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9444800000004

第4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2)

东晋政权维持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南北朝的南朝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文苑拾萃

顾恺之画维摩诘像

六朝是佛教在中国的第一个鼎盛时代。那时,大江南北各地纷纷建立庙宇,以便人们有礼佛膜拜的场所。公元364年,有个叫慧力的和尚在当时的首都建康城(今南京)建造了一所大庙,名叫瓦棺寺。落成之后,众和尚设会请当地的士大夫来庙里鸣钟击鼓,名为弘扬佛法,实则请人捐钱。但捐钱的人没有一个超过10万钱的,和尚们颇为发愁。

有一天,一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到庙里,在化缘簿上写下捐钱一百万。和尚们都非常惊讶,望着这穿得毫不起眼的年轻人,以为他空口说大话。“请在庙里准备好一堵素白的墙壁,我自有募钱的办法。”年轻人自信地说。

和尚们半信半疑,就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位年轻人在庙里的墙壁上画了一个佛教传说中的人物——维摩诘。相传维摩诘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一位居士,阐释佛法很精辟,引得天女散花;今人还用“天花乱坠”来形容很会说话的。

这年轻人画的维摩诘像十分工细。他画好之后,对和尚们说:“第一天进来看壁画的人,让他们每人布施10万钱;第二天看的5万钱;第三天随意布施。”消息传出之后,大家都来看这位年轻人画的佛像,把庙门都快挤破了,一下子就募得了许多钱,超过了当初他答应和尚的捐钱100万。这位年轻人就是中国绘画史上名声响当当的人物画大师——顾恺之。

贾思勰向牧羊倌请教

◎耻不知而不问,终于不知而已;以为不知而必求之,终能知之矣。——《二程粹言·卷一》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时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生活于我国北魏末期和东魏,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在20岁那年,贾思勰对养羊产生了兴趣,他就养了200多只羊。结果到了冬天,羊死了一大半,而活下来的又瘦又弱,毛也干干巴巴,没一点儿光泽。这可怎么办?去向牧羊人请教吧。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找到了羊倌。羊倌对他说:“一到冬天,饲料不足,营养不够,羊自然会饿死。”

第二年,他种了几十亩大豆,把草料准备得足足的。可是到了冬天,羊又死了不少。他决定还是去请教有经验的人。他走了100多里路,找到一位年纪更大的牧羊人,这个人已有四十年的养羊经历了。

老牧羊人听了贾思勰的来意后说:“你的大豆是怎样喂羊的?”他说:“我把它撒在羊圈里了,羊可以随便吃。”牧羊人说:“那怎么行呢?羊这东西最爱干净,羊圈里又是屎又是尿,豆子撒上去,羊也不会吃,它们宁可饿着。”

回村后,贾思勰按照老牧羊人的意见打制了食槽,吊在较高的位置上,羊要伸长了脖子才能够着;每次只喂一点点大豆,吃完了再放,一天定时喂;他又用桑树围成一个圆形的栅栏,里面堆放饲草,使羊爬不上去,只能围着草栅栏转,如果饿了就从空隙往外抽草吃,能吃多少就抽多少,一点不浪费,草栅栏有一丈多高,下边的草吃完了,上部的草就自动往下降,很省事。

冬天过去春天又来了,一只羊也没死,羊毛又密又软,油光瓦亮,他高兴极了。贾思勰总结出了经验:养羊,关键是越冬。熬过冬天,春风吹绿大地,小草又长新绿的时候,羊就又有吃的了。

以后,贾思勰多次向羊倌请教,并在实践中摸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不但知道冬天怎样养羊,也了解和摸索出了春夏秋三季养羊的经验。

春天草嫩、但短小,羊不能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吃,要边走边吃,赶着它走,不然草根啃光了,来年就没得吃了。

夏天天气热,要趁早晨凉爽,早点儿放牧,中午太阳毒,就找个阴凉的地方让羊歇着。吃早不吃晌,中午还不能顶着烈日赶羊走路,灰尘与汗水混合,到了秋天羊就会得皮癣。

到了秋天,羊要晚些出来,早晨霜大露大,羊吃了太凉的草会闹肚子。

在实践中贾思勰还有了独到的发现。以后他又研究了花椒、大蒜、粘谷子等农作物的生长。晚年,他把一生积累的农事经验编著成《齐民要术》一书,对后来的农业生产指导极大。

◎故事感悟

《齐民要术》一书,是贾思勰经过多年的亲自实践,向多方有经验之人请教之后的结晶。贾思勰的这种三十年如一日、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而这种传统美德也势必会被传承下去。

◎史海撷英

北魏的建立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及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者“后魏”(三国魏之后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迁都洛阳并改姓“元”后,也称元魏。

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大败后燕军,并乘胜南下,夺取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要城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之一。

◎文苑拾萃

贾思勰纪念馆

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表彰贾思勰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

该馆位于济青高速公路临淄段北侧,下临淄路口向北500米即到。贾思勰纪念馆掩映在一片新型果树和农作物之中,与周围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更显其古朴典雅。该馆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在纪念馆门斗南侧的横梁上悬挂木质横式馆牌,黑底铜字,上书六个端正古朴的魏碑字——“贾思勰纪念馆”。

问遍百家成名医

◎若要好,问三老。——唐海《中山狼》

孙思邈(581—682),是京兆华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为“药王”。

孙思邈出生于华原县一个木工家庭,父亲是个雀目病人(夜盲),母亲患粗脖子病。父母亲的病在当时都是无法医治的地方病。少年的孙思邈也体弱多病,饱尝了病痛的痛苦。疾病给自己、给自己苦难的家庭造成的痛苦,孙思邈牢牢地记在心底。他从小就立志学医,将来行医治病,为人解除痛苦。

12岁时,孙思邈跟父亲到药农张七伯家做药柜。从此,孙思邈开始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处处留心,虚心向张七伯请教每一味中药的功能、作用、生长地、药力大小等情况,深受张七伯的喜爱。

15岁时,孙思邈开始拜张七伯为师学医,同张七伯一起上山采药,学习单方,初步懂得了一些药性。后来张七伯看他虚心好学,又天资聪敏,自己的一点医学知识不能满足孙思邈求知的要求,便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黄帝内经》送给了孙思邈,让他好好研读,并告诉他将来到铜官县找自己的舅舅继续学习深造。

孙思邈得到《黄帝内经》,真是如获至宝,对张七伯千恩万谢。回到家里他便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手不释卷地苦心钻研,有时会通宵达旦。

但他愈是学习,愈是感到自己的浅薄。后来,他决定去铜官县找张七伯的舅舅求学问。经过许多周折,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医生,便拜他为师,潜心学医。一年时间里,他不但学到很多医学知识,而且把师父的一部《伤寒论》全部抄了下来。

学有所成后,他又回到村里,一边在邻居亲戚中行医,一边刻苦读书,继续深造。二十岁左右,他不仅医道大有进步,而且对诸子百家的学说、南北朝的历史以及从天竺传来的佛教经典,都做了深入研究。这为他以后在医学领域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就连二百里以外的京城长安,也有人知道华原县的孙思邈。

一天,孙思邈为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治愈了痼疾,病人感激地赞许他如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孙思邈听了这样的称许,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却惆怅起来,深感惭愧地说:“我连称职的医生都不够格啊!乡里人的雀目病、粗脖子病,自己至今无法医治,怎敢与那两位名医相比呢?唉!惭愧呀……”

那位病人看到孙思邈因不能医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而痛心的样子,深为他的这种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医德所感动,便对孙思邈说,太白山有一位先生能治粗脖子病,而且把他的表妹治好了。

孙思邈听到这些,惊喜地抓住那人的双手,急不可待地打听那位太白山先生的名姓地址。了解明白后,第二天一早他便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人乡亲,只身前往远隔四百里的太白山寻师去了。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在郿县以南。经过多日的艰苦跋涉,孙思邈才来到太白山,找到了那位病人所说的人——陈元。可遗憾的是,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根据父亲用昆布和海藻治粗脖子病的方法来医治病人的。

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孙思邈感到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灰心,心想:既然陈元的父亲会治粗脖子病,他就可能知道这种病的情况。

于是,孙思邈便在这里住下来,一边给山区人治病,一边同陈元上山采药互相学习交流。一天,陈元偶然地说出了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不知什么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根本不害这种病。”

听到这话,孙思邈心里一动:“看来,穷人是由于身上缺少某种东西才害雀目病的。如果让穷人吃富人的食品,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在陈元父亲的话的启发下,孙思邈整日整夜地研究如何治疗雀目病的问题。一天夜里,孙思邈正在一边苦思冥想,一边查看医书。忽然间,他好似在黑暗中看到闪电一般,眼睛亮起来。因为他在医书上找到:“肝开窍于目”这样一句话。他想:“眼睛的病多半与肝有关,那么吃动物的肝是不是可以补益眼睛呢?”后来经过实践,孙思邈找到了医治雀目病的方法——用食物疗法,吃动物的肝脏来治雀目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搞清如何治粗脖子病的问题,孙思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找到吃牛靥治粗脖子病的方法,吃羊靥也有效。

孙思邈用食物疗法,为很多雀目病和粗脖子病人治好了病。这些人对孙思邈总是千恩万谢,称赞他的医术高明。但孙思邈却总是念念不忘地说:“这都是陈元父亲的启发才使我搞明白治病的方法啊。”这件事足可见他对“一言师”都是十分难忘的。

唐太宗贞观三年,孙思邈被聘进京。到长安后,他依然坚持不耻下问以及勤奋好学的习惯。他听说长安有甄枚和甄立言两位高医,就想登门求教。但这两位医生年事已高,正忙于著书,不肯接见人。孙思邈却不顾这些,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他们,诚恳地向他们求教。两位名医深为孙思邈的好学精神所动,不但同他一起探讨了许多医学上的问题,而且把自己的著作《针方》、《明堂人形图》、《古今验方录》等送给孙思邈,供他学习参考。

贞观十四年,六十岁的孙思邈重返家乡,把自己一生搜集的医方、医药标本整理撰写了《备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是他一生对药物研究,走遍家乡和汉中、四川一带,遍访名师、求教群众、研究古代经典而获得的硕果,集当时和前代医学之大成,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事感悟

为了学医,孙思邈可谓“踏破铁鞋”寻访百家。他的虚心好学和不耻下问的态度,最终让他在医学史上大放异彩。所谓“人从三师武艺高”,我们也要以这种可贵的精神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准则。

◎史海撷英

孙思邈对消渴症的贡献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孙氏记载消渴能够治愈,而复发的第一原因是“不减滋味”。这就是调味品、下饭菜不要掩盖了五谷的气味。这样的养生主张可见于更早的文献:“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孙氏的主张又与《黄帝内经·奇病论》相统一:“此肥美之所发也。”

近年来,对食物结构变化的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谷物对胰岛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尤其是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很多人相信孙氏记载的糖尿病康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