技术。不瞒大家说,我昨晚在宾馆练了不少遍呢!”老模范的这段话赢得了比技术表演更加热烈的掌声。
◎故事感悟
作为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张秉贵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平凡事业的不平凡。在任何岗位上,谁都可以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这才是人生奋斗的真谛。
◎史海撷英
燕京第九景
张秉贵一进柜台,就像战士进入阵地。普通售货员一般早晨精神饱满,服务态度较好;下午人疲倦了,不太爱说话,也懒得动弹,对顾客就容易冷漠。张秉贵却不然,从清晨开门接待每一个顾客,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个顾客,自始至终都能春风满面,笑容可掬。他到了退休年龄,体力明显不济时,一上柜台还是表现得生龙活虎。到了下班后,他却往往步履蹒跚。同事们说他是“上班三步并作一步走,下班一步变成三步迈”。
看张秉贵工作,也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享受。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经常来看他售货。这位老人对他说:“我是因病休息的人,每天来看看您站柜台的精神劲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劲儿,我的病也仿佛好了许多。”一位音乐家看他售货后说:“你的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如果配上音乐,是非常动人的旋律。”
随着张秉贵名声的升高,来买他的东西的顾客也越来越多,人们以能从他手中买到糖果为荣。为了看他的表演,热情的顾客曾经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
在北京的大街上,张秉贵非常受人尊敬,他坐公共汽车有人让座,去洗澡时有人愿意给他搓背。这人说:“我也是您的顾客,今天就让我为您服务一次吧!”他病重住院期间,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教授、专家,更多的是热爱他的顾客。一位看过他售货的国际友人曾经感慨地说:“这种场面,在国外只有名声好的政治家和红得发紫的影视明星才能遇到,而中国的一名普通售货员能享此殊荣,真了不起!”
真爱表率刘庭式
◎猛兽不群,鸷鸟不双。——汉·刘安
刘庭式(生卒年不详),字得之,宋朝齐州人,举进士。
刘庭式从小爱学习,在当地小有名气。他未参加考试前和家人商量,与同乡一位农家女孩订了亲,但还未下聘礼。两人心意相通,已商量好了结婚及婚后如何过日子等事。
不久,刘庭式考试中选,双喜临门,自己和家人都非常高兴。但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刘庭式的这位未婚的农家姑娘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家里又穷,无钱看病,结果落了个双目失明。姑娘家虽然穷,但很有志气,看到自己这种境况也不好再向刘家提婚事。更有好事者,建议刘庭式另娶他人,或者“掉个包”,娶这户农家的小女儿(即刘庭式未婚妻的妹妹)。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掉包”的事那姑娘本人、其妹妹及家人也都同意,甚至还主动去找刘家商量。可刘庭式却笑着说:“谢谢大家的好意,但你们别忙活了。我的心已经给了她了,她虽然瞎了,和原来不一样了,但更应该得到关心和同情。做人要讲道德和良心,我怎么能够违背自己的诺言,三心二意呢?并且,我还未上任为官,如果不守信用,今后还怎么做官?怎么为老百姓办事?”一席话,说得众人无言以对。
刘庭式坚定不移地娶了这位双目失明的农家女为妻,与她白头到老。刘庭式的美德也流传开来,广为颂扬,直到今天。
刘庭式重信义不负盲女的事迹在当时颇有影响,《宋史》中也有其传记。同时代的理学家程颐、科学家沈括都为此写过文章。沈括在《梦溪笔谈·人事》中还记载了其他一些细节:婚后盲女都是由刘庭式领着走路,家庭“极雍睦”,有子数人。有一次,刘庭式犯了些过错,负责监察州县的官员本想赶走他,但因赞赏他的良好品德而宽恕了他。
◎故事感悟
《诗经》里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代的很多年轻人很喜欢引用,特别是在新婚燕尔的时候,都对婚姻有着美好的愿望。但是人们往往只是领会了字面上甜蜜浪漫的意境,而没有去体悟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牵着你的手,与你一起慢慢老去。这可是一个漫长的生命过程啊!20年、30年、50年、6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两个人会一起经历怎样的人生呢?荣华?富贵?贫病?战乱?离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执子之手、不离不弃吗?这还需要向刘庭式好好地学习。
◎史海撷英
苏轼与刘庭式的情谊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通判(州郡长官的辅佐)改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苏轼胞弟苏辙时在齐州(今济南)任职,兄弟俩虽同在今山东地面,却难以相见,只好鸿雁传书。苏辙在信中特地向哥哥介绍了正在密州任通判的刘庭式娶盲女为妻的事迹。
刘庭式,字得之,进士,《宋史》只说他是齐州人,而清末所编《山东通志》,则在“齐州”之后用括号注上了“历城县”的字样,这说明刘庭式是齐州历城县人;明末历城县志《历乘》、清朝乾隆时期的《历城县志》,都注明他是历城县人,并为之立传。
苏辙在信中说,从其乡邻之言中得知,刘庭式是位很讲道义的人。在成为进士之前,曾“议娶乡人之女”,但尚未送聘礼定亲;之后,这位女子因病双目失明,女方不敢再议婚事。有人劝庭式“纳其幼女”,庭式回答:“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庭式终娶盲女为妻。
在兄弟间的书信往来中,苏辙不惜笔墨介绍了刘庭式的上述情况,这固然与刘庭式在苏轼府中任职有关,但也可以看出苏辙对刘庭式品格的敬重。而苏轼又何尝不敬佩刘庭式的品格呢?他在《书刘庭式事》一文中,除了转引苏辙信中上述内容之外,还写了盲女及刘庭式后来的一些情况:“盲女死于密,庭式丧之,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复娶。”接着,文章通过问答的形式写了刘庭式对盲妻的真挚感情。
苏轼有一次问刘庭式:“哀生于爱,爱生于色,你娶盲女,与之偕老,这是一种义。那么,你对她的爱,由何而生?她死后你的哀痛又来自哪里?”
刘庭式回答说:“我只知道我死了妻子,她有目是我的妻子,无目也是我的妻子。如果像你说的因色而生爱,因爱而生哀的话,色衰了爱就减少了,哀也就淡薄了,那么,凡是貌美而且能挑逗人心的女子,岂不都可以做妻子吗?”苏轼听了刘庭式的一番反驳,深为其对盲妻的真情所感动。
苏轼与刘庭式在密州共事几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密州连年饥荒,身为太守的苏轼也是“斋厨索然,不堪其忧”。他在《后杞菊赋》中说,他同刘庭式几乎每天都一起沿着古城废圃寻找野菜充饥,一旦有所发现,两人便“扪腹而笑”。可见,他们是甘苦与共的知心朋友。
苏轼离开密州八年之后,有人告诉他在庐山见到了刘庭式(时任监太平观之职),说此人依然健壮,“面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往复六十里如飞”。苏轼闻之甚喜,并把这个消息写信告诉了仍在密州的友人赵杲卿,因为赵也是刘庭式的朋友。
有记载说,刘庭式隐居庐山多年,以高寿终。
◎文苑拾萃
《东坡全集》
《东坡全集》115卷,宋苏轼撰。苏轼有《易传》,已著录。苏辙作轼《墓志》,称轼所著有《东坡集》40卷、《后集》20卷、《奏议》15卷、《内制》10卷、《外制》3卷、《和陶诗》4卷。
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都有卓见。苏轼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进士,之后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苏轼于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其著有《东坡全集》115卷,今存。
苏轼一生著作甚丰,他的著作集子情况比较复杂。早在苏轼生前就有《东坡集》40卷、《后集》20卷、《内制集》10卷、《外制集》3卷、《奏议》15卷、《和陶集》4卷等6种集子刊行,其中《东坡集》是作者亲自编定。这些集子在宋徽宗崇宁二年下诏禁毁。另有《应诏集》10卷,在当时是否刊行,不得而知。至宣和五年,人们以为崇宁时的禁书令已经时过境迁,不再生效了,于是福建重新印行苏轼的著作集,宋徽宗再次下诏禁毁。这次刊行的集子略有不同,是将苏轼的著作全部汇总、分类,取消《东坡集》、《后集》等名称,而将这些集子中的同类作品编在一起。属于这个系统的苏轼著作集子有《东坡大全集》、《东坡备成集》等,所收作品比上述六种集子再加《应诏集》的总和还多,但也有伪作羼入。至于宣和五年刊行而被禁的到底是《大全集》或是《备成集》,现无从查考。《备成集》今已亡佚。
名帅表率徐达
◎处世而无所及物者,不如无生。——《聱隅子》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朱元璋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太平(今当涂),俘元万户纳哈出。继率军克溧阳、溧水(今均属江苏)。次年,从朱元璋克集庆(今南京),继奉命以大将军领兵取镇江,号令明肃,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十七年,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次年,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
二十一年,从朱元璋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同年升中书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