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墨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公元前5世纪,墨子出生在一个以木工谋生的手工业家庭。当时,社会属于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都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也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因聪明巧思,成长为当时一名技艺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其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墨子的生长地鲁国,是当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墨子从小就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下,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对于求取知识非常重视。
墨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具有认知能力,能够获取知识。他在《墨子·经上篇》(下凡引用《墨子》一书时,仅注篇名)中说,“生,刑(形)与知处也”,“知,材也”。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在于形体与知识的统一,求取知识是人的本能。离开了知识的单纯形体,在墨子看来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
墨子是这样说的,其一生也正是以此自励,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他还曾致力于诗、书和百国春秋的学习,对已有的知识博采广收。这也使他拥有了广博的学识,并把他造就成一代学术大师。对于知识的追求,即使在成名之后,墨子也从未中断过学习。
据《贵义篇》中记载,有一次,墨子南游到卫国(今河南濮阳一带)去,所乘的车中载了许多书籍。他的弟子弦唐子见了感到很奇怪,就问墨子载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墨子回答说:“昔者周公旦朝读百篇,夕见漆(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由此可见墨子的勤奋好学。
墨子的为学之道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继承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富于批判和创新的精神方面。墨子努力汲取前人的知识,但又不随便被前人的思想所桎梏,能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亲身的实践经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创立自己的学说,建立自己的学派。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连他的论敌庄子都称赞他,在《庄子·天下篇》中称赞墨子“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
墨子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动荡和不断变革的时代。当时,旧的社会秩序已日渐衰落和瓦解,而新的社会秩序又尚未形成。因此在这个时期,一部分手工业者挣脱了“工商食官”的隶属地位,又还没有受到新的专制制度的束缚,从而形成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独立的阶层。这些人试图跻身于“士”的行列,力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改变自身卑微低下的社会地位,因而也发展成为社会上一股较强的政治势力。墨子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并最终成为这股社会力量的政治代表与领袖人物。
墨子本身就是一个工匠,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因此,他很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和切身要求。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墨子也深切地体会到了统治者的奢靡浪费、以强凌弱以及兼并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所以,他立志要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状态,盼望建立一个政治贤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尚同”社会。为此,墨子将自己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不仅建设成了一个宣扬自己学说的学术派别,而且还建设成为一个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在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的风气十分盛行。孔子兴学在前,墨子讲学在后。墨子以“遍从人而说之”为宗旨,随时随地无条件设教,以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
对于教学,墨子首先注重德行,其次注重言谈,再次注重道术。他尤其重视义,并以义为道德和行为的标准。他认为,“万事莫贵于义”,“义,天下之良宝也”。因此,墨子在教学时坚持“有道相教”、“隐匿良道,不以相教”的原则,即首先要学生学义守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知识。
在教学方法方面,墨子重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墨子看来,社会是有分工的,由于各人的资质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教学也是一样,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每个人的特长来分别进行,使学生发展个性、各有专长,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共同谋求天下之大利。墨子说,育人就如同筑墙一样,能筑的筑,能运土的运土,能掀土的掀土,这样才能把墙筑成。为义谋利也是这样,能运用哲学的运用哲学,能运用文字的运用文字,能运用科学技术的运用科学技术,各人都“量其力所至而从事”,这样一来,才能达到天下之大义。
在教学过程中,墨子还十分注意教导学生要学用结合。他反对孔子“君子述而不作”的主张,坚持传述与创作并重。墨子认为,倘若大家都“述而不作”,就难以有所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有文明和进步。因此墨子指出,如果按照孔子和儒家的“君子只述”、“小人方作”的主张来看问题,那么古时候发明弓、甲、车、船的人就都成了小人,而现在根据这些发明制做弓、甲、车、船的人反而都是君子。凡有所述,必是有人作出的,则其所述,岂不都是小人之道?可见,孔子的主张是荒谬的。因此,墨子极力主张和提倡“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要求学生述作并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反对那种只说不做、只讲空话的学风和作风,指出“口言而身不行”,即为“荡口”。
由于墨子的主张代表了下层贫苦百姓的利益,其教学思想和方法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因此,跟随墨子学习的人很多,墨家也成为当时与儒家并称的显学。
墨子的政治主张是兴利除害,建立一个平等、安定、人人安居乐业的“尚同”社会。在《墨子》一书当中,他一再强调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以此作为自己及其弟子立身处世的准则。
墨子认为,儒家所主张的礼乐烦琐扰民、厚葬伤财贫民,三年守丧伤生害事,都是有害而无利的,为此,他提出了非乐、薄葬、短丧的主张。
对于诸侯间的攻伐和兼并战争,以及因此而造成的生产荒废、生灵涂炭的惨况,墨子更是深恶痛绝,视之为天下大害。为此,墨子提出了非攻、兼爱的政治主张。
墨子还反对宿命论,提出“官无常官,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主张。他期望可以通过兴利除害,任贤使能,兼爱互利,实现国安民富、平等友爱的大同理想。同时,墨子也终身为这一目标而顽强奋斗,甚至甘冒危险,不惜献身。
关于墨子的政治业绩,最著名的就是止楚攻宋。
当时,著名的匠师公输般(鲁班)为楚王制造了云梯,欲发兵去攻打宋国(都城商丘,在今河南商丘南,拥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墨子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一面派遣禽滑厘率领三百名弟子带着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守城器械去宋国协助守城;一面亲自从鲁国出发,赶往楚国(今陕西商南东南、安徽含山西北、河南南阳以南、洞庭湖以北一带)。
一到达楚国的都城郢城(今湖北江陵附近),墨子就冒着被杀的危险,用辩理和科技知识说服了楚王和公输般,使楚王放弃了攻宋的计划,从而消弭了一场攻杀战争。
除止楚攻宋外,墨子还曾经劝止鲁阳文君攻伐郑国(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劝止齐(今山东北部,都城在今淄博东北的临淄)王攻伐鲁国。
墨子所做的这些事情,完全是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他在一生当中都坚持这样做,不求名,不求利,自甘清苦,唯求理想之实现。不但自己是这样身体力行,墨子所教导出来的弟子也都继承和恪守了这种精神。因此,就连墨家的反对派也不得不对墨子的行为感到叹服和赞赏。《庄子·天下篇》中说,“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孟子·尽心篇》也说,墨子及其弟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只有墨子和墨家对于科学技术最为重视。墨子本人不仅是一位手艺高明的匠师,还深入到科学技术领域之中,做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比如,最早发现物理学中“小孔成像”现象的人,就是墨子。
然而,墨子重视科学技术并非为科学而科学,他将科学技术与自己的政治主张紧密地联系起来,用科技知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说,并以之作为兴利除害的有力武器,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所服务。
墨子之所以能够止楚攻宋,除了具有杰出的雄辩才能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守城器械。在楚王倚仗公输般的攻城器械,坚持要攻打宋国时,墨子便当着楚王的面与公输般演示了攻防器械和战术。经过九次交锋,公输般的攻城器械和战术都被墨子一一挫败。公输般的攻城器械用完了,而墨子的守城器械却还绰绰有余,这才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计划。这一事例,也反映了墨子善于运用科学技术来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服务。公输般为当时的名匠,但他在墨子面前却相形见绌,这也反映了墨子技艺的高深。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墨子的科学造诣之深、成就之大,在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的行列中堪称为佼佼者。
◎故事感悟
墨子为使宋国百姓免遭楚国攻击,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只身到楚国,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说服了楚国放弃对宋国的攻击。我们在钦佩墨子博学多才的同时,更会被他那种为了百姓大众利益不惜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
◎史海撷英
墨家与墨家思想
相传,墨家是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被称为“墨者”,而且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据《墨子》中记载,墨子思想共有十条五类纲领,即《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部分。
◎文苑拾萃
快马加鞭
墨子的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却不知道发奋努力,因此墨子总是责备他。
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子,耕柱子很难过,就对墨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
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
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
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
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
墨子的用意其实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在已经水到渠成,因此墨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像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
以后,耕柱子果然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卓越的工程技术专家李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李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古代的蜀地(今四川)经常闹灾,非涝即旱,因而也有“泽国”、“赤盆”之称。蜀地人民世世代代都在同洪水作斗争。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了蜀国。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秦国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又委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若任蜀地太守。
李冰学识渊博,“知天文地理”。他上任后,决定修建都江堰,以根除岷江的水患。经过认真的实地调查,李冰发现,以前所凿的引水工程渠道不合理,因而废除了以前开凿的引水口,将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县玉垒山处,这样便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道网。
李冰创筑的都江堰,在史书中记载得非常简略,但以这些记载为基础,结合现今都江堰工程结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李冰所修建的都江堰是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所组成的。
鱼嘴是在宝瓶口上游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堰,由于堰的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华阳国志》中记载: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鱼嘴。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起到航运、灌溉与分洪的作用。
飞沙堰是一个溢洪排沙的低堰,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内江灌区水少不缺、水大不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