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那些事儿
9888700000010

第10章 各显神通(1)

1、 胡服骑射

话说奇人赵武灵王的形象异常生猛,长的是身高八尺八寸,胸宽三尺,又生就一副马脸,嘴尖如鸟喙,连鬓络腮胡子又浓又密,黑黑的脸庞泛着亮光。此外,老天在生就他这副尊容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与之匹配的理想:救亡图存之意,称王图霸之心。

一天,赵大王对高参楼缓说,您看噢,咱们赵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边有燕国、林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野蛮部落。这些个,谁都不是省油的灯啊。咱们老这样四平八稳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迟早是他们谁的下酒菜。咱就想啊,咱们穿的这长袍大褂宽袖口,干活打仗都不太方便。咱们的死对头胡胡就不一样了,短衣窄袖皮靴子,行动方便灵活,骑马杀人得劲儿。您看噢,咱是不是也仿照胡胡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改过之后哩,咱们战车也不要了,什么大刀长矛也不要了,也学他骑马射箭,就这样咱们再遇到胡胡的时候,就不会吃他的亏了,您看这主意怎么样?

楼缓一听,是这么回事,强烈支持。赵大王又问高级顾问肥义,肥义也说,是这么回事,强烈支持,还补充说,这不是普通的服装发布会呀,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大改革呀。要办大事,咱不能犹豫,犹豫不决,就办不成大事。

赵大王一听,是这么回事,于是这事就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将这个重大改革进行宣讲,然后作为基本国策,写进宪法里去。

第二天一大早,赵大王不知道打哪里寻摸来一套胡胡的服装穿上了,也许是打俘虏的胡胡身上剥下来的吧,就耀武扬威地坐在宝座上,等着向大臣们现身说法。

等大臣们到齐了,都吓一跳,心说,哪里来个短衣窄袖皮靴子的胡胡大王,坐上了咱大王的宝座?仔细一看,是咱们赵大王,个个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赵大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时候,就见赵大王一脸严肃,废话没有,开门见山,把国家重大的改革方案说了一遍:看见没,咱已经给大家伙儿作模范带头人了,就这模样,你们可别掉队呀。他一边宣讲,还一边比手划拳,直说得劲。

大家伙儿一听全傻眼了,现场顿时炸了锅,这个说,不好看、寒碜,那个说,打娘胎里出来,就穿这长袍大褂宽袖口,打死也学不会短衣窄袖皮靴子。这个说,老祖宗的传统变不得,变了恐怕有灾祸,那个说,咱们礼仪之邦学胡胡,这个人我丢不起。

赵大王呸了一口,说,咱是真想把你们全家老小都送给外族人喂狗去呀。不是咱吓唬你,依你们这一副穷德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被外族人掳去喂狗,是迟早的事。

大家伙儿还准备扯扯皮,赵大王一声断喝,少废话,照办,我宣布,明儿个一大早,谁不穿短衣窄袖皮靴子上朝的,有他好看。

话没说完哩,赵大王的老叔公子成不干了,脸色铁青,说,您这明摆着是来羞辱咱们祖宗的吧!一句话说完,拂袖而去。

赵大王一看,大怒,喝令武士将老叔公子成请到原地站好了,操起手里的弓箭,照着堂外的门楼子就是一箭,喝道,有谁胆敢再非暴力不合作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肋巴骨。

公子成等人见状,顿时吓得面如死灰,从此再也不敢妄发议论了。

第三天,赵大王下令,效法胡胡的风俗,穿衣帽,敢有不从的,大刑伺候。紧接着,赵大王又号,勇士们,有种的跟咱学习骑马射箭吧。不用说,家伙一个个直喊万岁。

就这样,不到一年,赵大王就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第二年春天,赵大王亲自率领骑兵部队,小试牛刀,三下五除二,打败了长袍大褂宽袖口的中山国,紧接着,又降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几个野蛮部族,赵大王从此令人刮目相看。

打这以后,小小的赵国,一跃而成为唯一能够同秦国相抗衡的强国了。可以说,胡服骑射功不可没。

【阿龙看热闹】

衣服有关国力

孔子曾经夸管仲,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家就得变成披头散发和衣襟左扣的夷狄了!这是最早关于衣服和身份问题的论述,到后来,衣服问题越来越重要。赵武灵王就认为,衣服关系到国家军队的战斗力,所以强制推行“胡服骑射”;更多的时候则是衣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比如规定不同级别的官员衣服的颜色不同,规定不同的阶层衣服必须用不同的材料。即使到今天,衣服也和社会风化、个人名誉关系密切,超短裙、牛仔裤都曾经引发过轩然大波,人们一度认为,穿超短裙、牛仔裤的都不是好孩子。

2、 国君当间谍

赵武灵王大刀阔斧,推行“胡服骑射”的基本国策,十年工夫不到,赵国一跃成为中原的军事强国。这期间,赵大王亲自带队,向东打到常山,向西打到云中,向北打到雁门,拓地近千里。接二连三的利好消息,不由得使赵大王血脉贲张,继而诱发了更大的崇高目标:取路云中,自九原向南,直捣咸阳,灭绝暴秦!

那么,由谁来牵头完成这个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呢?当然是赵大王自己。因为,他对自己的伪胡胡兵产生了感情,不放心把军事大权交给手下人。于是,他决定将国事提前交给自己的儿子管理,自己腾出工夫,一门心思地去攻城略地。

转天,赵大王把大家伙儿召集到东宫,正式宣布:把王位传给太子何,这就是赵惠王,而赵大王自称主父,通俗地说,就是太上皇。

这事办妥以后,灭绝暴秦的宏伟计划就提上了赵大王的议事日程。要说赵大王,也是个略懂兵法的人,非常知道知己知彼的重要性。眼下,战略目标有了,就需要了解对手的脾气、人格,以及敌国的山川、形势。但是,这两个国家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远隔千里,中间又隔几个国家,风马牛不相及,老死不相往来,这该怎么办哩?

赵大王苦思冥想了很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转天,他换了一身使臣的打扮,自称赵国使者赵招,带着国书,说是要出使秦国,通知秦大王赵国新立国君的事情,暗地里却带着几名画工,一路上画好了未来征途上的山川地理。

赵大王一行到了咸阳后,客客气气地来谒见秦大王(秦昭襄王)。秦大王看了使者的国书,非常纳闷呀,就问:你们武灵王多大年纪了?赵大王回答说:正当壮年。秦大王又问:既在壮年,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儿子哩?

赵大王回答说:大王,您是不知道啊,咱们赵国的国君可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哩,他想早点儿让他的儿子接受锻炼,以免在他自己百年以后,新君不懂国政误了大事。但是,您放心,眼下,咱们的国家大事还是由太上皇裁决。

秦大王又问:那你们的两位国君对咱们秦国的印象如何呀?赵大王回答说:哎呀,咱们的大王对您秦大王可是非常敬畏呀。这十多年来,虽然咱们搞了胡服骑射,但是,那只是用来对付胡胡的嘛,哪敢对您秦大王有丝毫的非分之想啊。所以啊,小臣出这趟差之前,我们大王特别叮嘱咱,希望和大王结为友邦哩。

秦大王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见使者应对如流,也非常敬重他,在融洽的气氛中,主客又聊了好久,末了,使者才告辞回宾馆休息。

再说秦大王睡到半夜醒来,忽然想到,这个赵大使有点儿不太对劲儿。这么个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的人物,见到咱也不发憷,也不口吃,那是非常可疑啊,于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天亮以后,秦大王便传旨,宣赵国使者入宫叙话,就听使者的随从回复,哎呀,太不巧了,赵大使得了传染病,出疹子,不能入朝听宣,请缓几天,等他好了行不?

过了三天,秦大王又传旨,宣赵国使者入见,使者的随从还是这般回复,这可把秦大王给气坏了,心说,小样,你当是在你自己家里,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点儿规矩没有?当即派人去催。

来人径直闯进馆舍,哪里有赵大使半个人影儿?找了一圈,只抓获一个随从,自称是真赵招,便押来见秦大王。

秦大王就问:你既然是真赵招,那个使者是什么人?赵招嬉皮笑脸地回答说:实不相瞒,他就是咱们的太上皇。咱太上皇可仰慕大王的威名了,就想一睹大王的威容,所以诈称使者前来谒见。眼下,已经离开咸阳三天了,特命小的我留下来,向大王请罪。

秦大王听了,大吃一惊,跺着脚说:小样,这小子欺人太甚!随即命泾阳君和白起,领精兵三千,星夜追赶赵大王。一彪人马赶到函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使者在三天前就已经出关去了。

泾阳君没办法,只好回去向秦大王交差。秦大王一听,心惊胆颤了好几天,心说,这厮好大的胆子啊,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也做得出来,咱就没这个胆子,佩服,佩服。

转天,秦大王便好言安慰了赵招一番,客客气气地将他送回赵国去了。

【阿龙看热闹】

要胆量但不要莽撞

古时有训:君子不居危檐之下。就是说要小心屋瓦砸下来,砸破了脑袋。明智的国家领导人,也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境。但赵武灵王突发浪漫奇想,隐名埋姓,亲自跑到国外去搜集情报,这件事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当然,赵武灵王胆量是够了,但看他做事并不莽撞,在秦国人发觉之前,先自撤退了。可以说,就是这点不莽撞,救了他一命。

3、 沙丘之变

公元前309年,噩运缓缓地走向赵武灵王。他对大臣说,梦见一位漂亮女子频频向他回眸,而且还笑。一个叫吴广的大臣听完国君对美女的描述后,心花怒放,因为这个女子就是他女儿吴孟姚。当吴孟姚一出现,赵武灵王就跳了起来,对天盟誓,这就是那个梦中美女。为了表示自己狂热的爱,赵武灵王称吴女士为吴娃(当时在黄河流域一带,小民口中之“娃”,即“小孩子”之意,亲热之词)。吴女士第二年就给赵武灵王生下一子,取名赵何。

爱火熊熊燃烧,不久,赵武灵王的原配妻子——韩王国皇族的女儿死掉,他顺势封吴娃为后,又把自己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赵国太子的赵章废黜,立赵何为继承人。

公元前299年,噩运来敲赵武灵王的门,赵武灵王去开门:他宣布传王位于赵何,把一顶称为“主父”的帽子扣在自己脑袋上,意为太上皇。

有大臣提醒他,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一国内不能有两个王。况且,赵武灵王当时年富力强,没有必要把王位传给一个孩子。赵武灵王用他魁梧的身体告诉下属,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国家政治这点小事不值得他做。

三年后,吴女士去世,赵武灵王哭得心碎。公元前295年,他又良心发现,把赵章从尘土堆里揪出来,封到代地,称安阳君,并派了一名一脸忠贞的齐国失势贵族田不礼当赵章的秘书。

赵章有一次回来述职,赵武灵王躲在帘幕后面偷偷观看,当他看到小儿子颐指气使、大儿子卑躬屈膝时,恻隐之心大起,泪如泉涌。他觉得太对不起大儿子了!

他在房间里呜咽很久,把另一个儿子赵胜和相国肥义叫到床前,他说,要把赵国像分蛋糕一样一分为二,让赵章与赵何同称王。肥义那肥胖的身子险些倒塌,一口认定这是昏聩之举。赵胜和肥义一个鼻孔出气,这是赵武灵王平生碰到最郁闷的事。

赵武灵王决定把生米煮成熟饭。这年,他带着国君赵何和安阳君赵章到沙丘游览。他是想通过这次游玩的机会实现他“一国两王”的计划。既然在朝堂上有大臣反对,那他就把这一计划放到朝堂外来解决。

赵武灵王正在拉开被噩运之神敲得咚咚响的大门!

当时,赵武灵王与赵何的行宫相距四里,而赵章的行宫正在两人行宫的中间。一天晚上,那个一脸忠贞的田不礼向赵章提出先杀掉赵何的计划,赵章还没有丧失理智,表示反对。但田不礼要建功立业,所以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兵变。

他先是派人假扮赵武灵王的人到赵何的行宫中去,想骗出赵何。但赵何没有让他得逞。田不礼只好来硬的,连哄带骗地把赵章和自己扔上了战场,两方人马杀得血流成渠,响声震天。

远在都城的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与一名叫李兑的将军各率一支军队,赶来沙丘保驾。他们在邯郸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结果一到,真的就碰上了兄弟二人在残杀。两支军队的加入把赵章打得大败,赵章在田不礼的建议下跑进了主父的行宫。赵武灵王看到满脸是血的大儿子,赶紧就把他藏了起来。

李兑和公子成杀掉田不礼后,发现只少了赵章。他们闯进赵武灵王的行宫,捉住赵章,在已经没有了牙齿的老虎赵武灵王面前杀掉。公子成痛快后,突然听到赵武灵王在大哭,就对李兑说:“我们今天做的事真是惊天动地,冲进了主父的行宫,又当场杀掉了他想要保护的赵章。你听他现在哭得惊天地泣鬼神,他回到都城,能放过我们俩吗?”

李兑立即开始紧张起来,并且害怕得发抖:“这如何是好?”

公子成的字典里没有办法,只有赶尽杀绝。两人不撤兵,并发布告示,主父行宫里的人都有造反嫌疑,最后出来的就杀掉,先出来的赦免。

赵武灵王本来就没有带多少人,行宫里转眼之间只剩他一个人了。赵武灵王遇到了他此生第一次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且没有人帮助他。当他也打算出宫时,宫门已在外面锁住了。几天后,宫中粮食吃尽,他开始挨饿。饥饿难忍时,他爬到宫墙上向外哀号,发誓他从此不问国事,哪怕是做一平民也可以。

公子成不相信他,李兑也不相信。最后,赵武灵王爬到树上搜寻一些鸟蛋充饥,又支撑了一个月。等鸟蛋吃完,也没有鸟再回到那里下蛋,他只好活活饿死在这寂无一人的空屋之中。

一代英雄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三个月后,人们发现“主父”的尸体已经被老鼠和蚂蚁啃了个净光。

阿龙辞典 生子当如平原君

赵武灵王一代豪杰,他的几个儿子都不错,后世最有名的,当属平原君赵胜。平原君门客数千,“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家。还有一个他杀妾求士的故事:他有一个小妾,有一次嘲笑了一个瘸子,觉得他走路太难看。瘸子找上门来,说平原君你以好士著称,怎么能让你的妾这样嘲笑我呢,你得杀了她。平原君嘴上答应着,但并不以为然。门客们认为平原君重色轻士,所以纷纷离他而去。平原君这下急了,赶紧杀了妾,请大家再回来。

【阿龙看热闹】

天下老老爱小小

男人宠爱小老婆,连带着就宠爱小老婆生的小儿子,如果只是普通人家的父子之爱,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但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王室,往往就是血案。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上演接班人危机,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仍不免堕入“天下老老爱小小”的坏毛病,终于落得个跟当年齐桓公一样的下场,真是悲剧!

4、 赵太后见齐使

赵武灵王生前,传位于次子赵何,他死之后,赵何大王照做,就是咱所说的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去世后,由赵孝成王继位。赵孝成王即位之初,年纪不大,也就刚刚学会说话吧,没法儿和大臣们掰扯,于是由他母后临时执政,这位母后就是赵惠文王夫人——赵太后(赵威后)。

据有关记载,赵太后这人不简单,在春秋战国,女人普遍唱配角——要么撒娇,要么攻谄,要么狐媚——的大环境下,她勇挑重担,为赵孝成王一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赵太后临朝听政时,不过三十多岁,作为一个女人,却显示出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年纪极不相称的老练与成熟。她在哪里学的这一套本领,咱不知道,多半是自学成才呗。

赵太后执政时,重视民生,体恤百姓,得到了朝野一致拥护。关于她政治手腕的老练与成熟,从她接见齐国使者的小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个一二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