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敦:敦风化俗
9448200000004

第4章 破除迷信(2)

《论衡》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王充在书中说:“天地是物质的,万物自生自灭,根本不是上天安排的。天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感应关系,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人不能感动天,天也不会因受感动而作出反应。”

根据儒家学说,尧时十日并出,人们都要被晒死了。尧为了拯救人类,射下了九个太阳。王充说:“既然儒家说尧是仁君,其德感天,那么天就应该自动去掉九个太阳,何必由尧去射日呢?由此可知,天与人之间并无感应。帝王也是父母所生,并非天的儿子。”

王充反对迷信,认为世上没有鬼,他说:“人死如灯灭,蜡烛燃完了,光也就消失了;人死了,精神也就没有了,怎会变成鬼呢?从开天辟地到现在,死人无数,如果都变成鬼的话,世上早被鬼装满了,我们天天都会碰到鬼,哪还有人住的地方呢?但我们从来没有遇到鬼,这说明根本就没有鬼。有的人说他遇到了鬼,那只是病中的幻象。”

王充认为,人虽有善恶之分,但人性是可以转变的。他说:“恶是可以转变为善的,其关键在于教育。如果蓬草生在麻中,不用人扶,它自然就直了;如果将白纱抛进墨池,不用染就黑了。”

王充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他举例说:“战国时代,人才进入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人才走出齐国,齐国就衰弱了;人才为赵国服务,赵国就安全了;人才叛离魏国,魏国就衰落了。”

王充认为,要想有知识,必须学习,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王充也尊敬孔子,但反对神化孔子。他说:“孔子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连他自己都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因此,王充劝世人不要盲目崇拜,不要迷信古书和古人。他说:“扬雄那样的大学者,生前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是因为那时的人过于迷信古人所造成的。”

王充不但劝人读书,还关心对文吏的教育。他说:“文吏不读书,不知仁义,不知爱民,没有品德,当了官就鱼肉百姓。因此,必须让他们读仁义之书,学会做人,树立一代新风。”

《论衡》里虽然充满了真知灼见,但由于汉朝皇帝认为自己是天子,并借助于孔夫子来奴役百姓;而王充既不承认“天”,又不肯神化孔子,所以《论衡》在当时被列为禁书,只能私下传看。

但是,当时的一些读书人都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要读到这部书。有一次,著名学者蔡邕到江南去了一趟,回洛阳后,大家发现蔡邕学问大进,连说话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大家奇怪地问他说:“你这次到江南,遇到什么高人了?”蔡邕低声偷偷地对人说:“我在江南读到了王充的《论衡》。”

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受聘去扬州担任治中。治中是州刺史的佐吏,负责管理州里的文书和档案。

据说,孔子快死的时候,曾预言说:“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孔子死后二百多年,果然有一个秦始皇,他虽然没有到孔子的故居去上孔子之堂,踞孔子之床,颠倒孔子的衣裳,但他却把儒家的著作烧了,把孔子的追随者——儒生也杀了不少。而秦始皇最后竟真的死在沙丘了。

这种似是而非的预言称为谶语。这种谶语当然不是孔子所作,而是后来的儒生编出来用以骗人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认为谶语中的几句话,是说他应该做皇帝。于是,他就对谶语大加提倡。因此,东汉时期各种各样的谶语大行其道。

东汉的儒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的经书以外,还要学习纬书。纬书明明是汉朝人编造出来的,却假称是孔子等古人秘密流传下来的,其中有大量的谶语,因而又称为“谶纬”。

纬书中也有不少精华,如关于地动的学说。但纬书中的大量谶语宣扬迷信,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真正的儒者是反对谶纬的。如张衡、马融、王符、崔瑗都不相信谶纬。但在当时,公开反对谶纬是危险的,大学者桓谭因为反对谶纬,差点儿被光武帝杀掉。

王充强烈地反对谶纬,认为这是骗人的鬼话。而扬州刺史是个迷信谶纬的人,他和王充在谶纬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王充说:“谶纬是迷信,谶纬里的话都是虚假的。高祖灭秦,建立汉朝,并没有谶语预言其事。刘向父子整理秘阁图书,编列目录,目录中也没有什么谶书、纬书。可见谶纬是后人编造的,孔子根本没说过那样的话。在纬书中,孔子讲到的公输班和墨翟,是孔子死后的战国时期的人。在纬书中,孔子还讲过益州,益州是汉朝设置的州,孔子时期根本没有。这些,怎能是孔子说的呢?谶语有很多和经书不合,谶语之间也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我曾找出三十多条相互矛盾的谶语去问讲谶语的专家,他们竟无法解答。由此可知谶语是虚假的,不能相信。”

扬州刺史说:“光武帝相信谶纬,谶纬不会有错!”

王充又说:“有个叫宋璟的人,编造说他曾看见大禹的玉版上有谶语,那上面说现在马上要有水灾了。一些人听信了他的话,抛家舍业,逃进山林。但是,后来并未出现水灾,闹了个大笑话。这是谶语害人的实例。”

扬州刺史仍坚持说:“纬书上的东西不会错。”

对这个顽固不化的上司,王充无可奈何,于是弃官回家了。

回到家中,王充继续著书立说。他的雄心很大,曾发誓要“声与日月并彰,文与扬雄为双”,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故事感悟

事实证明,王充对于天地、鬼神、善恶等都有精辟的见解,他反对传统的迷信思想,为敦风化俗作出了巨大贡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史海撷英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认为,中国古代“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都是世界的本原,把复杂的事物复杂化了。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机械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猜测性,但是这种哲学思想又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性的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文苑拾萃

太 学

太学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时期,汉代时始设于京师。

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了“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立太学。

在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开始时设有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宣帝时,博士人数增加到12人,王莽当政时又增加到30人。太学中的学生都被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学生为50人,到汉昭帝时增加到100人,王莽时则增加到一万余人,“博士弟子”都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时期,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都将太学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北魏太武帝灭佛

◎支配世界的并不永远是同一性质的文明。——格言

拓跋焘(408—452),字佛狸,鲜卑族。北魏世祖,太武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统帅。他亲自率领北魏铁骑灭亡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向北,马踏漠北,横扫了占据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国;向南,屡次挫败南朝,并占据了刘宋的河南之地。

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寺院林立的壮观景象。佛教自从西汉时期传入中原后,至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无论南朝或是北朝的政权,总体来说都是极力推崇佛教的。

然而,佛教兴起也伴随着许多弊端产生,这也逐渐引发一些灭佛的声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就掀起了佛教史上所谓“三武之厄”中的“一厄”。

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在开国之初便十分崇尚佛教。在迁都平城时,就已经注意在都城建设中安排寺庙的位置。如果说这还只是一种政治信号的释放,那么特设专门管理僧徒的官职系统“沙门统”便是政治信号转变为实际决策了。

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之后,开始时仍然沿袭祖父和父亲尊崇佛教的政策,譬如经常会见高僧,每年四月初八的佛诞节也都会亲临检阅僧人及信徒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在攻占关中地区之后,他还与江南僧众通信,请教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

以上列举的事例,都表明太武帝是打算继续走崇尚佛教老路的,可半路却杀出了一个崔浩。

当时,崔浩以天文星象、足智多谋而闻名朝廷,是辅佐太武帝的唯一一位汉族大臣。他原来不喜爱老庄之学,后来却投到寇谦之的门下,成为天师道的信徒,并积极向太武帝推荐,还极力诋毁佛教。这使太武帝逐步信奉天师道的神力,宗教政策也转向尊道贬佛了。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秋,关中一带爆发了以盖吴为首的农民起义,太武帝拓跋焘亲自出征才镇压了这次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

在出征途中,太武帝驻跸长安,在一座寺院休息时,发现寺中藏有大量兵器,于是怀疑僧侣与盖吴同谋,便下令将这座佛寺的僧侣全部处死;在没收寺院的财产时,又发现寺院中有酿酒的工具;搜查到许多州郡官员寄存在寺院里的财物,甚至还发现了僧侣藏匿妇女以恣淫乐的地下室。

当武器、财物、美酒、女人,同僧徒联系在一起进入太武帝的脑海时,他非常愤怒,而大臣崔浩则在一旁推波助澜,于是便催生了太武帝灭佛的一系列政策。他下令“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形象泥人,铜人者,门诛”,并将各地的佛寺、佛像、佛经全部击破烧毁,所有僧人不论长幼全部处死。

这一灭佛行为涉及佛教中的僧人、佛寺、佛像、佛经以及广大信徒等,几乎涵盖了佛教的方方面面。不过执行过程中也遇到很大阻力,鲜卑上层人士多信奉佛教,他们以太子拓跋晃为首,尽力维护佛教的利益。拓跋晃虽然下令焚毁了大量的寺庙佛塔,但也有意放缓执行法令的时间,暗中保护一些僧侣逃脱性命,并收藏了一些经文和佛像。而太子与太武帝拓跋焘在宗教问题上的认识差异也成为几年后宫廷变乱的诱因之一。

◎故事感悟

北魏太武帝为了改善社会风气,虽然遇到重重阻碍,但依然坚定灭佛的信心,这一措施对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需要。

◎史海撷英

“饮马长江”的帝王拓跋焘

北魏的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焘虽然是一位少数民族领袖,却性格大度,胸怀韬略,既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又有卓越的政治头脑。他曾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策马扬鞭,纵横驰骋,一举结束了中国北方长达130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他还挥师南下,直抵长江北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

在北魏统一的过程中,拓跋焘功不可没。拓跋焘出生时“体貌瑰异”,长相不凡,拓跋珪很喜欢这个孙子,“奇而悦之”,说“成吾业者,必此子也”(《魏书》)。而拓跋焘也确实不负厚望,在其父拓跋嗣病重期间,他“总摄百揆,聪明大度,意豁如也”(《魏书》),初显政治锋芒。

北魏最初的统一之路并不平坦。在当时,是地处北魏之北的强大部族柔然,不断对北魏进攻骚扰,令北魏很是头疼。423年,年仅16岁的拓跋焘即位,其才能得以彰显。他继续演绎拓跋氏的辉煌,一举灭掉柔然,解除了北魏的后顾之忧。

柔然是“东胡之苗裔”(《魏书》),与拓跋氏原属同宗。后来,拓跋焘“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这个名称充满了蔑视之意。

范缜反对迷信

◎社会就如同每一个人一样,需经历成长、发展和成熟的阶段。——格言

范缜(约450—515),字子真,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境内)人,六世祖移居江南。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无神论者。

南北朝时期,佛教渐渐盛行。在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个个都崇尚佛教。其中,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

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上建了一座别墅,他时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萧子良也请一些和尚到那里讲解佛教的教义,甚至还亲自给和尚备饭斟茶。人们都认为他这样做有失宰相的体统,可他却毫不不在乎。

宰相尚且如此,佛教的势力自然更大了。僧人们宣扬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还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贱,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没法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