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谦:谦乃受益
9454000000015

第15章 克骄防矜,成就功绩(1)

孔子论破满

◎置虚器于水中,未充则唱,既充则默。——《庸言》

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子路去周代的祖庙参观,看到一个制作巧妙的陶器,就问看庙的人:“这叫什么陶器呀?”

看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就是‘破满’吧。”

孔子说:“我听说过,这个被名为‘破满’的陶器装满水,它就翻倒;空着,它就歪在那里;只有把水装得正好,它才立着,是这样的吗?”

看庙的人回答说:“是的,正像你说的那样。”

为了弄清真相,孔子就叫子路取水来试一试。子路取水来试了一下,果然如孔子说的那样:装满水,它就歪倒在地上;空着,不装水,它就躺在那里,立不起来;只有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它才能直立起来。实验完了,孔子长叹一声,说:“唉!哪有满了不倒的呢!”

子路看明白了这个“破满”,又问孔子说:“老师,您说要保持不倒,有办法吗?”

孔子回答说:“保持满而不倒的好办法就是要抑制、减少水,让它不满,它才不倒。”

子路又问:“要怎样才能抑制减少呢?”

孔子回答说:“德高望重的人,就要谦虚恭敬而有礼貌;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就要勤俭节约而不奢侈;官大俸禄愈多的人,就要愈保持有所畏惧的态度;见多识广的人,就要保持浅薄无知的样子,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做,我想就可以抑制减少‘满’的倾覆了。”

孔子以物喻人,指出抑制自满的办法,就是要谦虚,以礼待人。而且,孔子不但这样教育学生,还为人师表,亲自去实践。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你与颜回比较起来,谁好?”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比颜回呢!颜回听到一点,就懂得十点;而我听到一点,只能懂得两点。”

孔子说:“不如颜回啊,我和你都不如颜回啊!”(颜回也和子贡一样,是孔子的学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孔子谦虚精神的写照。

◎故事感悟

如果说谦虚是前进的助推器,那自满则是进步的绊脚石,毛泽东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像孔子一样,破除自满,保持谦虚的精神,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史海撷英

仲由路边难师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孔子师生一行数人到卞国的都城(今泗水之卞桥)东边游玩,走到仲村时感到口渴,就向正在提水的仲由讨水喝。仲由说:“要喝水,先认一字。如果不识此字,须叫我三声老师。”孔子不以为然,满口答应。只见仲由将扁担在井口中央一放,站在井边一动不动,说:“这字念什么?”孔子师徒围着水井面面相觑,不得其解。

仲由说:“井口加一竖是中,旁有一人是仲。”满腹经纶的孔子被这样一个少年难住,不禁叹曰:“神童仲子,乃我师也。”这句话一说出来,仲由连忙跪下说:“仲由有罪,本想与您开个玩笑,没想您却当真了,请受我三拜。”孔子扶起仲由,说:“仲子路边难师,实为奇事,你就取字‘子路’吧。”

房玄龄谦和忠诚终生为相

◎人必有一善,集百人之善,可以为贤人;人必有一见,集百人之见,可以决大计。——吕坤《呻吟语》

房玄龄(579—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唐朝的开国宰相。18岁时举本州进士,隋末投李世民,成为秦王府的重要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之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夺取皇位;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掌政务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还参与修唐礼。他善于识人用人,不求全责备,随材授任;恪尽职守,不自居功。后世合称他与杜如晦为“房杜”,有“房谋杜断”之誉。

房玄龄身处宰相职位能够一直得到皇上的信任,在大臣中有极高的威信,是因为他坚持忠于皇上、忠于国家,为人谦和的处事原则。

宰相,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职责是辅佐天子协理阴阳,选拔人才。宰相之下是群臣是天下百姓,而在宰相之上就是一国之君。所以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对于宰相来说非常重要。房玄龄凭借自己忠诚谦和的个性,很好地平衡了这一关系。皇上是宰相之上的唯一一人,宰相的命运是由皇上来决定的。如果身为宰相,过度表现自己,必然会引来皇帝的猜疑,认为宰相要夺权篡位,从而引出杀身之祸;当然,身在相位,却拿不出相应的作为,也是很难让皇帝信服的。所以既要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又要取信于皇上,这就需要两者兼顾。既要让皇上知道自己的本领,又要让他放心,身为一朝之相不会对皇上构成威胁。

当然唐太宗对房玄龄的信任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从房玄龄的人格品行中看到的。房玄龄虽不如魏征那样敢于直言进谏,但他觉得皇帝言行上有不当之处时,还是会在唐太宗面前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房玄龄进谏的方式和魏征不同。魏征发现唐太宗的过失是不留情面地提出意见,好在唐太宗是个知好歹识大体的人,又有反思能力,所以成就了魏征的直名。而房玄龄进谏,总是注意方式方法,给唐太宗留面子,和风细雨委婉说理,既说明了道理,又合乎人情,因此效果就分外好,唐太宗对房玄龄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贞观十七年(643年)的一天,唐太宗突然问周围的大臣们:自古至今,得天下以后的皇帝们,当子孙们开始执政的时候,多数就开始天下大乱了,这是为什么?房玄龄在一边回答道:那是因为开国之君是在沙场上赢得国家的,但赢得国家后年轻的国君是生长在平安的环境里,在深宫之内享受着荣华富贵,又没有机会接触深宫以外的世界,体会不到人民的疾苦,自然久而久之就丢弃了原来的治国方针。房玄龄说这句话的用意,在于告诫唐太宗不能够过分溺爱子孙,要给他们以适当的锻炼,避免因子孙荒淫无度而误国。

从贞观十六年(642年)开始,到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对高丽发动了多次战争。战争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还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的灾难,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消耗更是严重。其中在贞观十九年的一次战役中,仅战马就死掉了一大部分,可见这场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和负担。房玄龄是不赞同消耗国力、民力对外用兵的。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已经重病缠身,但当他听到唐太宗打算再次东征的消息时,他对儿子说:“如今国家刚刚稳定下来,各项事业都在顺利地进行,应该注意国家的发展,而不要把精力放在讨伐东边的高丽国这件事上。那是劳民伤财,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这将要成为国家的最大的祸患。皇帝含怒下了决心,下面的臣子们都因惧怕皇帝而不敢进言,我如果知道不说,就会含恨入土,死不瞑目的。”于是在唐太宗出征前,他不顾重病,抱病写了《谏伐高丽表》,文章言辞恳切,将讨伐高丽国的弊端一一写出,劝皇上不要因为一时之气,不顾百姓安危而出兵征讨高丽国,这样做只会失去民心。此表写得诚挚恳切,唐太宗看后十分感动,叹息道:“房玄龄病危疲乏到这种程度,还一心忧虑着我们的国家,为国家操劳,能够做到这点,实在是太难得了。”

房玄龄十分注意自己的劝谏方式,不会全面否定皇上的意思,但会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准备任命李纬为户部尚书,派人去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但是却说:“李纬长得是一副好胡子呀。”唐太宗与房玄龄相处甚久,自然明白房玄龄说此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便不再提拔此官员。房玄龄并没有当面否定唐太宗要提拔李纬的想法,而是在话语中巧妙地带出了自己的想法,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没有在颜面上对皇帝造成影响。

对上,房玄龄将忠诚放在了第一位;对下,房玄龄为处理好将相大臣同僚之间的关系将谦和放在了第一位。房玄龄与杜如晦之间的深刻友情,是历朝历代大臣之间非常难得的。两人身为左、右仆射,配合得极好,太宗每次同玄龄谋事,房玄龄一定说:“非如晦不能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用的仍是房玄龄的计策。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两者合起来,即为完璧,每算不失。虽然因杜如晦病逝,两人只在一起合作了两年的时间,但是两人却一起为唐朝制定了许多典章制度,而且在杜如晦去世后,房玄龄也一直坚持执行两人一起制定的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在历史上人们将两人誉为“房杜”,实为胜过“萧曹”的千古名相。

房玄龄对待其他大臣也是一样的谦和,绝不居功自傲,总是给予其他人以最大的支持。《资治通鉴》载,肃宗时修过国史的柳芳说:房玄龄辅佐太宗平定天下,一生二十二年都奉献在宰相这个职位上,称得上是天下贤相,但他的成绩却从未见他炫耀。太宗平定国家动乱,而房玄龄、杜如晦不讲自己的功劳。魏征、王珪善于向皇上谏诤言,所以房玄龄、杜如晦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英(李勣)、卫(李靖)善于作战带兵,房玄龄、杜如晦就帮助他们发挥所长。这个品评将房玄龄谦和大度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出来。其中说房玄龄从不炫耀自己成就的评价最为贴切,表明房玄龄功劳极高,但事事谦退。和是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群臣信服,树立自己的威信。

谦和与大略,既是才能,更是气度,这就是房玄龄终身稳居相位的秘诀。

◎故事感悟

房玄龄用自己一生的谦和、忠诚、辛劳换得了唐太宗的信赖,为唐朝的昌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人民谋取了幸福。虽然他一生操劳,但却名垂千古。

◎史海撷英

房玄龄对中华文献的贡献

房玄龄对历史和经藉图书进行了整一。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重视历史的皇帝,他有一句名言是:“把铜片作为镜子,可以帮助人来整理衣装;用古代的历史经验为借鉴,可以让人明白历史是如何更替的;用别人的行为作为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唐太宗一直重视记录历史。重礼人才的唐太宗,还是秦王时身边就开始云集着才子,号曰“秦府十八学士”,而房玄龄为十八学士之首,所以修订史书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房玄龄身上。

从贞观三年(629年)起,房玄龄遵从唐太宗的指示着手对两晋、北齐、北周和梁、陈、隋六朝史进行编纂。房玄龄是齐、周、梁、陈、隋五朝史的总监,是《晋书》的监修。五朝史修成于贞观十年(636年),《晋书》最后完稿于贞观二十年(646年)。同时从贞观三年(629年)起,房玄龄开始对唐国史和实录进行编纂和修订。在对唐国史进行编写的时候,房玄龄坚持忠于事实的写作手法,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按原来的面目进行写作,不夸张好事,也不掩盖坏事,更不会因为皇帝的喜好而改变历史。

◎文苑拾萃

七爱诗·房杜二相国

(唐)皮日休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

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

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

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

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

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

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

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

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

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柳公权除满破骄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金楼子·戎子》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并不好,七扭八歪,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训斥。柳公权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心想:为什么别人能写好,我就写不好?我非得写出个样子给你们看看!

怀着这种心情,柳公权发愤练字。别人去玩,他写字;别人睡觉了,他就着油灯写字;老师留的作业别人写一遍,他写十遍。经过勤奋苦练,柳公权的字写得大有长进,横平竖直,整整齐齐。老师也不再批评他,还经常拿他写的字教训别的孩子:“你看,人家柳生写得多好,你们要好好向他学习。”父母看到他的进步也高兴,给他买来最好的笔、最好的墨。

听表扬听得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渐渐地,他有些自以为是,以为天下“唯我独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