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节:气节如山
9450500000019

第19章 一生坚守正气(1)

叔孙豹坚守正气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叔孙豹(?—前537年),姬姓,叔孙氏,名豹,谥号曰“穆”,故史称叔孙穆子(亦称叔孙穆叔),春秋时鲁国大夫。

春秋时期,为了制止各国之间战争,晋、楚、鲁及其他一些小诸侯国在虢国举行了弭兵之盟。

几年后,他们又各派使者到虢国重温盟约。没想到正在这时,鲁国的执政者季武子派兵攻打了莒国,占领了郓地,莒人就向虢国的盟会报告。

楚使对晋使说:“重温旧盟还没有结束,鲁国就破坏盟约,应该把鲁国的使者叔孙豹杀死。”

当时,晋大夫乐王鲋同晋国的执政赵武一起来参加大会。他向叔孙豹索取贿赂,作为向赵武说情的条件。但遭到叔孙豹的拒绝。

叔孙豹的家臣劝他说:“财货是用来保卫自身的,您有什么值得爱惜的?”

叔孙豹说:“诸侯的盟会是为了保卫各自的国家。如果用贿赂免于祸害,鲁国必然要受到进攻,还谈得上什么保卫呢?人的住处之所以要有墙壁,就是为了用来防备坏人的,如果墙壁有了裂缝,那是谁的过错?本来是为了保卫它,现在反而受到了侵害,那我的罪过是不可饶恕的了。虽然我应该埋怨季武子的行为不谨慎,但鲁国又有什么罪呢?”

于是就召见乐王鲋的使者,扯下了一片做衣裳的帛给他,并说:“革带太窄了。”

赵武听到这件事后说:“面临祸患而不忘记国家,这是忠;危急中仍忠于职守,这是信;为国家打算而不顾自己的生死,这是贞;谋事以忠、信、贞为原则,这是义。具备这四种品德的人,难道可以杀害他吗?”

于是他就向楚使请求赦免了叔孙豹。

◎故事感悟

叔孙豹的“忠贞信义”成就了他的“正气”。坚守正气就是要保持个人的独立人格,在任何情况下“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叔孙豹做到了。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要学习这种“忠贞信义”,以增强我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史海撷英

弭兵之盟

春秋后期,晋、楚两国国内矛盾尖锐,皆有停止争霸、弭兵(休兵)之愿。宋国执政华元、向戌倡导诸侯弭兵,晋、楚皆同意。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年),华元约合晋、楚在宋国西门外相会订盟,约定:晋楚互不交兵,互通聘使,互救灾害,互相援助抗击侵略者。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向戌因与晋赵武、楚屈建皆友善,再次倡议弭兵之盟,得到晋、楚、齐等国响应。是年夏,晋、楚、齐、鲁、卫、陈、郑、蔡、许、曹、邾、滕和宋,又在宋之蒙门(东北门)外相会订盟。盟约规定晋、楚公为霸主,余国分别向晋、楚进纳贡赋。秦、齐和晋、楚为对等大国,不向晋、楚纳贡,也不受贡赋。第二次弭兵之会后,中原诸侯间的战争得以减少。

◎文苑拾萃

三不朽

“三不朽”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他们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叔孙豹并没有留下系统的社会思想,但他的“三不朽”之说却代表了这一时期社会思想的时代精神,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叔孙豹“三不朽”之说同时也表现出中国人的一种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社会、对他人作出有益的事业,这样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死而朽,但他所建立的德、功、言则可以永垂不朽。支撑叔孙豹的“三不朽”之说的观念是认为一个人不应一味地为自身活着,而应为社会大群体着想,对他人、对社会群体有善意、有责任感,其道德、功业、言论才具有社会价值,才能不为后人忘却而得以“不朽”。“三不朽”是中国人传统的人生信仰,被中国历史上的精英和众多有学识的人所信奉。

太史伯兄弟秉笔直书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崔杼(?—前546年),春秋时齐国大夫,又称崔子、崔武子,齐惠公时为正卿,以弱冠之年有宠于惠公。惠公死,为高氏、国氏所逐,与国氏出奔卫国。后返齐,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姜光,即齐庄公,杀太傅高厚。几年后,其子崔成等互相争权,他上吊自杀,尸体后为景公戮曝。

战国时代,齐国的国王齐庄公被相国崔杼杀害了。崔杼串通几个人立齐庄公的兄弟为国君,自己独揽大权。

崔杼叫太史伯记录这件事,说:“你要这样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地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

崔杼没想到一个史官无权无势,只凭一支笔却敢和自己作对。他生气地地问:“那你打算怎么写?”

太史伯说:“我写给你看吧。”

崔杼等他写好后拿过竹简一看,上面写着:“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

崔杼大怒,对太史伯说:“你长着几个脑袋,敢这么写?”

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

崔杼一怒之下,把太史伯杀了。

太史伯的弟弟仲接替了哥哥的职位。他把自己写的竹简拿给崔杼看,“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

崔杼一看,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想不到天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人,生气地问:“你难道没看到你哥哥的下场吗?你不怕我把你也杀了吗?”

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难道你还能杀所有的人吗?”

崔杼不再说话,吩咐手下把他也杀了。

第三个是太史叔,还是不屈服,也被崔杼杀了。

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虽然十分生气,心里却很恐慌。等到第四位太史季上任,竹简上写的还是那句话。崔杼问:“你不爱惜生命吗?”

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生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你只能不许我写,却改变不了事实。你越是杀害太史,就越显得你心虚。”

崔杼长叹了一口气,只好作罢。

太史季拿着写好的竹简从崔杼那出来,路上碰到了南史氏抱着竹简和笔迎面走来。南史氏对太史季说:“听说三位太史都被杀了,我怕你也保不住性命,是准备来接替你的。”

太史季把写好的竹简给他看,南史氏才放下心,回去了。

◎故事感悟

“伏清白以死直兮”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意思是说:保持清白节操宁可为真理而死。太史伯四兄弟为了尽史官之职,不将伪史入册,前赴后继,凛然赴义的故事流传至今仍震撼人心。

◎史海撷英

崔杼杀齐庄公

齐庄公贪恋大夫崔杼之妻棠姜的美色,偷偷地与其私通,一来二往就被崔杼发觉。但碍于庄公是自己的主子,崔杼一时无法动怒。然而,他无时不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齐国的邻国莒国黎比公前来拜访,庄公设宴招待。崔杼认为报复庄公的时机到了,假称生病不去赴宴,却在家里精心策划一场捉奸弑君的计谋。而好色的庄公也认为这是与棠姜幽会的好机会,就早早地离开了宴席,只带上几个护卫人员,便急促地赶到崔杼家。他让护卫呆在外屋,自己径直地进入棠姜的卧房,见棠姜迟迟未出来,痴情的庄公竟吟颂起情歌来。

正当棠姜翩翩而出、庄公激情澎湃时,崔杼一声令下,众杀手一拥而出,把庄公及其护卫斩尽杀绝。

◎文苑拾萃

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两类。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气节之士”臧霸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顾炎武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臧霸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著名大将,曾任琅玡相,类同临沂地区行政长官第一把手。他为人正直义气,李景星在《四史评议·三国志》中称他为“气节之士”。

据《三国志》记载:方城镇古城里村在三国初年是泰山郡华县县城。臧霸的父亲臧戒在县城当管理牢狱的小官,因为性情刚直,反对泰山郡太守徇私杀人,被逮捕押送泰山郡府。年仅18岁的臧霸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召集了十几个要好朋友前去追赶,在费县西部山道上将父亲劫回。臧霸勇猛异常,当时100多名押送士兵无一人敢上前阻拦,纷纷抱头鼠窜,各自逃命。

臧霸和父亲不敢回华县,只得流亡东南郯城一带。为混饭吃,他参加了徐州太守陶谦的队伍,不久升为骑都尉。当时,官军和黄巾军作战频繁,有本事的人往往自成一军。臧霸作战勇敢,正直义气,成为一方统帅,士兵敬服他,纷纷投奔他来,于是他拥兵自立,驻扎在临沂市北峨庄一带。

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率部将孙观、吴敦、尹礼助兵吕布。吕布战败,臧霸躲藏,被曹操找到。曹操不但不杀他,反而非常喜欢他的勇武,派他招集旧部,并委他为琅玡相,兼理青徐二州。

曹操的部将徐翕、毛晖在兖州叛乱,失败后逃跑。曹操派刘备告诉臧霸,要他把徐、毛二人的首级送去。臧霸对刘备说:“我所以能自立于世,就是因为不做这样伤仁害义的事。我受曹公不杀之恩,不敢违他命令,但王霸之君可以义告,不可强迫,请你替我向他说明!”

曹操听了汇报,后来感叹地对臧霸说:“这是古人的行为,你能做到,这也是我的愿望呀!”遂不杀徐、毛,反将他们封为郡守,臧霸也以仁义受到曹操的器重。在此后的征战中,臧霸屡建战功,皆得封赏,先后封为都亭侯、威虏将军、沛国公等。

在讨伐东吴孙权的战斗中,臧霸顾全大局,舍生忘死,深得曹操赞赏,拜他为扬威将军假节。后来孙权乞降,曹操大军返回,独留臧霸和夏侯淳驻守居巢等地。

曹操儿子曹丕即位,升臧霸这位老前辈为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又为执金吾。国家遇有大事,曹丕就请他拿主意,一时成为朝中重臣。臧霸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威侯”。

◎故事感悟

古人云:“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臧霸之所以被称为“气节之士”,正是因为他能够坚守正气和贞节。

◎史海撷英

臧霸忠于君主

臧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同为前锋,遇上大雨,前锋大军先至,见江水增涨,敌船慢慢靠近,将士皆惶恐不安,张辽便有了退意。臧霸阻止张辽说:“曹公是那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第二天,曹操果然发出撤军令。张辽以臧霸之言告诉曹操,曹操对臧霸加以赞扬,拜为扬威将军假节。后孙权请降,曹操还师,便留臧霸与夏侯淳等屯居巢。

正气凛然的南霁云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南霁云(712—757年),生于魏州顿丘(今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南霁云屡建奇功。安史之乱之时,雎阳陷落,南霁云被虏,威武不屈,正气凛然地就义。

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因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

至德二年(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30万攻雎阳(今河南商丘县南)。雎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南霁云引兵自宁陵向雎阳进发,攻破叛军防线与雎阳守军会合。后尹子奇披挂上阵,被南霁云一箭射中左眼。为守住雎阳,南霁云遣南先向屯兵彭城(今徐州)的御使大夫许叔冀求援。但许叔冀无动于衷,南先愤愤而归。遂率精骑30骑突围至临淮(今江苏盱眙北)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

贺兰嫉妒张巡、许叔冀的名声威望和功劳业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贺兰喜欢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不听他求救的要求,硬要留他下来。

他摆酒设宴,准备了歌舞,邀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情绪激昂地说:“我南霁云来的时候,雎阳城内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不忍心这样做,即使吃也咽不下去。”于是抽出随身佩戴的刀砍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来给贺兰看。满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奋激得为他掉泪。

南霁云明白贺兰终究不会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飞马离去了。

快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射中在塔上,有一半箭头穿进砖里。他说:“我这次回去,如果打败了叛贼,一定回来灭掉贺兰!这一箭就作为我报仇的记号。”

雎阳城失陷时,叛贼用刀威逼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随即被拉走,行将斩首。

叛贼又威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南霁云呼喊道:“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

南霁云笑着回答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现在您说这话,我敢不死吗?”随即他又大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向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之后,他便昂首挺胸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