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诚,诚实无欺
9447500000019

第19章 诚实传佳话(4)

◎史海撷英

二王南逃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便直逼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人会合。接着,又进封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

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做了皇帝,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工作。

◎文苑拾萃

满庭霜

(宋)周 纯

脂泽休施,铅华不御,自然林下真风。

欲窥馀韵,何处问仙踪。

路厌横桥夜雪,看暗淡、残月朦胧。

无言处,丹青莫拟,谁寄染毫工。

遥通。尘外信,寒生墨晕,依约形容。

似疏疏斜影,蘸水摇空。

收入云窗雾箔,春不老、芳意无穷。

梨花雨,飘零尽也,难入梦魂中。

许衡不动无主黄梨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王符

许衡(生卒年不详),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出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13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据《元史》、《许文正公遗书》、《许文正公世家谱》、《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蒙兀儿史记》以及《辞源》、《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等史料记载,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博览群书并立志学以致用。成年后,“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

许衡是由宋朝进入元朝的,在元世祖时先任国子祭酒、议事中书省,后拜为中书左丞。

还是宋元交替时夏季的一天,许衡同几个旅伴一起赶路。头上是火辣辣的太阳,照得眼前白花花的,往四周一望,看不到一棵树可以遮阴。他们已经整整一个上午没见到一个人影,没见到一口水井了。几个人,从头到脚都像是水洗的一样,汗水把衣服都浸透了,嗓子像要冒烟了一样。

“哎呀,怎么连一点儿水的影子也见不到啊?”一个人说。

“是啊,这时候如果能喝到一杯茶,花多少银子我都舍得。”另一个人说。

许衡边喘着粗气边说:“这一带,前不久刚刚打完一场大仗,几十里不闻鸡鸣犬吠,百姓不知都逃到哪里去了……”他说不下去了,觉得嗓子冒火,呼出的气都热乎乎的。

又走一阵,一个人耐不得寂寞,说:“你们听说过吗?当年汉末的时候,曹操带领数万大军顶着烈日行军,军士们一个个唇焦口燥。忽然,曹操扬鞭指着前面说道:‘你们看,前面乃是乌森森一片梅林。’说得众军士口内生津。”另一人接过话头:“真有那么一片梅林就好了……”他说着往前面一指,忽然,他的手停在空中不动了,话也不说了,因为他看见远处隐隐有树影。

别人也看见了,众人加快脚步奔去。

嘿,真的是一棵树,比梅树还好,是一棵梨树。树身高大,枝叶茂密,树下浓荫一片。最吸引人的还是那缀满树枝的颗颗黄梨。

众人跑到树下,顾不得乘凉,纷纷摘梨,摘下来急忙往嘴里送,一时谁也顾不得说话。

吃得差不多了,众人才注意到,许衡在一处阴凉地坐着,树上的梨他竟碰也没碰。

“为什么愣着?”有人拍拍许衡的肩膀,“摘梨啊,还等着别人送吗?”

许衡轻轻摇头,只是撩着衣襟扇凉。

“怕是累得动不了吧?给!”有人说着将梨递给许衡。许衡没接,转过头皱皱眉。

那人举着梨说:“吃吧,是好梨,又甜又脆,吃几个解解暑气。”

“这梨怎么能吃呢?”许衡说。

“这梨怎么不能吃?”好几个人同声说,眼睛打量手里的梨。

“我不是说梨。”许衡说。

“那——”

“我是说,梨的主人不在,我要买梨来吃,钱都无处付给。不付钱吃人家的梨,那不就同偷吃一样了吗?”

听许衡这么一说,有人笑了:“咳,这是大战场之内,连个人影都不见,还有什么梨主啊?你不吃,这些梨也许会白白烂掉呢!”

许衡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即使梨没有主儿,我自己可有心。宁可梨烂掉,自己也不能欺心。”

又一个人说:“吃几个梨,又算得了什么大事,何必如此认真?”许衡说:“事无论大小,都有是非曲直,怎么能因为事小就不诚实呢?小事不诚实,大事怎么能诚实呢?”

别人都不说什么了,也没人再劝许衡吃梨,都自己找阴凉地方坐下或躺下。有的人还把手里的梨偷偷地丢到草丛中去了。

休息了一阵,众人觉得不像刚才那样焦热干渴了,就站起身来继续赶路。

有人因为刚才摘梨、吃梨,看着许衡,觉得有点理亏,就自我解嘲似的说:“刚才的事,幸亏没有谁看见。”

许衡笑一笑,心里说:“有人看见,还用得着诚实吗?”

◎故事感悟

许衡的行为告诉人们:诚实,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该做的,没人看见也要做;不该做的,没人看见也不做。人前人后一个样,这才是真正的诚信。

◎史海撷英

大元一统

1271年(至元八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公布了《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大元”。

1272年,在刘秉忠的规划下,元朝在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建都,元朝的统治中心从此完全向中原转移。

1273年,元军攻陷樊城。不久,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随后,元丞相伯颜督率大军沿江东下,南宋守将随即或败或降。1275年,南宋奸臣贾似道被迫出兵应战,但很快便溃不成军。

1276年(至元十三年),临安陷落,宋恭帝被俘。此后,南宋大臣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继续在东南沿海坚持抗元斗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赵昰死后,又拥立卫王赵昺,继续进行抗元斗争。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文天祥被囚于大都三年之久,因拒绝元朝的诱降,最后从容就义。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势力,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至此完全灭亡。

◎文苑拾萃

散 曲

散曲被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朝初年朱有敦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讲的散曲专指小令,还不包括套数。明朝中叶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套数也被包括进来。到了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便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散曲的产生与词产生的情形十分相似,也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的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侵入,并与中原的正乐相互融合,最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再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便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由于起源于金元时期的北方,故而散曲又称为北曲。

不掠他人之美的顾炎武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

顾炎武(1613—1682年),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的贡献多。

明清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顾炎武,用其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了一部洋洋80万言的读书札记《日知录》。

这是一部“负经世之志,著资治之书”的巨著,“凡关家国之制,皆洞悉其所由盛衰利弊,而慨然著其化裁通变之道,词尤切至明白”(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叙)。《日知录》问世后的300多年来,始终被学术界尊为精品,以至成为清代文史大家如阎若璩、钱大昕、唐甄、朱彝尊、方苞、全祖望、戴震、赵翼、姚鼐、洪亮吉、刘逢禄、魏源等一再疏正论辩的“显学”。

虽然《日知录》是一部倾注大量心血精练而成的巨著,但顾炎武为该书所写的自序却只有短短的61字: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东吴顾炎武。”

如果再减掉书名来源和作者籍贯姓名所占的15字外,这篇自序仅有46字,真是精练得不能再精练了。

这篇序的意思是说,我从小读书养成一个习惯,每有心得,便信手记录下来。日后发现与新材料和新认识有不合之处,就反复修改。倘若发现与古人所见略同,则干脆删除。日积月累,花30年工夫写成本书,期待后世方家审正。

自序中所言的“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是一种谦虚务实的态度,表现了顾炎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尊重先辈劳动、不掠他人之美的严谨治学态度;“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以正后之君子”,是求真,反映了顾炎武勇于探索、认真修正、谦虚谨慎、无愧于后人检验的扎实治学精神。

顾炎武毕生都提倡务实求真、去芜存菁的学风,反对治学中的蜻蜓点水和沽名钓誉现象。他将追名逐利、草率自刻文集的人斥之为“失足落井”,把不辨良莠、盲目为这类文集作序的行为斥之为“落井下石”:“某君欲自刻其文集,以求名于世,此如人之失足而坠井也。若更为之序,岂不犹之下石乎!”他更鄙视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甚至变相攫取前人学术成果的劣迹。

顾炎武在《与人书十》中,以铸钱来比喻治学,抨击不学无术之徒想铸新钱又不肯“采铜于山”,只好去收买“废铜”或“将古人传世之宝,舂锉碎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

与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不同,顾炎武治学则本着精品意识,惨淡经营,一丝不苟。他常年埋头于汗牛充栋的史料之中,披沙拣金,为辑《天下郡国利病书》而“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可谓竭泽而渔了。然而,他仍然时常感到书中尚有“与今不尽合”之处,亦须“增补”。所以在完稿之后,“存之箧中”,不肯轻易示人,“以待后之君子斟酌去取”。他对待著述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的精品意识,是何等令人肃然起敬!

当友人向顾炎武问起《日知录》的写作进度时,他总是如实回答:“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古往今来,精辟的读书札记大多以短见长,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最多者也不过两三千字。顾炎武潜心“采山之铜”,笔耕一年,“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充其量也不过万把字。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经验之谈,又是何等令人振聋发聩!

◎故事感悟

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源于他对社会、对真理的责任意识。他治学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即兴而作,而是作为毕生的追求,数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又与友人论门人书》)。

◎史海撷英

李自成建立“大顺”

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的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起义军之际进入河南,收留那里的饥民。郑廉在《豫变纪略》中记载了李自成大赈饥民的盛况:

“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从这时起,李自成的军队便发展到数万人,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李自成率领军队攻克洛阳,杀死了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之后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李自成三围省城开封未果,最后一次是在1642年,当时黄河决堤冲毁开封,李自成才进城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10月,在河南郏县打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3月,李自成杀掉了与自己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4月,又杀叛将袁时中。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