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档的重要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格言
有一位大臣告诉宋元君,楚国的都城有一个叫石头的木匠。他使用斧头的技巧精湛绝伦,经常给别人表演一种惊险的游戏:他在一个泥水匠的鼻子尖上涂一层白色的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蜻蜓的翅膀一样。然后,他巨斧一挥,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被削得干干净净,但泥水匠的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
木匠石头挥斧好像十分随意,但他却丝毫没损伤泥水匠的鼻子;而泥水匠,能接受这样的游戏,算是玩命了。别人都看着心惊肉跳,可他却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宋元君听后大喜,十分惊奇,就派人找到木匠石头,对他说:“你能不能给我表演一下你那个游戏?”
木匠石头叹口气,说道:“唉,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那个敢让我削的拍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木匠石头能够从人的鼻翼上削去白灰,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一种超凡的能力。可是如果没有拍档的配合,他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机会。
◎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应用到现代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合作精神。只有互相紧密配合,人们的才能才可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将事情完成。
◎史海撷英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文苑拾萃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它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地将狐狸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自己,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辞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地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得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地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地在后面跟着。它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地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它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得逞了,可是它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知道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工人合成天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格言
李立三(1899—196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经担任过党的负责人。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湖南醴陵人。1921年春,李立三同赵世炎、陈公培、刘伯坚等酝酿建立共产主义同盟,组成劳动学会和勤工俭学学会,成立华工组合书记部,为华工谋福利。1922年,在安源创办平民学校和工人补习学校,发展党员,建立中共安源支部,并任书记。1923年3月,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次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武汉区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旋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书记,同邓中夏、刘华等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在小沙渡、杨树浦、吴淞等地成立工友俱乐部和工人进德会。
1922年盛夏的傍晚,吃过晚饭后,工人们都陆续来到安源镇一条小巷的楼房里。
一盏悬挂着的煤油灯,照亮了教室里的几张旧桌子。工人们都在这里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道理。
这里是李立三办的“平民学校”。来听课的都是附近的铁路工人和煤矿工人。这所平民学校不收学费,专教工人读书,学文化。
刚刚开办这所学校时,来报名的工人并不多。一些矿工说:“我们早上下井,不知晚上能否回来,命都难保,哪有心思读书?有工夫不如睡觉去。”
李立三面对这种情况一点也没有急躁,而是采用各种办法与工人接近,取得他们的信任。他发现许多工人爱喝酒、猜拳,于是他也跟着一起去,并用顺口溜新编了一套猜拳词,渐渐地工人们都和他亲近了。在这个基础上,他向工人们宣传读书识字的好处。有的工人担心学不好,李立三就说:“中国有句古话:拳要打,字要写。只要有心读,一天认一个字,一个月就是30个字,几个月下来,保你能记账、写条子。”这样一说,工人们心动了,纷纷报了名。
工人们来了,李立三亲自给他们上课。他事先了解工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尽量用工人喜闻乐见的语言,结合文化知识,向他们灌输革命道理。
国文第一课是“一人两只手,两手十个指”。李立三动情地说:“我们做工的、种田的,两只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累死累活做不完,种出谷来,挖出煤炭,我们反倒没吃没穿。财主、资本家也有两只手,可是他们不用劳动,吃的却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同样两只手,为什么有的白、有的黑?为什么有的忙而穷,有的闲而富?”这段话,把一个个问号楔进了工人的心坎里。
第二课是“天、地、日、月”。李立三上这堂课时,联系有的工友讲过的话“工字不出头,出头就入土”,有针对性地说:“大家看,‘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一竖是我们工人。工人顶天立地,谁说不能出头?大家再看,把‘工’和‘人’字合在一起,不就是‘天’字吗?这就是说工人团结,力量大如天,工人一定要坐天下。问题是我们大家心要齐。”一席话,说得工人直点头。
工人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来上夜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有一天,李立三正准备讲课,另一名夜校老师忽然大惊失色地跑进来,卷起袖管嚷道:“你看,我一夜之间,满身都长起了红点点,痒得要命!”
李立三仰天大笑起来,工友们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这是小臭虫咬的,吸血还不算厉害!”李立三止住笑一本正经地说。
“什么?还有更大的?”那个教师瞪大了眼睛。
“有!财主、资本家自己不劳动,专吸穷人的血,我看他们就是大臭虫!”李立三幽默地回答。
这段小插曲,把工人们全吸引住了。他们纷纷议论说:“说得好,全说到我们心坎里了。”
随着夜校影响的扩大,学生很快增加到六七十人,就连楼梯口都挤满了人,李立三就在别处开辟了新校舍。平民学校越办越兴旺了。
◎故事感悟
就像李立三说的,“工”字和“人”字合起来,就是“天”。工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会大如天。
◎史海撷英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党的二大之后,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一百余次,参加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上演了最为壮烈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