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敦:敦风化俗
9448200000014

第14章 推行新政(3)

◎要适应社会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格言

朱元璋(1328—1398),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排行第四。明王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出身贫寒,又参加过农民起义,亲身体验过百姓的疾苦,亲眼看到了农民战争的威力。他深知创业艰辛,常思物力维艰。因此,明朝建立后,他用宽猛相济的手段,以休养生息为方针,强调重农励民,始终崇尚节俭。

明朝初建,他就采取了鼓励生产、与民休息的重农政策。他下令军队、农民大量垦荒,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同时减轻徭役赋税,救济受灾农民。他主张对农民不要过于剥削,经常告诫身边的人说:“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人力都比较困难,好像刚会飞的小鸟不能去拔它的羽毛,刚栽种的小树不能动摇它的根基。”

有一次,朝廷负责贡米验收的官员刁难远道而来送交贡米的农民,让朱元璋看见了。他仔细看了看地上摆着的几十担贡米,让验收官收下了,并语重心长地说:“这些米都是百姓们一粒粒挑出来的,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又要翻山跨水,运到京城,很不容易。如果不收,不是太难为百姓了吗?”事后,朱元璋还作出决定,以后不再由农民直接向皇仓进贡粮食,所有税粮一起送缴各地的官仓。

朱元璋在自己的住室里悬挂着唐代李商隐的一首《咏史诗》,其中两句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朱元璋以此警示自己要注意节俭。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在改建大内宫殿时,工程设计人员送来图纸,朱元璋把雕琢考究的部分都去掉了,并对中书省官员们说:“宫殿只要坚固就行了,何必过分华丽。当初尧住的是十分简陋的茅屋土阶,却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后世竞相奢侈,在宫里纵情享乐,欲心一纵就不可遏止,于是祸乱就产生了。假使做君王的都能节俭,臣子就不会奢侈。要知珠宝不是宝,真正的宝是节俭。”因此他下令:“今后一切建筑都要朴素,不准浪费民力。”按照他的旨意,宫殿建筑得十分朴素,且无华丽装饰。

朱元璋还命令宫内侍臣太监在宫墙边种菜,不建亭台楼阁。有个官员为了巴结他,提出某地出产一种好看的石头,可用来铺地,被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皇帝的车舆服用之物按规矩都应是金饰的,他却命令都用铜代替。他祭祀祖庙,拜褥的褥心是用红布做成;乾清宫睡的御床,金龙画得很淡,与中产人家的卧榻没有多大区别;每日早膳,只用蔬菜就餐。

有一次,司天太监把元顺帝费尽心机制成的水晶自动宫漏(计时器)献给他,他训斥道:“不管政务,专干这个。这是以无益损有益。”陈友谅有一张极为考究的镂金床,江西行省的长官把它进贡给朱元璋。朱元璋看过后,对侍臣们说:“这跟孟昶(五代十国时的后蜀皇帝,生活奢靡至极)的七宝溺器有什么两样!一张床就做得这样精巧,别的东西更可想而知了。陈氏父子穷奢极欲,怎么能不灭亡呢?”随即就命人把它拆毁了。

朱元璋还很注意教育自己周围的人体恤民情,力戒奢侈。有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一件极华丽的新衣,朱元璋问他:“这衣裳花费多少钱?”他回答说:“五百贯。”朱元璋又说:“五百贯,这是一个数口之家的农民一年的费用,你却用来做了一件衣裳,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朱元璋还带着太子朱标到普通农民家去,让他体验老百姓的生活。朱元璋说:“农民勤四体,务五谷,身不离田亩,手不离耒耜,终年勤劳。住的是茅屋,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粮,国家的经费还要从他们身上出。”为了让儿子们都得到锻炼,他规定诸皇子出城稍远时,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在朱元璋的影响下,后妃们也都注意节约,穿的都是洗过几次的旧衣服,平时从不过分打扮,唯恐剥伤民财。朱元璋还严格控制地方上修建大型工程,一般工程,也尽可能安排在农闲时进行。

◎故事感悟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并身体力行,崇尚节俭,重农安民,对敦风化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实行的许多措施也都有利于社会发展。

◎史海撷英

朱元璋研究会

1994年10月24日,朱元璋研究会在安徽凤阳成立。朱元璋研究会是全国性的研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及明朝历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该研究会隶属中国明史学会,并作为中国明史学会的团体会员。

自成立以来,朱元璋研究会召开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学术会议,并出版了三部学术专著,分别为《洪武御制全书》、《明史论文集》和《洪武六百年祭》。

◎文苑拾萃

咏史诗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戊戌变法与敦风化俗

◎生活如同春寒料峭的夜晚,当片片被风吹散的乌云似千奇百怪的形状在空中疾驰而过时,突然,在它们的缝隙中间的一块柔和而深邃的碧空上闪现出明亮的星星,预示着明天将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晴朗日子。——格言

康有为(1858—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仕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

1895年4月,日本在偷袭清朝北洋舰队得手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变法的主张。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呼吁变法。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新风气逐渐形成。

在维新人士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因这一年在中国阴历纪年上是戊戌年,所以也称“戊戌维新”或“戊戌变法”。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其主要内容如下:

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实行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起来。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却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慈禧太后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后来又发动政变,使变法夭折。

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思想家明确提出在改良风俗方面要学习西方。

严复独具慧眼地指出,要实现变法,就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而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改变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他在破除封建传统文化,大力引进西学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破旧俗、立新风的工作。

谭嗣同对封建习俗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呼吁变衣冠,变风俗,创办“时务学堂”,发起成立“不缠足会”。

维新派具体提出:“现今万国交往,一切趋于大同,如果中国衣服独异,礼节特殊,则与外国情意不亲,邦交不结。落后的习俗甚至还会让外人鄙夷讥笑,影响对外交往。”

维新派还指出,日本明治天皇和俄国彼得大帝采取“与欧美同俗”的措施取得了改革的成功,中国应该向他们学习。

维新运动时期,各地创办了不少社会风俗改良团体,如“不缠足会”、“戒鸦片烟会”、“延年会”等,动员群众改变恶风陋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把敦风化俗的措施通过新政法令的形式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全国。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