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爱情小说的作家。对男女纯爱,曾热情讴歌。近年,因年龄渐老,社会渐变,人情世态之功利自私,前所未见,我对爱情的美好动人,亦渐生疑厌。去年秋天,树叶刚落的时候,我开始着手我的第一部古装剧的创作。我要写的古装剧,是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又是爱情——我已经写了很多爱情,终于写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这一段爱情了。这一段爱情,因事关社稷、战争、王位而动人心魄;这一段爱情,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流传千古。
我以为,今天的人与过去的人相比,最无趣之处就是爱已消亡,爱情因人类进入拜金时代而灭绝殆尽。于是,当我的笔触仍然试图留住爱情的时候,我的目光就不得不转向历史。于是,决定去写古装。
构思接近完成的某日,我突然接到公安部门一位领导的电话,问我是否看过昨晚央视的《新闻联播》。他说昨晚的《新闻联播》报道了西京市长安古镇发生的一桩盗案,盗走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唐代文物。他建议我将此案写成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对公众将是一次现实的法制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多年以来,我一直躲避命题文学,奉命之作不仅灵感受限,受众也难叫好。但此事有涉唐代,与我当下的写作不无关联,而且此案能进《新闻联播》,似也真的重大。于是我不免态度含混,并未果断推脱。谁料三天后西京市刑侦总队的两位警长居然奉召进京,带来了西京盗案的详细文档,就在昆仑饭店的一间会议室里,向我介绍了此案的来龙去脉。五天后公安部一位高级警官又专程陪我远赴西京,对此案涉及的相关人物直接采访。至此我才发现我被这事套住了,已经没有脱身的可能。于是,我只好把《长恨歌》的缠绵暂时搁置,转身正视这桩大案的惨烈曲折,并且动笔写下我耳闻目睹的一切。
一
我思忖良久,决定从一个叫林白玉的女人写起,地点不是在西京,而是在西方,在西方世界的中心美国,在美国东部最大的城市芝加哥。
在此之前,林白玉多次来过美国,对芝加哥并不陌生。在芝加哥的这个早上,她和她的同乡——西京最有实力的古玩商林涛,在他们下榻的凯悦饭店的门口,被一位高大的美国人接上一辆蓝色轿车,去往一个陌生的方向。一路上,那位高大的美国人始终面无表情,那一头银丝般的白发让林白玉恍惚觉得他就是美国大片里的一个狠角儿。一个小时后他们被拉到一座郊外的庄园,停在一座石砌的古宅门口。有人将他们迎入铁锈斑驳的大门,所有人全都一言不发。他们跟在白发人身后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暗得不合情理,两壁的油画在暗影中意焉不详。走廊尽头的两扇大门吱呀打开,透出一缕雾状的阳光,他们穿过阳光进入房间,房间大得令人意外。房间的正中站着一位瘦小的老人,老人穿着一件肥大的睡衣,睡衣似乎过于陈旧。林白玉不敢相信这个状如仆役的老人,就是传说中的迈克。