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味婚俗
9711000000007

第7章

水桶装满后,新娘要起肩挑水,大家看着她那起肩艰难的样子,发出一阵阵笑声,一齐注视着她,看她是不是会换肩;腰身是不是有劲?脚步迈得是不是轻巧?姿势是不是优美?然后,赞叹声,逗趣声混杂在一起。

这种挑“喜水”的仪式,只需新娘挑一次。挑完后,新娘作象征性的舂碓,以示她今后能操持家务。舂碓结束,新郎家才请新娘进新房。进入新房,寨上的妇女儿童来闹洞房,堂屋中,新郎家把糯米团子撒给看热闹的孩子们吃,糯米饭白,团团粘得又紧,寓意百事顺遂,婚姻白头到老。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国很多地区的苗族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当日,新郎与新娘不“拜堂”,不同房,新娘由小姑陪宿,若无小姑,就与婆婆同宿。新娘三天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一“不落夫家”的习俗正在逐渐改变。现今,有些苗族青年男女结婚后,妻子就长期住在夫家了。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苗族男女结婚后离婚者不多。如果离婚,手续也极其简便。离婚双方在女家村寨和男家村寨的路途之间“喝酒发誓”,以示从此不相来往;或双方各请一“乡老”作证即可。寡妇受到社会同情,并可改嫁。也有地方有转房习俗,一般是同辈转房,但没有强制性。

彝族婚俗

我国的彝族在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分布较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776.2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点,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彝族属山地民族,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婚姻制度主要为一夫一妻制、虽然过去有少许一夫多妻的,但只限于极少部分贵族统治阶级和富裕者,或因原配妻子不能生育或者只生育女孩以及转房等特殊情形。

彝族社会有这样一条谚语:“父欠子债,给儿择偶婚配;子欠父债,为双亲送灵”之说。彝族人普遍重视婚姻,尽可能提早给孩子订婚,有的甚至指腹为婚,预定婚约,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格实行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表优先”的古老传统。另外,劳役婚、转房制(兄亡弟娶其嫂)和不落夫家等婚俗也有部分遗留。

劳役婚一般是因为男方出身贫穷,无力出聘金,便在幼年时到女家替其劳作,时间大约二年起至十年止。在此期间,男女同食同寝,同劳动,共嬉玩。以此建立感情,而后由家长认可,再由女方家选择吉日,然后将选定的日子告知男方家迎亲。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无字的情书

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的不同,而且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以致在其婚俗中地域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彝族香堂人“无字的情书”充满了生活的趣味。男女双方往往用实物来表情达意,传递爱的信息。

当男青年和女方姑娘第一次见面认识后,如果姑娘对小伙子的追求表示同意,就用芭蕉叶包一小疙瘩盐巴捎给远方的情人。小伙子接到姑娘爱的信物后,就可以带上定婚礼物去姑娘家“吃定婚酒”。芭蕉叶表示他俩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盐巴表示他们有缘分,有感情,父母对他们的婚事也很喜欢。不同意则用芭蕉叶包一只苍蝇捎给男方。

当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见面时,姑娘若剪鸡蛋或炖鸡蛋招待,表明姑娘对小伙子的冷淡,表明彼此没有缘分,若用葱、蒜炒菜招待,则表明姑娘不喜欢伙子,小伙子不必再提出恋爱婚姻的事,也不必托媒人来多费口舌。若姑娘煮茴香招待,则表明姑娘对婚事不同意,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表态。

彝族香堂人的无字情书还有奇特的表达方式:就是用堂屋门关闭程度来表示对求婚者的态度。

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后,男青年首次去姑娘家登门说亲时,如姑娘家堂屋门两扇都大大的敞开着,则表明姑娘及其父母对婚事都很赞成、喜欢。伙子可以大胆地提出亲事。如门只开一扇,表明姑娘及其父母一方同意,一方不同意。左边的门开着表明父母同意,姑娘不同意;右边的门开着表明姑娘同意,父母不同意。小伙子可视情况对姑娘或姑娘的父母进行说服。如两扇门都严严实实地关着,则表明姑娘全家老小都不同意,小伙子趁早向后转,另择他人。这种表达方式只是针对未确定恋爱关系前有效。

花腰带送情郎

在彝族火把节上,有些男青年要把洁白的衬衣塞进蓝靛染成的青布裤子里,系上一条花腰带,就表示自己有了理想的情人。

花腰带一般是姑娘送给心中的情人的信物,没有情人的小伙子是系不上的。在有些地方的彝家村寨的青年,用花腰带传情,别有一番风趣。当姑娘在劳动中或通过媒人的撮合,和小伙子相爱以后,就要背着长辈,利用闲暇之时,用各种有色的丝线,精心绣制有花朵、蝴蝶、小鸟等图案的花腰带。腰带绣成之后,利用约会的时间,把腰带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得到腰带,心里踏实了,也把揣在怀里的手镯或耳环给姑娘带上,表示真诚相爱。

勾尖绣花鞋送祝福

当彝族姑娘出嫁时,家人或伙伴们都要为新娘准备一双精心绣制的鞋头勾尖向上的绣花鞋,以祝福新娘一路平安,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这一习俗的起源是:彝族一位叫基妞的姑娘,结婚后,在由娘家去婆家的路上,被一条树桩一般粗的大蟒吞进了肚里。由于基妞脚上穿着一双勾尖绣花鞋,巨蟒未能全部吞下,被焦急赶来找寻的新郎和村民们及时发现了。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杀死了巨蟒,救出了新娘。从此后就形成了彝族姑娘结婚穿勾尖绣花鞋的习俗。

新娘禁食迎婚期

在婚前的几天时间里,新娘尽量减少饮食,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喝几口水,或吃一小片荞饼,出嫁那天还要禁水。根据彝族风俗,新娘减食的时间越长,便越显得懂礼节,有毅力,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还显得欢天喜地、无忧无虑,不知节制饮食,那么她就会受到耻笑和非议。彝族姑娘出嫁禁食源于一个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姑娘远嫁他方,半路上下来解手,被老虎吃了,老虎变成新娘的样子回来了。喜宴过后,小姑子和新娘去背水,小姑子看到美丽的景物和动物赞不绝口,嫂子说;那有什么漂亮的,我变给你看!说着“呼”一下打了个转,变成了一只纯色的黄毛老虎,小姑子吓得连忙让嫂子变回来,老虎又变回了嫂子。小姑子把这意外的发现告诉了哥哥,哥哥从山上砍了许多野竹子,编成了内外九层的篱笆。哥哥借口去外边请人翻修屋顶,让妹妹住在最里层,让虎妻住在最外层,等他回来时老虎已拆了篱笆,把他的妹妹给吃了。后来新郎用计把虎妻灌醉,乘机把虎尾巴拴在木桩上,活活烧死了老虎。从此,就有了新娘出嫁前禁食的风俗。

婚礼进行曲——欢天喜地新人乐

“泼水为媒”的抢婚

彝族的婚期一般在秋收后那段日子或冬闲时节,这是因为春夏农忙人不得闲,且过去一般人民生计维艰,春夏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多数人家缺粮少食,甚至断炊,很少有能力举办婚事。

彝族的抢婚常常以“泼水为媒”。因为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去迎亲时,先由男家从本家支的同辈兄弟中选派青年小伙子数人至十几人(取奇数)组成迎亲队伍,带队者称为“线木”。

带上酒、羊或猪到女方家背亲。女家已储水以待,当迎亲者到达姑娘们用竹水枪、瓢盆、木碗等盛水浇泼,迎亲者则表现得十分勇武。头蒙“擦尔瓦”冲进屋里。当他们与女方长辈围火闲谈时,姑娘们又乘其不防,用锅灰抹他们的脸,以致他们个个成了花脸,然后,姑娘们唱道:

为了养大女儿,

妈妈脱了九十九层皮,

不泼九十九瓢水,

不抹九十九把锅灰,

哪能让你们背走姑娘?

背亲的小伙子则答道:

我们翻过了九十九座山,

趟过了九十九道水,

不背回新娘哪能行?

在这之后,又开始水战,直至夜晚。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彝族却认为,婚礼中的这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顺遂美满。

婚礼上的摔跤比赛

西南边疆的某些彝族支系,举行婚礼时往往要进行摔跤比赛。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派到妇家的迎亲人员里,必须有摔跤队。这支队伍到新娘家吃罢酒饭以后,第一个仪式就是摔跤对抗赛。妇家的摔跤手作为主方,先站出来说声“请”,男方便随即走出一个摔跤手,比赛就开始了。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一场,比赛即告结束。这种比赛不用裁判,一对摔跤手只摔一次,不管哪方都不能全胜,以示友谊为重。

彝家婚礼中的摔跤比赛源于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过去在彝族聚居的德希洛抹山上,有个魔鬼常吃婴儿。后来,彝家出了一位大力士,为了解救彝家的危难,他不顾个人安危,找到魔鬼,和它摔了三天三夜,最后在彝族人民群众的帮助下,终于把魔鬼打死了。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大力士,表示自家或亲友为摔跤英雄,便在婚礼中举行摔跤比赛。

阿细人简朴清新的婚礼

阿细人属于彝族支系,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县,他们的婚事非常俭朴。他们选择对象的条件不是相貌,而是勤劳。阿细青年自由恋爱。婚姻程序,一般是女的先到男家劳动两天,以此向男方父母认亲,男家不摆酒席,不请客。

这样往返几次,共同劳动,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这时,双方中若有一方心有悔意,婚事可以就此罢休;若都表示满意,婚事就算完毕了。以勤劳取人,奠定了阿细人婚姻幸福,美满的基础,所以,在阿细人中,因草率成婚而酿成不幸结局的为数很少。

婚礼结尾曲——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新婚的夜晚,送亲的人们围坐在新娘身边,不管新郎情绪如何,总不让他接近。第二天早上,送亲客又把新娘带回娘家居住。婚后七天或九天,新娘由其兄弟或其他男性亲友护送回到婆家。

新婚的晚上,新郎新娘不同房,大多是在这第一次回婆家时才初次同房。同房第一夜,新娘必须尽力拒绝,征服妻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郎要在夜深人静时悄悄摸索到妻子床边,妻子便起身反抗,双方抓扯,厮打起来,丈夫则用武力和智慧制服她,将其占有,这在男方表示勇武,在女方表示贞洁。从此以后妻子便自然归顺丈夫了。

彝族也有“不落夫家”的风俗,但同别的民族有些不一样,是指女方未成人这几年在娘家,到女方成人后是要到夫家去的。这是彝族晚育的一种好风俗。另外,彝族姑娘出嫁时不许带嫁妆,而要等到姑娘有了孩子在婆家扎下了根才给她送去嫁妆。

离婚·再婚——劳燕分飞各觅幸福

彝族婚姻有“祖灵可戏,婚姻不可戏”的说法,婚约一旦缔结,便不能随意反悔或更改,否则会引起婚姻纠纷,甚至引起冤家械斗,因此,离婚必须考虑清楚,要谨慎又谨慎的。

但如果双方感情不合,劝解无效,可以离婚。彝族的传统离婚,用一节约三寸长,五分粗的松木,中间刻上“×”号,从中均匀地剖成两片,将这两片松木同时丢在地上,要丢成阴阳两相,然后阴相的一片交给男方,阳相的一片交给女方。各自保存,以为凭证,不得反悔。

布依族婚俗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其余分布在黔东南、铜仁、遵义、毕节、六盘水及云南的罗平等地。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依族总人口为297.15万人。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素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布依族的语言为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族有密切的亲缘。布依族过去没有文字,使用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文字方案。

民族婚俗——各有各的说法和讲究

布依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同辈分也不能通婚。解放前,布依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背带亲”(即幼年订亲)较普遍,常常是十多岁即举行婚礼。也存在姑舅表和姨表婚制。妇女有不落夫家的习俗。

恋爱虽然自由,但婚姻却由父母包办。双方择亲条件,首先要家境相当,门当户对;二是要年龄悬殊不大,并且生长“八字”不相克;三是男女为人忠诚,勤劳能干;四是人才长相没有缺陷。

婚礼前奏曲——“忙”并快乐的事儿

“浪哨”与甩糠包

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富于浪漫色彩,主要是以情歌的方式表达爱慕之情。布依族的“浪哨”是会朋友的意思。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巳婚者也可参加。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因为早婚“不落夫家”,实际上只是订婚。所以参加“浪哨”活动,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对“已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浪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家中进行,一种是在寨边或路旁进行,无论什么形式,多半是男子主动到女子的寨上去约会。浪哨中,男女青年常用木叶声、姊妹箫、月琴来传情。浪哨歌内容多样,有初识、试探、赞美、密恋、起誓、相恋、送郎、苦情和逃婚九种,视情况选择歌唱。

甩糠包也叫丢花包布。依族青年男女为寻找意中人,在浪哨中有甩糠包的习俗。“糠包”是一种五颜六色内装谷糠的小袋。甩糠包时,女方拿着糠包站成一排,向站在对面十公尺远近的小伙子们甩去。哪个小伙子接到了糠包,就和甩糠包的这个女子结成一对浪哨的伴侣。早就情投意合的男女,女方就有意地专甩给她所喜欢的那个男子。男方如接不住姑娘甩来的糠包,女方便唱起歌来向男方索取礼物。双方如果都有意,就会双双离开,到偏僻的地方去谈情说爱。

“双媒”送“走路糖”

布依族青年男女订婚较早。订婚的第一步是说亲,说亲时,男方要请两个媒人到女家提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媒”。媒人不分性别,大都是中年以上,配偶健在,儿女双全的亲戚朋友。布依族人认为,为人做媒等于修桥补路,因此都热心奔走而不接受金钱报酬。

媒人说亲的主要礼物是蔗糖。第一次到女家,带三至五斤蔗糖。女家不管是否同意开亲,都不能轻易动用这说亲的蔗糖。要等媒人走后,第二天或找个逢场天,将糖托人转还男家。过几天或个把月,男家又托媒人再把此糖带到女家。如此三回五转,最后女家把糖收下,这叫“吃走路糖”。往返次数越多,越表示女儿珍贵。

“吃开口饭”与“背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