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撷英
华罗庚自学数学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华罗庚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他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做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
◎文苑拾萃
华罗庚名言
(1)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2)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3)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4)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5)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作出更大的成绩来。
(6)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7)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陈景润不批斗老师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陈景润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82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因为他对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杰出贡献,为全世界的科学家所称道。作为对世界做出这么大贡献的数学家,陈景润经历了许多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磨难。他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正直不屈的品质,就是在这些磨难中锻炼出来的。
陈景润平时不太喜欢过问各种活动,他的主要兴趣在自己的研究上。但文化大革命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并没有因此放过这位老实巴交的人,陈景润也遭到批斗。
他原来的一个同事,在批判陈景润时竟说:“让哥德巴赫猜想见鬼去吧!‘1+2’有什么了不起!‘1+2’不就等于3么?吃着农民种的粮食,住着工人盖的房子,有解放军战士保护着,还领着国家的工资,研究什么‘1+2=3’,什么玩意儿?伪科学!”
陈景润对这些人的话感到哭笑不得。但他还是默默忍受了这些人对自己的侮辱。造反派们见陈景润十分老实,就逼他去批斗他的老师华罗庚。他们以为,陈景润老实怕事,一定不敢违抗的,但是,这一次他们想错了。
华罗庚是数学界的泰斗,也是陈景润的恩师。在“文革”中,他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大学阀”,家被抄了,而且被“揪”到他的单位进行批斗。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造反派们一次次地要陈景润“站出来”,去揭发批判自己的恩师。有时,他们甚至威胁陈景润:“如果你不去整他,我们就先整死你!”
陈景润平静地说:“那么,你们就整死我吧!我是不会对不起我的老师的。”
十年动乱结束后,华罗庚在提起这件事情时,还十分感激陈景润,称赞他是自己学生之间品格最好的一个。
◎故事感悟
陈景润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坚决不做伤害华罗庚并有损于自己人格和尊严的事,拒绝了那些人的无理要求。他对自己的恩师尊敬有加,且在形势异常险恶的情况下,也坚持不改自己的初衷,赢得了很多人的敬佩。
◎史海撷英
陈景润的爱国情结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者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做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文苑拾萃
《陈景润》节选
沈世豪
1978年春天,耐人品味而又令人荡气回肠。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邓小平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目光,他复出之后,一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莫道浮云能蔽日,我唤东风扫长天”,向禁锢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两个凡是”发出强有力的挑战,为解放思想扫清了道路;二是亲自领导了科学教育文化的拨乱反正,呼唤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又一个群星灿烂的“科学的春天”。
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陈景润应邀出席了大会。
盛况空前。劫后余生的中国科学界的群英,重新汇聚在一起,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来不及抚平心灵和肉体的创伤,便匆匆消融在春光万顷的百花园中了。
陈景润第一次看到了邓小平,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主席台上那熟悉的面孔,聚精会神地聆听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激动人心的讲话。阵阵掌声如浪涛,直落心田深处。陈景润一直在寻思:邓小平的话,几乎把他多年来心里想说的全讲出来了。入情入理,入耳入心。北京余寒未尽,但期盼已久的春天,真的来了。
李可染拜师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家语·弟子行》
李可染(1907—1989),别名李永顺,生于江苏徐州,中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李可染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李可染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946年,李可染艺术生涯中的又一关键时刻出现了,两份聘书同时送达他的手中。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一份是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李可染对母校感情深厚,回母校工作可以了他的心愿,而后者却更有吸引力,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宫藏画,还有李可染素来仰慕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在当时的李可染心中,北平几乎就是一流艺术的代名词,于是他选择北上。
此时李可染40岁,已多次举办画展,获得徐悲鸿、郭沫若、田汉、沈钧儒等名家的广泛好评,在中国画坛已有较高声誉。到北平不久,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心仪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李可染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
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
李可染赶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
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而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见他对李可染的赏识。
接着,齐老满含深意地说:“但我看你的画像是写草书,我一辈子都想写草书,可我现在还在写正楷……”就这样,二人以画为桥,一下子变得十分亲近。
李可染告辞时,齐老留他吃饭,李可染再三推辞,齐老动了气,对正要迈出门槛的李可染大声说:“你走吧!”这时,齐老家人示意李可染:你要听齐老的,留下吧。从此,齐白石与李可染结下不解之缘。
李可染对拜师一事非常看重,认为拜师仪式必须郑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时间。齐白石却等不及了,有一次他问李可染:“你愿不愿拜师?”
李可染忙说:“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齐白石会错了意,心情郁闷,不时地对身边的护士念叨:“李可染这个年轻人,他不会拜我做老师的,他的成就将来会很高。”
这话传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见齐老,解释原因。齐老心直口快,连声说:“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
李可染茅塞顿开,当天在齐老第三子齐子如陪同下执弟子礼。齐白石连忙站起,扶李可染起来,高兴之余,眼睛都有点湿润,喃喃地说:“你呀,是一个千秋万世的人哪!”此后,李可染便正式成为齐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功夫,尽得齐师艺术精髓。
齐白石将晚年收弟子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对李可染十分推重。他曾画《五蟹图》送给李可染,上面题句:“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书画可以横行也。”李可染画一幅写意人物《瓜架老人图》,画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凉打盹,整幅画超脱秀逸,卓尔不群。齐白石看后,连连称赞,题句曰:“可染弟画此幅,作为青藤图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为之,恐无此超逸也。”齐白石还在《耙草歇牛图》上题:“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八十七岁白石丁亥。”
李可染对齐白石有着深厚的感情,直到晚年仍念叨着齐白石。他多次提及:“我在齐白石老师家学画10年,主要学他的创作态度和笔墨功夫。”“我师从齐白石,最大的心得是线条不能快。好的线条要完全主动,要完全控制,控制到每一点,达到积点成线的程度。”
李可染学的是齐白石的精髓,却不是齐白石所画题材。常入齐老画面的虾、蟹之类便很少出现在李可染画中。他在画《雨亦奇》时倒是想到齐师的《雨余山》,但齐白石用的是点法,李可染则借用水彩及没骨花卉中的染法,将画刻画得相当柔和,充分描绘出“如丝如雾湿人衣”的江南细雨。
◎故事感悟
从李可染隆重地拜师到怀念恩师,其间真挚的情谊感人肺腑,也足以见他尊师重道的优秀品德。师恩如山,我们应铭记于心!
◎史海撷英
李可染的音乐情结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之中。
小时候第一次深深吸引他的声音,是一个沿街卖艺求乞的盲琴师奏出的悲凉琴声。此后,每当听到那悠长的、凄心楚楚的曲调,他便怦然心动,几乎落泪。他常常暗随琴师,听他拉琴,默记弦音,深夜始归。11岁的可染从此谙识不少民间曲调,还自制了一把小胡琴,并拉得一手好琴。
42岁那年,李可染画过一幅现实题材的写意人物画《卖唱图》。这幅画在他一系列古典人物画中显得尤为特别。“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为女孩伴奏的盲琴师颤动的手指触动着琴弦,似正传出声声不断、如泣如诉、万分悲凉的琴声。那种真情实感,当是画家糅进了自己童年时代久已潜存的心音。
◎文苑拾萃
李可染的艺术特色
李可染从1943年开始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工作,后来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画界变革的呼声日高,提倡新国画。于是1954年后李可染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