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博:所知应博
9445500000008

第8章 博学多才(6)

◎史海撷英

北魏的崛起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在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便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到原来的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了酋长拓跋力微执政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来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相互往来。然而在这时,拓跋部仍然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了代政权,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此后才逐渐强大起来。

◎文苑拾萃

《齐民要术》的历史地位

《齐民要术》是一部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该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和北魏以前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杜佑撰《通典》以“施有政”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周易·大畜》

杜佑(735—812年),唐朝中叶政治家、史学家,出身世宦家族,而能体恤民间疾苦,在地方及中央任上均有出色政绩,并完成了历史著作——《通典》,其孙之一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

杜佑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所修撰的《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确立了我国史籍中与纪传体、编年体并列的政书体,开辟了史学著述的新途径。

自从《通典》成书以来,我国历史上陆续出现了《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几部著作与《通典》合称为“十通”。

此外,《通典》对《唐会要》、《五代会要》、《明会典》等书的修撰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显而易见,《通典》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杜佑32岁时开始撰写《通典》,费时达36年才完成。他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气力修撰这部著作呢?

在《进通典表》里,杜佑是这样说的:“臣闻太上立德,不可庶几;其次立功,遂行当代;其次立言,见志后学。由是往哲递相祖述,将施有政,用义邦家。臣本以门资,幼登官序,仕非游艺,才不逮人,德怀自强,颇玩坟籍。虽履历叨幸,或职剧务殷,窃惜光阴,未尝轻废……”

这说明杜佑的写作目的在于“将施有政,用义邦家”。又因为是空前的开创性工作,所以自顷缵修,年逾三纪,其中甘苦,不难想见。

其实,在杜佑之前,“刘秩摭百家,侔周六官法,为《政典》三十五篇”,很受人们的赞赏,而“佑得其书,寻味厥者,以为条目未尽,困而广之,加以《开元礼》、《乐》,书成二百卷,号曰《通典》”。史评《通典》说:“其书大传于时,礼乐刑政之源,千载如指诸掌,大为士君子所称。”

可见,杜佑修撰《通典》的原因是受了刘秩的启发,但《通典》内容丰富,体例也多有创新,并不是一部简单的材料汇集,已远非《政典》所能比拟的了。

为了“将施有政,用义邦家”,杜佑以“经济邦世,富国安民”为原则,杜佑将《通典》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门又分为若干个子目。

以前,史志也多有食货的志,但与其他典制相比,这部分内容总是处于次要的地位。而杜佑冲破传统思想的樊篱,第一次将食货推居到诸典之冠。他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故置食货于首位。

以下各典的顺序依据是:“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遇戎狄焉”,这些内容都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方面,而后列天文、释老、律历、五行等志。

杜佑还进一步据此原则对《通典》的条目和内容作了精心的安排,如他根据唐朝的具体情况,将史书中的地理志内容改编为州郡、边防两典,把原属地理志的人口收在食货典,并单开“历代盛衰户口”子目,在食货典中增加了“轻重”的子目,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杜佑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

◎故事感悟

史称杜佑“敦厚强力,尤精吏职,虽外示宽和,而持身有术。为政弘易,不尚嗷察,掌计治民,物便而济,驭戎应变,即非所长。性嗜学,该涉古今,以富国安民为己任”。“佑性勤而无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质明视事,接对宾客,夜则灯下读书,孜孜不怠”。可见,杜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以“富国安民”为目的从政治学,学术研究是为了“将施有政,用义邦家”。他毕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终于给后人留下了如此辉煌的巨著。

◎史海撷英

杜佑的淮南政绩

贞元三年(787年),杜佑被召为尚书左丞,不久又以御史大夫领陕州长史、陕虢观察使。两年后,杜佑迁检校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使。

从贞元六年赴任扬州,杜佑在淮南共经历了13年,并且做了几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第一,杜佑初到淮南时,遭逢旱灾,饥荒严重。他到任后,一面下令富户出售粮食,救济灾民;一面革除苛捐杂税,安定社会。

扬州地区因为久经兵乱,官舍多被毁坏,驻军连营房都没有,很多士兵只能住在破庙里;储备也没有仓库,很多粟帛都留在支郡中。杜佑组织大家兴建了营房和仓库,解决了军队用房和财赋储存的问题。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杜佑还修整旧有的雷陂(江苏扬州市北),并开凿了新渠,以资灌溉。同时,他还开滨海弃地为稻田,使稻子产量提高,积米至50万斛。于是,淮南地区兵精粮足,为四邻所畏。

第二,贞元十六年(800年),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死了,军士拥立其子张愔为节度使,唐廷不许,于是加杜佑为检校左仆射,派他去讨伐张愔。

杜佑调集大批的战船,派部将孟准为前锋,进攻徐州。但孟准的军队渡过淮河后就被打败了,杜佑因此而不敢进兵。

这时,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打埇桥(在今安徽宿县南古汴水上)也大败而回。唐廷不得已,任命张愔为徐州团练使,分濠、泗两州隶淮南,以杜佑兼濠、泗观察使。

◎文苑拾萃

《通典》

《通典》成书于贞元十七年(801年)。唐朝时期杜佑所撰。

《通典》规制宏大,上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下至晋、宋、齐、魏、隋书诸志,皆所取资,并参照了《隋官序录》、《隋朝仪礼》、《大唐仪礼》、《开元礼》、《太宗政要》、《唐六典》等典制政书。

《通典》确立了我国的历史典籍中与纪传体?fe51编年体并列的典制体,开辟了史学著述的新途径。在《通典》的影响下,《通志》、《文献通考》等著作相继问世,为研究我国历代典章制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

◎其止其往,其成其败,皆在人之强力坚志。——康有为

沈括(1031—1095年),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是北宋时期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同时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

沈括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尤其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的一个官僚家庭。其父亲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做过地方官。沈括自幼便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沈括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了不少了解,从而增长了不少见闻。

沈括24岁开始踏上仕途,最初担任海州沭阳县(在今江苏省)主簿,此后又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在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的县令。

33岁时,沈括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三年后,他又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沈括开始研究天文历算。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他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1073年)被调到集贤院任校理。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使得沈括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代表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变法运动。沈括积极参与变法运动,受到了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担任过管理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许多重要官职。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诬劾贬官,出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一带)。三年后,为抵御西夏,改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一带),沈括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由于守边有功,元丰五年(1082年)沈括又升龙图阁直学士。但是不久又遭诬陷,降职做均州(今湖北省均县)团练副使。

哲宗元二年(1087年),沈括花费12年的心血编修的《天下州县图》完成,被特许亲自到汴京进呈。次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竹镇江东郊)梦溪园,在此安度晚年。

晚年的沈括在梦溪园中认真地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最终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沈括去世。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

《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也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有200多条都属于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记载了沈括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

沈括在为官期间,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早在青年时期任沭阳县主簿时,沈括就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曾组织几万民工,修筑渠堰,不仅解除了当地人民的水灾威胁,还开垦出7000多顷良田,改变了沭阳的经济面貌。那时,沈括只有24岁。

在任宁国县令期间,沈括也积极倡导并主持了在今安徽芜湖地区修筑规模宏大的坚固的万春圩,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顷。同时,他还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为了治理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840多里河段的地势。沈括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的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将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问“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仅仅四五年时间里,沈括就取得了引水淤田1.7万多顷的显著成绩。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然细到了寸分,可见,沈括的治学态度是极其严谨认真的。

◎故事感悟

沈括一生为科学事业不断探索、奔波,以笔记文学的体裁写成的《梦溪笔谈》这部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学、音乐和美术的著作,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史海撷英

沈括的唯物主义思想

沈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也就是说,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这些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沈括还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正常变化和异常变化,因此人们不能只拘泥于固定不变的规则。

正是这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促使沈括取得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高度成就。沈括曾提出,已知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是无限的观点,这对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沈括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还表现在十分重视劳动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发明创造上。沈括曾不断从劳动人民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他曾说:“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