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
9444300000021

第21章 因时因地制宜(3)

◎文苑拾萃

神头岭纪念碑

为纪念神头岭伏击战,1988年山西省潞城县人民政府在当年战地建造了纪念碑和烈士亭。纪念碑高15.8米,上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神头之战纪念碑”七个大字。碑亭上还镌刻着薄一波、陆定一、陈锡联等首长的题词。碑亭周围松柏环绕,绿树成荫,花草拱卫,庄严肃穆。“神头歼敌名垂史册,英烈浩气光照干秋”。今天的神头人正在革命先烈精神的激励下,为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奋力拼搏着。

据险扼要首战平型关

◎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淮南子·氾论训》

林彪(1907—1971年),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八路军靠灵活机动的战术,因地制宜,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虽然其战斗规模不及正面战场的忻口会战、台儿庄大战等重大战役,但对当时抗战局势和以后的抗战形势的发展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型关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故事感悟

八路军采取灵动、变通的战术,充分利用地势,坚持因地制宜的思想,击溃日本侵略者。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批驳了当时国内亲日派散布的“亡国论”,也使华北抗战局势得以初步稳定。

◎史海撷英

九一三事件

九一三事件又称“林彪叛逃事件”。1969年,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明文规定:林彪是副统帅,是毛泽东的接班人。1970年,林彪加紧进行“抢班夺权”的罪恶活动。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企图攫取国家主席的位子,最终失败。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叛国,途中机毁人亡。

九一三事件的发生,促使更多的干部和群众从个人崇拜的狂热中觉醒,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破产。

◎文苑拾萃

抗战胜利纪念堂

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现昆明人称之为“胜利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利堂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抗战胜利纪念堂的建筑形式除观众厅为弧形山墙外,采用传统的歇山顶筒板瓦屋顶,清式斗拱,彩画架枋,白石勾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胜利堂的周围布局也做了改造,鸟瞰整体呈一高脚酒杯形状,气势壮观而恢宏。两侧的弧形道路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即为杯壁,北边的云瑞北路为杯口。清代云贵总督署的照壁所在地建成椭圆形的云瑞公园作为底座。胜利堂的整体建筑艺术可谓昆明近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刘伯温实事求是作评判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摒弃形式主义,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格言

刘伯温(1311—1375年),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有一次,朱元璋想把老丞相李善长撤换掉,就去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一听,连忙说:“不好,不好,善长是开国的功臣,跟随陛下数十年,在大臣中很有威望,能够调和排解大家的矛盾和纠纷,我认为现在不能撤换他。”

朱元璋吃惊地说:“善长嫉妒您的声望,多次在背后陷害您。朕以为您一定会同意罢他的官。没想到,您还要为他辩护。”

刘伯温诚恳地说:“善长貌似宽和,实际上胸怀狭隘,这的确是他的大毛病。但是丞相这个职务,是国家的梁柱,如果要掉换,必须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才。如果用一根小木头来换大梁柱,那么立刻就会折断倒塌的。善长虽有缺点,但目前确实还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心里不以为然,可嘴里没再说什么。过了些日子,朱元璋又把刘伯温叫去说:“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李善长不行,必须撤换。您一定要替我考虑一下谁合适。您看,杨宪这个人怎么样?”

杨宪和刘伯温志趣相投,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关系很好的朋友。朱元璋想,这回刘伯温准会赞成了吧。

没想到刘伯温却说:“杨宪博学多识,正直无私,的确具备做丞相的才干。但是,杨宪器量比较小,对别人的缺点不能容忍。所以,他没有做丞相的胸怀和气度。一个丞相,他的内心应该像水一样平正、宽宏;处理事情要从全盘和大局来考虑,决不能掺杂个人的感情。我看杨宪做不到这些。”

朱元璋没想到刘伯温能够这样实事求是、毫无私心地评价自己的好友,心里很佩服。他又问:“您再看汪广洋合不合适?”

刘伯温毫不犹豫地说:“他的偏执和浅薄比杨宪更厉害,却没有杨宪的公正无私。”

“那么胡惟庸又怎么样呢?”朱元璋见刘伯温把自己看中的人都否了,有点儿不甘心,准备把最后一张王牌抛出来。

这胡惟庸是个野心很大的人,他表面上忠诚效力,办事果断,实际上虚伪、阴险。由于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的地位节节上升,在当时的朝廷上很有权势,谁也不敢得罪他。那些趋炎附势,想升官发财的人大都跑去向他献媚。

刘伯温可不管这一套,他早就看出胡惟庸这人不地道。现在一听朱元璋要让他当丞相,立刻站起来说:“万万不可拜他为相!打个比方说,国家就像一辆车,丞相就像驾辕的马。如果让杨、汪等人来担这个责任,只不过是跑得不稳,或者跑不动罢了。可要是让胡惟庸来的话,就会折断车辕,翻倒大车的。所以,这是绝对不行的。”

朱元璋笑了笑说:“其实,谁也比不上先生您最合适。”

“陛下过奖了,臣和杨宪一样,疾恶如仇,得罪人太多;而且臣的性格懒散,不习惯做细致繁重的公务。一旦拜相,肯定会辜负陛下的厚望。依我看,换相的事要从长计议。天下人才很多,只要陛下虚心求贤,总会发现最合适的人选。眼下,如果让臣说实话,的确是没有一个大臣能够胜任丞相之职。”

朱元璋见刘伯温一连驳了自己好几个想法,心中着实有点儿不高兴。可是,刘伯温讲得有根有据,又都是出于公心,毫无私心杂念。自己一下子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只好忍了下来。

但是没过多久,朱元璋还是罢了李善长的相位,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刘伯温知道以后,摇头叹气说:“要是我的预测不应验的话,那就是天下百姓的福气了!”

胡、汪二人做丞相后,既嫌刘伯温妨碍他们的野心,又怀恨刘伯温说过他们的坏话,就联合起来害死了刘伯温。后来,汪广洋因玩忽职守被撤职;胡惟庸阴谋造反篡权,被全家抄斩。刘伯温的预测果然都应验了。这时,朱元璋才相信刘伯温原先的分析的确是实事求是、很有远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