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9453600000037

第37章 心态,你选择什么 (4)

’贝特格,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我决定以我加入纽黑文队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销员的工作中来。有一天,我进了一个店铺,鼓起我的全部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他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我把话说完,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开始,我真正地展开推销工作了。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的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更多人由于缺少热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贝特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是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是取决于他的激情。凭借激情,他在烈日当空的酷热中超常发挥;凭借激情,他说服了自己的客户,最终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勉强完成职责,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会马马虎虎,稍遇困难就会打退堂鼓,很难想像这样的人能始终如一地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别说能做出创造性的业绩了。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就难以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

只有在热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说来容易做来难,关键在于,你要看到你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你能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你的工作,你的感受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你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你就会对它越感兴趣。想想看,你对你没接触过的东西会感兴趣吗?绝对不会,甚至你可能根本也没兴趣去接触它。可是,一旦你对这件事的了解多起来,你就越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所以,你不妨对于你的工作多做些研究,多思考其中的窍门,这是个很有效的技巧,你会发现你不仅增强了工作的技能,而且更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

没有什么工作是值得轻视的,也没有什么工作是你不能从中感受到乐趣的。很多人轻视和厌烦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每天在毫无意义地敲打大石头呢!想想这样的人,他们从周一干到周五,是一件多么受折磨的事情啊。还有一些人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只有某些行业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比如说做律师啊,金融啊。实际上,能不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和激情,这是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习惯。如果没有养成这种习惯,做什么工作可能都不会踏实。当你养成了这种习惯,在任何工作中你都能发现乐趣。世界顶级的希尔顿饭店的总裁曾经说过:“我们饭店最普通的工作人员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你能想像在勤杂业的爱因斯坦吗?如果你不能想像,那你就没有资格在这个行业里混。”

选择知足--不满足就是不幸福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那是我们无法满足欲望的无奈,也是注定无法拥有的遗憾。但是生命有时终需有,生命无时莫强求。不要为欲望所累,这才是豁达的生活。

知足,是一种成功做人的艺术,它小半屈于无奈,大半源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以及应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圆熟。每每谈起知足,人们总以为那是人的惰性流露,其实不然。人生常常是无奈的,有时候会被逼迫置身于极不情愿的生活境遇里,甚至会落到万念俱灰的地步,但是一旦他能想到自己好歹有幸还拥有一个可爱的人生,便又知足地笑起来:“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怕无处下金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知足是我们在深刻理解生活真相之后的必然选择。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沟壑易填,人心难满。”但生活所能提供给欲望的满足却总是有限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足”是相对的、暂时的,如果一个人以“不足”为生活的事实而予以理解和接纳,那么他对生活的感受反倒处处是“足”了。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很少去想已经有的东西,但却念念不忘得不到的东西。”这句话是许多人心灵的写照。

明朝时有个叫胡九韶的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他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才仅仅可以维持衣食温饱。他的妻子经常郁郁寡欢,为清贫的生活而愁苦。

胡九韶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黄昏的时候都要到自己门口焚几炷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幸福。妻子便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如何谈得上是幸福呢?”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幸福是什么?”妻子恍然大悟,从此变得愈加贤良淑德,再也不埋怨日子的清贫了。

现实生活中,像这位妻子一样哀叹自己清贫的人很多。但像胡九韶一样感谢自己的幸福的却鲜有人在。有的人叹息自己贫穷,有的人叹息自己无能,有的人叹息自己不够美貌,诸如此类。我们总是期待得到那些我们没有的财富,觉得没有那些就不幸福,然而却总忽视我们本身所拥有的。殊不知,平平安安是福,粗茶淡饭是安啊。

美国某个小镇上的一位已过了耄耋之年的老人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我是这个小镇上最富有的人。”

不久,这句话传到了镇上的税务稽查人员的耳朵里。稽查员的职业敏感使他们在第一时间登门拜访这位老人,他们开门见山地问:“我们听说,您自称是最富有的人,是吗?”

那位老人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是的,我想是这样。”

稽查员一听,便从公文包里拿出笔和登记簿,继续问道:“既然如此,您能具体说一说您所拥有的财富吗?”

老人兴奋地说道:“当然可以了,我最大的财富就是我健康的身体,你别看我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我能吃能走,还能做点力气活呢,我不用光临医院,就是在变相地省钱和赚钱。”

稽查员有些吃惊,仍然耐心地问:“那么您还有其他的财富吗?”

“当然,我还有一个贤惠温柔的妻子,”老人一脸幸福地说着,“我们生活在一起将近六十年了,另外,我还有好几个很孝顺的子孙,他们都很健康,也很能干,这也我的财富。”

稽查员再次耐着性子继续问:“还有吗?”

“我还是个堂堂正正的国民,享有宝贵的公民权,这也是个不容否认的财富。还有,我有一群好朋友,还有……”

稽查员有点忍耐不住了,单刀直入地问:“我们最想知道的是,你有没有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或是固定资产?”

老人十分干脆地回答:“这些完全没有”

稽查员又问:“您确定没有吗?”

老人诚恳的回答:“我发誓,肯定没有。除了刚才我说的那些财富,其他我什么也没有。”

稽查员收起登记簿,肃然起敬地说:“确实如你所言,您是我们这个镇上最富有的人。而且,您的财富谁也拿不走,连政府也不能收取您的财产税。”

看了老人的故事,你还认为自己很穷吗?也许你没有钱去买名牌服饰,也许你没有钱去买豪华别墅,也许你没有钱去买高级跑车,但是千万别认为自己很穷,我们每个人都很富有。比如说:也许你尚在年轻之际,你青春洋溢的脸以及对生活的激情就是你人生的财富;也许你已青春不再,但是你的家庭和亲人便是你的天伦之乐;也许你的身边缺乏感情,但是你自有柔情百转,能体会到人间各种各样的感情;也许你有着健康的体格,能够轻松对抗各种疾病……难道,你拥有的还少吗?

然而这个世界总是这样,人们互相羡慕,甚至互相攀比。我们忘记了孩童时只有一个玩具也能玩得喜上眉梢的感觉,我们不再珍惜自己拥有的,我们多了各种各样的欲望,我们一只眼睛看自己,另一只眼睛却在时时刻刻关注着别人。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曼肯说过,财富就是你比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是体会不到幸福,部分原因是,我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不可否认,攀比心理或许是虚荣心在作怪。我们看到别人穿得比我们好,就拼命挣钱买漂亮衣服;我们看到别人的车子好,就卖掉自己的座驾,贷款也要买更好的;我们看到别的同学出国了,为了显示我的爸爸妈妈也有能力,我们也哭着闹着要出国;我们看到别人的孩子会弹钢琴,那好吧,我的孩子一定要学会拉小提琴……

好像我们生活并不是为了自己活得好,而是为了比别人活得好。比别人强,我们就会很开心,很有优越感;比别人差,我们就会很羡慕,盲目地想与人看齐。就是这种虚荣心,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当虚荣心强烈时,便成了滋生罪恶的温床。看看那些走上犯罪的道路的人,有几个不是因为想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正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弗兰克写过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里面提到住房,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面积呢?主要取决于邻居拥有多大的住房,如果邻居的住房小,那他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我们总是觉得一山更比一山高,却忽略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朋友的房子很宽敞,可是他的家人常年不在家陪伴他,他只能自己住在冷清的大房子里叹息。我们的住房虽然只有两居室,但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永远不会独自对着墙壁唱独角戏。

沉湎于羡慕别人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看不到自己有的,只拿自己没有的与别人有的来攀比。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生活方式。我们羡慕许多人的生活与成就,他们也会羡慕我们的生活与成就。有的人薪金丰厚、月入数十万,却因劳累过度而患病;有人事业发达,情字路上却是坎坷难行……你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经验不同、得意之事不同而已。

所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能拥有一切,要相信上帝是公平的。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好了,别人的功成名就、纸醉金迷、别墅名车不一定就是你的理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