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敬:敬业成才
9451800000013

第13章 立足岗位作贡献(4)

◎故事感悟

侯德榜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特殊才能,他信守“勤能补拙”的古老格言。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成绩。

◎史海撷英

侯德榜发明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氨化肥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亿万中国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也迫切地需要化肥。1957年初,化工部提出了遍地开花办小氮肥厂的战略构想,在广大技术人员中开展了大讨论。讨论很快便集中到氨加工品种选择这个关键问题上来。同年7月,侯德榜在大连碱厂参观食用碳酸氢氨小装置时,受到了启发。随后,他运用联合制碱新工艺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出了将碳酸氢氨的生产融入到合成氨生产之中的方法。

1958年春,侯德榜率领一批技术人员前往上海,进行设计、设备试制、安装及试验工作。在“大跃进”的热潮中,68岁的侯德榜与大家同吃同住,爬高塔、下地沟,挑灯夜战,抢时间搞设计、施工。在工作当中,侯德榜更是高度重视工程的质量与节约问题,对技术问题更是一丝不苟,每张图纸都要经过他校核,从而保证每一个尺寸都准确无误,然后再签字发出。

为了降低设备的制造难度,使没有大型水压机的省级机械厂也能制造全套设备,确保设备质量及安全运转,侯德榜特别注意革新制造工艺。最终在1958年4月底,示范装置建成了。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按原计划开车试验,当天下午便顺利地打通了全流程,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碳酸氢氨化肥。

◎文苑拾萃

《纯碱制造》与《制碱工学》

《纯碱制造》与《制碱工学》由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所著。

《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美国纽约被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这部化工巨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苏尔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同时,该书还被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威尔逊教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

《制碱工学》是侯德榜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经验的总结。全书在科学水平上较《纯碱制造》一书有较大提高。该书将“侯氏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李登海(1949—),山东省莱州市人,研究员,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顶桂冠最能准确彰显他的本色,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李登海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我国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登海,他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

李登海出生在山东省的农村。还在生产队的时候,不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员,还是作为农科队的技术员,他都是脏活累活抢着干,而且特别有“抻头”,就是活不干完从不停手。所以,他常常是从清早就开始干,一直到“日头晌午歪”(下午一两点钟)才吃中午饭。

在培养种子时,要想培创高产田,就要用有机肥,可是,到哪里弄这么多的有机肥呢?李登海和队员们商量后,就把为小学和敬老院清厕所的事情包了下来,把农活的“三大苦”,也就是最脏最累的“扔粪、打炕、拆破屋”揽了下来,为田地弄到了最省钱的肥料。

在玉米所刚刚成立时,为了抢墒播种玉米试验田,李登海带领职工没日没夜地干活,常常是晚上拔麦子拔到凌晨一两点,累得人都东倒西歪的,第二天一早,还要起来到田里灭茬、施肥、开沟、播种。

在育种时,李登海丝毫都不马虎。他把带来的育种材料一粒一粒地仔细播到地里,然后认真地浇水、除草、灭虫。由于怕老乡的水牛跑进地里糟蹋玉米苗,李登海还带领伙伴们上山砍来树枝,给田地圈起了篱笆墙。在砍树枝的时候,一不小心,盘踞在树上的毒蚂蚁就会落到头上、脖子里,痛痒难忍!衣服、裤子撕破了,身上都被刮出一道道的血口子。

李登海自己创建了公司后,其勤奋程度更是有增无减。仅以2002年9月16日至19日这几天的活动情况为例:

16日上午,10点钟从甘肃敦煌下飞机,驱车赶往酒泉,连水也没来不及喝一口,便直接钻到大田里察看制种玉米的长势;中午简单地吃点东西,又接着驱车奔张掖、武威,同样是到一个地方,边察看玉米长势,边询问工作人员有关情况;当晚,驱车赶往宁夏,晚上10点到达中宁县一个名叫胜金关的地方,工作人员把他接到宾馆中,10点半吃晚饭。在这一天当中,李登海就跑了900公里!

17日早晨,李登海一边吃早饭,一边与中宁县的领导谈论发展制种生产的有关事宜。早饭吃完后,开始察看中宁县种子公司和良繁场的制种玉米及新品种试验,直到中午11点半,婉拒了中宁县的挽留,又驱车赶到青铜峡市继续考察,结束时已是下午1点。在青铜峡市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又驱车赶到陶乐县察看玉米制种田。晚上9点,李登海又回到银川市,召开工作人员座谈会,10点半才忙完一天的工作。

18日上午,李登海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制种业环境创新座谈会”。会议结束后,10点钟他又驱车赶往内蒙古乌审旗考察。

19日上午,从乌审旗赶往陕西榆林,考察生产基地。10点半,从榆林乘飞机赶赴西安,与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的领导商讨在陕西进一步搞好新品种试验示范的问题。当晚,李登海又从西安乘飞机赶往四川成都。

这就是李登海四天的行程和工作,这就是特别有“抻头”的农民李登海。

◎故事感悟

30多年如一日,献身工作毫无怨言。30多年间,李登海始终身处科研一线,为了事业,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连续29个春节在海南搞加代育种。这种敬业、奉献精神,让人感动,更让人佩服。

◎史海撷英

南袁北李

在我国的田间育种领域素来就有“南袁北李”之说。“南袁”,指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指的就是李登海——紧凑型玉米研究的创始者,因而也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文苑拾萃

玉 米

玉米也称玉蜀黍,是一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玉米原产于美洲,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

1492年,哥伦布从古巴带回了玉米。17世纪时,玉米传入中国。由于中国的气候适宜,玉米产量很高,因此迅速普及开来。玉米主要在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地种植,很快就取代了原来这些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粟。又由于玉米的生长期和冬小麦交错,在黄河流域附近、无霜期较长的北方地区,可以和冬小麦轮种,达到一年两熟,增加粮食产量,成为下层人口的主要粮食,因而是使18世纪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原产地美洲以外,中国是世界玉米种植最为普及的地区。

模范士官窦树军

◎当我们竭尽全力、尽职尽责时,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赢了。因为这个过程带给我们的满足,使我们都成为赢家。没有一件事情比尽职尽责地完成更令人满足。——格言

窦树军(1972—),空一师三团修理厂探伤技师,空军五级士官。窦树军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空军首届青年学习成才奖、空军机务保障金质荣誉奖,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2009年被列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提名奖名单。

窦树军是空一师三团修理厂探伤技师。在刚刚入伍时,窦树军被分派到探伤组。

当时,探伤组共有9名同志,一到现场实践,别人持仪器都能在发动机残片上发现“裂纹”,只有他要在师傅的提示下才能找到。战友们的眼神、师傅的催促,都让他感到很惭愧。

不久后,部队机关组织了一次“光荣历史回顾”。在听报告时,窦树军的眼睛越睁越大:自己跻身的是一支多么优秀的队伍啊!

1950年12月,窦树军所在的空军某部就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支入朝作战的航空兵部队出击美军。人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小时的飞行员,居然可以勇敢地击落击伤敌机88架,使美军当时最新型的战斗机F—86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纷纷落马……放眼世界航空史,这简直就是奇迹呀!

“那些战斗英雄,有的家境比我还差,放牛娃出身,条件那么艰苦,都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我们今天的环境优越多了,难道还出不了成绩?”窦树军默默地琢磨着。他把一句话端端正正地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同时也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中:宁肯自己辛苦千万遍,也不让飞行员担半点风险。

此后,窦树军便给自己定下了三条“窦氏军规”:少睡、少玩、少看电视,腾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军校的老师渐渐发现,课上这个小伙子听讲最认真,课下却最啰嗦,总是提出很多问题。

“优秀学兵”、“最认真、最刻苦的学员”,窦树军渐渐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书面答卷。与此同时,他也清晰地意识到,飞机“保健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最终还要看“临床”。伴随装备更新步伐的加快和高科技探伤设备的开发和运用,经验及书本知识当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看到自己的真才实学。

2002年初,窦树军所在的团改装国产某种类型的新机器。由于探伤的设备比较落后,影响了探伤的质量和效率,这让窦树军十分着急。在得知兄弟团配发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探伤仪后,他硬是软磨硬泡地把仪器借了回来,准备使用。

然而,一看控制面板,窦树军愣住了:上面全是英文字母,没有一个自己认识的。

可是,窦树军并没有因此而服输。他马上跑到书店买了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一边捏着各种叶片裂纹样本,观察记录波形,一边中英对照,念念有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他就用完了19根铅笔,摞起了一尺多高的草稿纸。当新式探伤仪完璧归赵时,窦树军的工作间中一面写有心得的展板却挂了起来,主题为《综合运用四种探伤方法对新战机19个重要部位进行探伤的方法步骤及要领》。

渐渐地,窦树军在探伤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真正让窦树军绽放光芒的,还是他对工作的执著。

2005年8月,窦树军用超声波探伤仪准备对7号战机的发动机进行“B超”检查。发动机对于飞机的意义就像心脏对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可是,这个看似坚强的家伙却也有脆弱的一面。由于受飞行时间、材料、结构、不明物打伤等影响,叶片上很容易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细小裂纹。当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叶片就可能折断,打伤液压系统、操作系统,甚至击穿油箱,导致“战鹰”和飞行员命悬一线,而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全凭探伤师来对其进行“望闻问切”。

在检查过程中,窦树军发现,该发动机一级压缩器的一块叶片榫头部位的波形有微小的差异。经过反复的分析比对,他得出结论:榫头内部可能有隐形的裂纹。这可是事关重大的一件事,窦树军马上就报请上级批准该架飞机停飞检查。

然而,闻讯赶来的专家却否定了窦树军的结论,说:“回波差异是探头与榫头接触距离没有掌握好,产生‘提离效应’引起的。飞机可以正常飞行。”

可是,窦树军却拒绝在放飞单上签字。专家追问道:“可能有裂纹就代表一定有裂纹吗?”

是啊,一旦飞机停飞、脱发,送厂检测后没有裂纹,谁来承担这个后果呢?可是,如果依了专家的话,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所以,窦树军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由于窦树军的坚持,发动机最后被送到了北京某研究所“会诊”。得出的结论让专家们都吸了一口冷气:榫头因疲劳使用、工艺等原因产生了细小裂纹,在工作状态时随时都有可能断裂。如果不及时停飞,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就是靠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窦树军先后为7500余架飞机做过“体检”,及时发现12起重大故障隐患,为国家避免经济损失3亿多元。

◎故事感悟

窦树军是一位有追求的军人。他朴素而坚定,踏实而苦干,勇敢而聪明。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做到了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创造了别人难以创造的成绩,书写了值得骄傲的壮丽青春。作为一名士兵,窦树军从事的是飞机探伤工作,心系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因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时刻不忘责任使命,他才能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创新,取得突出成果。

◎史海撷英

中国空军的发展历史

1949年10月1日下午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支飞行队,以17架飞机的编队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上空。

一个月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毛泽东主席对它的要求是:“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1950年6月19日,中国空军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一批作战部队与航空学校也陆续建立起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燃烧到鸭绿江边。为了保家卫国,中国空军航空兵勇敢地登上了空战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